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NT$
440.0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NT$
560.0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NT$
440.0
《
精华类化妆品配方与制备手册
》
售價:NT$
990.0
《
经纬度丛书: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得与失
》
售價:NT$
440.0
《
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
》
售價:NT$
440.0
《
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经典入门(第3版)
》
售價:NT$
650.0
《
无冕之王:齐桓公与齐国崛起
》
售價:NT$
290.0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部文学类的随笔集。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访问学者蔡激浪结合生活中有意思的语言现象,以语言为引子,讲述现象背后的人的生活,对人生的思考。在随笔集中,作者谈到了家乡人的日常交谈内容的变化,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对故乡的若即若离,对教育的重视等。内容生动、有思想,又有趣味性,可读性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马桥词典》作者,著名作家韩少功对此书高度赞誉,全书文笔清爽、轻巧、亲切,把控得法。
|
關於作者: |
蔡激浪,1980年生于海南万宁,语言学博士,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海南省“拔尖人才”,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学者。著有《量词的句法研究》,译著有《乔姆斯基:思想与理想》(合译),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课题1项,主持省级课题2项。主要研究领域为形式语言学、语言哲学。
|
目錄:
|
语言的美与善变
语言留白
语言与暴力
强悍的文本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时间“容器”
家乡在远处
晴空·碧海
味觉背叛与玩性不改
父亲的故事与诗
听过无数道理仍过不好这一生··
自由在高处
读万卷书与阅人无数
活在信念中
算法人生
量化的人
论独处与孤独·
|
內容試閱:
|
家乡在远处
每天晚上我会摆一张桌子在院子里泡茶喝,也常有乡亲来访,但通常喝上几口茶就走。待的时间长的是我的发小。有些时候喝上了一阵子,我们挪一下地方,改为到他家里继续喝茶。 他家里的壶大, 杯子也大,喝茶显得“大气”,主人不需要常常斟茶。我的茶杯有些“袖珍”,他说茗一小口茶就饮尽了,还得放下来等待下一轮斟茶。因此, 我们有必要换着地方喝茶。这当然是玩笑话,主要是要互相走访串门, 有来有往,还能活动活动。
我的发小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种植户中的一个,与我年纪相仿的乡亲只有他务农。村里大多数中青年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是一些老人和孩子,有些老人到城里帮忙照看孩子,因此,常年待在村子里的人其实很少。
尽管我发小种植挣的钱不多,生活过得不算宽裕,但住的还比较宽敞,家里盖有一栋两层楼房,有一个大院子。不像外出打工的乡亲, 通常蜗居在城里一个租来的小房里,尽管钱挣得多一些,但是收入不太稳定,生活过得也不太体面,加上城里开支大,也没有多少积蓄。
他说这是选择留在村里的主要原因。他似乎也看出阶层间流转不易,当劳务的老乡在城里是“农民工”,多年后回到村里把“工”去掉仍然剩下“农民”,却已经成为不问农事的农民。乡亲们外出打工实属生活所迫,留下来务农的乡亲生活过得并不容易,收成好的时候卖不了好价钱,价格好的时候收成又不行。有一次他谈起村里的扶贫工作,笑着说像他这么勤劳政府对他一定很放心,没准儿认为脱贫是分分钟的事。紧接着他认真一点说,如果能得到政府的帮助,希望是一种乡村振兴项目的农业补贴。
