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NT$
290.0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編輯推薦: |
★深入分析代表性名篇 细解汪曾祺独树一帜的美学标准 本书挑选了《受戒》《大淖记事》《异秉》等十部代表性名篇,从历史氛围、生活环境、创作理念、叙事风格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出汪曾祺的文字独特的美感所在。
★以汪曾祺说汪曾祺 回溯从学徒到大家的成长历程 书中对于汪曾祺本人的文学创作理念多有引述,也讲到了伍尔夫、阿左林、沈从文等中外文学家对于其文学创作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汪曾祺是如何将文学感悟和主张贯彻到作品中的,也回溯了汪曾祺的创作成长之路。
★深挖史实资料 还原创作背景 作者深挖历史资料,在汪曾祺的故乡高邮实地走访,详细描摹出其创作灵感之地的生活图景,由此,汪曾祺笔下的人物也跳出纸面,变得愈发鲜活。
★兼具专业度与可读性 汪曾祺长子汪朗作推荐序 本书由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杨早和凌云岚撰写,文笔流畅,考据严谨,得到汪曾祺长子汪朗的诚意推荐。
|
內容簡介: |
为什么汪曾祺无可替代?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反复追问下去,因为这不仅关乎对汪曾祺的阅读方式,关乎汪曾祺的文学史定位,还关乎中国文学在过去与未来的可能本书挑选并细致解读了汪曾祺极具代表性的十篇高邮系列小说,涵盖《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等名篇,从历史氛围、生活环境、创作理念、叙事风格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阐释汪曾祺的文学创作秉持的独树一帜的美学标准。在书中我们不仅将感受到汪曾祺笔下中国故事的独特韵味,更能体会出那并存于汪曾祺身上的文人味与烟火气、世俗与诗意、平和与反叛。
|
關於作者: |
杨早,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话题系列主编,阅读邻居读书会联合创始人。著有《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民国了》《野史记》《说史记》《早读过了》《传媒时代的文学重生》等,编有《宁作我:汪曾祺文学自传》、大家小集丛书之《汪曾祺集》。
凌云岚,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近年主要关注区域文学与文化史、现代女性作家与社会等。著有《五四前后湖南的文化氛围与新文学》。
两位作者曾合编大家小集丛书之《沈从文集 小说卷》及《沈从文集 散文卷》,合译《合肥四姊妹》,均参与《汪曾祺别集》编纂工作。
|
目錄:
|
目 录
三说汪曾祺1
汪汪地向前流去2
好看的应该长远存在12
一部《高邮传》,作者汪曾祺19
壹读:20 世纪80 年代各种情感的总和《受戒》29
十分迷人又毫无意义31
汪曾祺为什么写《受戒》34
愁云密布的文学天空中的一抹亮色36
为什么写写旧社会就不行呢39
中国人的各种感情的一个总和42
贰读:最像故事的故事《大淖记事》47
大淖这地方50
巧云这个人53
纳外来于传统57
叁读:四十年间,三写王二《异秉》63
要贴到人物写66
语体文习作班佳卷70
等王二来,这才齐全76
对生活的一声苦笑82
写旧生活,也得有新思想88
肆读:汪曾祺的生意经《鸡鸭名家》93
一不小心撞上了历史95
鸡鸭名家出高邮99
失去我的圆光了102
小说的主角,首先是父亲106
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109
这个人怎么懂这么多114
借着鸡鸭,回望故乡117
伍读:草炉烧饼的时代结束了《八千岁》123
草炉烧饼125
时间的意义128
八千岁守成不变130
八舅太爷摧毁规则134
小城里的边缘人136
陆读:士绅传统的传承《故乡人》141
1931 年大洪灾的记忆143
高邮士绅的救灾传统146
王淡人与老杨,是汪曾祺刻画的士绅151
