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从耕者有其田到乡村振兴

書城自編碼: 363962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顾海英,王常伟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70278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60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日本百鬼画谱
《 日本百鬼画谱 》

售價:NT$ 322.0
大明拐点 : 天启党争
《 大明拐点 : 天启党争 》

售價:NT$ 302.0
纲鉴易知录评注(布面精装  全8册)
《 纲鉴易知录评注(布面精装 全8册) 》

售價:NT$ 2590.0
官商跃迁:中国古代政商关系简史
《 官商跃迁:中国古代政商关系简史 》

售價:NT$ 458.0
当代学术·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修订本)
《 当代学术·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修订本) 》

售價:NT$ 458.0
了不起的中国冠军:讲给孩子的奥运故事
《 了不起的中国冠军:讲给孩子的奥运故事 》

售價:NT$ 354.0
海外中国研究·北京的六分仪:中国历史中的全球潮流
《 海外中国研究·北京的六分仪:中国历史中的全球潮流 》

售價:NT$ 354.0
霍比特人(插图典藏版,150余幅精美全彩插图,原作地图首度汉化为简体中文,2024年全新译本)
《 霍比特人(插图典藏版,150余幅精美全彩插图,原作地图首度汉化为简体中文,2024年全新译本) 》

售價:NT$ 56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24
《 乡村振兴:江西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与模式(借鉴国内外乡村建设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模式) 》
+

NT$ 507
《 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 》
+

NT$ 75
《 怎样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第3版) 》
+

NT$ 742
《 上海与“一带一路”蓝皮书:上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2021) 》
+

