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NT$
500.0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NT$
203.0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NT$
510.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文史主播名家程万军经典代表作,语言幽默,观点犀利,阅后会令你惊呼:朱家套路深,再不梦回明!
|
內容簡介: |
精明乖巧唯君命是从,才华横溢循规蹈矩,敢于死谏却死也不反,明朝士大夫是个很奇异的群体,这个样子的他们是怎么炼成的? 大明帝局通过讲述明朝二祖皇帝密设两大棋局,及其两颗弃子的“犯罪经历”,尝试给出一个深度答案。这两颗弃子为朱元璋父子的两大宠臣,是承上启下的两个标志性人物,一个是末代丞相胡惟庸,另一个是开山首辅解缙,同时他们也是中国两类传统士大夫的代表人物。通览此书,不仅能使读者管窥洪武、永乐两朝对士人的驯化改造,了解大明王朝“君尊臣卑”的内情,而且还能对中国士人自明朝之后丧失野心与个性,由国臣退为家臣、整体二化(奴化、僵化)的逆淘汰政治根源一探究竟。
|
關於作者: |
程万军,资深媒体人、知名文史学者。
生于内蒙古库伦旗,毕业于吉林大学日文系,就职于北京新闻媒体。现为司法部《法律与生活》杂志社官网执行总编、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文史版》主讲人。
著有《逆淘汰》《谁主东洋》《长进》,电视主讲系列《明朝开国第一大案》《大明才子解缙》《东林沉浮》等,主张讲三度温度深度亮度历史,正现实三观,集听军一席话,正史正三观之杂文说史十余部。
|
目錄:
|
上篇 洪武废相局末相胡惟庸之末路
002 第一章 朱门小吏,一朝发迹
009 第二章 御用神棍,助除杨宪退善长
020 第三章 挑战徐达:天子脚下无兄弟
026 第四章 治死刘基:大帝岂容士独立
035 第五章 君前站立:胡相自降士人身段
045 第六章 皇探密报:胡相结党,尾大不掉
052 第七章 洪武帝变脸:中书省里没好人
060 第八章 朱灭汪广洋:不做君棋亦当死
067 第九章 奇罪加胡身:勾结日本人
079 第十章 十年屠胡党:三万功狗刀下鬼
089 第十一章 棋局大起底:丞相享年一千六百岁
098 第十二章 永绝权臣:自此无士有野心
下篇 永乐束阁局开山首辅解缙之不归路
106 第一章 太祖灭相,士林乏树
112 第二章 解才子入世:一夜成名万言书
120 第三章 太祖的雅量:百叟宴上弃骄子
127 第四章 回炉八年,再度回朝奉新君
139 第五章 朱棣开朝:士人翘首盼永乐
146 第六章 内阁诞生:开山首辅跪修史
158 第七章 恃宠越位,高调议储犯皇子
168 第八章 大帝起意,他要下盘很大的棋
176 第九章 纵子反攻,天空飞来两顶帽
183 第十章 手伸太长!免职首辅驱交趾
192 第十一章 求用心切,鬼使神差会监国
201 第十二章 请缙入瓮,新仇旧恨算总账
209 第十三章 一网打尽:朱棣束阁立臣规
218 第十四章 标准家臣:前忠后顺姚广孝
227 第十五章 终弃解卿,大赦不赦下杀令
236 第十六章 再无狂士,朱明臣子皆妾身
248 后记 阿猫阿狗怎成精
|
內容試閱:
|
奇异的明朝士大夫,谁造就的
自十余年前中国兴起说史热,明史便成为一门显学。迄今为止,仅关于明朝衰败的原因,恐不下百种说法。五花八门的明人、明事讲座,围聚了众多明粉,其中不少人视明朝为理想社会,对梦回大明心驰神往。
他们喜爱明朝哪一点呢?很多明粉都对说史者描绘的明朝士人生活充满艳羡。明朝士人过着体面的日子,且非常有气节,不平则鸣,进谏起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可歌可泣,壮怀激烈。
查看明史,这确是实情。以大明王朝的言官为例,他们知无不言,敢于面斥皇帝,死于廷杖也不畏惧,似乎是了不得的士人。但是,笔者在读明朝作品、看明代人物时,总感觉这个朝代的士人,与汉唐甚至两宋比起来,有些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呢?
