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編輯推薦: |
一、不是催眠的催眠,在生命感受体验中你会获得一种全新的感受,只是读就有获得。二、不是咨询的咨询,尤其对教育中的焦虑造成的失眠有激活自愈、平衡心态的效果。三、将催眠的必备知识引入家庭教育,是家长在解决好孩子成长问题时的一大亮点四、四层面解囚方法能有效的克服心理咨询与治疗遭遇的不彻底问题瓶颈。五、重笔介绍了心理应激障碍的咨询和治疗方法,力主积极情绪、欣赏问题,达到成长提升。以上是本书的五大特色买点。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问题的概念及教育问题入手,着重就孩子成长中所遭遇的家庭教育问题,给家长提供了心理学角度的解决方案,将催眠引入家庭教育的必备知识中,达到不是催眠的催眠、不是咨询的咨询的目的,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本可查可用的工具书,对教育中的焦虑造成的失眠有激活自愈、平衡心态的效果。自创的四层面疗法的应用能有效的克服心理咨询与治疗遭遇的不彻底问题的瓶颈,是一种好学好用的中国心理学解谜之法。本书重笔介绍了心理应激障碍的咨询和治疗方法,力主积极情绪、欣赏问题,达到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和提升,以及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和认知观来看待今日的教育现实和应该如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观来进行家庭教育。
|
關於作者: |
卜文智,中共党员,原运城学院政法系党总支书记,高级心理咨询专家,卫生部汶川大地震心理危机医疗队第五分队队长;国家职业资格高级心理咨询师师资,国家职业资格高级经络催眠师师资,国家首批青少年抗挫力训练师,中科院心研所EAP签约咨询师,《中医经络催眠诊疗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责任人,国际注册武道医师,北京宫廷医学研究会特约研究员,运城学院专业心理咨询师;等等。
赵辉,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财政局干事,教育心理学爱好者,家庭教育关注者、研习者、实践者。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问题与当下的教育
一、什么是问题?
二、我们所遇到的危机是什么?
三、教育危机的深层根源
四、焦虑的父母养不出成功的孩子!
第二章问题带来了什么
一、什么是积极情绪
二、人类为什么需要积极情绪
三、如何增强积极情绪
四、不可忽略的防御性悲观
第三章情绪的家庭
一、情绪生活
二、情绪管理
三、情绪调控
四、情绪疗愈
五、合理情绪疗法的常用技术
第四章成长中的遭遇
一、如何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理
二、家长怎样陪孩子一起成长
三、明确告诉孩子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五、社会焦虑问题广泛地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第五章青春期的遇见
一、成长困惑
二、焦虑与抑郁
第六章遭遇问题的刻下
一、静下心来走向内在
二、相信问题总能得到解决
三、咨询访谈得到的启示
四、认真学习教育法规,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
五、从现实出发的警钟长鸣法
第七章家庭需要这样
一、一次成功的家庭会议
二、一次生命的感受体验
三、一次心灵的远行
四、走进中医经络催眠的课堂
第八章洞见问题就不怕问题
一、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咨询与疗愈
二、神经疑似症的咨询与疗愈
三、学习性应激障碍问题的矫治
四、癔症的咨询与疗愈
五、青春期问题的催眠治疗
六、同一性困惑问题的矫治
七、亲子关系的困惑与疗愈
八、神经衰弱的心理咨询与自我疗愈
九、失眠症的心理治疗
第九章应予重视的教育现象
一、当今的教育现实
二、传统文化与当今教育
第十章教育的进步在于克服焦虑 不断学习创新
一、芬兰教育为何屡屡全球第一
二、王阳明家训:教育孩子,只在这三件事
三、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他爸!
四、毁掉你女儿的七种教育方式
五、李玫瑾教授的育儿经
六、父母的素质决定孩子的一生
参考书目
后记
|
內容試閱:
|
谁在生活中没有遇到过问题?
谁在子女成长教育中没有遇到过问题?
我们常常思考很多问题,尤其是子女成长教育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我们没有更多办法来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同时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别人的孩子容易,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易。所以,根据来访者的求助和孩子们成长中的遇见,我们终于下定一个决心,为问题写本书。这本书,力求给出子女成长教育的方法和路径,也许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是一个有力的开始吧。
本书用十章的篇幅,从子女成长教育的角度揭开问题的面纱,结合成长中的问题所呈现的不同形态,给家长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手段,给人们思考与解决子女成长教育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我们尽可能浅显地阐明观点,尽最大努力发挥个人的能力,尽管有些观点和视角与读者有所不同,但总是以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为追求的目标!
