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NT$
203.0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NT$
611.0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在当前群体利益分化日趋明显、文化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凝聚力何为?社会凝聚力何在?这既是学界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中国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本书试图对此做一个探讨和研究。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重点攻关项目上海社会凝聚力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在当前群体利益分化日趋明显、文化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凝聚力何为?社会凝聚力何在?这既是学界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中国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虽然西方国家关于社会凝聚力的调查和研究已相当丰富,但既有的测量指标和结论并不都适用于中国,因为他们面临的社会问题与我们不尽相同,全书共有十章,分别是:绪论、社会凝聚力的指标框架与本土研究、家庭凝聚力、社区凝聚力、单位凝聚力、国家凝聚力、凝聚力与精神健康、社会凝聚力的国际比较、凝聚力的阶层差异、凝聚力的户籍差异。,书稿展现了研究的三个特征:一是在国际比较的视野下评估上海的社会凝聚力状况;二是在科学调查和群体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上海的社会凝聚力水平;三是尽量全面地涵盖了社会凝聚力的各个维度、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群体。总体而言,课题组已经初步建构了社会凝聚力的本土化测量指标,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凝聚力建构路径提供了有力的科学基础。
|
關於作者: |
杨雄,社会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青少年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社会治理,社会调查与决策咨询、教育社会学等。夏国美 ,女,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HIVAIDS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禁毒法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生命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性病艾滋病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禁毒专家委员会委员。
|
目錄:
|
总序 1
摘要 1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社会凝聚力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
一、 社会凝聚力研究在全球的兴起 2
二、 社会凝聚力建构路径的不可复制性 4
三、 结构性改革呼唤本土化的社会凝聚力
研究 6
第二节社会凝聚力研究的起源和发展 7
一、 社会凝聚力研究的思想脉络 7
二、 社会凝聚力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12
三、 社会凝聚力实证研究的多维视角 14
第三节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 17
一、 研究目标 17
二、 章节介绍 18
第二章社会凝聚力的指标框架与本土研究 24
第一节社会凝聚力指标的境内外研究 25
一、 境外研究 25
二、 境内研究 29
三、 研究反思 31
第二节上海社会凝聚力指标介绍 34
一、 指标构建原则 34
二、 指标数据来源 36
三、 指标体系框架 38
第三节上海社会凝聚力的现状 44
一、 社会关系联结方面的凝聚力现状 44
二、 政治社会认同方面的凝聚力现状 45
三、 关注公共利益方面的凝聚力现状 47
四、 上海社会凝聚力的主要特点 48
小结 52
第三章家庭凝聚力 54
第一节家庭凝聚力的维度与基本特征 56
一、 家庭凝聚力的概念与测量 56
二、 数据及样本描述 58
第二节上海家庭凝聚力的现状及特征 59
一、 大多数家庭具有较高的情感凝聚力 59
二、 家庭成员间保持频繁的联系 60
三、 家庭的功能凝聚力 62
四、 家庭的一致性凝聚力 65
五、 家庭主义仍是家庭规范的主导 66
第三节家庭凝聚力的多样性与差异 68
一、 性别与家庭凝聚力 68
二、 生命周期与家庭凝聚力 71
三、 人口流动与家庭凝聚力 73
小结 75
第四章社区凝聚力 77
第一节社区凝聚力的现状 78
一、 概念与测量 78
二、 现状与特点 82
第二节社区凝聚力的比较 84
一、 理论研究框架 84
二、 实证分析结果 92
小结 99
第五章单位凝聚力 101
第一节单位凝聚力的维度与基本特征 104
一、 单位凝聚力的维度及其评分 105
二、 单位凝聚力的群体差异 107
第二节不同类型单位的凝聚力差异 111
一、 党政机关的单位凝聚力显著高于其他
单位 111
二、 党政机关凝聚力的单位制特征 116
三、 外资企业的人际关系凝聚力更高 118
第三节单位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121
一、 国有单位的凝聚力影响因素 121
二、 非国有单位的凝聚力影响因素 125
小结 127
第六章国家凝聚力 130
第一节国家凝聚力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131
一、 国家凝聚力的概念 131
二、 国家凝聚力的测量 134
三、 国家凝聚力的特征 137
第二节国家凝聚力的机制与影响因素 141
一、 国家凝聚力的形成机制 141
二、 国家凝聚力的群体差异 144
三、 生活体验与国家凝聚力 148
第三节国家凝聚力的功能与社会后果 152
一、 国家凝聚力的社会功能 152
二、 国家凝聚力与政治效能 153
三、 国家凝聚力与政治态度 155
小结 157
第七章社会凝聚力与精神健康 159
第一节研究背景 160
一、 社会凝聚力在健康研究中的兴起 160
二、 实证研究的发现 161