他们虽不怕死,却从不敢造反。他们看似活得体面,但在皇帝甚至皇帝的奴才太监面前,却没有尊严。
他们的壮烈,大多通过犯谏的形式实现。那种犯谏,于今人而言,无异于找打、犯贱。
有人说明朝很硬气,对外有骨气,对内有正气。但细品起来,这种硬似乎不是强硬,也非坚硬,而是僵硬。
史料显示,大明王朝臣民普遍具有自我压抑的阴柔人格。无论是他们的外貌气质,还是他们内心的情感流露,看起来全像是温柔的女子。他们彼此争斗时表现出来的,也只是妇道人家的愠怒,相互殴斗时揪头发。很难把中国的男子看作是可以作战打仗的人。这是明朝万历年间到达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对中国男人的印象,他惊讶于中国男人都如此文弱,看起来都像女人。
他对明人的印象绝非空穴来风。《明史》为证,当时士大夫们打架也是这个样子。隆庆五年,内阁发生内讧。朝堂之上,大学士殷士儋揪住首辅高拱的脖领子,出言不逊,推来搡去,而满堂之上,士大夫们没人敢拉架,或者连拉架的力气都没有。再后的天启年间,魏忠贤把持的内廷,随便派几个太监,就可以揍士大夫一顿,甚至将他们活活打死,大臣毫无还手之力,即便知道对方并未奉旨行事,在正当防卫范围,对打起来也一败涂地,大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种衰相,在汉唐时代是无法想象的。所谓汉唐雄风,雄在哪里?
首先是士人的阳刚尚武。汉唐文人持剑,关键时刻甚至可以强行改变国家命运,诸如东汉末年三国前期的朝堂群雄们,挟天子以令诸侯,逐鹿中原。而明清时,全然不见了这股霸气。他们谈武色变,完全沦为动口不动手的雌化书生,智勇双全的诸葛亮类士大夫的表率已近绝迹。文人士大夫的主流人群,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那是什么方向呢?就是家臣化,其特点是:以君为国,把君主家的事视为国家大事的全部,没有对整个族群命运的考量,更没有政治文化革新使命的担当,就个体而言,也失去了自我,丧失了创造力所必需的个性与野心。回顾中国历史,我们知道,隋朝开辟了活力十足的盛唐的端口,宋朝则使华夏文化更趋繁荣,这两个王朝的建立者,都是握有重权的士人、前朝权臣,而自明朝始,后世封建王朝这样的权臣就再也没有出现。明朝所有的皇帝宠臣,看似神通广大,其实在皇帝面前极其卑微,都算不得权臣,因为没有决策权可言。明朝中后期,皇帝的宠臣,大都是严嵩这样的怪胎。得宠时,他们与皇帝并肩出入内宫,共进御膳;失宠时,他们失魂落魄,甚至流离失所,乞讨要饭。从天堂到地狱,只凭皇帝的一句话。士大夫尚且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更休论左右国家民族命运。就才华而言,严嵩也应该算是士人中的佼佼者,他是著名的词人和书法家,在辞章和书法上的造诣一流。但是这个四十八岁才开始发迹的士人,靠的不是传世之作,而是给皇帝拍马屁、贡献华而不实的奏章祝文敬天青词。
《明史? 严嵩传》给严嵩这种士人的定义是奸臣,还给严氏父子罗列了众多罪名,无非是他整了人,杀了人。其实,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了解,那些严嵩父子整杀的人,都是嘉靖皇帝想杀、要杀的人,自始至终,不是严嵩父子弄权,而是嘉靖皇帝弄权。你可以说严嵩是个人品不好的奸臣,但却不是什么一手遮天的权奸,真正有资格叫权奸的,唯有当朝皇帝。就明朝士人形象而言,严嵩显然是个反面代表,而正面形象的人物又如何呢,他们是令人鼓舞的士人么?
