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李山教授从历史文化角度讲《诗经》,beyond常规意思和经学阐释,将《诗经》里藏着的中国人的过去和现在娓娓道来。
比如:婚姻为什么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婚姻者,合二姓之好。原来周朝以武力取得政权后,如何以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周公制礼作乐建构礼乐文明外,政治联姻使异姓为兄弟,是更广泛的政治手段。这样建立亲亲尊尊的伦理统治,就可以达到附远厚别的目的。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重视婚姻、重视家庭的缘故。
《诗经》风诗是生活的万花筒,聚焦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热点、焦点,呈现先民诸多生活细节。
比如:为什么先秦时期贵族联姻,会有浩浩荡荡的车队?原来贵族婚姻有一娶九女的媵嫁制度。若是周王嫁女儿到异姓邦国如齐国去,那么周王的其他封邦,如晋或卫,也要有两个邦国陪送女儿。周王的女儿本身带着陪嫁女,一位是妹妹辈的,一位是侄女辈的,加她自己就是三位。两国诸侯陪嫁女呢,也是一位陪嫁女带着妹妹和侄女,同样是三位。两国加起来就是六女,加周王的公主三人,共九女。
再如:挑选媳妇有何方法论?两三千年前如何闹洞房?模范夫妻是啥模样?为什么叫男子早起的是女子?一些生活细节甚至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人的传统基因。
|
內容簡介: |
《诗经》作为经典,产生于人文化成时期,建构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品格。本书以专题形式串讲、细讲《诗经》,站在古老文明何以生发的高度,再现了西周至春秋时期华夏礼乐文明的泱泱大美。关注普通人的心灵与命运,细致描摹女性婚恋心理,深具现实精神与人道精神。全书彩印,随文配有42幅今人手绘彩图,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令阅读之旅赏心悦目。
|
關於作者: |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师从启功、聂石樵、夏传才等学界耆宿,致力于《诗经》研究三十余年,系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著有《讲给大家的诗经》《诗经析读》《西周礼乐文明的精神建构》《对话〈诗经〉》《诗经的文化精神》等。2006年被评选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十佳教师;2007年和2009年分别获得评师网z佳教授和全国魅力教授称号。曾受邀录制央视《文明之旅》《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