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猎头盈利之道
》
售價:NT$
352.0

《
半小时漫画量子力学(让科学不再高冷,让知识触手可及,叨叨漫画著、戴瑾审校)
》
售價:NT$
250.0

《
我不能在鸟兽身旁只是悲伤
》
售價:NT$
449.0

《
你可以有情绪,但别往心里去
》
售價:NT$
214.0

《
汴京客
》
售價:NT$
305.0

《
好望角·滑向战争:决定历史的交涉与日本的失败
》
售價:NT$
500.0

《
八千里路云和月(白先勇新作!记述我的父亲母亲并及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
》
售價:NT$
316.0

《
教师助手:巧用AI高效教学(给教师的66个DeepSeek实战技巧,AI助力备课、教学、练习、考试及测评)
》
售價:NT$
352.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关于锡箔及其生产、流通、消费的历史。 锡箔是将锡片打制成箔,裱褙于纸上而制成,因其色白肖银,人们常将其折叠成元宝形状,用于象征银锭这一特定的货币形态。由于原料与工艺的特殊性,制作锡箔在历史上成为中国部分地区的特色产业,并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反迷信运动中被推到历史前台。本书通过探索物质文化史的路径,以锡箔切入江浙地区礼俗消费,对民国时期社会文化变革的历史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探研。
|
關於作者: |
潘玮琳,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兼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学全英语硕士项目讲师。2017年大英博物馆罗宾逊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物质文化史、海外中国学。编著有《近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译著有《哈佛中国史元明卷》(中信出版社,2016年)、《经学科举文化史:艾尔曼自选集》(合译,中华书局,2010年)、《捍卫历史》(合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
目錄:
|
导论1
第一节问题缘起1
第二节学术史回顾3
一、 关于纸钱的研究4
二、 关于民国迷信问题的研究8
第三节研究资料与方法12
一、 研究资料12
二、 研究方法13
三、 研究时段与地域的说明24
第四节本书主题和结构25
第一章纸钱的起源29
第一节大象其生: 儒家明器观的起源31
第二节
冥冥何所需: 从明器瘗钱到烧纸钱的谱系37
一、 儒家学者的考证37
二、 佛道两家的考证45
第三节
通俗与流俗之辨: 明清丧葬礼俗中的纸钱50
第四节
礼仪的交织: 晚明天主教传教士对纸钱的看法61
第五节
天上的财富: 晚清传教士对冥钱的批评69
小结77
第二章锡箔的起源: 民间传说及其社会经济背景79
第一节
洪武皇帝的阴债: 几个锡箔起源的故事82
一、 锡箔起源传说异文82
二、 传说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分析91
三、 传说核心内容的分析93
第二节
百姓虽愚,谁肯以一金买一纸: 明代尚银思想与锡箔的
起源97
一、 明初钞法的混乱97
二、 纸钞与纸钱的隐喻关系99
三、 明代民间贵银思想与锡箔的兴盛101
小结102
第三章从锡、纸到锡箔: 锡箔制造的原料与工艺105
第一节锡箔制造的原料107
一、 锡107
二、 纸111
三、 辅料: 擂粉115
第二节锡箔制造的工艺115
一、 工具115
二、 工艺流程116
三、 锡箔的再加工制品121
第三节箔工、砑户、贫女: 锡箔的制造者125
一、 箔工126
二、 砑户130
三、 贫女130
小结133
第四章锡箔的商品化和江浙锡箔的现代产业网络135
第一节
杭箔宁箔与绍箔: 民国以前江浙锡箔产地135
一、 江浙锡箔业的起源135
二、 民国以前杭、绍、甬三地的箔业138
第二节锡箔的商品化143
一、 行业分工143
二、 产品的规格化144
三、 锡箔商标的出现148
第三节20世纪上半期江浙锡箔业的运作149
一、 出产149
二、 销售152
第四节
上海与现代江浙锡箔产销的国内网络158
一、 上海箔业的形成159
二、 上海箔业中的多种地缘因素163
三、 上海在销售网络中的枢纽地位167
第五节
滇铜与荷兰锡: 锡箔产业中的国际因素169
一、 滇铜运销的国际通路169
二、 以锡换茶与洋锡输入的竞争170
三、 江浙原锡的进口与锡箔成品的出口176
小结179
第五章反迷信运动与锡箔业:
19271931年江浙锡箔特税案181
第一节
寓禁于征: 锡箔特税的开征与国、地矛盾的凸显182
一、 空穴来风: 开办迷信税的试探182
二、 未雨绸缪: 锡箔税的国、地之争186
三、 寓禁于征: 政府与箔商的税率博弈188
第二节
禁的善后: 箔税收入分配中的省地矛盾194
一、 地方自治之理: 江浙两省的分歧195
二、 教育经费独立: 省与县的矛盾196
三、 中央的权宜应付202
第三节
禁与征的矛盾: 取缔迷信物品业办法与其变通204
一、 迷信用品取缔办法实施始末204
二、 反迷信运动中的地方性差异209
三、 反迷信运动中的党、政异议211
四、 商人从接受到反对迷信话语的策略转变214
第四节
近代反迷信运动中的罪与罚: 迷信税的法理问题218
一、 锡箔税的名目变化218
二、 从锡箔税看迷信捐的法理221
小结224
第六章锡箔业与地方社会226
第一节箔商: 地方秩序的维护者229
第二节箔工: 地方秩序的破坏者235
第三节
贫女: 从事迷信物品生产的女性237
小结240
余论礼俗消费与地方变迁242
参考文献249
|
內容試閱:
|
当代世界是飞速发展和变化的世界,全球性的新技术革命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观念形态、行为模式和社会生活,同时推动着人类知识系统的高度互渗,新领域、新学科不断被开拓。面对新时代新情况,年轻人更具有特殊的优越性,他们的思想可能更解放、更勇于探索,他们的研究可能更具生命力、更富创造性。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一书中提出,向年轻人学习,将成为当代世界独特的文化传递方式。我们应当为年轻人建构更大的平台,倾听和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
2018年,适逢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60周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向全院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征集高质量书稿,组织资助出版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青年学者丛书,把他们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推向社会,希冀对我国学术的发展和青年学者的成长有所助益。本套丛书精选本院青年科研人员最新代表作,内容涵盖经济、社会、宗教、历史、法学、国际金融、城市治理等方面,反映了上海社会科学院新一代学人创新的能力和不俗的见地。年轻人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上海社会科学院面向未来的根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