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的谣言与谶语
》
售價:NT$
510.0
《
战役图文史:改变世界历史的50场战役 (彩印典藏版)
》
售價:NT$
666.0
《
寻路:走向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文库)
》
售價:NT$
302.0
《
短视频Vlog全流程:镜头脚本+运镜技巧+场景主题+后期剪辑
》
售價:NT$
406.0
《
英国小史
》
售價:NT$
426.0
《
影响力原则
》
售價:NT$
354.0
《
德川家康(全十三册)(他用30年活了下来,建立起300年基业)
》
售價:NT$
4155.0
《
新知文库·动人的北平
》
售價:NT$
155.0
|
編輯推薦: |
1.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周天勇教授新书力作,全面透析中国未来30年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棋子和正确布局。
周天勇教授多年从事国家战略和政策研究,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的水利和土地问题。此次周天勇团队运用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用数据说话,对约束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把握住国家发展的脉搏,预判中国经济的未来,得出前瞻性结论:调水改土是中国未来30年发展战略的关键棋子和正确布局。
为破解中国经济发展困境、调控大棋局和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国内*本综合使用宏观经济学、水资源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等现代经济理论分析国家调水战略的著作。作者站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长期可持续繁荣的角度,以历史视野,全局眼光谋划和推进调水改土等具有战略意义的补短板重大工程,为深化改革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为助力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战略性意见。
研究跨流域调水的可能影响和配套改革,提出建设北部经济带的设想。 本书对中外调水工程及国内热议的几种调水方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成本与风险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测算出我国第三模块的淡水、土地需求量
|
關於作者: |
周天勇,经济学博士,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等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多项大社科基金项目、部委科研项目。关于扩大高等教育招生、银企债务重组、中小企业发展、财税体制创新、改革三公消费、农村土地体制改革、一带一路规划和行动、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放开和鼓励生育、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等数十篇政策建议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批转,作为制定政策时参考。
在国内外出版《中国向何处去》《劳动与经济增长》《攻坚:十七大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中国梦与中国道路》《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一带一路学理认识与科学行动》《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中国:增长放缓之谜》等著作。
冯立果,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任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专家理事,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企业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家发展战略。
|
目錄:
|
第 一 章 调水改土:推动经济中长期增长和长远发展
第 一 节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行压力与严峻趋势 002
第 二 节 实现未来中高速增长需要克服的供给侧和需求侧问题 006
第 三 节 未来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淡水资源硬约束 015
第 四 节 水资源供给侧战略性调整及其重要意义 019
第 五 节 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028
第 二 章 增加战略性新动能:水资源的区域再分配
第 一 节 发展要素配置的天赋扭曲 032
第 二 节 现有存量农村和农业全要素模块 039
第 三 节 现有存量城市和非农业全要素模块 047
第 四 节 劳动力国情与发展新经济的不适应 050
第 五 节 水资源区域调整是关键 054
第 三 章 国内外水资源空间分布调配的经验
第 一 节 我国现代主要调水工程 060
第 二 节 国外主要调水工程 067
第 三 节 国内外水资源空间调配的经验和启示 083
第 四 章 潜在可利用水资源与扩大有效国土的可能性
第 一 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092
第 二 节 我国国土资源结构与缺口分析 096
第 三 节 潜在可利用土地和淡水分布 102
第 四 节 以再分配水资源为基础的新增长模块 108
第 五 章 各种调水方案综合比较
第 一 节 各种调水方案介绍 120
第 二 节 各种方案面临的主要问题 126
第 三 节 施工条件比较 132
第 四 节 成本和收益比较 134
