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售價:NT$
3460.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NT$
340.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NT$
295.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先秦两汉言说问题的资料汇编,辑录先秦两汉经学、诸子、史学、集部著作中涉及言说问题的相关文字。经学取材以《十三经》为主,兼及《白虎通》等。诸子著作主要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商君书》、《荀子》、《韩非子》、《墨子、《公孙龙子》、《管子》、《慎子》、《邓子》、《申子》、《司马法》、《鬼谷子》、《六韬》、《新语》、《新序》、《说苑》、《西京杂记》、《春秋繁露》、《淮南子》、《盐铁论》、《法言》、《论衡》、《潜夫论》、《政论》、《昌言》、《风俗通义》、《独断》、《申鉴》、《中论》。史著包括《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吴越春秋》。集部辑录《贾谊集》、《蔡邕集》等,也适当采入《说文解字》、《释名》等小学著作。文学是言说,言说是文学的一种根本属性,由此出发展开的文学研究会有新的面貌。本资料汇编对于中国文学和小说的言说研究具有文献汇集的价值,为研究者提供材料使用的方便。
|
關於作者: |
张勇,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红河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云南大学越南博士生培养项目第二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元明小说发展研究以人物描写为中心》、《中国近世白话短篇小说叙事发展研究》、《中国小说古今演变研究举隅》、《缀忘集》。《中国近世白话短篇小说叙事发展研究》获云南省第11次(200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著类)三等奖。《中国小说古今演变研究举隅》获云南省第20次(201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红河学院第十届教师课堂教学比赛高级职称组(文科类)一等奖(2018)。红河学院第一届十佳教师(2018)。
|
目錄:
|
先秦部分
经
《周易正义》
卷二《需》
卷二《讼》
卷二《师》
卷四《明夷》
卷五《革》
卷五《震》
卷五《艮》
卷五《渐》
《尚书正义》
卷二《尧典》
卷三《舜典》
卷四《大禹谟》
卷四《皋陶谟》
卷五《益稷》
卷八《汤誓》
卷八《仲虺之诰》
卷八《伊训》
卷八《太甲上》
卷八《太甲下》
卷八《咸有一德》
卷九《盘庚上》
卷九《盘庚下》
卷一〇《说命上》
卷一〇《说命中》
卷一一《泰誓中》
卷一一《牧誓》
卷一三《旅獒》
卷一三《金縢》
卷一四《康诰》
卷一六《多士》
卷一六《无逸》
卷一七《蔡仲之命》
卷一七《多方》
卷一七《立政》
卷一八《君陈》
卷一八《顾命》
卷一九《毕命》
卷一九《冏命》
卷二十《秦誓》
《毛诗正义》
卷一之二《葛覃》
卷一之三《芣苡》
卷一之三《汉广》
卷一之四《草虫》
卷二之一《终风》
卷二之三《泉水》
卷二之三《二子乘舟》
卷三之一《墙有茨》
卷三之二《载驰》
卷三之二《考盘》
卷三之三《氓》
卷三之三《伯兮》
卷四之三《女曰鸡鸣》
卷四之三《狡童》
卷四之四《扬之水》
卷五之三《汾沮洳》
卷六之二《采苓》
卷九之四《出车》
卷九之四《杕杜》
卷一〇之一《彤弓》
卷一〇之二《采芑》
卷一〇之三《车攻》
卷一一之一《沔水》
卷一一之一《黄鸟》
卷一一之二《我行其野》
卷一二之一《节南山》
卷一二之一《正月》
卷一二之二《雨无正》
卷一二之三《巧言》
卷一二之三《巷伯》
