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图赫(Paul Tough),《纽约时报杂志》(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特约撰稿人以及公共广播节目《美国人的生活》(This American Life)定期撰稿人。他的作品经常刊登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绅士季刊》(GQ)和 《君子杂志》 (Esquire)等刊物上。他曾担任过《纽约时报杂志》和《哈泼斯杂志》(Harper''s Magazine)的编辑以及《美国人的生活》节目监制。他与妻子及两个孩子一起住在纽约蒙托克小镇。登录paultough.com网站或访问Twitter@paultough了解更多关于他的信息。
2009年夏天,就是在我的儿子艾灵顿出生几周后,我花了一天的时间,待在一个位于新泽西州小镇的学前班教室里。这两件事本身并无关联:我并不是为了当好新爸爸而参观红岸小学的140教室,而是以一名记者的身份来到这里。乍看上去,整间教室平淡无奇。淡黄色的空心砖墙壁让房间沉浸在一片喜庆欢快的气氛之中;只有插在白色写字板旁的一面美国国旗,稍稍增添了一份严谨的感觉。教室里,4岁年龄段的孩子们正无忧无虑地玩耍嬉戏,进行各种各样的学龄前活动:用乐高积木搭建大楼,在沙盘里驾驶玩具汽车,拼写猜字游戏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发生在140教室里的场景并不寻常,其中既有不言自明的哲理,又有润物细无声的感悟。令人费解的是,孩子们始终井然有序,而且安静不吵闹。一整天里,没有号啕大哭的,没有呆呆发愣的,没有发泄不满的,没有打斗撕扯的。最令人不可思议的还是这位黑发飘飘的年轻教师莱昂纳多。这位老师似乎根本就不需要随时维持秩序,而且她指导孩子们的方式也独树一帜:没有按部就班的教导,没有情绪激昂的表扬,没有刻意而为之的课间休息,更没有声色俱厉的警告克莱恩,集中注意力!她既没有表扬好孩子,也不会惩罚坏孩子。
在140教室,所有学生都参加了一个名为思维工具(Tools of the Mind)的课程,这个最新的幼儿园及学前阶段课程源自两位丹佛教育家之手,其基础建立于一种非正统的幼儿发展理论。在美国,绝大多数早期教育课程以开发某些学前技能为目标,主要包括文字理解和数字运用。相比之下,思维工具却不以阅读和数学能力为重点。反之,这门课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孩子们掌握一种特殊技能:抑制冲动,关注手头任务,避免精力分散和思维陷阱,控制情绪,梳理思维。思维工具课程的创始人相信,与传统学前教育强调的技能相比,这些可归结为自我约束的能力,可以让孩子们实现更大的发展。
在思维工具课上,学生们将学习各种思维战略、技巧和习惯,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根据既定目标,及时调整思维,集中精力完成手头工作。他们要学习使用自言自语,即在完成比较困难的任务时(比如说用拼字板拼出字母W),自己提醒自己牢记下一步操作(下,上,下,上)。他们要学会使用中介:通过某种实物提醒他们如何完成某一项活动(比如说有两张卡片,一张卡片是嘴巴,另一张是耳朵,拿到第一张卡片的人负责发言,拿到第二张的人只能倾听)。每天早晨,他们都要填制游戏计划一种用文字或图画描述当天游戏内容的表格,比如说:我打算开火车;我准备带上玩具娃娃去海滩。他们要用几个小时进行装扮大人游戏。思维工具的设计者认为,通过这种情节复杂、持续时间较长的场景模拟,可以很自然地引导孩子们学会如何遵守纪律,克制冲动。
在140教室里,看着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自然而然让我想到艾灵顿。此时此刻,在3英里以外,位于曼哈顿的一间小公寓里,这个娇小的生命或许正在呢喃、打嗝、啼哭。当然,尽管我真心希望他能拥有一个幸福而成功的人生,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帮他到达那个美好的彼岸。实际上,困惑的不只有我一个人。艾灵顿的到来似乎有点生不逢时,因为这恰是一个让我们这些初为人父母者感到焦虑不安的时代。这种新手父母焦虑症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里尤为突出,在这里,要为孩子在一个心仪的幼儿园里博得一席之地,所有父母都不遗余力,竞争的白热化程度丝毫不亚于角斗场上的血腥。最近,加州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把存在于美国早教领域的这场竞争戏称为幼儿大战(Rug Rat Race)。每一年,竞争开始的时间都在提前,而且愈演愈烈。就在艾灵顿出生的两年前,知名教育连锁机构公文公司在纽约市开设了第一家针对婴幼儿的公文连锁店,每天上午,家长们把2岁左右的孩子送到这里,学习填写表格、练习字母和数字识别。公文财务总监曾对《纽约时报》的记者说,3岁是一个最佳年龄。即便他们还不能扔掉尿布,但只要能和公文的老师安静地坐上15分钟,我们就能让他们留下来继续学习。
