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內容簡介: |
本书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金融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率、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体系、银行业务、金融市场、货币供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国际金融、金融风险与监管。为了便于教学,体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采用了案例引导模式,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在正文中插入一些真实案例和资料,每个项目前有学习目标,项目后有复习思考题和技能实训,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金融、会计等财经商贸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金融企业人员的培训用书;本书注重实用性,语言通俗易懂,也适用于个人和家庭对金融基础知识的了解。
|
目錄:
|
二维码索引
模块一 金 融 认 知
项目1 评价物品价值的标尺—— 认识货币与
货币制度...................................................2
1.1 孔方兄与阿堵物........................................3
1.2 纸币与硬币不是真正的钱....................... 12
项目2 金融的逻辑起点—— 把握信用................... 23
2.1 信用、信贷与金融...................................24
2.2 从房屋按揭贷款被拒谈起.......................30
项目3 钱是怎样“生”钱的—— 存钱的学问......42
3.1 形形色色的利息.......................................42
3.2 利率调整—— 格林斯潘的“魔杖” ........47
模块二 微 观 金 融
项目4 实现金融活动的有形基础—— 关注
金融工具................................................. 58
4.1 你知道票据、股票和债券吗................... 59
4.2 什么是金融衍生工具............................... 75
项目5 华尔街的前世今生—— 认识金融
机构体系................................................ 91
5.1 北京有一条金融街................................... 92
5.2 认识国际金融机构................................. 108
项目6 银行的演进—— 探知银行业务............... 119
6.1 认识商业银行........................................120
6.2 认识中央银行........................................130
项目7 盈余和短缺的融通桥梁—— 认识
金融市场...............................................139
7.1 你了解金融市场吗.................................140
7.2 投资理财的主战场—— 资本市场 .........146
7.3 资本市场的孪生兄弟—— 货币市场......154
模块三 宏 观 金 融
项目8 货币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认识
货币供求............................................... 166
8.1 对持有货币的要求程度......................... 167
8.2 社会运转究竟需要多少钱..................... 174
8.3 保持合理的流动性................................. 179
项目9 为什么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把握
通胀与通缩.......................................... 185
9.1 贫穷的万元户........................................ 186
9.2 经济萧条的另外一种表述..................... 194
项目10 治大国若烹小鲜—— 打好货币政策
“组合拳”.......................................... 202
10.1 你知道货币政策目标吗.......................203
10.2 带你认识央行的“三大法宝”............210
项目11 从郑和下西洋谈起—— 认识国际金融...218
11.1 你知道货币的对外价值吗...................219
11.2 你了解什么是开放经济吗...................229
11.3 钱多与钱少是个难解的问题...............234
项目12 风起于青萍之末—— 回看金融风险
与监管.................................................244
12.1 风险无处不在.......................................245
12.2 设法维护金融稳定...............................249
参考文献.266
|
內容試閱:
|
现代金融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金融经济。金融连接着各行各业、各个经济主体和千家万户的生活,在资源配置中,一直处于枢纽地位。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银行、证券、保险到基金、期货、外汇、黄金交易等各个方面都在全面、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社会各经济主体越来越需要系统了解和掌握金融理论、金融知识。因此,金融基础的教学已成为高校财经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更是金融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为适应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我们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完成了本书第3 版的修订。
本书的主要特点有:
(1)以职业素养培养为重点,以项目教学为主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以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专业能力、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核心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相应职业所必需的职业能力与素养。在体例结构上以教学项目为切入点,之后引发项目思考,激发学生渴求了解知识内容的欲望,在知识点解读中有针对性地插入案例或者资料,便于学生深刻理解和灵活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2)体现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理论实践一体。为了适应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学特点,将每个教学项目设定的学习目标都分解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三大类。以金融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向和具体要求为出发点,以专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为指导,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综合能力,根据能力分析确定能力与素质标准,将能力与素质标准转换为知识内容,每个教学项目最后都以结构图的形式总结了知识内容,使能力的开发、素质的养成和知识的掌握有机地结合起来。为配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后附有复习思考题,并设计了技能实训环节,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体例模块化,论述风格生动化。本书在编写体例上采用项目式和模块式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基础上,真正领悟金融知识的精髓。同时,传统的金融学理论晦涩难懂,本书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辅以贴近生活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学习金融理论的同时,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分析各种金融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教材在修订过程中还采用最新资料,紧跟金融形势的变化,对近期发生的热点金融问题进行了梳理和适当的总结,实现学习与应用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4)校企合作,突出产教融合。本书由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张晓华教授担任主编,南京金澳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融管理硕士程熙瑞担任副主编,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孙晓芳、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孙翊参与了本书的编写。编写分工如下:张晓华编写项目3、项目4、项目6、项目9 和项目10,程熙瑞编写项目8 和项目12,孙晓芳编写项目1、项目5 和项目7,孙翊编写项目2 和项目11。
为方便教学,本书配备电子课件、课后习题答案、试卷及答案等教学资源。凡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均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免费下载。如有问题请致电010-88379375 联系营销人员,服务QQ:945379158。
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论著和教材,引用了相关研究成果,并得到金融行业资深人士的具体指点和帮助,在此,我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同时也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由于时间及资料所限,本书难免存在不足和不当之处,恳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