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NT$
352.0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NT$
245.0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本书的原著是一本心理类的畅销书,作者旨在帮助读者找寻生活中的主导权。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使我们倍感焦虑、抑郁、内疚的事情,当这些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或者当那些糟心的场景一再回访,我们该如何避免自己的不良的反应呢?我们又该如何在碎片化的生活中保持那个积极、健康、阳光、有为的自我呢?理情疗法创始人埃利斯教你如何避免别人触动你情绪爆发的底线,教你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以成功赢得生活的主导权。
|
關於作者: |
阿尔伯特·埃利斯简介
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1913—2007),超越弗洛伊德的著名心理学家,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认知行为疗法的鼻祖。在美国和加拿大,他被公认为十大影响力的应用心理学家第二名(卡尔·罗杰斯,弗洛伊德第三)。
埃利斯创立了对咨询和治疗领域影响极大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为现代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疗法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见效快,为中国心理咨询师常用的方法,是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资格考试必考的疗法之一。
埃利斯自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投身心理治疗工作60余年,治愈了15 000多名饱受各种情绪困扰的人,并在纽约创立阿尔伯特·埃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学院。
埃利斯是精力充沛而多产的人,也是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内著作丰富的作者之一。多个核心心理咨询期刊都曾刊登过埃利斯的文章,他的文章刊登次数堪称心理咨询领域之。他一生出版了70多本书籍,其中有许多都成为常年畅销的经典,有几本著作销售量高达几百万册。
2003年,当他90岁生日的那天,他收到了多位公众知名人物的贺电,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比尔·克林顿,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在2007年的《今日心理学》杂志上,他被誉为“活着的伟大的心理学家”。
他是长寿的心理学家,2007年安然辞世,享年93岁,被美国媒体尊称为“心理学巨匠”。
生平
1913年9月27日,阿尔伯特·埃利斯出生在美国匹兹堡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是3个孩子中的长子。
4岁时,埃利斯全家移居纽约市。
5岁时,埃利斯因肾炎住院,因此不能再从事他所热爱的体育运动,从而开始热爱读书。
12岁时,埃利斯父母离婚了。他的父亲长年在外经商,对自己少有关爱,母亲同样感情冷漠,喜欢说话,却从不倾听,父母关系向来很差。曲折的经历让他对人的心理活动充满兴趣,小学时就已经是个很能解决麻烦的人了。
进入中学以后,埃利斯的目标是成为美国伟大的小说家。为了这个目标,他打算大学毕业后做一名会计师,30岁之前退休,然后开始没有经济压力地写作,因此他进入了纽约市立大学商学院。经济大萧条来了,击碎了他的梦想。他仍然坚持读完大学,获得了学位。
大学毕业后,埃利斯开始做生意,生意不好不坏。这时埃利斯对文学还是痴心不改,他把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写纯文学作品。
28岁时,他已写了一大堆作品,可都没有发表。这时他意识到自己的未来不能靠写小说生活,于是开始专门写一些非文学类的杂文,并加入了当时的“性–;家庭革命”。这时他发现很多朋友都把他当作这方面的专家,并向他寻求帮助。此时,埃利斯才发觉原来他像喜欢文学一样喜欢心理咨询。
1942年,埃利斯开始攻读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主要接受精神分析学派的训练。
1943年6月,埃利斯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
1947年,埃利斯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如同当时大部分心理学家,这时候的埃利斯是个坚定的精神分析信徒,下决心要成为著名的精神分析师。
20世纪40年代后期,埃利斯已经在当地的精神分析界小有名气,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做教授,还先后在纽约市以及新泽西州的几所机构内身居要职。可就在此时,埃利斯开始对自己钟爱的精神分析事业产生了怀疑。
1953年1月,埃利斯彻底与精神分析分道扬镳,开始将自己称为理性临床医生,提倡一种更积极的新的心理疗法。
