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智慧的觉醒

書城自編碼: 407108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印]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國際書號(ISBN): 9787229191788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5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不像说母语者:作为后殖民体验的言语
《 不像说母语者:作为后殖民体验的言语 》

售價:NT$ 245.0
镜厅:大萧条、大衰退,我们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 镜厅:大萧条、大衰退,我们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

售價:NT$ 449.0
岁时请神
《 岁时请神 》

售價:NT$ 857.0
数字经济中的劳动者:全新现实与社会挑战
《 数字经济中的劳动者:全新现实与社会挑战 》

售價:NT$ 500.0
一百个星期六:与斯特拉·莱维追寻失去的世界
《 一百个星期六:与斯特拉·莱维追寻失去的世界 》

售價:NT$ 347.0
亲熟与陌生——现象学视域下的自我与他人(中大哲学文库)
《 亲熟与陌生——现象学视域下的自我与他人(中大哲学文库) 》

售價:NT$ 500.0
对酒精的战争
《 对酒精的战争 》

售價:NT$ 403.0
战时国民政府军政人才培养(抗日战争专题研究丛书)
《 战时国民政府军政人才培养(抗日战争专题研究丛书) 》

售價:NT$ 755.0

編輯推薦:
★我认为我们必须从仿佛自己一无所知开始。
★当你心有所求就会受骗。
★在哪里追求快乐,哪里就一定深藏着冷漠的根源。
★自由在最初而不在最后。
★不成熟的心把实然和应然比来比去——唯有不成熟的心才作比较。成熟的心不作比较,不作衡量。
★爱意味着:不分彼此,没有支配,没有自我中心的行为。
★最高的敏感就是最高的智慧。
★一个人内心不分裂,不支离破碎,才算一个真正的个体。
★每一分钟都从学到的东西中解脱,所以每一分钟都是知识的结束。
★如果我看到那一刻的美,它就结束了,我不想追求它,如果我追求,它就成了快乐,如果我得不到,绝望、痛苦之类的东西就来了。
他的思想风靡世界,他却拒绝成为“世界导师”,一生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人们挣脱所有思维的局限。深受赫胥黎、纪伯伦、萧伯纳、亨利·米勒等大师尊崇,被《时代周刊》评为“二十世纪五位圣者之一”,彻底摆脱了自我的觉者克里希那穆提的智慧观合集。
內容簡介:
《智慧的觉醒》集结了克里希那穆提在美国、印度和欧洲等地的演讲与谈话文章,主题涉及传统与依赖、看的艺术、追求快乐、冲突、孤独、思想、意识、恐惧、暴力、冥想、智慧等,引导人们实现内心的智慧觉醒和生活的彻底转变。
从此时此刻开始,你能彻底从你的国家、你的传统、你的文化、你的过去中解脱吗?如果不能,你就是活在分裂中,生活就成了永无休止的战场。我的意识就是世界,世界的意识就是我。如果我的意识发生改变,就会影响整个世界的意识。
只要有观察者在区分他自己跟他观察的东西,就必然有冲突。只要观察者跟被观察的东西是区分开的,这种分别的存在就是根本性的。只要我说“我要控制生气,我必须改变,我必须控制我的思想”,当中就有分别,因此就有冲突。冲突意味着压制、遵从、模仿,这一切都包含其中。如果你看到观察者就是被观察者,看到这两者无二无别,如果你真的看到其中的美,你就能观察意识的全貌而不作分析,一眼就看到了它的全部内容。
關於作者: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1986),近代第一位用通俗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他一生走访全球70多个国家进行演讲,他的演讲被辑录成80多本书,被翻译成60多种语言。克里希那穆提在20世纪一度对西方哲学和宗教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被誉为“彻底的觉者”,但是他认为自己一点也不重要,主张我们要时时保持警觉去洞察。
目錄
不知道的状态
与雅各布·尼德尔曼教授的两次谈话
老师的角色
内在的空间、传统和依赖
第二章 思想的荒谬
纽约的三次演讲

内在革命
关系
宗教经验和冥想
美 国
不知道的状态
与雅各布·尼德尔曼教授的两次谈话

老师的角色
内在的空间、传统和依赖
第二章 思想的荒谬
纽约的三次演讲

内在革命
关系
宗教经验和冥想
第三章 人类的挣扎
与艾伦·诺德的两次谈话

人类的挣扎
善与恶

印 度
圣人与箴言
与斯瓦米·凡卡特桑那达的两次谈话

古鲁和寻道
《奥义书》中的四条箴言
第五章 心的品质
马德拉斯的三次演讲

看的艺术
自由
神圣
第六章 活跃的当下
马德拉斯的四次对话

冲突
追求快乐
时间、空间和中心
根本问题
欧 洲
第七章 不可衡量的境界
瑞士萨能的七次演讲

什么是你最高的志趣
秩序
我们能了解自己吗
孤独
思想和不可衡量的境界
意志的行动和彻底转变所需的能量
思想、智慧和不可衡量的境界
第八章 智慧的种子
瑞士萨能的五次对话