第 五 节 技术可行性比较 139
第 六 节 能源、输水、产业联动效应比较 144
第 七 节 可能涉及的国际政治问题 147
第 八 节 综合与建议 150
第 六 章 调 节水资源配置工程:国家提供公共产品
第 一 节 水利工程的公共产品供给 154
第 二 节 技术保障 162
第 三 节 建设成本与相关材料供给 167
第 四 节 未来配套重点 172
第 七 章 调水改土:社会投入和市场化运作
第 一 节 土地产权与水权 180
第 二 节 土地整治社会投入与分配 186
第 三 节 土地利用的市场化运作与政府监管平衡 192
第 八 章 调水改土的水权分配与交易
第 一 节 初始水权分配与水权交易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200
第 二 节 世界水权制度的主要模式和国外水权交易的实践 204
第 三 节 我国初始水权分配实践和水权交易发展状况 211
第 四 节 我国水权分配和交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4
第 五 节 我国水权分配确权和水权交易的政策思考 219
第 九 章 通过调 节水资源分配建设北部经济带
第 一 节 北部经济带:构想、理论与构成 226
第 二 节 北部经济带的战略定位 235
第 三 节 北部经济带的实现路径 242
第 十 章 调水改土的科学认识和风险防范
第 一 节 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250
第 二 节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资金筹措和成本控制 258
第 三 节 防止土地闲置和解决对策 263
第 十一 章 跨境河流水资源开发中的国际政治
第 一 节 水资源在国际政治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270
第 二 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跨界河流合作状况 276
第 三 节 处理跨界水问题的因素 281
第 四 节 中印跨境水资源开发与对策 288
第 十二 章 调水改土体制中的先行先试改革
第 一 节 新体制新机制 296
第 二 节 新的土地体制 299
第 三 节 促进人口和劳动力迁移流动的体制 302
第 四 节 新的水资源分配使用体制 305
主要参考文献 308
后 记 318
|
內容試閱:
|
以重大改革和发展举措稳定经济增长
周天勇
2019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我认为,结构性问题中最大的是人口少子化、经济主力人口收缩和老龄化趋势严峻,因而未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合这次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对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未来经济增长以及宏观调控,进行模拟和推演。这段时间,我也看了许多建议和想法,觉得有的不靠谱,有的老调重弹可能不大管用,需要深入讨论。
水利与扩土要结合起来,扩土增加土地资产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把未利用土地改造成可利用土地,又要与土地体制的改革结合起来。因此,在此我将以前发表的有关论述宏观经济调控、稳定经济增长、土地制度改革、调水改土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文章放在正文前面,作为这本书的绪论。
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将会长期存在
2015 年,通过回归20 年前人口增长对20 年后经济增长影响相关关系,我判断,未来几年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行可能处在一个向下的大拐弯中。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变化证实了这一点。在2018 年和2019 年,我们用回归外推和将人口因素作为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内生变量等多种方法进行推算,2020 年到2035 年的经济增长,自然的经济增长,开始还处在一个下行拐弯之外,之后稳定在低速增长的平台上。从棋局上看,人口这一棋子的冲力,由于过去遭遇过干预,已经先天不足。
我们倒算,假如2015 年时,棋局中人口不是13.7 亿人,而是15.3 亿人,经济增长在2020 年到2035 年间,国民经济还可以以6.77% 的速度增长16 年。但由于曾经对人口增长的过度干预,假设未来几年没有重大改革和战略性发展措施,我们反复用多种方法模拟计算,2020 年到2035 年间的经济增长平均速度均不理想,都在中速以下水平。
人口过早进入较低自然增长速度阶段,少子化、经济主力人口收缩和老龄化提前,是经济增长速度在没有走完工业化进程和完成工业化目标就开始下行的最主要压力来源。
从国际看,由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振兴制造业,特别是中美贸易棋局冲突,许多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实施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再加上中国本身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的比例从2006 年的35.2% 下降到了近年的18% 左右,为最高比例时的一半。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已经结束。
而由于最后一波人口增长和出口导向发展模式要求建立的生产体系,国内2012 年开始经济主力人口收缩和受近年来逆全球化经济的影响,不断收缩的内外需求,导致其生产不断过剩,也迫使其需要不断地出清,使过剩和去产能常态化,造成了国民经济增长长期下行压力。
在这样一种趋势下,没有重大针对性的改革以及发展战略举措,在人口少子化、经济主力人口收缩和老龄化越来越严峻的趋势下,可以自然恢复理想经济增长,还有很大困难。
我们面临的就是上述这样一个走势,如不找到关键棋子和正确布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将会长期存在。
