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NT$
2234.0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編輯推薦: |
◎著名作家叶永烈从纪实文学华丽转身、回归纯文学创作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作者认为本书是上海三部曲中最好看的一部。
◎继历史现场小说的尝试之后,叶永烈再开历史浪漫主义小说先河,爱恨情仇、家仇国恨的交织,在架构庞大的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形象刻画和情感描摹十分到位。
◎叶永烈以一贯写历史的笔来写女性,颇令人惊喜。小说以出身名门的一对双胞胎姐妹为主角,从独特的角度再现20世纪三四十时年代新旧社会交替的动荡与变迁,以及在特殊环境中,人性的犹疑、选择和行动。
◎本书以真实的历史时代为大背景,将部分真实的历史人物写入作品中,再辅以虚构人物,虚实结合,以假乱真,充分体现了作者文学创作上驾驭人物的能力。
◎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出生在温州、生长在上海的经历,让他在描写温州、上海时感情十分真挚,书中大量沪、瓯两地人文特色、历史风俗的描写,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本书是2017年上海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未出版前即受到广泛关注。作品的影视改编、拍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
|
內容簡介: |
《邂逅美丽》是著名作家叶永烈长篇小说系列上海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作者自认为是三部曲中最好看的一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寇侵华,国共相争,新旧交替,社会动荡
上海成为孤岛,日军、汉奸、特务横行;温州也在日寇铁蹄下沦陷。方美莲、方丽莲这对出身名门的姐妹花,阴差阳错,一个在上海误入青楼,一个在温州成为特工,被时代大潮裹挟,沉浮起落。但她们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持自己的操守和信念,与各种势力周旋,在家仇国恨、恩怨纠葛之中,演绎着一幕幕可歌可泣、或悲或喜的人间活剧。
上海、温州等地独特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的描写,让本书更显丰富多彩、余味悠长。
|
關於作者: |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教授。1940 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 岁起发表诗作,19 岁写出第一本书,20 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 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早年曾经在《收获》《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小说界》等纯文学刊物发表小说,屡获好评。后来从事长篇纪实文学创作,主要著作为150 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以及《四人帮兴亡》《陈伯达传》《邓小平改变中国》等。
近年来回归纯文学小说创作,2016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爱情小说《东方华尔街》曾摘载于2015年第6期上海《小说界》杂志。《海峡柔情》是继《东方华尔街》之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新作。
|
目錄:
|
目 录
小 引 魔都奇葩
第一章 金色莲花
致美楼的急骤枪声
巡捕追寻枪手
夜探红粉街
三起暗杀大案轰动上海
进入法租界侦查
法租界的温州人家
最爱唱郎里格朗
鸠占鹊巢酿悲剧
破案线索掐断了
低眉信手续续弹
第二章 明星梦碎
黑衣黑裤黑鞋一身黑
预谋的邂逅
第一次约会
施施然蹩进金山饭店
把勃朗宁手枪扔在桌上
双双夜奔华懋饭店
花钱买了假良民证
太阳旗下的上海驿
风衣和日本名茶
密室里的密谈
猝不及防的流弹
第三章 花开并蒂
小岛上的千年古城
杭州来了两虎
猝然邂逅在西湖断桥
番人眼中的海滨小城
国民宾馆里的倾心长谈
女子男相主家门
双莲桥下并蒂莲
文静姑娘三拜名师
高盈里高府风光
第四章 人生无常
黑皮箱里的金莲花
放鹤亭前的怒怼
西泠桥头惜才女
相逢何必曾相识
在雨中哀怨又彷徨
青箬笠,绿蓑衣
七紫三羊紫毫笔
遭到流弹袭击
婚事的催化剂
枕头下的手枪
第五章 女人如花
突然归来的女主人
凭借三跪摆脱危机
算命先生蒙对了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出色的中统特工