意识的分裂
智慧觉醒了吗
恐惧
恐惧、时间和意象
智慧和宗教生活
英国
第九章 冥想的心
布洛克伍德的两次演讲

认识思想和意象的关系
冥想的心和无解的问题
第十章 “我”是暴力的
布洛克伍德的一次小组讨论

暴力和“我”
第十一章 智慧的觉醒
与大卫·博姆教授的谈话

论智慧
內容試閱
追求快乐

克里希那穆提:今天早上我们要一起谈些什么?(停顿)
提问者:能继续上次我们在这里聚会时谈的话题吗,有关概念的?我们能抛开概念、信仰生活吗?
克:你们不认为,在探究那个问题或其他任何问题之前,质疑、批判性地质疑很重要吗?不但质疑别人,而且,更重要的是,批判性地自我觉察。对我来说,质疑自己的动机,质疑自己的态度、信仰、生活方式、习惯、传统、思考的方式以及为什么那么思考,是更为重要的事。因为,如果不觉察自己的理性或非理性,如果不觉察自己的情感态度以及自己狭隘或开阔的信仰,我看不出我们 怎么能有理智。除非我们批判性地觉察谈论的内容,因而质疑一切,不盲目接受关于我们自己或他人的任何事情, 否则我看不出我们怎么能为生活带来任何理智(理智表示一种相当健康的生活方式)。我认为如果我们能从那一点开始——这并不表示必须怀疑一切,那会是另一种不理智,但如果我们能质疑,我想我们今天早上将要发现的东西,将要一起谈论的东西,就会有一些价值。
问:我们能继续你刚刚谈的内容吗? 问:你能谈谈空间和时间的主题吗?
问:那个服用LSD的医生,摧毁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 间的空间,你能解释一下吗?
问:我们能讨论一下羡慕及其表现行为吗?
克:先生,如果我可以问的话,我想知道,什么是你生命中强烈的、根本的、不变的志趣?
问:(听不清)
克:那是你内心深处的根本志趣吗,先生?相当站不住脚,不是吗?如果你跳过所有这些不一致、不直接、躲躲闪闪、不在重点上的问题,如果你直接、诚实地对待那同一个问题,你能知道自己重大的、持久的、全部的志趣是什么吗?
问:自由。
问:我们想要快乐。
问:我对自己很感兴趣……
克:……我们大部分人,感兴趣的就是自己的发展、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小家庭,还有获得更好的职位、更高的声望、更大的权力以及支配他人,等等。我想你们得承认,我们大 多数人感兴趣的就是自己,自己第一,别人第二,这么承认 合乎情理,不是吗?
问:那非常错误。
克:我不认为错了。有什么错的?你知道,先生,我们一贯如此。那就接受这个事实吧。我们大部分人只对我们所处的那个小角落感兴趣,外在内在都如此。我们对它感兴趣, 却从来不愿大方诚实地自己承认。如果承认了,我们会羞得 无地自容,于是就加上类似的评论,“我不认为那是对的,那是错的,那无助于人类”诸如此类的废话。所以事情就是这 样。说到底我们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却又认为那不对(理由多样,意识形态上的、传统的,等等)。日常的事实是我们对自己感兴趣,你却认为那不对。但是,你怎么想并没有关系,那一点儿用也没有。为什么引入那个因素?为什么说“那不对”?那是一个观念,不是吗?是一个概念。实然才是事实,事实就是我们对自己感兴趣。
问: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问个问题。
克:完全可以。问吧,先生。
问:为别人做些什么会使我更满足。我看到,太自我中 心并不令人满足,但在学校里做义工或帮助别人比 考虑自己更令人满足,为自己考虑感觉并不是太好。
克:有什么区别?你想要满足——那就是自我中心。你自己搞清楚,先生。如果你帮人是在寻求满足,而那给了你更大的满足,那么你还是在关心自己,关心什么能给你更大的满足。为什么把任何意识形态的概念带进来?我们想要自由就是因为自由更令人满意,过一种渺小的生活并不那么令人满足。那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双重思维?为什么说一个令人满足,另一个不是?明白吗,先生?为什么不说——我真的 想要满足,不管那满足来自性、自由,还是来自帮助他人,来自成为伟大的圣人或政治家、工程师、律师。那都是同样的过程,不是吗?很多种满足,或微妙或明显,那就是我们想要的,对吗?我们说我们想要自由,我们想要,因为我们认为也许自由能带来极大的满足。当然,终极满足就是“自我实现”这种奇谈怪论。
问:所以我们必须从寻求满足中摆脱出来。