二、观棋的第一个视角:生产过剩和城镇户籍居民消费需求弹性较小
经济萧条是什么?就是生产过剩。生产为什么过剩?就是消费、出口和投资需求不足。这个矛盾不解决,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将会长期存在。这是一个经济学中的常识性规律。从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来看,由创业和劳动得到
收入的人口棋子在短期内恢复不了,出口需求这步棋也因贸易保护主义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再创辉煌的可能性也不大。这个问题只有用国内需求等棋子替代的办法去解决。
国民经济问题的棋局症结,整个生产过剩的终端,实际是对工业消费品的需求不足。一些观局学者提出,以投资棋子来拉动中间需求,关联扩张消费需求。但是,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基础设施也大体满足,越投可能越过剩,或者根本就投不进去。也有一些观局学者提出,走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这步棋,以替代国外出口收缩。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很复杂、很难。
经济分析中的消费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需要有提高居民收入这步棋来支撑。
2018年国内工业产能过剩11万亿元。我们先来看,能够指望刺激6亿城镇户籍居民的消费积极性这步棋,去解决工业生产过剩问题吗?回答是否定的。据我们推算,2018 年城镇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477 元,收入消费率为60%,收入增长对工业品消费的需求弹性很小。
三、平衡生产过剩的一个关键:增加8 亿农村户籍人口收入这步棋
总体上看,2018年居民收入总额占GDP比例只有43%,消费支出总额只占30%,与国际上居民收入占GDP的60%到65%和居民消费占GDP的50%到55%,有很大差距。从结构上看,主要是农村常住居民和外出人口收入过低所致。
现在的城市人口中,有2.3 亿多农村户籍的常住人口,这部分人口在2018 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我们推算在22620 元,同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6亿多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617 元,这两部分8 亿规模农村户籍人口的收入消费率在80% 左右,收入增长对工业品的消费需求弹性很大。怎么才能增加这8 亿人口的收入?从目前的渠道看:(1)2 亿农业劳动力,种了20 亿亩地,劳均9 亩地,南方可能就两三亩地,依靠农业种养来显著增加收入可能性不大。(2)制造业过剩,城镇吸收农业劳动力创业就业能力变弱,外来劳务工增长速度放缓,而且务工人员的劳动收入要比城镇户籍就业劳动力低得多,2.3 亿城镇务工等人口解决生产过剩的能力也很微弱。(3)与日本、韩国相比,我国农村户籍人口少了两项最重要的收入:土地财产性收入和以地为本的创业收入。而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住宅、耕地、林地等只是生活资料,而不是有价值的资产和财富。2018 年,农村户籍人口与城镇户籍人口的财产性收入差距为1∶12,资产性财富差距为1∶18。
也就是说,增加8 亿农村户籍人口收入这步棋,我们现在只有种地和外出务工这两颗棋子,靠它们根本不可能走通大幅度地提高其收入水平这一步。而最能使农村户籍人口致富的两颗棋子土地财产性收入和以地为本的创业收入,基本上没有。这一棋局如果长期化,也就意味着农村户籍人口的工业品需求因收入不能相应增长而不能得到满足,而经济主力人口收缩却要工业生产能力被不断地出清,无法延长标准化、专业化和大规模化生产的工业化阶段,也就意味着中高速经济增长的结束,国民经济未来增长将长期徘徊在低速平台上。这是一个劣态格局。
8 亿农村户籍人口对工业品的消费需求大,但是,他们收入的理想增长在传统方式下无棋路可走,使生产陷入了过剩常态化的僵局。
四、危棋:传统宏观调控与货币流向及高负债
对于目前全球主要国家人口增速放慢和老龄化造成的这种经济下行局面,由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对象发生了变化,过去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赤字政策和货币主义倒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再有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抹平周期的作用;而供给学派的减税政策,虽然能延缓大量的企业在经济不景气时关闭和破产,但是减税是短期政策,仅能发挥短期作用,面对这样的人口下行变量持续的影响,解决人口变量下行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收缩问题的能力也有限。走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传统的三颗政策棋子,难以改变棋局的颓势。
2019 年11 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5%,主要是食品部分上涨,特别是猪肉价格上涨过快所致。其他大部分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在2% 以下。我认为,这是一次临时和结构性的通货膨胀。随着猪肉供给的增加,仍然会回到低通胀的格局之中。
在经济下行局面下,如果长期使用财政赤字,发行国债,用于没有直接收益和不能变现资产的公共服务、养老等福利、基础设施等支出,央行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产业收缩企业贷款不积极时以中央和地方政府发债和建设项目的方式,通过买卖国债和贷款的方式放出货币,虽然在短期内可能支撑一下经济增长,但是并不能消除工业品过剩带来的萧条,特别是经济主力人口收缩要求的生产能力不断出清,消费仍然低迷,经济仍然在下行中增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