好山晴后见莲城
他总是爽朗大笑
女人如花花如梦
弘一法师入梦来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第六章 鲜血染红
大错特错之后的欣喜
虽存犹殁的苦痛
从此无心爱良夜
我言秋日胜春朝
一代才女的离去
军统的秘密跟踪
真正的虎口英雄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三五支队的来历
煤油灯旁的山村夜谈
第七章 时局骤变
小院里的自由女神
树倒猢狲散
隐居九山湖畔
大榕树下大宅门
追捕之网悄然撒开
她低到尘埃里
神色凝重而紧张
船舱里响起瑞安唱词
山头底角的争斗
达摩克利斯之剑
第八章 古刹钟声
北国花开江南花落
不速之客叩响门环
如同王小二过年
大将军突然降临小城
激烈的幕后情报战
风云突变的三月
收音机里唱起郎里格朗
景德寺秘密谈判
黑影朝她袭来
调虎离山施妙计
尾 声 大结局
后 记
附 录
|
內容試閱:
|
后记
自2015年春日开始,我从纪实文学转向长篇都市小说上海三部曲的创作。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努力,终于完成130多万字的上海三部曲。这三部长篇小说, 并无故事上的联系,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上海。
第一部《东方华尔街》,45万字,于2016年4月出版,写当年冒险家的后代从美国重返今日改革开放的上海所发生的传奇故事;
第二部《海峡柔情》,45万字,于2017年5月出版,是上海、台北双城记, 写海峡两岸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故事;
第三部《邂逅美丽》,便是本书,篇幅与前两部相当,于2017年8月完成,是上海、温州双城记,写20世纪40年代动荡岁月的青春故事。
也就是说,这三部长篇小说分别从上海美国、上海台北、上海温州的角度写上海,所以称之为上海三部曲。
值得提到的是,《东方华尔街》是从美国东部佛罗里达州神秘的富翁岛棕榈树滩岛(Palm Beach Island)的上海会所写起。我在美国曾游历了这个小岛,当时就觉得非常特殊,超级富豪的深宅大院高度密集,便将其作为当年闯荡上海的冒险家的后代们聚居的典型环境写进了《东方华尔街》。出版之后,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他的海湖庄园就坐落在这个小岛,众多外国首脑的到访使这座小岛频见于报道,成了网红。《东方华尔街》可以说是第一部详细写及棕榈树滩岛的长篇小说。
上海是我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城市。就上海的城市地域而言,上海三部曲的第一部《东方华尔街》以上海外滩、陆家嘴、南京路为背景,第二部《海峡柔情》以上海法租界霞飞路(淮海路)为背景,第三部《邂逅美丽》则以上海公共租界四马路(福州路)为背景。《东方华尔街》所写的外滩、陆家嘴、南京路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地标,《海峡柔情》所写的法租界霞飞路是上海繁华的商业街,而《邂逅美丽》所写的公共租界四马路则很特殊,东头是上海报馆、书店、出版社最集中的文化重镇,中间是英、美巡捕房,西头则是妓院林立的红灯区。
我在2015年3月完成75万字的纪实文学《历史的绝笔》之后,开始转轨 写长篇小说《东方华尔街》。
小说有一股迷人的魅力。记得,邓友梅的小说《在悬崖上》发表的时候,我在念高三。当时我站在新华书店里一口气读完这篇小说,久久地激动着,蓝皮猴 的形象从此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上大学时,我又特别偏爱王汶石的小说,在杂志上只要见到署名王汶石的作品,便要一口气读完渐渐地,我也学着写小说。我是在看小说之中学着写小说的。这时候,我读各种流派的小说。后来,我失去了初读小说那些年月的激动之情,多半着眼于看门道。因为知道小说是虚构的,大可不必为林妹妹跳脚、落泪。尽管我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经写过许多中短篇小说,发表于《收获》《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小说界》等杂志,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爱的选择》,但到创作上海三部曲时,毕竟已经多年没有写过小说,而且更是从来没有写过长篇小说。一下子从纪实文学非虚构文学转向长篇小说虚构文学,这是大跨度的华丽转身,一开始并不适应。我当时阅读了大批新出版的长篇小说以及《收获》《上海文学》《小说界》杂志,看了许多部新的电影,为转轨做了充分的创作准备。
自从完成《东方华尔街》之后,我开始写《海峡柔情》,就很适应了,不存在转轨问题。到了写《邂逅美丽》,那就得心应手了。《邂逅美丽》几乎是一气呵成,只是中间因为28卷、1400万字的《叶永烈科普全集》要在2017年7月出版, 出版社不断发来一卷卷清样,需要校对,不时打断《邂逅美丽》的写作。