卷一三之一《大东》
卷一三之二《楚茨》
卷一四之三《青蝇》
卷一五之一《采菽》
卷一五之二《都人士》
卷一五之二《采绿》
卷一五之三《瓠叶》
卷一六之三《皇矣》
卷一六之五《下武》
卷一七之三《公刘》
卷一七之四《板》
卷一八之一《抑》
卷一八之二《桑柔》
卷一八之三《烝民》
卷一九之二《时迈》
卷一九之三《有客》
卷二〇之一《》
卷二〇之一《有》
卷二〇之一《泮水》
《周礼注疏》
卷第七《九嫔》
卷第二十二《冢人》
卷第二十二《大司乐》
卷第二十五《占梦》
卷第三十六《夷隶》
卷第三十六《貉隶》
卷第三十六《禁暴氏》
卷第三十八《象胥》
《仪礼注疏》
卷第七《士相见礼第三》
卷第二十一《聘礼》
卷第四十一《既夕礼》
卷第四十八《少牢馈食礼》
《礼记正义》
卷第一《曲礼上第一》
卷第二《曲礼上》
卷第三《曲礼上》
卷第四《曲礼下第二》
卷第五《曲礼下》
卷第七《檀弓上》
卷第八《檀弓上》
卷第九《檀弓下第四》
卷第十《檀弓下》
卷第十一《王制第五》
卷第十二《王制》
卷第十三《王制》
卷第十八《曾子问第七》
卷第十九《曾子问》
卷第二十《文王世子第八》
卷第二十七《内则第十二》
卷第二十八《内则》
卷第二十九《玉藻第十三》
卷第三十《玉藻》
卷第三十一《明堂位第十四》
卷第三十五《少仪第十七》
卷第三十六《学记第十八》
卷第三十九《乐记》
卷第四十二《杂记下第二十一》
卷第四十三《杂记下》
卷第四十五《丧大记》
卷第四十七《祭义第二十四》
卷第四十八《祭义》
卷第五十《哀公问第二十七》
卷第五十《仲尼燕居第二十八》
卷第五十一《孔子闲居第二十九》
卷第五十一《坊记第三十》
卷第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
卷第五十三《中庸》
卷第五十四《表记第三十二》
卷第五十五《缁衣第三十三》
卷第五十七《问传第三十七》
卷第五十八《投壶第四十》
卷第五十九《儒行第四十一》
卷第六十一《婚义第四十四》
卷第六十一《乡饮酒义第四十五》
卷第六十二《射义第四十六》
卷第六十三《丧服四制第四十九》
《春秋左传正义》
卷第四(隐公六年至十一年)
卷第五(桓公元年至二年)
卷第八(庄公元年至十年)
卷第九(庄公十一年至二十二年)
卷第十(庄公二十三年至三十二年)
卷第十一(闵公元年至二年)
卷第十三(僖公六年至十四年)
卷第十四(僖公十五年至二十一年)
卷第十五(僖公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
卷第十六(僖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
卷第十八(文公元年至四年)
卷第十九上(文公五年至十年)
卷第十九下(文公十一年至十五年)
卷第二十(文公十六年至十八年)
卷第二十三(宣公十二年)
卷第二十四(宣公十三年至十八年)
卷第二十五(成公元年至四年)
卷第二十六(成公五年至十年)
卷第二十七(成公十一年至十五年)
卷第二十八(成公十六年至十八年)
卷第二十九(襄公元年至四年)
卷第三十(襄公五年至九年)
卷第三十二(襄公十三年至十五年)
卷第三十三(襄公十六年至十八年)
卷第三十四(襄公十九年至二十一年)
卷第三十五(襄公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
卷第三十七(襄公二十六年)
卷第三十八(襄公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
卷第三十九(襄公二十九年)
卷第四十(襄公三十年至三十一年)
卷第四十一(昭公元年)
卷第四十二(昭公二年至四年)
卷第四十三(昭公五年至六年)
卷第四十四(昭公七年至八年)
卷第四十五(昭公九年至十二年)
卷第四十六(昭公十三年)
卷第四十七(昭公十四年至十六年)
卷第四十八(昭公十七年至十九年)
卷第四十九(昭公二十年)
卷第五十(昭公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
卷第五十一(昭公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
