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舍不得星星:全2册
》
售價:NT$
356.0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树懒:当人造人量产成为现实,等待人类的将是美好的乌托邦,还是无尽的噩梦?人类以科技取代上帝之手,却让自身陷入了如何对待人造生命的道德困境。《类人》以宏大的设定和悬念迭起的剧情将读者拉入书中的世界,而最终展现出来的,是对于人类社会的更深层、更本源的思考。
德里鹌:《类人》是一部带着尖锐问题的小说,如同一面棱镜折射着作者的深沉哲思与批判精神,“何以为人”这一主题贯穿着整个“新人类”系列,在《类人》中这一思考尤为突出。
|
內容簡介: |
21世纪末,人类通过DNA技术实现了类人的批量制造,而类人的诞生也带来了无数逻辑和道德伦理的悖论。正值事业*的类人工厂总工程师在一次神秘的演习后突然归隐乡间。数十年后,其子剑鸣遭遇杀身之祸,牵扯出当年的惊人秘密。当人造生命与人工智能成为现实,人类将何以自处?人性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人类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
關於作者: |
王晋康
著名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高级工程师。
1966年王晋康高中毕业后成为下乡知青,1978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动力二系,1982年毕业后进入石油二机集团,曾任该集团研究所副所长。
自1993年以来,王晋康笔耕不辍,发表和出版科幻小说近百篇(部),十六次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并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奖和中国科幻银河奖终身成就奖。其代表作包括“活着”三部曲、“新人类”系列、《与吾同在》和《蚁生》等。
|
目錄:
|
楔 子…3
章 仇 恨…41
第二章 司马林达之死…61
第三章 追 踪…89
第四章 放蜂人…107
第五章 KW0002号太空球…117
第六章 真 相…131
第七章 生死之间…147
第八章 上 帝…169
第九章 两个谜底…179
第十章 谋 杀…193
第十一章 反 攻…203
第十二章 访问“二号”…229
第十三章 类人之潮…255
|
內容試閱:
|
自 序
有两种小说的作者只能谦虚地自称为第二作者。
一种是历史小说。因为它的作者是历史,是时间。时间冲去了琐碎和平庸,凸现和浓缩了事件、情节和人物。历史小说作家只需有足够广博的历史知识和足够敏锐的目光,挑选出精彩的素材,他的小说就有了百分之六十的成功。
另一种小说是科幻小说。它的作者是上帝(客观上帝),是科学,是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的运行机理(它们其实是三位一体的)。科幻作家只需有足够的智力去理解这些机理,有足够敏锐的目光去发觉科学的震撼力,他的成功也就有了百分之六十的把握。所以,科幻作家应该把百分之六十的稿酬献给上帝。
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超出了多数民众的理解力,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成了高高在上的宗教。但我们笃信“这个”宗教而不信仰其他的宗教,为什么?因为科学所揭示的是真理,它们放之宇宙而皆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用来计算150亿光年外星体的运动,DNA的构成之简洁甚至超过上个世纪坚定的科学信仰者的期待。充分发展的技术能够变成魔法,而上帝的魔术正逐渐被人类还原成技术。各民族的先民们曾创造出上帝造人或女娲造人的神话,那是人类对自身秘密原始的探索。仅仅几千年后,人类就已经可以用体细胞核来激发出一个真正的生命!我想,如果真有一个的上帝,他也会掩面长叹,自愧不如。