在艾灵顿的成长环境中,渗透着一种被人们称之为认知假设(cognitive hypothesis)的思维。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但却鲜被提及的潜意识:当下的成功主要依赖于认知技能,也就是以智商测试结果反映的智力水平,它包括识别字母和单词、计算、识别图形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练习,而且越多越好,越早越好。认知假设早已司空见惯,以至于常常被人们忘记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新的发明。认知假设最近一次受到关注还是在1994年,当时,卡内基公司出版了一份名为《起点:满足幼儿需求》(Starting Points:Meeting the Needs of Our Youngest Children)的报告,给美国的幼儿认知能力开发状况敲响了警钟。该报告指出,当前儿童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在生命最初的三年里,孩子们缺少足够的认知刺激,而造成这个问题的部分原因,就在于单亲家庭及在职母亲的大量增加。于是,家长们草率地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而这些幼儿园往往不能为孩子提供培育这种能力的环境。这份报告甚至还开启了一个全新行业:向那些满怀希望但又心有忐忑的父母兜售0~3岁幼教智力开发产品;幼教书籍、游戏、玩具、迪士尼公司的小小爱因斯坦音频产品的年销售额高达数十亿美元。
相关法规的制定者和慈善家认为,缺乏认知培训导致贫困儿童从人生的起点开始便已落后,卡内基公司的这一结论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研究给公共政策带来了重大影响。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更是以大量证据说明,缺少来自家庭和学校的语言及数学刺激与贫困儿童在学习成绩上的落后具有关联性。在这些研究中(我曾在个人的第一本书《竭尽所能》中做过介绍),最有发言权的研究出自儿童心理学家贝蒂哈特(Betty Hart)与托德莱斯利(Todd R.Risley)之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两个人对来自堪萨斯城的42个孩子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孩子分别来自白领、蓝领阶层及依靠福利金生活的家庭。哈特和莱斯利发现,导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大差异以及未来发展中出现分歧的全部原因,都可以归结为一件事新生儿从父母口中听到的词汇数量。哈特和莱斯利指出,到3岁时,由白领父母抚养的孩子,可以从父母口中听到约3000万个词汇;而在依赖福利生活的家庭,孩子从父母那里听到的单词却只有1000万个。他们认为,这种差异是贫困家庭儿童在后期的学习、生活中遭遇失败的主要原因。
认知假设显然有牵强附会之嫌。它所描绘的世界是如此的纯粹,以至于人们笃信它具有完美的线性,即:只要有投入,就一定会有产出。如果你的家里没有几本书,孩子的阅读能力就一定会很差;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少言寡语,孩子掌握的词汇就一定很少;而公文课堂上做的数学作业越多,数学考分就会越高。有的时候,这种原因与结果之间几乎单一的关联性显得有些滑稽。哈特和莱斯利通过计算得出,在依靠福利金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需要41个小时的高密度突击恶补,才有可能接近或达到蓝领家庭孩子的词汇量。
然而,在过去数十年尤其是最近几年,经济学家、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及神经学家等专业人士不断提出新的证据,让人们对认知假设所依赖的诸多假设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在孩子出生后最初几年里向孩子们的脑子里灌输了多少信息,而在于能否帮他们形成一系列截然不同的有价值的品质,譬如专注力、自控力、好奇心、责任心、坚毅和自信心。经济学家把这些品质称为非认知技能,心理学家称之为人格特征,而大多数普通人则把它们直接看作是品格。
针对某些特殊技能,认知假设所依赖的逻辑确实成立,即:培育技能的关键在于早开始,多练习。如果你想提高罚球得分率,每天下午练习200次罚球的效果肯定好于只练习20次。如果你是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读40本书肯定比只读4本书更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诚然,某些技能是需要机械性的训练的。但涉及人格中某些更微妙的元素,事情显然就不会这么简单了。即便是再勤奋一点,再多花几个小时,也未必能让你的失望少一点。孩子不会因为在他们生命的早期没有进行好奇心的探索就在好奇心的发展方面有所落后。我们获取或者丧失这些能力的路径肯定不是偶然的在过去几十年里,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对这些技能从何而来以及如何形成有了深刻的认识。不过,这些研究异常复杂,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而且往往神秘莫测。
本书的主题是介绍一种新的教育观点,这种观点正在为人们所了解并接受,并在美国乃至全球教育机构、心理诊疗机构、实验室及学术研究机构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按照这种新的观点,以往几十年倡导的传统观念是带有误导性的。我们不仅一直在强调错误的技能和品质,而且一直在用错误的方法来培育和灌输这些能力。显然,把这种新观点定义为新的理论体系还为时尚早。在很多情况下,这个领域的研究者是独自在黑暗中摸索,而且彼此之间并无往来交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科研人员和教育工作者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同道,并逐渐跨越学科界限,融合并成为一支庞大的力量。随着各种零星散落的观点不断融会贯通,我们如何养育孩子、如何管理学校以及构建社会安全体系的手段也必将发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