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65.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編輯推薦: |
★ 《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一部描述自身真实经历的长篇小说,获多家媒体赞誉,称其为一部勇敢的作品。
★ 作者苏珊娜卡哈兰,用一个职业记者的客观、冷静的视角,勇敢正视曾经的可怕经历,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为读者带来精彩的阅读体验。
★ 为神经医学界提供了颇具研究价值的案例,让更多的人从人性和病理的角度关注精神科病人。
★ 一部爱的颂歌。只有亲人、爱人的不离不弃,才能让更多的病人获得真正的心灵关怀和彻底的治愈。一部爱的颂歌。只有亲人、爱人的不离不弃,才能让更多的病人获得真正的心灵关怀和彻底的治愈。
|
內容簡介: |
苏珊娜是不幸的:作为《纽约邮报》的记者,她的工作和生活被突如其来的一场病痛彻底搅乱,*可怕的是,相当长的时间里,她和家人、医生,都无法确切地知道,究竟是什么病让她变得癫狂、错乱、幻视。她时常感觉自己的房间甚至身体,都被一只可怕的臭虫占领了,周遭事物变得陌生而扭曲,灵魂似乎从躯壳抽离。她被送进医院做了上百项检查,结果一切正常,但她的精神却越来越差
苏珊娜也是幸运的:在多次被诊断为不同病症,病情却越发恶化时,她的父母和恋人始终不离不弃地陪伴在她的身边。她还遇到了苏海尔纳贾尔医生,这位来自叙利亚的神经病理学家,像朋友一样关心苏珊娜,仔细记录下她的症状和感受,推心置腹地与她交谈,并通过大脑活体组织检查,最终确认她患上了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用纳贾尔医生的话说:她的大脑正在遭受她自己身体的攻击。
最终,苏珊娜能熬过那段黑暗而恐怖的日子,重新迎来光明和希望吗?
|
關於作者: |
苏珊娜卡哈兰
在《纽约邮报》做调查记者长达十年之久,她的作品亦曾见诸《纽约时报》、《美国科学》和英国版《魅力》杂志。她凭借我的疯狂岁月一文获得美国志留人协会(Society of Silurians)最佳新闻专题奖,并在该文的基础上写作本小说。
|
目錄:
|
序 Ⅴ
前 言 VII
第1部分 疯狂
第1章 蓝色臭虫 003
第2章 戴黑色蕾丝胸罩的女孩 011
第3章 胡萝卜 015
第4章 《摔角王》 025
第5章 冷玫瑰 031
第6章 全美通缉令 035
第7章 再次上路 041
第8章 灵魂出体的经历 051
第9章 疯狂初现 055
第10章 混乱时期 065
第11章 抗癫痫药开浦兰 069
第12章 阴谋诡计 077
第13章 菩萨 083
第14章 查扣 089
第2部分 钟表
第15章 卡普格拉妄想症 095
第16章 癫痫病发后愤怒症 101
第17章 多重人格障碍 105
第18章 爆炸性新闻 109
第19章 大块头 115
第20章 直线的斜率 119
第21章 被中断的死亡 125
第22章 美丽的怪物 131
第23章 纳贾尔医生 139
第24章 静脉内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 143
第25章 蓝色恶魔 149
第26章 钟表 155
第27章 大脑活体组织检查 163
第28章 影子拳手 173
第29章 达尔玛病 177
第30章 大黄 183
第31章 真相大白 189
第32章 90% 195
第33章 回家 201
第34章 加利福尼亚之梦 205
第3部分 追忆逝水年华
第35章 录像带 211
第36章 毛绒玩具 213
第37章 我心狂野 217
第38章 朋友 221
第39章 正常范围内 227
第40章 伞 233
第41章 流水账 237
第42章 无尽的玩笑 243
第43章 NDMA 249
第44章 部分回归 253
第45章 5个W 259
第46章 大回顾 263
第47章 驱魔人 267
第48章 幸存者的负罪感 275
第49章 家乡的男孩了不起 283
第50章 狂喜 285
第51章 飞行风险? 291
第52章 《X夫人》 295
第53章 紫衣女子 299
后 记 301
注 释 305
致 谢 321
|
內容試閱:
|
遗忘的存在从未被证明过:我们只知道,当我们希望一些事情出现在脑海的时候,它们未能出现。
弗里德里希尼采
由于我所患疾病的性质,以及它对我的大脑造成的影响,在故事发生的这几个月里,我只能记起事情的一些画面,都是些短暂但却生动的幻觉,而头脑中大部分时间仍然是空白,偶尔浮现出模糊不定的记忆。身体的状况使得我无法详细记得当时的情况,于是,写作本书便成为我试图理解那段遗失时光的一种尝试。我运用自己当记者时习得的那些技能,利用一切可以得到的素材包括对医生、护士、朋友、家人进行了上百次采访,翻阅上千页的病例记录,我父亲这段时间的所有日记,我离婚的父母用来沟通交流的医院记事本,在我住院期间,医院摄像机拍摄的视频片段,还有根据回忆、问询和印象写就的一本本记录来帮助我重构这段遗失的经历。
要不是我将一些人名和具体人物略做改动,这将完全是一本纪实性作品,是回忆录和报道的混合体。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坦然承认,自己并不是一个可靠的素材来源。不管我做过多少调研,在当时,我都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有清醒意识的人。而且,我难免会有偏见,因为这是我的生活,所以,这个故事的内容不免带有新闻界的那个老问题,也就是真实性的问题,这也使情况变得复杂得多。
毫无疑问,我撰写的故事中肯定有谬误,肯定有我永远无法解答的疑问,还有许多我永远无法回忆起来,也永远无法记述下来的时刻。剩下的,只有一位记者对自身最深层的探究关于人格、记忆和认同,写作本书只是追忆和理解那些未知事件的一种尝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