小时候觉得家乡是个极为偏僻落后的地方,现在觉得很是感激与佩服先人的眼界和勇气,他们找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好地方。从村子步行到海边只有两三分钟的路程,夜里总能听着海浪声入睡。村子南边有一条人工运河,名为太阳河,河的入海口就在村子的那片海。靠近入海口的河道上有一座外形像海鸥的大桥,极为漂亮。人们给大桥取了一个比较“务实”的名字:太阳河景观大桥,我觉得其实可以叫作“太阳鸟”。
村子西北方向是一片广袤的田野,那里留有我童年放牛的回忆。多年以后的今天,每次在城里看到绿油油的草地,我脑海中多次浮现出牛吃草的情形,而不是一家人铺一凉席,懒洋洋地晒着太阳的画面。
有人说,家乡有一种特质,你离它越远就看得越清晰,我深以为然。
二
“寒暄二问”其实也道出外出劳务者的一种心酸,他们终究是要离开,村庄总会回归寂静。留守村里的乡亲对此非常清楚,觉得外出打工的乡亲生活不属于村庄,过完年,他们就得返回城里开始新一年的忙碌。
多数乡亲在心里羡慕在外劳务的乡亲,觉得他们生活过得似乎更加宽裕和体面。逢年过节他们穿着整洁、体面的衣裳,带齐各种生活用品返乡,在此期间不需要任何的劳作,看起来完全是在“享受生活”, 让人好不羡慕。在村里务农的乡亲,碰到农忙的时候,哪怕是除夕当天也得下地劳作。从田地里回家的路上,双脚还沾有少许泥巴,遇见返乡的乡亲,心中难免也会有些感慨。
闲聊中,外出劳务的乡亲不会透露城里生活的辛酸,但内心深处其实觉得自己并不属于所在的那座城市,而是属于这个村庄。因此, 当有了一定的积蓄,他们就会竭尽所能,四处筹措,在村子里盖一座楼房。尽管一年当中住不了几天,但这丝毫不会挫伤心中满满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每当坐在自己的院子里的时候,觉得在城里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近几年,村子里房子盖得越来越多,一来是因为建材价格逐年突飞猛涨,二来是因为有关乡村建房的政策越来越紧。盖房子一事给乡亲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丝毫不亚于城里购房的压力。
对于在城里劳务的乡亲,城市只是讨生活的地方,生活的尊严与心灵的归属却在村庄里。我觉得这不是美好生活的模样。迫于生计,村里多数人都选择“背井离乡”,他们的田地也早已变为荒地,所幸前几年有外地投资农业的老板把这些闲置的土地承包下来种植西瓜,总算是物尽其用。但是,大面积种植西瓜也给村里的农户带来一些麻烦。一方面是之前跟乡亲们廉价租来的土地也跟随着老板的承包价格上调了,因此增加了土地成本;另一方面大面积种植的西瓜整个耕作和收割的时间与农户的作物不同步,西瓜收割后,闲置的田地里大量的虫害涌入农户长势正猛的田地,因此严重影响他们的收成。
我的发小跟我说过,如果能得到政府的援助,希望是一种乡村振兴项目的农业补贴。他似乎已经看到,乡下人安居乐业的出路在于振兴乡村产业。政府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回到乡村创业,过上体面的生活, 而不是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城里居无定所的“农民工”和四处游走的小摊小贩。
家乡在离乡人眼中总是美的。我的家乡天空是如此的湛蓝,沙滩是那么的柔软,河水是多么的清澈。然而,留守在家乡,忙于生计的乡亲们或许会完全忽略这些。谁会在捕鱼的时候留意沙滩的柔软? 谁又会在给农作物打农药的时候欣赏草丛中的落日?乡亲们无暇欣赏它的美,他们只知道要在这片土地上讨生活。
在城里奔忙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也同样会忽略城里的景色,却也离不开这座城市。我们身在“此处”,心所向往的总是“别处”。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生活的“离心力”所致,一方面是疲于奔波中的人们对美景根本“无福消受”,只关注“脚下的路”,无暇顾及“四周”与“高处”。
正因为如此,人们非常需要假期。依我看来,度假的全部意义是让人们把目光从“脚下”抽离出来,给生活重新注入一些养分。城里人到乡下度假现在逐渐成了一种趋势,若是专门到村庄里看看,人们会看到村里楼房林立,花草茂密,鸭鹅成群的景象,一副幸福的模样, 对此城里人内心很是羡慕。若不经仔细观察和思量,人们大概不会注意到村子里人迹稀少,很多楼房大门紧闭,乡亲们其实在等着那些鸭鹅快点长大长肥,好卖个好价钱来填补家用,至于路边的那些花草, 虽然还算美丽,但却少了一种生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