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1978年12月18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4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我国社会经济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幅员辽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资源禀赋、发展机遇各不相同,以地理区域划分,东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中部地区发展较快、西部地区奋起直追。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实现了飞跃,但具体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社会经济发展到底如何?本书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实力、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稳定、基础设施、基础自然资源、民生保障、扶贫脱贫、财政税收、金融实力、能源环境、就业收入以及科技实力等十二个方面,系统梳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成就,并从当前发展情况中剖析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加适用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应对之策。
|
關於作者: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课题组成立于2018年1月,课题组顾问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何毅亭,课题组组长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委委员陈立,课题组副组长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董小君、王小广。课题组的分工如下:《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上卷由董小君、王学凯、郭贝贝、徐晓明、蔡之兵、汪彬、钟颉完成;《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下卷由张占斌、黄伟、王满传、宋志红、孙晓莉、李志明、李明、袁金辉、王文、王益民等及其团队完成;《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由北京行政学院钟勇、河北行政学院赵印良、山西行政学院王联辉、内蒙古行政学院张学刚、辽宁行政学院孙庆国、吉林省行政学院关英菊、黑龙江省行政学院仇荀、上海行政学院沈炜、江苏省行政学院黄瑞玲、浙江行政学院袁涌波、安徽行政学院江观伙、福建行政学院何福平、江西行政学院郭金丰、山东行政学院司强、河南行政学院张廷银、湖北省行政学院王能应、湖南行政学院曹健华、广东行政学院蔡兵、广西行政学院邬思怡、海南行政学院毕普云、重庆行政学院伏虎、四川行政学院袁威、贵州行政学院刘旭友、云南行政学院欧黎明、西藏行政学院孙向军、甘肃行政学院刘进军、青海省行政学院王兰英、宁夏行政学院霍岩松等及其团队完成。
董小君负责课题框架设计与统筹工作,徐晓明、王学凯、郭贝贝负责统稿工作,由董小君定稿。
|
目錄:
|
【目录】
1.北京市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2.河北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3.山西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4.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5.辽宁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6.吉林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7.黑龙江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8.上海市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9.江苏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10.浙江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11.安徽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12.福建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13.江西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14.山东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15.河南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16.湖北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17.湖南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18.广东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19.广西壮族自治区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20.海南省改革开放3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21.重庆市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22.四川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23.贵州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24.云南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25.西藏自治区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26.甘肃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27.青海省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28.宁夏回族自治区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
|
內容試閱:
|
【前言】
一、研究背景
1978年12月18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同志就再三指示全党,要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方面和技术革命方面。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提出的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既是经济规律的客观反映,也是社会政治安定的重要保证。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20世纪70年代末,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步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4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我国社会经济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全面把握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成就与目前存在的挑战,并提出应对之策,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成立课题组,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重大课题,组织党校(行政学院)全系统力量进行研究,得到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校(行政学院)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
二、课题结构
本课题研究成果共两本著作,分别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和《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课题的结构安排如下: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分为总报告和专题报告。总报告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分12大类指标,从国际对比与国内比较的视角,全面梳理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具体包括经济实力、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稳定、基础设施、基础自然资源、民生保障、扶贫脱贫、财政税收、金融实力、能源环境、就业收入以及科技实力等。第二部分是目前存在的挑战及对策,包括实施创新驱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固实体经济、推动虚实经济的协调发展,统筹协调发展、加速缩小城乡区域间差距,补齐民生短板、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防范金融风险、健全金融业安全防护体系,推进精准扶贫、按期保质打赢脱贫攻坚战,倡导绿色发展、保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厘清政府市场关系、发挥政府与市场双重作用,深化对外开放,维护国家经济运行的安全。专题报告,共11个专题,分别梳理各领域的改革历程,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国家治理现代化、机构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创新、乡村治理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以及信息化发展等。
《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为地区报告,共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校(行政学院)参与编写,系统梳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改革开放40年来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成就、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之策。
三、几点说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课题组成立于2018年1月,课题组顾问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何毅亭,课题组组长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委委员陈立,课题组副组长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董小君、王小广。课题组的分工如下:《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上卷由董小君、王学凯、郭贝贝、徐晓明、蔡之兵、汪彬、钟颉完成;《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下卷由张占斌、黄伟、王满传、宋志红、孙晓莉、李志明、李明、袁金辉、王文、王益民等及其团队完成;《改革开放40周年地区发展报告》由北京行政学院钟勇、河北行政学院赵印良、山西行政学院王联辉、内蒙古行政学院张学刚、辽宁行政学院孙庆国、吉林省行政学院关英菊、黑龙江省行政学院仇荀、上海行政学院沈炜、江苏省行政学院黄瑞玲、浙江行政学院袁涌波、安徽行政学院江观伙、福建行政学院何福平、江西行政学院郭金丰、山东行政学院司强、河南行政学院张廷银、湖北省行政学院王能应、湖南行政学院曹健华、广东行政学院蔡兵、广西行政学院邬思怡、海南行政学院毕普云、重庆行政学院伏虎、四川行政学院袁威、贵州行政学院刘旭友、云南行政学院欧黎明、西藏行政学院孙向军、甘肃行政学院刘进军、青海省行政学院王兰英、宁夏行政学院霍岩松等及其团队完成。
董小君负责课题框架设计与统筹工作,徐晓明、王学凯、郭贝贝负责统稿工作,由董小君定稿。人民出版社郑海燕主任在书稿编辑与出版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本书难免有疏忽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