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編輯推薦:
*以神话的思维模式解读玄奥老子哲学思想,
探寻中国哲学独特贡献与价值所在
*以跨文化视野考察中国哲学与中国神话之间的关系
*运用人类学比较法释读《老子》的哲学和美学体系,
寻找道家思想与神话观念的潜在联系
內容簡介:
本书为中国文学人类学奠基人叶舒宪代表作品。老子哲学以玄奥难解的内容和质朴无华的表达形式而著称于世,本书没有将老子哲学与神话截然对立,而是根据中国哲学是神话思维方式的延续这一特点,从神话思维的运演逻辑出发考察,理解其思想体系和价值所在。
本书还以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和材料作为参照,对《老子》一书中的神话思维、道与永恒回归神话、《道德经》的母神原型、祭祀王和大母神崇拜等做了追本溯源式的哲学通解。
關於作者:
叶舒宪,北京人,文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研究院。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曾任美国耶鲁大学客座教授、英国学术院、剑桥大学访问教授、荷兰皇家学院访问教授;著作有《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图说中华文明发生史》等50种,译著7种。
目錄 :
第一章老子与神话思维
一、用神话眼光看老子003
二、神话思维作为理论命题的由来012
三、从神话思维看老子的类比推理022
四、从比喻论证到寓言034
THE SECOND PART
第二章道的抽象
一、道与易的抽象047
二、最高范畴的跨文化比较055
三、道的特性与神话066
四、道与水的互喻081
五、小结:由道到永恒回归087
THE THIRD PART
第三章永恒回归
一、老子的返与归091
二、永恒回归的神话模式096
三、退化历史观及四时代循环模式107
四、混沌之恋与初始之完美119
五、玄同大同:中国的复乐园神话129
六、和与同之争:宇宙创生论与宇宙衰亡论137
七、馄饨与鸡卵:新年礼俗的破译142
THE FOURTH PART
第四章祭司王与大母神
一、祭司王:儒道同源151
二、大母神:远古女神宗教158
三、大母神与混沌:老子的性别政治173
四、母神乌托邦的意识形态作用179
THE FIFTH PART
第五章无名与有名
一、无名之妙与有名之皦186
二、泰初有言与得意忘言191
三、语言、创世、存在196
四、老子对语言创世观的解构204
五、思维、符号与文化207
APPENDICES
附录
女神文明及其现代复兴213
道家伦理与后现代精神234
中国神话学百年回眸251
內容試閱 :
1966年夏,我挥泪作别生活了12个年头的首都北京,独自登上绿皮火车,观望着西去列车的窗口,转学来到陕西西安。这便是个人命运中与陕西这个省份结缘的开端。当时根本无法预料的是,1971年从西安市第四十一中学毕业时,本应随应届毕业生去安康修三线铁路,但因为体重不足80斤,没有去成安康,阴差阳错地被分配到昆仑机械厂当工人。1977年侥幸通过十年空缺后刚恢复的高考,1978年春季步入大雁塔南侧高校;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直到1993年自我流放海南岛,我连续在陕西生活了27个年头,其间只有一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半年在北京语言大学修英语,还有半年在澳大利亚访学。
这里的个人学术文集,是我早年写的十部书汇总,其中多为学术著作,有六部在上世纪90年代出过第一版,2005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再版,作为新世纪学术文存的个人著作选粹。当时再版的六部书是:
1.《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原型重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2.《中国神话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二版,社会科学文库版,1997年。
3.《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发生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4.《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中西文化中的爱与美主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5.《〈庄子〉的文化解析前古典与后现代的视界融合》,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6.《〈老子〉的文化解读》,与萧兵合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以上六书,除了合著的《老子的文化解读》一书,将本人单独写的部分提取出来,改名《老子与神话》再版之外,其他五部书都是原样再版的。此次承蒙陕西人民出版社的厚意,再度给我的学术著作结集出版,并在以上六书之外,又增加了21世纪初出版的四部书:
7.《两种旅行的足迹》,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8.《耶鲁笔记》,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
9.《千面女神性别神话的象征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10.《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