克:啊,不,先生,等等。摆脱满足并不是自由。自由不是摆脱什么后获得的东西,它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我摆脱满足或从满足中解脱,是因为我要寻找更大的满足,不是吗?所以,为什么不去搞清楚我们为什么想要满足呢?别说什么“我们不应该”,那不过是一个概念、一句套话,那样一来就会有矛盾,有冲突。所以,我们承认这一点吧,我们大部分人想的、要的、寻求的、渴望的无非就是满足,对吗?
问:我认为不是这样的。
克:你认为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先生?
问:我对满足没有特别的兴趣,我倒是有兴趣知道为什么我不满足。
克:哦,我的天!你怎么知道你不满足?就因为你知道 满足!(听众笑)不要笑,先生们,看在老天的分上,不要笑。拜托,这可不是巧妙的辩词。为什么我不满足?因为我结婚, 那并没有带给我满足;因为我去寺庙,那并没有带给我满足; 我去参加集会,那也毫无意思;我看树木,什么也感觉不到。所以,慢慢地,我不满足于我看到的一切、拥有的一切、感 受到的一切,那意味着什么?我在寻求没有任何不满足的满 足!不是吗?这不是句漂亮话,事实显然如此,不是吗?你认为不是这样吗,先生?注意,每个人都在寻求满足,因为他不满足,对吗?那么,我们为什么寻求满足?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这寻求背后的机制是什么?(长久停顿)你们期待我分析给你们听?
问:在某些领域,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寻求满足。
克:是的,先生,当然有一些基本的需求。但是,别着急,先生,在谈到那个之前,能先搞清楚我们为什么寻求满足吗?探究进去,先生,什么是满足?
问:你为了帮我们辨别什么能带来永恒的幸福所说的那些,我想我们还需要一点儿认知。
克:不要只是动嘴皮子,认真一点儿思考,认真思考就好。我不知道什么认知——我建议我们别说这个了。我们没 在讨论这个,先生,我们也没在讨论永恒或暂时。我们想搞清楚为什么人类总是在寻求满足。
问:(提出了许多理由,但几乎都听不清)我们寻求满足是因为想改变。
克:等一下,先生们,食物能满足你,不是吗?美餐一顿能满足你,为什么?因为我饿了,摆脱肚子空空的感觉很好。需求再高一点儿,说说性欲。显然,性带给人很大的满足。你们都不说话了!接着,拥有一个能支配他人的地位,那也非 常令人满足,不是吗?你感到有权有势,你感到身居要职, 可以指使他人,所以那也非常令人满意。我们寻求不同的途 径来找到满足——通过食物、性、地位,通过各种美德,等等。为什么?当你需要食物的时候,你吃得很满足,那是可 以理解的,但为什么还要寻求另一层面上的满足,有这回事吗?食物让我感到满足,我想要各种美食,如果我有钱、有胃口的话,就能得手。我也想在社会上谋取高位、受人尊敬 的地位,那也非常过瘾,因为高高在上很安全,有一幢大房 子,门口有警卫站岗……接着,我就想要更多——更大的房子,再多两个警卫,等等。那么,对满足的这种渴望是什么? 先生们,你们了解渴望吗,那是什么?我渴望食物,我就吃 了它——如果我能得到的话。但是渴望地位——让我们承认这一点——我们大部分人想要地位,成为最好的工程师,或最好的律师,或某些社团的社长,这个那个,为什么?抛开 地位带来的金钱、舒适不说,这种渴望还为了什么?
问:我想证明我的能力。
克:换句话说,想让邻居们眼红。
问:(插进来几句话。听不清)
克:是那样吗?等等,先生——你没听见另一位先生说 什么。如果没有地位,你就什么也不是。剥去教皇的长袍、托钵僧的表演,他就什么也不是,是这么回事吗?那么,我们怕自己什么也不是,那就是我们想要地位的原因?想要被尊为伟大的学者、哲学家或老师的原因?你要是发现自己有了那样的地位,那感觉好极了——名字被印在报纸上,人们拥向你,如此等等,那就是我们追求地位的原因吗?换句话说,内心里,我们只是个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伤痛、冲突、家庭中的争斗、辛酸、焦虑以及始终都存在的恐惧。于是,获得一个外在的地位,被誉为备受尊敬的公民,就令人十分满足了,对吗?我问,为什么我想要这个外在的地位,你说,我想要是因为我在日常生活中只是个可怜的小人物,对吗?是这样吗?(长久停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