“新人类”系列四部曲中描写了一些未来的技术:《类人》中的纯粹人工制造的生命和电脑群体智慧;《癌人》中的人类体细胞克隆(特殊之处是使用了癌细胞);《豹人》中的基因嵌接术及《海人》中的新人类(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了)。这些技术或进步若稍显遥远一些,也许会被今天的民众看做是呓语。不过,作者可以保证它们绝非无稽之谈。几百年内人造生命就可能实现,分散的电脑智力也会以某种方式整合成一种文明或智慧。那时,人类何以自处?人性会怎样变化?被作家们讴歌了千百年的人类之爱还能否存在?没有人能完全准确地预知。作者在文中表现的,只是个人的一些探索而已。而且,为了与今天的世界相衔接,书中很多描写是过于保守了。
科学使人睿智,使你把握自然运行的脉搏,洞察历史的走向。可惜,很多中国人对科学比较隔膜,不能体味到科学和思维王国的乐趣。我们的主流作家善于向后看,向脚下看。他们对过去和现实的思考很深刻,很可贵。但一个民族若只有这样的目光,则未免显得过于迟钝和短视。但愿这几篇小说能够让读者稍稍抬一下目光。如此,作者就满足了。
王晋康
2012年5月1日
两位客人走出消毒通道,董红淑摇了摇新浴之后蓬松的头发,迫不及待地打量着“二号”这个世界上神秘的地方。眼前的景物其实并无神秘之处,厂房掩藏在绿树之下,绿色基调中嵌着姹紫嫣红。这儿有中原地带的柳树、杨树,也有南方的木棉、珙桐。绿荫丛中露出的十几幢建筑都不算高大雄伟,但外观异常精致。头顶上,那块半圆的、色泽灰白的建筑穹顶高入云霄,在风中微微波动。
董红淑低声赞叹道:“太美了,太美了!”能踏上这片神秘土地,她感到十分庆幸,也十分意外。这是多少记者梦寐以求的荣幸,怎么突然降临到她的头上了呢?21世纪末,世界上已经没有敌对国家,没有战争、军事基地、军事秘密之类的东西,甚至连商业机密也几乎不存在了。因为网络无处不在,在那些信奉“信息自由”的黑客骑士长达100年的不懈进攻下,要想保守住商业秘密,代价已经过于高昂。所以,各个跨国公司索性顺应潮流,打开樊篱,把信息自由变成了一种时髦。
但世上唯有三个地点仍包裹着厚厚的外壳: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号”、中国中原地带的“二号”和以色列内格夫沙漠的“三号”——这些地方的全称是“类人劳动力繁育中心”,一般的称呼是“类人工厂”。这些地方的计算机只能联通局域网,同外界的通信有严格的屏蔽。新闻界对它们基本是装聋作哑,保持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默契。这是极罕见的,要知道,新闻记者都是些贪婪的鲨鱼,平时,只要在100里外闻见点血腥味儿,他们就会不顾性命地扑上去。
原因无他,这些繁育中心,或者叫类人工厂,使人类(整个人类)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这儿有太多的逻辑悖论和道德伦理悖论。
可是,为什么突然通知他们两个来采访?也许斯契潘诺夫知道内情?
一个同样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头发花白的男人在通道口迎接他们。他谦恭地说:“是董小姐和斯契潘诺夫先生吗?请跟我来,何总在办公室等你们。”
董红淑一眼就看出这是名类人。现在,已有十分之一的家庭用上了类人仆人,尽管从外貌上来看他们与人类毫无二致(类人长得更健美),但他们身上的“类人味儿”让人对他们的身份确信无疑。董红淑不经意地瞟了斯契潘诺夫一眼,后者也用目光做了回答:对,是类人。
那位男子正半侧着身体在前边领路,他肯定觉察到了两人无声的对话,便微笑着说:“也许你们已经猜到了,我是一个类人,是‘二号’的批产品。我在这个厂区已经服务25年了,从没迈出厂区一步。”
小董多少有点尴尬,毕竟,对他人身份的猜测是不礼貌的,哪怕对于类人。她疑惑地问:“你是‘二号’的产品?听说‘二号’只有25年历史,而你……”
“我的生理年龄已经55岁了。那时,为了尽快培育出成熟的类人,采用快速生长法让我们直接进入到中年。现在已经不这样做了。”那位男子又微笑着加了一句,“这是我后一次服务了。”
小董不明所以。后一次?也许明天他就要离开工厂?不过,她没有追问下去,那名类人说,何总的办公室已经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