以方孝孺为例。此人清流立世,气贯长虹,系名垂青史的名士。使方孝孺名垂青史的事迹是,他为保朱元璋长孙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与造反夺位的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做斗争,终因拒绝起草登基诏书而悲壮就义不但他本人被磔于市,而且株连八百余人,被灭十族。谁也不能轻视方孝孺的气节,然而方孝孺的牺牲,是死得其所,还是悲中有哀?方孝孺死前,曾作绝命诗一首:天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此绝命诗,道出了一个士大夫殉道的精神源泉,但这个道却并非永恒真理,那里既没有自然科学,也没有社会科学,只是皇家大院钦定的道德,与其说殉道,不如说殉君。方孝孺的死没有换来大明王朝的丝毫进步,也未引发政治与社会半点变化。而就在方孝孺为君主家事慷慨赴死时,同时代的西方科学家哥白尼和布鲁诺,却做着一件堪称伟大的事:他们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布了日心说与宇宙无限的观点,与政教合一的中世纪教会做斗争,并最终为追求科学真理而牺牲。他们成为人类伟大的启蒙者,推动了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相较之下,那些把精力、才华乃至生命全部投入皇帝大院中的方孝孺般的东方士人,只能是令人叹息,并不鼓舞人心。
当然,绵延近三百载的大明王朝,士人前赴后继,大多既不是严嵩这样的奸人,也非方孝孺这样的节士,而是如丁士美这般的标准照。丁士美是明嘉靖年间入仕的一个才子,在嘉靖三十八年高中状元,深得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皇帝赞许,可谓官场不倒之翁,明官标准样本。但他在有生之年都干了什么呢?史料记载,江淮才子丁士美自幼聪明绝顶,以状元身份入仕。在得知高中状元的消息后,他马上给当朝皇帝献上了《及第谢恩表》,其语言风格如下:奎曜天开,万国仰文明之象;乾符圣握,一人操制作之权。荷大造以兼容,愧凡才之并录。兹盖伏遇皇帝陛下,道备君师,德侔天地。这封《及第谢恩表》引自《明状元图考》,用的是标准颂圣体,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却无一点真知灼见。通篇就一个中心思想拍皇帝马屁。为了讨皇帝开心,这个状元指鹿为马,睁着眼说瞎话,把史上以荒淫昏庸著称的嘉靖皇帝,吹捧为德高望重的圣人。丁士美从政近二十载,历经三朝不倒,累官吏部侍郎,相当于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但却没有留下一篇可以传世的作品,没立下一件为后人铭记的政绩。史籍记载,丁士美的诗章著作所存甚微,除了他的《及第谢恩表》,《中国历代状元诗? 明朝卷》收录有他的一首诗《春日游宝光寺》,另外就是些官场酬文。此类诗章,基本是官样文字、道德空话。史书《明状元图考》赞称丁士美缜密端重,以道义自持,淹贯经史,正直忠厚,朝野共钦。嘉靖皇帝称其品高德正,赐书责难陈善。缜密端重成为其安身立命两大法宝。这四个字通俗点说,就是循规蹈矩,为皇帝做事规规矩矩,在皇帝面前恭恭敬敬,不越雷池半步。一生不出格的丁士美,知天命之年死了父亲,不敢违越祖制,老老实实返乡丁忧守孝三年,其间心情压抑,一病不起,终故乡里,死时年仅五十六岁。
这种刻在模子里的才子士人,竟是明朝中后期的主流。当然,如果他们不这样做,注定做不成几朝重臣、大明官场的不倒翁。因为那是其时政治制度环境所致。遍览明朝历史,终明二百七十六年,可见只有像丁士美这样清、慎、独的大臣可以活下来,且能在官场长命。凡是有个性、主张权利的都做了刀下鬼。显然,自明朝起,华夏民族的精英士人阶层严重退化,他们丧失了活力。
这是谁造就的呢?是谁构建了那种扼杀士人造次的环境?熟悉明朝历史的读者知道,明朝有两个祖皇帝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他们是这个王朝政治的奠基人。在他们相继执政的洪武、永乐年间,都有自己的宠臣,其中两个宠臣分别是承上启下的标志性人物,一个是末代丞相,另一个是开山首辅。同时他们也代表着中国两类传统士大夫权臣与狂士。但这两人下场均不好,最终被定性为大明罪臣。熟悉历史的读者还应知道,一般宠臣的命运都是主易宠迁,是因换了主子倒运,即先帝的宠臣被后帝杀了立威。为什么朱元璋父子当朝就杀宠臣?显然,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为他们一手创建的这个王朝立规矩。为此,他们费尽心机,各布了一盘很大的棋局。那么,收官之后,随着对那两枚棋子的弃杀,给大明官场及政坛确立的是什么基调与规矩呢?明朝君尊臣卑的政治格局、奇异士大夫之形成,以及近代中国士人之不堪,和大明二祖又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就是本书所要揭示的内容主旨。以下两篇跌宕起伏的祖皇帝棋局,系笔者对明朝二祖皇帝有计划地驯化士大夫之管中窥豹,也是践行讲三度(温度、深度、亮度)历史,正现实三观原创原则的又一次新鲜尝试。希望广大读者掩卷之后,可以解开奇异的明朝士大夫成因的些许疑团,进而对近代中国士人劫后变种之痛进行痛定思痛。
程万军
2018 年5 月20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