卷第五十二(昭公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
卷第五十三(昭公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
卷第五十四(定公元年至四年)
卷第五十五(定公五年至九年)
卷第五十六(定公十年至十五年)
卷第五十七(哀公元年至五年)
卷第五十八(哀公六年至十一年)
卷第五十九(哀公十二年至十五年)
卷第六十(哀公十六年至二十七年)
《春秋公羊传注疏》
卷第二隐公二年至四年
卷第五桓公七年至十八年
卷第七庄公八年至十七年
卷第九庄公二十八年至三十二年
卷第十僖公元年至七年
卷第十一(僖公八年至二十一年)
卷第十二僖公二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卷第十五宣公元年至九年
卷第十六宣公十年至十八年
卷第十七成公元年至十年
卷第十八成公十一年至十八年
卷第二十襄公十二年至二十四年
卷第二十一襄公二十五年至三十一年
卷第二十六定公六年至十五年
卷第二十七哀公元年至十年
《春秋穀梁传注疏》
卷第二隐公四年至十一年
卷第三(桓公元年至七年)
卷第四桓公八年至十八年
卷第五庄公元年至十八年
卷第六庄公十九年至三十二年,闵公元年至二年
卷第七僖公元年至五年
卷第八僖公六年至十八年
卷第九僖公十九年至三十三年
卷第十文公元年至八年
卷第十一(文公九年至十八年)
卷第十二(宣公元年至十八年)
卷第十三成公元年至八年
卷第十四(成公九年至十八年)
卷第十五(襄公元年至十五年)
卷第十六(襄公十六年至三十一年)
卷第十七(昭公元年至十三年)
卷第十八(昭公十四年至三十二年)
卷第十九(定公元年至十五年)
卷第二十(哀公元年至十四年)
《论语注疏》
卷一《学而第一》
卷二《为政第二》
卷三《八佾第三》
卷四《里仁第四》
卷五《公冶长第五》
卷六《雍也第六》
卷七《述而第七》
卷八《泰伯第八》
卷九《子罕第九》
卷一〇《乡党第十》
卷一一《先进第十一》
卷一二《颜渊第十二》
卷一三《子路第十三》
卷一四《宪问第十四》
卷一五《卫灵公第十五》
卷一六《季氏第十六》
卷一七《阳货第十七》
卷一八《微子第十八》
卷一九《子张第十九》
卷二〇《尧曰第二十》
《孝经注疏》
卷一《开宗明义章第一》
卷二《卿大夫章第四》
卷七《谏诤章第十五》
卷九《丧亲章第十八》
《尔雅注疏》
卷二《释诂下》
卷三《释言第二》
卷四《释训第三》
卷五《释乐第七》
《孟子注疏》
卷一下《梁惠王上》
卷二下《梁惠王下》
卷三上《公孙丑上》
卷三下《公孙丑上》
卷四上《公孙丑下》
卷四下《公孙丑下》
卷五上《滕文公上》
卷五下《滕文公上》
卷六上《滕文公下》
卷六下《滕文公下》
卷七上《离娄上》
卷七下《离娄上》
卷八上《离娄下》
卷八下《离娄下》
卷九上《万章上》
卷九下《万章上》
卷一一上《告子上》
卷一一下《告子上》
卷一二上《告子下》
卷一二下《告子下》
卷一三上《尽心上》
卷一三下《尽心上》
卷一四上《尽心下》
卷一四下《尽心下》
史
《国语集解》
《周语上第一》
《周语下第三》
《鲁语下第五》
《晋语二第八》
《晋语五第十一》
《晋语六第十二》
《楚语上第十七》
《越语上第二十》
《越语下第二十一》
《战国策注释》
卷三《秦策一》
卷四《秦策二》
卷五《秦策三》
卷六《秦策四》
卷七《秦策五》
卷八《齐策一》
卷九《齐策二》
卷十《齐策三》
卷十一《齐策四》
卷十二《齐策五》
卷十三《齐策六》
卷十四《楚策一》
卷十五《楚策二》
卷十六《楚策三》
卷十七《楚策四》
卷十八《赵策一》
卷十九《赵策二》
卷二十《赵策三》
卷二十一《赵策四》
卷二十二《魏策一》
卷二十三《魏策二》
卷二十五《魏策四》
卷二十六《韩策一》
卷二十九《燕策一》
卷三十《燕策二》
卷三十一《燕策三》
卷三十二《宋卫策》
卷三十三《中山策》
子
《荀子集解》
卷一《劝学篇第一》
卷二《不苟篇第三》
卷二《荣辱篇第四》
卷三《非相篇第五》
卷三《非十二子篇第六》
卷三《仲尼篇第七》
卷四《儒效篇第八》
卷五《王制篇第九》
卷六《富国篇第十》
卷七《王霸篇第十一》
卷八《君道篇第十二》