1955年,他将自己的新方法命名为理性疗法(Rational Therapy,RT)。这种疗法要求临床医生帮助咨询者理解,是其自身的个人哲学(包括信仰)导致了自己的情感痛苦。例如“我必须完美”或“我必须被每个人所爱”。
1961 年,该疗法改名为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RET)
1993 年,埃利斯又将该疗法更名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因为他认为理性情绪疗法会误导人们以为此疗法不重视行为概念,其实埃利斯初创此疗法时就强调认知、行为、情绪的关联性,而且治疗的过程和所使用的技术都包含认知、行为和情绪三方面。
2004年,埃利斯罹患严重的肠炎。
2007年7月24日,埃利斯自然死亡,享年93岁。
|
目錄:
|
目 录
对话大师 李孟潮专访埃利斯
阿尔伯特·埃利斯简介
前 言
第1章 我们如何就让他人他物牵着鼻子走了呢 / 1
致命“四人组” / 2
诱因ABC抯 / 5
练习 / 18
第2章 我们内心让人牵着鼻子走的疯狂信条 / 25
三种病态思维方式 / 25
练习 / 36
第3章 用更佳之选强力替代把我们心情弄糟的疯狂念头 / 41
天哪,千万不要是蒂姆 / 44
亲爱的,现在不行 / 47
有办法开飞机吗 / 49
凶上司 / 51
练习 / 53
第4章 让自己毫无必要地成为提线木偶的10种疯狂信条 / 59
练习 / 74
第5章 如何调节自身的非理性思考方式:通往成功的四步骤 / 79
离婚:潜在的本垒打 / 86
你近为我做了什么 / 88
心理冲突(不是精神变态之间的冲突) / 91
批评家 / 93
练习 / 96
第6章 如何在工作上不让他人他物牵着鼻子走 / 101
滥竽充数 / 102
因工作做得好而受罚 / 105
这可是大事 / 108
发牢骚的人 / 110
练习 / 112
第7章 爱人是终极操盘手 / 117
当众给你难堪 / 122
不要糟践我 / 124
逆转:以彼之道还彼之身 / 126
也许是我不好 / 129
善妒的人 / 131
真是个笨蛋 / 135
练习 / 138
第8章 育儿:倒数第二个考验 / 143
亲兄弟姐妹又干上了 / 147
少年性行为 / 149
一触即发 / 155
我,我,我 / 157
练习 / 160
第9章 过剩的情绪操盘手 / 163
喂,服务员,快点上菜 / 165
单身进行时 / 166
抱歉,这是规定 / 168
要是你真爱我,你就应该…… / 170
是什么在让我糟心 / 172
大报仇:挖墙脚 / 175
真相大白之时 / 176
生存还是毁灭 / 179
练习 / 181
第10章 去战胜它们吧 / 185
|
內容試閱:
|
前 言
当今世界很疯狂,不仅大范围是这样的(世界性大事件以及经济、社会问题),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如此。在商界,那些近期经历过“裁员”的幸存者,其工作时间在加长。竞争,对机遇快速反应,变化,战略转移自己的职业方向,承担风险,工作呈高强度、低收入状态,以及捉襟见肘都是这场游戏的难关。
生活中,大多数家庭为双职工家庭,也有许多家庭解散后重新组成新家庭,要做的事数不胜数,但时间却只有一点点。(记得泡泡浴广告“卡尔冈,带我走”吗?机会渺茫。)来自婚姻和育儿的挑战及要求令人惊愕不已,即便是单身人士也在平衡工作、朋友、亲密关系、社会活动和任务方面承受许多压力。
难怪人和事都真的能牵着我们的鼻子走。以下这些人都可能触及我们的底线:一个“万事通”的同事,一个过分挑剔的上司,一个吃不得一点亏的下属,一个漠不关心的配偶,一个不听话的小孩,一个牢骚满腹的朋友,一个服务不到位的服务生,一个老跟自己过不去的亲戚。有多少次你听人说,“我喜欢这份工作,但我的老板要把我逼疯!”或者,“你们这几个孩子要把我逼疯!”或者,“当他老是……我真恨得牙痒痒!”
有时候,“他们”有意操纵我们的情绪;有时候,他们并不是有意为之,但我们还是不高兴,充满戒备,感到受了伤害或气得发疯。有时候,带给我们这种感受的是“某事”—一个事件、一项任务、一个决定、一个截止时间、一个变化、一个危机、一个问题、一种不确定性。比如,改变职业、离婚或结婚、购房、工作面试、公共演讲、交通、无聊的会议、机械故障(车、电脑)。或者,当你买好电影票时,照顾孩子的人没来。
许多流行剧都反映了人们如何不断地互为提线木偶。我们身上都能找到他们的影子。但并不是非如此不可!我们不是建议真实生活应像《奥兹和哈丽雅特》一样,或像《把它留给比弗》一样,而是说大多数人可以在不让人或事牵着鼻子走这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
本书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可以使你避免成为一个提线木偶。本书没有高深晦涩的理论,没有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心理剧,也不是提供肤浅的积极思维的速成品。相反,它包含一套非常具体的技巧,教你在被人和事操纵情绪时,如何用更佳之选来应对。这真的有用!这些技巧在全球范围已被讲了一万多场次,对工作和私生活同等适用。尽管情景和局面多种多样,但我们的技巧能以不变应万变。
本书的宗旨是让你既能过上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甚至高强度的生活,又不会成为自己努力的牺牲品。通过运用书中这套强有力的技巧,你的上司、同事、下属、配偶、孩子、父母、邻居、朋友、恋人和其他日常生活中需要打交道的人再也不会成为你情绪的“操盘手”。尽管所有这些人并非一直操纵着我们,但我们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曾让人牵着鼻子走。
人生苦短,何其珍贵。我们想帮助你既达成目标,又享受过程。我们将告诉你如何掌控你对那些“操盘手”的过激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