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NT$
295.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NT$
640.0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NT$
440.0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NT$
560.0
|
內容簡介: |
本书稿已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该书从礼理会通的角度,将经学研究与哲学研究结合起来,并提炼出礼乐哲学这一新的学术概念,从礼乐形上学、价值论、实践观三个方面对朱子礼学的哲学体系做了较为系统的诠释与建构。该书指出,礼、理是朱熹思想的两个基本面向,礼学是其理学下学实践的基础,理学是其礼学的形上依据,二者相融互补,使得朱熹的思想世界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都显得丰满而自洽。与此同时,朱熹的礼乐哲学思想也具有充分的现实价值。
|
關於作者: |
冯兵,重庆奉节人,哲学博士,国立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孔孟学刊》副主编,国家一级学会朱子学会理事,全国名山名川名观学术委员会高级顾问。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2010),曾赴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访学(20152016),主要从事儒家礼乐哲学以及传统礼乐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各1项,福建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贵州省社科规划国学单列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一般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等数项。在《哲学研究》《哲学与文化》(A&HCI)《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学术月刊》《光明日报》等海内外权威及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1部。曾获得过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全国联校教育社科医学论文奖以及厦门市优秀社科成果奖。先后入选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华侨大学百名优秀学者成长计划等人才项目。
|
目錄:
|
导 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礼乐经学的发展概况
三 朱熹的礼乐著述概况
第一章 礼乐与礼乐哲学
第一节 礼乐的起源
第二节 礼乐的人文升华
第三节 礼乐哲学的基本内涵
小结
第二章 朱熹礼乐哲学思想的背景
第一节 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学术思想背景
小结
第三章 朱熹的礼乐形上学
第一节 礼乐理气论
第二节 礼乐鬼神论
第三节 礼乐文质论
小结
第四章 朱熹的礼乐价值论
第一节 仁
第二节 敬与和
第三节 义与利
小结
第五章 朱熹的礼乐实践观
第一节 礼乐的传承与修订
第二节 礼乐日常生活实践观
第三节 礼乐政治实践观
小结
第六章 朱熹礼乐哲学思想的特征
第一节 朱熹礼乐哲学经典诠释的特征
第二节 朱熹礼乐哲学思想的义理特征
小结
第七章 朱熹礼乐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第一节 朱熹礼乐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转换何以可能
第二节 传统礼乐实践原则的现代启示
第三节 社会道德价值体系建设的启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自序
拙著《朱熹礼乐哲学思想研究》是在同名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关于书名,我先前一直在《朱子礼学的义理世界》与《朱熹礼乐哲学思想研究》两者之间犹豫不定,因为前者较为四平八稳,而后者提出了礼乐哲学这一新的概念,我比较担心是否能够为人所接受。但一方面好在博士学位论文顺利地通过外审和答辩,有幸得到了评审与答辩专家们的认可与鼓励,并先后获得校级和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让我多少有了些信心;另一方面,自2010年我从厦门大学哲学系毕业参加工作以来,虽然其间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芜杂的家庭琐事也分散了许多精力和时间,不过我一直在不懈地完善和修正自己对礼乐哲学的理解,亦曾以专文《礼乐哲学论纲》(刊于《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4期)对之进行过阐述。尽管仍然不够成熟,但我自认为自己的相关思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系统性。这就是促使我大胆沿用原题的根本动因。另外,就朱熹而言,作为我国中世纪颇具代表性的哲学与经学大家,他对礼乐经典的义理化阐释以及对礼乐实践的相关思考与探索,也足以构成为一套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礼乐哲学思想体系,并对儒家礼学在今天的复兴以及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等无论是在学理层面还是实践方法层面都能够提供一定的启示。因此,对之展开系统深入的探讨是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关于本书的选题,还有必要说明的是,书名中礼乐哲学这一颇具新意的概念最早是我在向詹石窗教授请教博士论文选题时,詹师帮我敲定的。在2008年下学期,我的博士导师乐爱国教授建议我从朱熹的礼学思想入手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写作。但由于我是从哲学研究的角度入手,应该与传统的经学研究或者思想史研究在方法和视域等方面均有所区别,加上我涉足礼经学的时间短,也有扬长避短的必要,所以在选题与具体的研究写作方面就必须突出其哲学蕴涵与哲学学科属性。(当然,我们也并非要刻意避开训诂与考据层面的工作。事实上,若要尽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