卷九《臣道篇第十三》
卷九《致士篇第十四》
卷十一《强国篇第十六》
卷十一《天论篇第十七》
卷十二《正论篇第十八》
卷十三《礼论篇第十九》
卷十四《乐论篇第二十》
卷十五《解蔽篇第二十一》
卷十六《正名篇第二十二》
卷十七《性恶篇第二十三》
卷十七《君子篇第二十四》
卷十八《成相篇第二十五》
卷十九《大略篇第二十七》
卷二十《宥坐篇第二十八》
卷二十《子道篇第二十九》
卷二十《哀公篇第三十一》
卷二十《尧问篇第三十二》
《老子校释》
《老子道经二章》
《老子道经八章》
《老子道经十七章》
《老子道经二十二章》
《老子道经二十三章》
《老子道经二十七章》
《老子德经四十一章》
《老子德经四十三章》
《老子德经四十五章》
《老子德经五十六章》
《老子德经六十二章》
《老子德经六十六章》
《老子德经六十九章》
《老子德经七十章》
《老子德经七十三章》
《老子德经七十八章》
《老子德经八十一章》
《庄子集解》
卷一《逍遥游第一》
卷一《齐物论第二》
卷一《养生主第三》
卷一《人间世第四》
卷二《德充符第五》
卷二《大宗师第六》
卷三《在宥第十一》
卷三《天地第十二》
卷四《天道第十三》
卷四《天运第十四》
卷四《缮性第十六》
卷四《秋水第十七》
卷五《至乐第十八》
卷五《达生第十九》
卷五《田子方第二十一》
卷六《知北游第二十二》
卷六《庚桑楚第二十三》
卷六《徐无鬼第二十四》
卷七《则阳第二十五》
卷七《外物第二十六》
卷七《寓言第二十七》
卷八《让王第二十八》
卷八《盗跖第二十九》
卷八《说剑第三十》
卷八《渔父第三十一》
卷八《列御寇第三十二》
《商君书锥指》
卷一《更法第一》
卷一《农战第三》
卷二《说民第五》
卷三《壹言第八》
卷三《靳令第十三》
卷三《修权第十四》
卷四《徕民第十五》
卷五《弱民第二十》
卷五《君臣第二十三》
卷五《禁使第二十四》
卷五《慎法第二十五》
卷五《定分第二十六》
《韩非子集解》
卷第一《初见秦第一》
卷第一《存韩第二》
卷第一《难言第三》
卷第一《主道第五》
卷第二《有度第六》
卷第二《二柄第七》
卷第二《扬权第八》
卷第二《八奸第九》
卷第四《孤愤第十一》
卷第四《说难第十二》
卷第四《和氏第十三》
卷第四《奸劫臣弑第十四》
卷第五《亡征第十五》
卷第五《三守第十六》
卷第五《备内第十七》
卷第五《南面第十八》
卷第六《解老第二十》
卷第六《喻老第二十一》
卷第七《说林上第二十二》
卷第八《说林下第二十三》
卷第八《用人第二十七》
卷第八《大体第二十九》
卷第九《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
卷第十《内储说下六微第三十一》
卷第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
卷第十二《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
卷第十三《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
卷第十四《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
卷第十五《难一第三十六》
卷第十五《难二第三十七》
卷第十六《难三第三十八》
卷第十六《难四第三十九》
卷第十七《难势第四十》
卷第十七《问辩第四十一》
卷第十七《问田第四十二》
卷第十七《定法第四十三》
卷第十七《说疑第四十四》
卷第十七《诡使第四十五》
卷第十八《六反第四十六》
卷第十八《八说第四十七》
卷第十八《八经第四十八》
卷第十九《五蠹第四十九》
卷第十九《显学第五十》
卷第二十《忠孝第五十一》
卷第二十《人主第五十二》
卷第二十《饬令第五十三》
卷第二十《制分第五十五》
《墨子集诂》
卷一《修身第二》
卷一《所染第三》
卷一《法仪第四》
卷二《尚贤上第八》
卷二《尚贤中第九》
卷二《尚贤下第十》
卷三《上同上第十一》
卷三《上同中第十二》
卷三《上同下第十三》
卷四《兼爱下第十六》
卷五《非攻上第十七》
卷五《非攻下第十九》
卷六《节葬下第二十五》
卷七《天志上第二十六》
卷七《天志中第二十七》
卷七《天志下第二十八》
卷八《明鬼第三十一》