NT$ 377
《 建构全球秩序:世界政治中的施动性与变化(东方编译所译丛) 》
+

NT$ 210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 》
內容簡介:
“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年奋进研究丛书”由上海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分专题撰写,力求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充分反映贯穿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历史进程之中的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作用,为以史育人、以史咨政做有益的工作。《从耕者有其田到乡村振兴——中国特色“三农”道路的探索与发展》一书共分为五大块,分别是绪论篇、农业篇、农村篇、农民篇和展望篇,对不忘初心,牢记推动“三农”发展的使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农”道路,促进中国“三农”领域的深化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關於作者:
顾海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土地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国*级、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5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著作、教材百余篇(部);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和其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王常伟,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财经研究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等奖励。
目錄
绪论篇
章.概.述/3
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3
第二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10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22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百年“三农”思想与实践总论/25
节 中国共产党百年“三农”发展实践/26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百年“三农”发展成就/37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百年“三农”发展经验/43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百年“三农”思想演进/51
农业篇
第三章.中国共产党对工农关系的认识及发展/59
节 新民主主义时期农业主导下的工农业发展/5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由农业支持工业到以工促农的发展/64
第三节 党的十八大后工业支持农业下的工农互促发展/69
第四章.中国共产党百年粮食安全思想与实践/73
节 中国共产党百年粮食安全的思想演变/73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百年粮食安全实践与成效/80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百年粮食安全思想与实践/94
第五章.中国共产党百年农业经营思想与实践/97
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多种农业经营模式并存/9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由家庭经营到集体经营/102
第三节 改革后到农业税取消前:基本经营制度的确立/106
第四节 取消农业税后:农业经营体系的改革创新发展/111
第六章.中国共产党百年农产品流通思想与实践/116
节 改革开放前由自由流通到统购统销/117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由双轨制到市场化改革/121
第三节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与完善/129
第七章.中国共产党百年农业税收支持思想与实践/135
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业税收支持革命事业/136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汲取农业剩余支持工业发展/140
第三节 改革后至农业税取消:支持政策初步形成/145
第四节 后农业税时期:全面支持农业局面的形成/148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百年农业税收支持思想与实践/152
农村篇
第八章.中国共产党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及发展/157
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15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前:由兼顾到分割的城乡关系/161
第三节 改革后:由统筹到一体化再到融合的城乡关系/165
第九章.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土地制度思想与实践/174
节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农地制度实践与思想/176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农地制度变迁逻辑与动因/179
第三节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困境难题与思维底线/186
第四节 中国农地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趋向与思考/190
第十章.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经济发展思想与实践/196
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经济发展探索/196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下的单一经济发展/202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下的多元经济发展/209
第四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下的农村经济发展/219
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治理思想与实践/226
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乡村治理探索/22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由政社合一到多元治理体系构建/234
第三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治理体系的思想与实践/242
农民篇
第十二章.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阶层的认识及发展/251
节 团结农民阶层推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251
第二节 由政治导向的阶级划分到效率导向的全面帮扶/257
第三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农民阶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70
第十三章.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民流动就业思想与实践/273
节 改革开放前限制流动下的以农为业/273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兼业经营与进城务工/280
第三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融合下的多元就业/287
第十四章.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民扶贫增收思想与实践/291
节 改革开放前的中心任务:解决温饱/291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八大前:扶贫攻坚/294
第三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实践与思想/299
第四节 新时代贫困治理:阶段特征与目标取向/310
第十五章.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公共服务思想与实践/322
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公共服务实践/32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公共服务探索/325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公共服务推进/327
第四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农村公共服务拓展/332
展望篇
第十六章.迈向第二个百年的中国“三农”发展展望/341
节 迈向第二个百年 “三农”发展的机遇与挑战/342
第二节 迈向第二个百年 深入推进“三农”发展的思考/349
第三节 第二个百年“三农”思想的坚持、发展与拓展/354
第四节 第二个百年“三农”思想不断完善的理论支撑/358
重要活动和文献节点/362
参考文献/374
后.记/403
內容試閱
丛书前言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大地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党的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任列强欺凌”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得历史性成就,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有了思想上、政治上的“主心骨”,就有了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指路明灯、核心力量。各族人民跟着中国共产党就能凝聚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奋勇前进。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永远铭记史册。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扎根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从容应对面临的复杂严峻的挑战和问题。在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引导党自身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化解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赢得新时代执政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新胜利,再次创造出人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发展奇迹。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表达上海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丰功伟绩和宝贵精神财富的高度认同,以及对中国共产党无比深厚的情感;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宝贵历史经验,深入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人不倦探索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下、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以委托课题方式,与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联合组织了“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的研究和撰写。参加“丛书”研究撰写的是本市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丛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
“丛书”围绕的主题是系统研究、深刻阐释、正确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历程、伟大成就、历史经验和光辉思想。“丛书”分领域、分战线总结论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进行“一化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实行改革开放,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形成的理论、路线、重大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其中涉及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思想、治国理政思想、法治思想、制度建设思想、统一战线理论、宣传思想、理论创新、革命精神、群众观和群众路线,涉及党的经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思想、社会建设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科学技术思想、教育思想、“三农”思想、军队和国防建设思想、自身建设思想、国际观等。“丛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注重以史为据、史论紧密结合,论从史出。“丛书”的每一部论著研究的历史跨度都是百年,每一部论著都努力把历史思维贯彻在整个研究撰写工作中,力求呈现厚重的历史感,做到真正熟悉并实事求是对待所承担研究撰写领域的党的百年历史。研究者首先致力于学习历史、熟悉历史、梳理历史,钻研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发展史,广泛收集和整理文献,大量地、充分地掌握历史资料,认真总结百年取得的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进程和规律。在对历史的认真学习、梳理中,去做好中国共产党百年研究系列课题这篇大文章。
第二,注重阐释中国共产党所坚守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丛书”作者牢记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
场。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可以说,“丛书”的每一种,都致力于揭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经百年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真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奋进新时代,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研究、撰写“丛书”的专家学者领悟了这一精神,紧紧把握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致力于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之所在、价值之所在、生命之所在,生动诠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追求。
第三,注重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统一、思想性与现实针对性相统一。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研究分析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贯穿于研究撰写的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各种现象,回应现实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揭示蕴含其中的规律,从总结、提炼与升华历史经验中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成果的认识,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政治思想品格的认识。坚持问题导向,立足解决今天的问题去回顾总结历史,注入新的认识、新的观点、新的内容。在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思想性与现实针对性相统一上进行新探索,取得新成绩。
第四,注重把握时代需求、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丛书”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相关领域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历史、看现实、看问题,增强时代性、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历史是时代的产物,百年系列研究的成果也是时代产物,“丛书”的研究撰写不是就历史讲历史,不是停留在历史叙述层面,而是努力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回答新问题。
第五,注重以宽广的世界眼光观察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每个时期都与世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都是在特定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形势下的历史活动。因此,“丛书”每一种的研究撰写都力求体现宽广的世界眼光,都力求紧密联系特定历史时期世界形势和变化特点研究并展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及实践。特别是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丛书”作者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力求放在中国共产党历史活动的世界背景中分析考察。在这方面,“丛书”做出了可喜的努力。
第六,注重追求读者喜欢的呈现形式。从众多鲜活的事实以及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长河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社会谋大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品格和初心使命写充分,使其跃然纸上。以“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文风朴实、形式清新”的风格,呈现思想,贡献智慧,也是“丛书”努力的方向和探索解决的问题。理论读物如何在保证内容正确的前提下写得清新活泼,吸引广大读者,使广大读者看得懂、用得上,“丛书”研究撰写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丛书”组织者、作者满怀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深情,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形成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伟大奇迹,开辟了人类社会进步史上的新纪元,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无与伦比。他们把写好“丛书”看成是一种崇高的责任,表示要笔力奋起,写出充分反映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绚丽书篇,为以史明理、以史增信、以史崇德、以史育人、以史咨政做有益的工作。帮助读者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客观必然性;深刻认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性;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之后的历史方位、历史使命和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丛书”的问世,离不开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周慧琳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炯的具体指导。市委宣传部理论处陈殷华、薛建华、俞厚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李安方、吴诤、王云飞、徐逸伦、张师慧、徐冲、董卫国,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李明灿等具体策划、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政治与理论读物编辑中心鲍静、罗俊等同志为“丛书”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希望“丛书”的问世,能够使广大读者对领导我们事业前进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对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对新中国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壮丽史诗,对我们生活的时代和世界,认识得更加深入,领悟得更加准确,更加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这是“丛书”组织者、作者的心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