上海三部曲所写的时代各不相同,《东方华尔街》写的是当代上海兼及20世纪初的上海,《海峡柔情》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上海,而《邂逅美丽》则写的是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勾勒日、汪、蒋、共以及法租界、英美公共租界六方错综复杂的斗争,而在蒋内部又有中统与军统的互别苗头、相互倾轧。这三部作品展现了不同的时代的上海历史风貌。
人物、故事、场景、细节,是写作长篇小说的几大元素。在我看来,长篇小说一定要有好看的故事,亦即曲折跌宕、有头有尾的情节。很多读者喜欢看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看故事。中国传统小说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我不写先锋派小说,也不写哲学式、散文式的长篇小说,而是倾向于发扬中国传统小说特色。比起前两部长篇小说来,《邂逅美丽》的故事性更强。
就《邂逅美丽》的故事结构来说,显得整齐而严谨。全书分为8 章,每章10节,总共80节,每节五千字上下,每节结束时往往留下一个小悬念。从某种意义上讲,《邂逅美丽》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
另外,《邂逅美丽》的故事集中,人物集中。在《邂逅美丽》一开头,就拍起惊堂木,推出悬念:在上海灯红酒绿的四马路致美楼豪华包厢里,突然发生了枪击案。出场的人物是四个,即宴请者富商高瑞,受请者上海特别市政府(又称督办上海市政公署)警察局情报处处长王水,作陪者四马路红灯区才艺双全的瓯越1 美女金莲(方美莲)。席间,军统特工刘连假扮堂倌,趁上菜时用手枪击毙王水的保镖,击伤王水。这一枪击案由于有花国总统金莲在场而成为轰动上海、大报小报竞载的新闻。这四个人物,加上后来出现的方美莲的孪生妹妹方丽莲,总共五个人,是贯穿《邂逅美丽》的主要人物。这三男两女五个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在80节的篇幅中把情节次第朝前推进。每10 节组成一个大的故事段落,即《金色莲花》《明星梦碎》《花开并蒂》《人生无常》《女人如花》《鲜血染红》《时局骤变》《古刹钟声》。此外,开头有《小引:魔都奇葩》,结尾有《尾声:大结局》,从故事发端、渐进、高潮到结尾,有头有尾,首尾呼应。
塑造不同形象的人物,是长篇小说的主要任务。这五个人物性格各不相同。富商高瑞的滑圆滑虚伪,情报处处长王水的刁刁钻凶狠,中统特工刘连的暴粗暴易怒,三个男人各有一副嘴脸。作为第一主角的方美莲,与她的孪生妹妹方丽莲,虽然外貌酷似,却性格迥异。方美莲原本是单纯善良的姑娘,出自名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貌双全。出于对电影明星的向往,欲走阮玲玉之路,从温州来到上海。她在霞飞路启秀女中上学时, 成为国文老师、著名女作家关露(中共特工)的高足,深受左翼文化的影响。不料却因家庭变故,被父亲的小妾推入火坑,成为上海四马路兰玉阁卖艺不卖身的女教书。此后她又备受命运打击,历经磨难,几乎失去生活的勇气,以至欲遁入空门,削发为尼。在山村结识贫苦农民周强之后,她终于鼓起勇气,振作精神,开始新的生活,成为坚毅的游击队女战士。她的妹妹方丽莲执着于艺术,不问政治,在时代大潮的砥砺之中,在男友的帮助之下,终于走出象牙之塔,变得沉稳干练,成为优秀的红色特工、双面间谍。
《邂逅美丽》的故事,起于上海,结束于温州。小说除了展现褪色泛黄的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风情,还以浓墨重彩描绘了鲜为人知的20世纪40年代温州美丽的水城风貌,以丰富的细节勾勒与众不同的瓯越风土人情。
我是温州人。父亲早年从军,后来成为温州金融大亨,担任温州的钱庄经理、银行行长兼瓯海医院(今温州一医)院长,他又是国民党少将。新中国成立后,父亲是浙江省政协委员、温州市人大代表。我家住在温州市中心的银行街铁井栏,从小就在这温州华尔街长大。我度过青少年时代的钱庄大楼,曾经是当时温州最好的建筑之一,日军侵华、温州沦陷时曾经被占作司令部。
近年来由于整理父亲日记,使我沉醉于往事的回忆之中,记起民国时期的温州,记起一个个儿时熟悉的父亲客厅里的常客、温州名流的名字,唤起往日的记忆: 吴百亨、杨玉生、王思本、王纯侯、方恭敏、翁来科、徐堇侯、杨雨农
我也记起一系列与温州有着密切关系的历史人物的名字:文天祥、王羲之、谢灵运、孟浩然、王十朋、孙诒让、黄溯初、弘一法师、姚平子、刘英、张爱玲、胡兰成、朱自清、郑振铎、夏鼐、方介堪、蔡笑秋、胡景瑊、琦君(潘希真)我家客厅迄今仍挂着半个多世纪前我结婚时蔡笑秋所绘、方介堪题字的贺礼《紫藤燕子图》,我也收藏着著名考古学家夏鼐院士写给我的八封亲笔信。
抗战时期,新四军在浙南温州一带的游击队叫三五支队,后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我记得,第一次听说三五支队,是我家的勤工阿源告诉我的。我家大楼正门,在温州铁井栏大街,而后门则在一条小巷,门前有一口很大的水井,井旁有一铁圈栏,叫铁栏井。我家所住的那条街叫铁井栏,那名字就来自这口井。井的对面,原本是一座寺庙,叫铁井栏宫。原本香火颇旺,后来从庙里不时传出恐怖的皮鞭声和哭叫声。原来,铁井栏宫被国民党永嘉县(当时温州称永嘉县)警察局的刑侦队看中,作为施刑的场所。他们运来了老虎凳。施刑时,灌辣椒水,用皮鞭拷打。我听见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非常害怕。我问勤工阿源:那里为什么要打人?阿源轻声地说:那些被打的人,是三五支队!我的卧室在二楼, 窗口正对铁井栏宫,所以国民党警察局的刑侦队毒打被捕的三五支队队员,那白色恐怖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如今,铁井栏宫早已灰飞烟灭,只有那口铁栏井作为历史文物得以保存。