卷九《非命上第三十五》
卷九《非命中第三十六》
卷九《非命下第三十七》
卷九《非儒下第三十九》
《墨子间诂》
卷十《经上第四十》
卷十《经下第四十一》
卷十《经说上第四十二》
卷十《经说下第四十三》
卷十一《大取第四十四》
卷十一《小取第四十五》
卷十五《迎敌祠第六十八》
《墨子集诂》
卷十《耕柱第四十六》
卷十《贵义第四十七》
卷十《公孟第四十八》
卷十《鲁问第四十九》
卷十《公输第五十》
《公孙龙子形名发微》
《迹府第二》
《论释第三白马论第二》
《慎子》
《内篇》
《外篇》
《管子校注》
卷一《权修第三》
卷一《立政第四》
卷二《七法第六》
卷三《幼官图第九》
卷四《宙合第十一》
卷四《枢言第十二》
卷五《法禁第十四》
卷六《法法第十六》
卷七《大匡第十八》
卷九《霸形第二十二》
卷九《霸言第二十三》
卷十《君臣上第三十》
卷十一《君臣下第三十一》
卷十一《四称第三十三》
卷十二《侈靡第三十五》
卷十三《心术上第三十六》
卷十三《心术下第三十七》
卷十三《白心第三十八》
卷十三《水地第三十九》
卷十四《五行第四十一》
卷十五《任法第四十五》
卷十六《内业第四十九》
卷十七《七臣七主第五十二》
卷十八《度地第五十七》
卷二十《形势解第六十四》
卷二十一《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
卷二十一《版法解第六十六》
卷二十一《明法解第六十七》
卷二十二《山至数第七十六》
卷二十三《揆度第七十八》
卷二十三《轻重甲第八十》
《吕氏春秋集释》
卷第三《先己》
卷第三《论人》
卷第三《圆道》
卷第四《劝学》
卷第四《尊师》
卷第四《用众》
卷第六《音初》
卷第六《制乐》
卷第七《荡兵》
卷第七《振乱》
卷第七《禁塞》
卷第七《怀宠》
卷第九《顺民》
卷第九《精通》
卷第十《异宝》
卷第十一《当务》
卷第十二《士节》
卷第十二《序意》
卷第十三《去尤》
卷第十三《听言》
卷第十三《谨听》
卷第十三《务本》
卷第十三《谕大》
卷第十四《孝行览》
卷第十四《首时》
卷第十四《义赏》
卷第十四《遇合》
卷第十四《必己》
卷第十五《慎大览》
卷第十五《权勋》
卷第十五《报更》
卷第十五《顺说》
卷第十五《察今》
卷第十六《先识览》
卷第十六《观世》
卷第十六《知接》
卷第十六《悔过》
卷第十六《去宥》
卷第十六《正名》
卷第十七《君守》
卷第十七《任数》
卷第十七《知度》
卷第十七《执一》
卷第十八《审应览》
卷第十八《重言》
卷第十八《精谕》
卷第十八《离谓》
卷第十八《淫词》
卷第十八《不屈》
卷第十八《应言》
卷第十八《具备》
卷第十九《高义》
卷第十九《上德》
卷第十九《贵信》
卷第十九《举难》
卷第二十《长利》
卷第二十《达郁》
卷第二十一《开春论》
卷第二十二《慎行论》
卷第二十二《疑似》
卷第二十二《察传》
卷第二十三《贵直论》
卷第二十三《直谏》
卷第二十三《知化》
卷第二十三《壅塞》
卷第二十四《赞能》
卷第二十五《别类》
卷第二十六《士容论》
卷第二十六《务大》
《六韬》
卷一《文韬文师第一》
《司马法》
《仁本第一》
《尉缭子》
《制谈第三》
《攻权第五》
《治本第十一》
《将令第十九》
《邓子》
《无厚篇》
《转辞篇》
《鬼谷子集校集注》
《捭阖第一》
《反应第二》
《内楗第三》
《抵巇第四》
《飞钳第五》
《揣篇第七》
《摩篇第八》
《权篇第九》
《谋篇第十》
两汉部分
经
《周礼注疏》
《春官宗伯大司乐》
《礼记正义》
《曲礼上》
《大戴礼记解诂》
《哀公问五义》
《曾子立事》
《曾子制言中》
《曾子疾病》
《文王官人》
《小辨》
《春秋繁露义证》
卷三《玉英第四》
卷三《精华第五》
卷五《正贯第十一》
卷五《重政第十三》
卷六《离合根第十八》
卷六《立元神第十九》
卷八《必仁且智第三十》
卷九《身之养重于义第三十一》
卷十一《为人者天第四十一》
卷十五《郊祀第六十九》
卷十七《天地施第八十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第三言部》
《释名》
史
《史记》
卷一《五帝本纪第一》
卷四《周本纪第四》
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卷一二《孝武本纪第十二》
