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
內容簡介: |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及流程研究》是在现代战争日益高技术化、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上升、我国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日趋复杂、民用工业动员体系建设普遍受到各国重视以及对民用工业动员的敏捷性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为了建设更具适应性、更有效率的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而开展的。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及流程研究》重点在于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界定民用工业敏捷动员、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等相关概念,探讨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特点、建设目标和影响因子;二是探讨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构成要素、功能和结构框架,构建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结构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我国民用工业动员体系,发现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民用工业动员体系的建议;三是研究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运行机理,奠定分析民用工业敏捷动员流程的理论基础;四是厘清民用工业敏捷动员流程,构建民用工业敏捷动员流程的Petri网模型;五是借助民用工业敏捷动员流程的Petri网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民用工业动员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供国民经济动员领域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和学者研究参考。
|
關於作者: |
孔慧珍,女,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副教授。2005年10月至今在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作,承担了市场营销学、分销渠道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外语、国际市场营销学和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区域创新、系统运行及评价、国民经济动员。主持和主研各类课题5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的必要性
1.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民用工业动员
1.2.2 动员理论新发展
1.2.3 动员体系
1.2.4 动员体系建设
1.2.5 动员体系及流程建模
1.2.6 Petri网理论及其应用价值
1.3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研究
2.1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及其特征
2.1.1 民用工业
2.1.2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
2.1.3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
2.1.4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特征
2.2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
2.2.1 快速实现平战转换
2.2.2 满足多样化动员需求
2.2.3 适应不同强度动员需求
2.2.4 降低对经济系统的扰动
2.3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的影响因子
2.3.1 需求因子
2.3.2 战略因子
2.3.3 对象因子
2.3.4 环境因子
2.3.5 技术因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构成及运行机理
3.1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构成
3.1.1 构成要素分析
3.1.2 体系结构分析
3.1.3 系统功能分析
3.1.4 分系统的结构
3.1.5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2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运行机理
3.2.1 体系运行的驱动因素分析
3.2.2 体系运行的层次驱动模型
3.2.3 体系的运行机理
3.3 我国民用工业动员体系分析
3.3.1 体系结构分析
3.3.2 体系的运行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动员流程及其Petri网模型
4.1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动员流程
4.1.1 敏捷动员准备流程
4.1.2 敏捷动员实施流程
4.1.3 敏捷动员复员流程
4.1.4 敏捷动员流程小结
4.2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动员流程建模
4.2.1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流程组成维度分析
4.2.2 基于Petri网的民用工业敏捷动员流程建模思路
4.2.3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动员流程的Petri网模型
4.2.4 动员实施阶段的Petri网模型
4.3 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Petri网模型分析
4.3.1 模型的正确性分析
4.3.2 模型的时间性能分析
4.3.3 稳定状态概率分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案例概述
5.1.1 案例背景
5.1.2 事件经过
5.1.3 灾害后果
5.1.4 灾情上报
5.1.5 抗洪抢险
5.1.6 重灾区灾后重建
5.2 模型构建
5.2.1 721洪涝灾害救援动员流程及Pe1ri网模型
5.2.2 721洪涝灾害救援动员流程优化
5.2.3 721洪涝灾害救援动员优化模型
5.3 优化后模型分析
5.3.1 721灾害事件Petri网模型正确性定性分析
5.3.2 721灾害事件Petri网模型时间性能分析
5.3.3 721灾害事件Pe1ti网模型工作流程的性能分析
5.4 其他问题分析
5.5 基于案例分析的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建议
5.5.1 加强动员基础设施子系统建设
5.5.2 加强动员信息子系统建设
5.5.3 加强动员流程优化
5.5.4 加强动员意识教育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成果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局限性及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发生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表明,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战争消耗极为庞大,巨大的战争消耗没有基础雄厚的民用工业支撑是无法承受的。恐怖主义、环境污染、资源危机、金融风险、生态恶化、事故灾难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上升,逐渐成为影响世界各国乃至全球安全的新挑战。我国面临着日趋复杂的战略安全环境,陆上邻国共14个,海上邻国有6个,6个公开拥核国家中2个与我国相邻。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日益复杂多变,为提高动员效率,提高应对各种安全威胁的保障能力,发达国家均把民用工业动员体系作为国防动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民用工业动员体系建设,对民用工业动员的敏捷性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研究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和动员流程就显得十分必要。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书展开以下方面的研究:第1章主要包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等。第2章重点从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及其特征、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影响因子等方面阐述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第3章从系统论的角度构建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理论结构模型,探讨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运行机理,以此为基础,分析我国民用工业动员体系的结构和运行,以期发现问题,为我国民用工业动员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第4章对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动员流程进行分析和建模。第5章是实证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为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和流程优化提供参考。第6章是结论与展望。总结本书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创新点以及局限性,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本书有以下创新之处:
第一,界定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和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敏捷性等概念,认为敏捷性是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基本特征,动员响应的快速性、动员任务的适应性、动员强度的适量性、动员成本的最小化和动员结果的可靠满意等是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重要特征;快速实现平战转换、满足多样化动员需求、适应不同强度动员需求以及降低对经济系统的扰动是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建设目标;动员需求、动员对象、安全战略、制度环境以及技术水平等是影响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的主要因子。
第二,提出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的组织方式,构建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结构模型以及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运行的层次驱动模型,提出了动员准备阶段的三级协同共目标运行机理、动员实施阶段的三层五环节一目标运行机理、复员阶段的三层五环节一目标运行机理。
第三,提出了动员准备、动员实施和动员复员三个阶段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动员流程,以动员实施流程为重点构建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动员实施流程的Petri网模型。
第四,借助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动员实施流程的Petri网模型,分析了河北省721洪涝灾害救援流程和灾后重建流程,发现实际救援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存在诸如所有动员活动都是顺序执行的、各县获得和上报灾情信息不同步、灾后重建流程不尽合理等问题,并提出实现各地对灾情信息同步上报;并行执行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向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上报灾情的两项活动:并行执行组建动员联盟管理层、动员联盟执行层、分解救援任务以及确定抗洪抢险动员任务优先级四项活动;紧密衔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和抗洪抢险工作:在抗洪抢险的同时做好灾情统计和灾害损失评估工作等建议,以提高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的效率。
第五,对河北省721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流程的Petri网模型进行了优化和性能分析,通过库所的繁忙率计算和分析,发现抗洪抢险动员任务信息、抗洪抢险指示信息以及各单位完成抗洪抢险动员任务的信息对于流程的执行至关重要,在实际的抗洪抢险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这些业务单元。通过变迁利用效率的分析和计算,发现并及时启动相关动员预案,科学下达抗洪抢险动员任务,根据事件的特点执行抗洪抢险动员任务,对抗洪抢险工作进行总结、完成相关资料归档等活动对完成本次救援动员任务、提升救援动员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北京理工大学孔昭君教授的悉心指导,并且得到北京理工大学国民经济动员中心有关老师和同学的热心帮助,还得到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科学与技术发展研究院有关领导、老师的帮助、支持和鼓励,同时,经济管理出版社的编辑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在不妥与疏漏之处,诚盼同行专家指导,敬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