我们始终坚信,有问题不一定是坏事。我们每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今天的自己,也得益于问题的一次次遇见与解决。在生活面前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要能勇敢地面对问题,问题就不是问题。
当我们为人父母后,必然要承担子女的家庭教育责任,不管你是否愿意,这都是不可推卸的一份担当。当下的心理咨询师接触到的个案也主要来自家长为孩子成长和教育问题的求助。
谈起教育,人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其实是一种精英教育,是一种披着素质教育外衣的应试教育,于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势必成为每一位父母紧盯的一个问题。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不仅从事过教育、教学工作,而且从事过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既当过小学、中学、大学老师,又有20多年的心理辅导经历;既养育过儿子,又有养育女儿的经历,也遇到过与每一位家长都可能会遇到的相同问题:不是学习不努力,就是贪玩不愿学;不是调皮说谎,就是拿钱打游戏逃学;不是偷着抽烟胡闹,就是和人打架斗殴;不是被老师训斥,就是考试成绩下滑;不是交流沟通不够,就是青春期叛逆等问题在作怪
而今的家长都是比较有文化、思想前卫、竞争意识强烈的一代人,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乎,校外辅导、小餐桌、兴趣培训、特长训练等形式的8小时之外的课势头很猛,无论时间还是金钱都成为家庭生活中的主要部分。所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我就说这不是学校不愿意减,而是社会、家长不接纳公开宣称的素质教育,而是紧盯孩子学得怎么样,考了多少分。因此说,减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项巨大、繁杂的工程,有必要首先从认知上开始矫治。
回头看,素质教育不是不好,而是很有必要。但自从推行以来并没有很好的效果,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于家长的教育意识目标和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体系出现了问题而造成今天的教育不敢深究和恭维。
应试教育本应堂堂正正地推行和发展,而今却不敢自立标识,好像犯了什么错误一样被教育行政潜藏于教育的角落。每每检查及总结都是素质教育得到很大发展,应试教育不敢大题大作。就像中国的有钱人总是说没钱一样,怕什么?怕方向路线出问题。其实应试教育只是一种教育模式,世界各国应用的教育模式普遍都离不开应试教育,没有考试怎么去评价人才质量?不要考试也不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是有考试的,只是考试的方式方法不一样。如果能够摆正教育就需要刻苦学习,学习就必须有考试,考试就是一个学习环节而已,有了这样的认知,学生和家长也就不会过于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全社会也就没有必要给教育以压力。可事实都恰恰相反,导致今天越是强调素质教育,孩子的书包越大、课程越多、书本越厚,学了的要考,不学的不一定都不考,幼儿园升小学也不例外。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民办教育发展和公办教育的发展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为求生存求发展,民办教师读懂了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格外关注的情怀,所以采取了严苛管理、负重拉车、剥夺时间、强力灌注的手段,强行追赶成绩,这已经是不公开的秘密,也是被社会和家长认可的。于是就出现了变相的多余体罚、暴虐等事件。虽然是极个别事件,但毕竟伤害到的不仅是一个学生,也是一个家庭,甚至造成家长的困惑、不解,或者得不到想要的说法而导致了上访、申诉,这样的伤害就不仅是当事人,更多的是一些家长及社会对教育的情感。
在孩子受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劳动技能的体验与培养,使孩子们严重缺失了抗击挫折的能力和隐忍身心苦痛的能力。高分数、低能力,遇到问题只知道找家长,盲目的家长也就是一味地顺从和关注考分多少,孩子的心理成长怎么样一概不管,这样势必造成了一种依赖心理和依赖情绪体验,于是出现问题很盲从,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体验。近来网络上报道的孩子和家长发生争执后,一跃跳下楼的悲惨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近期网络中有一篇很富有正能量的文章也引起了有心人的关注,说的是学体育的学生很少出现所谓的心理问题,更没有自杀、自残等现象发生。以个人的体会是这样一种情况,体育生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的训练一般都是很苦、很累的,既有身体上的超强磨炼,也有心理上的斗志训练,所以身心都会经受极限的考验,并且体育训练的强度、密度上不去就不可能提高运动成绩。但凡经受过这种体验和生命的历练,无疑就提升了一个人面对问题时的抗挫能力,所以说,多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成长的重要因素,不可或缺,必须加强。
心理学指出,在父母与子女不断的互动过程中,父母的信念、情绪、行为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在孩子(自爱阶段、爱父母阶段、爱异性阶段)成长过程中如果心灵受到伤害那将是一个很不幸的,或许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无论心理困惑、自卑、焦虑、恐惧,甚至是应激障碍都需要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服务的及时跟进,如果能这样有形、有序、有意化淤堵为平和,消积怨为友善,对家庭、孩子、社会都有积极意义。《不怕问题》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而展开并编撰成书,不纠结于理论的完整和体系的丰富,重点在于说清问题,疗愈内心雷同事件所带来的伤痛,同时为家长们提供可以借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咨询师来说也可以提供一点启迪和点拨,但愿能与读者共鸣。
作者
2019年6月26日于运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