写水灾,也呼应着士绅传统156
柒读:一二三,才够意思《晚饭花》161
晚饭花的意义163
出嫁的故事167
都是最后一个171
捌读:那些不上不下的体面人《岁寒三友》177
玖读:想飞,没有飞出去《徙》187
拾读:士在平民之中《鉴赏家》199
附录207
为什么汪曾祺无可替代208
与汪曾祺谈创作220
夫子自道汪曾祺的沈从文解读239
三代读汪,读他的高邮(跋)253
|
內容試閱:
|
序:也是故乡情结
汪 朗
世上有些事情是不可做的。比如,给杨早的书写序。有些事情又是不能不做的。比如,给杨早的书写序。
杨早和凌云岚都是北大的文学博士,专攻中国现当代文学,他们搞的那一套,我基本不接触,没有资格说长道短,更别说写什么序言了。怎奈,这本书是谈论我们家老头儿汪曾祺作品的,更要命的是,杨早此人不是外人,是老汪家正儿八经的亲戚。老头儿的生母姓杨,与杨早的上几辈是一家人,杨早的爷爷和汪曾祺是表兄弟,从小混在一起,几十年后还记得彼此的小名,一个是和尚,一个是道士。有了这些关系,再不可做的事情也只能硬着头皮做了。
如今,汪曾祺的各种文集出了不少,谈论他作品的文章也有一些,杨早、凌云岚合写的这本《拾读汪曾祺》还有阅读价值吗?好像还有。这本书收录的文章,主要是用汪曾祺文学创作的主张分析阐释汪曾祺的小说,其中当然也有作者的理解和生发,且多有新意。比如,汪曾祺曾多次谈到他的老师沈从文在教授文学创作时常说的一句话贴到人物写,并对此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杨早通过对比老头儿1947 年写成的《鸡鸭名家》和1982 年收入《汪曾祺短篇小说选》的修改本,发现许多修改之处都体现了贴到人物写的宗旨。像早期版本说放鸭子最苦的是寂寞,一个人撑着个鸭撇子,一早就离开村庄,到茫茫的水里去了,到天擦黑了才回来,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而到了1982 年,文中的寂寞改成了冷清。显然,老头儿认为20 世纪40 年代一个放鸭子的农民,脑子里是不太可能有寂寞这样的词儿的,因此换成了更加通俗的冷清。这个修改例子,老头儿自己生前都没提过,可能随手改过就忘了。没承想,却让杨早挖了出来。类似的开掘,书中还有很多。
这本书的一个特点就是读着很顺,没有疙疙瘩瘩的地方。要说的事情都说得明明白白,不拐弯抹角,也不故作高深,有意唬人。古人曰:修辞立其诚。对于他们这样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人来说,这样行文应该是有意为之,是出于对读者的尊重。
不知是不是当过记者的缘故,杨早这本书的不少文章,并不是单纯分析汪曾祺的作品,往往会一笔宕开,用史料和现场采访资料对作品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比如高邮历史上几次决堤的情况,比如高邮鸡鸭炕房的分布情况,比如高邮士绅在赈灾中的作用,他甚至考证出汪曾祺在回忆文章中提到的1931 年高邮运河决堤的日子没有记错,就是阴历七月十三。老头儿自己对此都没有把握,在文章中特地加了一个括号,内写可能记错。在我看来,这些闲笔更有可读性,可以让人从更开阔的角度理解老头儿。
杨早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不少观点,有些很是让我惊诧。比如他从《八千岁》中分析出汪曾祺很懂物价,从《鸡鸭名家》中看出汪曾祺精通生意经,这些是我们家里人以前闻所未闻的。我们一直以为汪曾祺对经济一窍不通,而且毫无兴趣,连自己的稿费有多少都弄不清。看来,对这个老头儿应该重新认识了。
这本书所谈论的汪曾祺小说,都是高邮题材,这大约与杨早的祖籍是高邮有些关联。其实杨早跟我一样,从未在高邮生活过。他们家从祖父那一辈便离开了高邮,他是在四川长大的,以后又在广州、北京求学,与高邮全然不搭界,四川话应该说得比高邮话好。不过,一个人的故乡情缘是很难割舍开来的,总会或明或暗地体现出来。这些年来杨早多次回到高邮,寻根问祖,查阅典籍,巡游采风,因此在文章中谈起高邮风物习俗来头头是道,一点也不隔。汪曾祺创作了大量以高邮为题材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他对故乡的感情。如今杨早又以这部分作品作为评论的对象,体现的是同一种故乡情结。不知杨早以为然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