其中两部是学术随笔:《两种旅行的足迹》是讲述20世纪90年代访学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的见闻和札记。这次再版又补充了21世纪初年访学英伦的若干则笔记。《耶鲁笔记》是1999年笔者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后在美国耶鲁大学短期任教时的学术随笔集。另外两部则是学术专题著作:《千面女神性别神话的象征史》,是笔者第一次尝试出版的图文并茂之书,根据在耶鲁大学期间收集到的资料,用数百幅彩图呈现世界各地女神的风采,并从学术上描述当代风起云涌的女神复兴运动。《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则是我从海南大学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后,与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先生共同主持的第一个院重大项目中,由本人撰写的当代文化理论专题著作。
这十部书,从1980年代最早写出的《英雄与太阳》和《中国神话哲学》,到2008年的《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前后历时约20年,总体上可以呈现出个人所经历的学术成长之路:从早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本人在1983年发表的学士学位论文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初探》),转向全面关注和译介当代西方文学理论,曾经特别关注的三大文学理论流派是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本人早年的学术起步期,除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之外,也深受这三大理论流派的影响。如《英雄与太阳》和《中国神话哲学》两书,表现出神话原型理论和结构主义理论相互融合的深刻印记;而《高唐神女与维纳斯》《〈诗经〉的文化阐释》等,则带有浓重的精神分析理论的色彩。直到同时期或稍后写的《太阳女神的沉浮日本文学中的女性原型》《阉割与狂狷》,以及在海南大学时主编的《文学与治疗》《性别诗学》等,仍然透露出相当强烈的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或性别研究加文化分析的治学倾向。
正是由于常年沉浸在多种理论与方法思路的训练和运用实践中,因此个人在问学道路上能有某种博采众长的经验积累,给后来的文学人类学一派跨学科研究,并努力创建中国版的文化理论体系,带来某种必要的前提条件。如今回头看,要总结归纳出以上十部书的共同旨趣,那就是为2009年正式提出神话中国理论命题,做出的前期铺垫和理论准备。从新兴交叉学科的意义看,则是给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人文新学科文学人类学的问世,所做的问题探索和个案研究尝试。
2010年夏,笔者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2017年冬,在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基础上,又组建起神话学研究院。2019年4月,神话学研究院协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专刊《神话中国》在北京的三联书店问世。其宗旨是拓展并完善文学人类学派独家倡导的神话中国理论:神话并不是归属于文学的一个子类;神话是文史哲、宗教、政治、艺术等意识形态的共同源头。神话讲述活动大大早于文字的起源,它先是伴随着人类语言叙述能力的口传文化传统,在文字起源后衍生为书面记录的最早的重要内容。驱动神话发生发展的是初民的信仰观念和想象。
神话中国论旨在突显中国文化的上古时期并没有经历类似古希腊文明的哲学科学突破为标志的轴心时代,中国文化的特征是自古及今都被神话思维、神话观念和神话信仰所笼罩,包括中的神话地理观和国的神话政治观。主体民族汉的命名则起源于天汉的神话天文观。如果说中国有哲学,那一定是某种大大有别于西方哲学形而上思维传统的神话哲学;中国的正史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不断延续的神话历史。神话中国的第一神山昆仑,充分体现着华夏文明独有的万年玉石神话信仰驱动的国家级的资源依赖现象,其原型是盛产全球最优质透闪石玉即和田玉的新疆南疆于阗南山。从于阗南山即昆仑地区向中原文明输送和田玉的历史,便成为一部玉成华夏的4000年国史,其运输路径则成为德国人命名的丝路之中国本土原型。
回到对丝路的学术认知方面,正是在30年前陕西西安举办的一次学术会议(1989年6月,陕西师范大学中外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举办的长安、东亚、环太平洋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笔者提交的论文《文化研究中的模式构拟方法以传统思维定向模式为例》,基于对传统思维东向而望的定向模式的反思与超越意识,倡导一种向中国西部开放的反潮流新理念,并正式提出重开丝绸之路的理论设想。就连精神分析学的顶级释梦专家也不会预料到,30年前一个西部书生的斗胆梦想,竟然变成如今举世瞩目的现实景观。
如果说神话中国论要开启对中国文化的深度认知新境界,那么这种深度认知的模型,一定是始于30多年译介神话原型理论和结构主义方法时摸索出的模式构拟研究范式。所不同的是,如今的模式构拟已经完全依据本土文化传统的现实,升格为前文字时代大传统与文字书写时代小传统对接的文化理论体系。
以上对这十部书的来龙去脉的简要回顾,或已引出某种学术发展的前瞻意识。窃以为,在如今这个文化变迁速率大大超常的时代,治学者十分需要的就是这种基于学术史自觉的前瞻能力。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