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阅读文学经典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但是“经典”一词的由来及其背后的通识教育考量却是从西方开始的。自西方文艺复兴以来,阅读文学经典,尤其是古希腊罗马的经典文献一直都是博雅的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人本主义的教育理想也被社会的教育精英们一直带入了21世纪。经典文学的名单也不断扩大,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如果说阅读本民族的文学经典,其首要的目的是认识和了解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塑造民族认同感的话,那么阅读国外文学经典,其首要的目的则是扩展自己的知识与视野,进而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阅读以歌德为代表的德国文学经典,首先能很好地锻炼读者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长久的训练与坚持。正所谓“熟能生巧”,文学的阅读也是如此。
经典看得越多,对于文字的使用就越敏感,对于内容的分析就越频繁,我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就会得到更好的提升。特别是当我们阅读来自遥远且陌生的异域文学时,我们面对的可能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这个时候的阅读,就会对我们的常识与能力提出更苛刻的挑战,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它也给予了我们挑战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尤其是以哲思见长的德国文学,其作品的复杂程度与角度的丰富性,更是有助于锻炼我们进行复杂思考的能力。
为了跨越时代与文化上的界限,我们首先会主动去探寻和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文学经典之前或之中,先去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而且这也能更好地唤醒我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且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事实上,要更好地理解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有必要了解卢梭以及整个欧洲启蒙运动的追求与影响,了解欧洲人对自由的渴望,了解为什么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会在1775年3月23日的殖民地弗吉尼亚州议会演讲中说出那句振聋发聩的话语: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不自由、毋宁死)。
学习异域文化知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而在学习相关知识的途径中,阅读异域文学经典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虽然我们可以利用工具书或搜索引擎来了解相关的国家与时代,但是阅读文学经典则可以帮助我们从精神上、心理上更好地内化相关的知识。无论你读过多少关于1800年前后的德国的文章或书籍,但不会有哪一种阅读能够替代文学的阅读,并且能够像阅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或莱辛的戏剧《爱米丽雅?迦洛蒂》那样,给予你那么直观的感受与了解。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因为对外国文学的阅读,还会激发读者学习外语的兴趣,因为读了翻译本之后,很多人会不满足,还会想找原文来看一看,直接领略原文的风采。所以,阅读外国经典文学,对于读者的外语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刺激。
当然,经典的阅读也不一定总是需要非常深厚的背景知识,而且相关的知识积累与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都需要长期的过程。一般说来,能够看懂《哈利?波特》的人,其实基本上也可以大致看懂《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与《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因为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关注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但是除了时代与地域上的差异之外,经典文学的难度其实主要在于它在形式上的反叛性。它总是显得有点不同寻常,突破了既有的经验与认知框架。我们人类总是希望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域,而一旦无法实现,很多时候就会引起我们的不适和反感。所以,《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与《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虽然也可以算是冒险故事,但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它都与普通的冒险故事不一样,其内部会有很巧妙的结构安排,还会有大量的涉及多种主题的哲思与反思,所以如果一般的读者看来,很有可能会觉得整体的故事缺乏主线,夹叙夹议的做法稍显过火。但这也恰恰可以更好地锻炼读者的开放性思维,让他学会接受或者尝试接受某些他所不习惯的东西。因为德语文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对于叙事的忽视,叙事从来都不是德语文学的强项。所以阅读德语文学,并不会像阅读英语文学那样轻盈,因为德语文学的特点就是不依靠叙事来吸引眼球,而是依靠不一定沉重但一定非常认真的思考。
而这种思考就让德语文学经典具有了超越时代的特质。所以,《少年维特之烦恼》一问世,当即风靡了德国和整个西欧。因为这一本书并不仅仅是为那个时代而写的,它刻画的乃是人类青年永恒的命运。在个人的热血与冷酷的现实之间,在个人自由与社会束缚之间,维特的所思所想与所作所为,都让后世无数的青年找到知音和认同感。同样,通过塑造“浮士德”这一人物形象,歌德实际上是对现代人做了一次生动的写照。与浮士德一样,现代人总是追求更多的刺激,例如更多的知识、更多的金钱、更多的性等等。在这方面的追求,似乎是没有尽头的。现代部分人不知道界限,不知道适可而止,从不知足,甚至会肆无忌惮地破坏那些他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甚至可以将整部《浮士德》看作是一个深刻的寓言故事。尤其是对于今天这样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发展的世界而言,《浮士德》的寓意是深刻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一味地追求剥削环境资源、不停歇地在消费中追寻自己的福祉、不间断地将一切都投注在对未来的期许上。而在人类通过技术征服自然的问题上,浮士德充满了忧虑,他让我们反思,现代技术与消费社会其实也很有可能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社会。
阅读德语文学经典作品,就意味着,在某种抽象的层面上去处理类似的复杂主题。如果能在这个问题上坚持下去,那么这个过程中读者所表现出来的或者所获得的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与韧性,都将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大有裨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异域的文学经典,我们会达到歌德所谓的“世界文学”的层次。歌德曾经谈道:“我相信,一种世界文学正在形成,所有的民族都对此表示欢迎,并且都迈出了令人高兴的步子。在这里德国可以而且应该大有作为,它将在这伟大的聚会中扮演美好的角色。”作为诞生于18世纪的知识精英,歌德深受当时的启蒙思想的影响。当时的德国知识界对启蒙思想带来的超国界的普遍原则非常推崇,因此很多德国人都是世界主义者或世界公民。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确的今天,歌德的作品及其所反映的世界主义精神,都对当代公民的精神塑造有所帮助。因为有了“世界文学”之后,我们才能进一步成为“世界公民”,从而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大同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