平日,只在电影、小说或者回忆录中,读到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打入敌人营垒的传奇故事。然而当年中共地下党员竟然打入我家,使我对潜伏有了第一手的感性认识:温州中共地下党员张迈君(在我家时叫张润锦),跟我母亲是中学同学、闺密。她借助于这一关系,以私人护士身份潜伏我家多年,还曾在我父亲担任院长的温州瓯海医院做助产士工作,甚至在我家对门办起助产士训练班。她由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19051942)作入党谈话,是资深的中共地下党员,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卫生处副处长。直到浙南游击纵队和平解放温州,张迈君出任温州市卫生局首任局长,我的父母才恍然大悟。后来我趁回温州时采访了她,与她畅谈。她笑道:想不到当年的碎细儿阿烈1,今天成了作家。她的不平凡的经历给了我莫大的启示(详见本书附录:《打入我家的中共地下党员》)。
我因此理清了红色火种从上海传递到温州的不平凡的历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温州学子谢文锦、胡公冕于1921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谢文锦当时是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社工作。后来谢文锦、胡公冕先后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学习。谢文锦回国后担任中共中央秘书,胡公冕则成为红十三军军长。谢文锦在1924 年回到温州,把红色的种子播撒在温州,在温州建立了中共独立支部,叫作温独支。才女姚平子就是在那时候加入中共的,并成为温独支的支部书记。姚平子后来担任温州图书馆(即籀园图书馆)馆长,晚年在上海的中学做国文教员。她的长子胡景瑊后来成为浙南游击纵队副政委,是1949年5月温州和平谈判时中共一方的首席代表,新中国成立后是温州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此外, 长期在温州活动、最后在温州被捕而牺牲的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他的儿子刘锡荣也曾任中共温州市委书记、温州市市长直至成为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这就是温州革命历史的传承。
于是,我在着手设计长篇小说《邂逅美丽》的故事时,前半部故事发生在上海,后半部故事发生在温州。这样,《邂逅美丽》就成了上海、温州双城记。姚平子是我的阿太1、画家蔡笑秋的好友,而籀园图书馆是我上中学时常去借书的地方,我把姚平子、胡景瑊母子的感人故事也写进了《邂逅美丽》。
在写《邂逅美丽》后半部的时候,20世纪40年代的温州的种种细节,自然而然地从我的记忆中喷涌而出。那时候的温州到处是小桥流水人家,与当今玻璃幕墙、高楼林立的温州截然不同。写今日温州,诸如电视剧《温州一家人》,我不如当代温州的年轻作家;但是写旧温州、老温州、小城温州、水城温州,当代温州的年轻作家不如我。《邂逅美丽》中涉及的当年温州的许多历史见闻、风俗人情,恐怕翻遍温州的文史资料也找不到,因为那是来自我童年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
小说源自生活。创作长篇小说,更需要丰厚的生活阅历。我写《邂逅美丽》,来源于我在上海、在温州的多年生活。正因为有着上海、温州丰富的两地生活,所以我写《邂逅美丽》,种种生活细节就会在脑海中翻腾,很快就通过不断的叩键,呈现在电脑屏幕上。
我很庆幸,《海峡柔情》被中国作家协会列为重点扶持作品,而《邂逅美丽》被上海市作家协会列为重点扶持作品。感谢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当我有了创作上海三部曲的意向时,就被上海市作家协会写入了工作报告。如今上海三部曲终于以一年一部的速度全部完成,呈献给广大读者。
上海三部曲全部由天地出版社精心安排出版,在此对天地出版社一贯的支持表示深切的谢意。
今后我还会继续从事长篇小说创作。我注意到,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大都以10万字至20万字的篇幅为多。我也将多写点篇幅短小的长篇小说,以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
叶永烈
2017 年8 月26 日
于上海沉思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