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卷二四《乐书第二》
卷二八《封禅书第六》
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
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
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二十八》
卷六十二《管晏列传第二》
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
卷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卷一百四《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第六十》
卷一百二十四《游侠列传第六十七》
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汉书》
卷二十七《五行志》
卷三十《艺文志》
卷三十六《刘歆传》
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卷六十二《司马迁传》
卷六十四《朱买臣传》
卷六十五《东方朔传》
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
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传》
卷八十五《谷永杜邺传》
卷八十七《扬雄传》
卷八十八《儒林传》
《后汉书》
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卷五《孝安帝纪第五》
卷十五《李王邓来列传第五》
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
卷二十七《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
卷二十八《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
卷三十五《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
卷三十六《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二十六》
卷四十《班彪列传第三十》
卷四十一《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三十一》
卷四十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三十九》
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卷七十九上《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
卷八十下《文苑列传第七十下》
卷八十一《独行列传第七十一》
卷八十四《列女传第七十四》
《列女传》
卷之一《母仪传》
卷之二《贤明传》
卷之三《仁智传》
卷之五《节义传》
《吴越春秋辑校汇考》
《夫差内传第五》
《勾践入臣外传第七》
《勾践伐吴外传第十》
子
《新语校注》
《术事第二》
《辨惑第五》
《慎微第六》
《怀虑第九》
《明诫第十一》
《思务第十二》
《淮南子注》
高诱《淮南子叙》
卷一《原道训》
卷二《俶真训》
卷六《览冥训》
卷七《精神训》
卷八《本经训》
卷九《主术训》
卷十《缪称训》
卷十一《齐俗训》
卷十二《道应训》
卷十三《汜论训》
卷十四《诠言训》
卷十六《说山训》
卷十七《说林训》
卷十八《人间训》
卷十九《修务训》
卷二十《泰族训》
卷二十一《要略》
《盐铁论校注》
卷一《本议第一》
卷二《非鞅第七》
卷二《论儒第十一》
卷四《毁学第十八》
卷五《相刺第二十》
卷五《遵道第二十三》
卷五《论诽第二十四》
卷五《孝养第二十五》
卷五《利议第二十七》
卷五《国疾第二十八》
卷六《箴石第三十一》
卷六《水旱第三十六》
卷七《能言第四十》
《法言》
卷第一《学行》
卷第二《吾子》
卷第三《修身》
卷第四《问道》
卷第五《问神》
卷第六《问明》
卷第七《寡见》
卷第八《五百》
卷第十二《君子》
卷第十三《孝至》
《新序校释》
卷第一《杂事一》
卷第三《杂事三》
卷第五《杂事五》
卷第七《节士》
《说苑校证》
卷一《君道》
卷六《复恩》
卷七《政理》
卷八《尊贤》
卷九《正谏》
卷十一《善说》
卷十四《至公》
卷十六《谈丛》
卷十七《杂言》
卷二十《反质》
《西京杂记》
卷二
卷六
《论衡》
《逢遇篇》
《书虚篇》
《变虚篇》
《儒增篇》
《艺增篇》
《效力篇》
《别通篇》
《超奇篇》
《谴告篇》
《商虫篇》
《须颂篇》
《订鬼篇》
《定贤篇》
《正说篇》
《书解篇》
《对作篇》
《自纪篇》
《白虎通疏证》
卷三《礼乐》
《潜夫论笺校正》
《务本第二》
《贤难第五》
《考绩第七》
《述赦第十六》
《断讼第十九》
《释难第二十九》
《交际第三十》
《政论校注》
《阙题四》
《附录论崔寔》
《昌言校注》
《理乱篇》
《阙题七》
《申鉴注校补》
《时事第二》
《俗嫌第三》
《杂言上第四》
《中论》
《中论序》
《治学第一》
《贵言第六》
《核辩第八》
《务本第十五》
《慎所从第十七》
《亡国第十八》
《风俗通义校注》
《风俗通义自序》
卷二《正失》
《独断》
集
《贾谊集校注》
《过秦论下》
《等齐》
《大政上》
《修政语上》
《蔡邕集编年校注》
《陈政要七事疏》
后记
|
內容試閱:
|
前言
文学是言说。这是我们对于文学是什么的一种基本认识和态度,文学的存在是以它的方式进行自我言说和他者言说,创作的时候是自我言说,面对读者的时候是他者言说,而只有成功的自我言说,才可能导致他者言说的成功。在作者、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三角关系中,贯通其中的是言说。文学以言说显示了自身的存在,以言说表达了对于世界的感受,以言说建立了和读者的联系,而一切身世、门阀、教育、阅历、交游的背景因素,都不过是在为文学的言说做准备工作。
把文学的根本属性理解为一种言说,必然导致文学史的重新阐释,文学史叙述也因此面临重构。文学如此,小说亦如此;文学史如此,小说史亦如此。
言说既然是文学存在和表达的根本属性,小说乃文学之一种,小说的根本属性因此也是言说。小说言说研究在把小说理解为一种言说的思想基础上,以小说如何言说为线索和切入点,探究小说的文体特征、故事表达、文学性生成、历史演变、小说与文学传统和文化母体的关系、小说创作实践与小说理论等相关问题,打破小说史分期局限,突破现有研究思路和格局,追求整体观,强调从小说本身抽象理论,探寻小说历史脉动的内在支配力,重构中国小说史。这一旨在寻找小说史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探究小说研究新模式的设想,研究范围和主题包括七个方面:(1小说言说资料汇编;(2)中国古代言说的话语体系;(3)中国古代言说话语体系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4)中国古代小说的言说理论(前人的理论概括);(5)中国古代小说言说的理论(隐藏在小说中需加以抽象的理论)(从古代小说中抽象出言说理论来);(6)言说话语视域下的中国古代小说史;(7)中国小说史的言说通观。然而,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学术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从基础做起,基础不打好,一切都无从谈起。小说言说的基础,就是要先编写小说言说的相关资料,为小说言说的研究提供一个初步的读本和参考,从而打下小说言说研究的文献基础,再以此为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