三、 社会凝聚力的测量 164
第二节研究框架、数据和方法 167
一、 研究框架 167
二、 数据和方法 168
三、 测量 168
第三节研究发现 171
一、 上海市民精神健康现状 171
二、 影响上海市民精神健康的个人和社区
因素 173
三、 社会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176
四、 社会凝聚力与精神健康 178
小结 183
第八章社会凝聚力的国际比较 187
第一节背景介绍 188
一、 社会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188
二、 社会凝聚力的国际比较 191
第二节研究方法 193
一、 社会凝聚力指标体系:德国贝塔斯曼
基金会《社会凝聚力雷达:国际比较》 193
二、 数据和测量 196
三、 方法 199
第三节研究发现 200
一、 社会凝聚力的国际比较:总体排名及
构成维度 200
二、 社会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 204
小结 207
第九章社会凝聚力的阶层比较 210
第一节阶层与凝聚力的研究框架 210
一、 阶层及其参照系 210
二、 凝聚力及其维度 214
三、 阶层与凝聚力的关系 216
第二节阶层与凝聚力的实证分析 221
一、 两类阶层划分 221
二、 双变量描述分析 222
三、 多元回归分析 225
四、 主要发现与讨论 229
小结 231
第十章社会凝聚力的户籍比较 232
第一节流动群体及城市认知 235
一、 稳居上海及认同感受 235
二、 乐业难及身份分化 237
第二节群际关系及相互认知 240
一、 群际歧视 240
二、 群际包容 246
第三节群际矛盾和融合 247
一、 群际接纳和矛盾 248
二、 群际融合 255
第四节凝聚力的两种不同纽带:关系和制度 260
一、 关系型凝聚力的形式及机制 261
二、 体制型凝聚力的形式及机制 262
小结 269
作者介绍 271
后记 276
|
內容試閱:
|
总序
卢汉龙
社会学是一门现代学问,要不断提供新的视野。
1978年末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与开放新历史时期的序幕,翌年3月,改革与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听取了关于我国理论工作的汇报以后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项多方面的复杂繁重的任务,思想理论工作者的任务当然不能限于讨论它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不认为政治方面已经没有问题需要研究,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这个讲话站在一个全局和实用的角度,向知识分子提出了为新形势下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期待。就是在这个著名的补课论指示下,我国停顿多年的社会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得到了恢复与重建。所以30多年来,中国社会学正是这样与改革开放同行,记录、见证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并带来自身学科的建设与成长。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律体系,并迅速融入国际社会。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增长、社会发育、政治民主、精神文明正在成为主宰我国新发展时期里不断递进又相互促进的四大主题。各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领域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也迫切需要得到科学理论的解释和引导,作为通识性的社会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是我国恢复社会学教学和研究以后首批成立的专业研究机构,这次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编撰这套社会学新视野文丛,正是希望从专业的角度提供一个平台,展现社会学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认识与贡献。
社会学新视野首先就是要捕捉和提供各种来自科学理性对社会的探讨。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知识。除了科学知识以外,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还包括常识、哲学和宗教。科学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相当重要,相当现代。如果将知识的实证性(经验性)和解释力作为两个维度来建立人类知识体系的话,依次构成就是常识科学哲学宗教四个不同层面的知识体系。在人类全部知识体系中,越是处于低层面的知识,它的经验实证性越强,但解释力则会越低;越是处于知识层面高的知识,它们虽能提供较高的解释力,但是它的实证性则越差,有些甚至无法验证。科学是介于常识和哲学意识形态知识之间的一种知识。它具有工具理性的特质,是把不同的经验常识浓缩提炼为一种解释力更高的简约表达。人类社会越是复杂发达,越是不能满足于分散和个别的经验知识,同时也不能接受表面上是有解释力,实际上却没有经验事实可以支撑的哲学意识形态理论和宗教信仰。
社会学正是一门重视经验研究的科学知识。作为一门普通的社会科学,它脱胎于实证主义哲学的社会理论(孔德),立足于科学的事实与方法(杜尔汉姆),力求对于人类社会现象作知识性的探究(帕森斯)。所以社会学一直是以科学理性立命,没有科学的精神和经验性方法就没有社会学。国际社会学发展的经验和事实也都表明:在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区域内,社会学受到重视和发达的程度是和这个国家或民族的理性思维水平有关。凡是崇尚科学理性思维的国家和民族,社会学就容易得到重视和发展,反之亦然。我国社会学发展的兴衰历史同样也佐证了这个规律。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久,1952年我国在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中取消了社会学。1957年,一大批依然希望用科学理性来研究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学者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这恰恰就是一个相当不好的征兆,后来发生的事实也充分说明社会学在中国的坎坷命运不是一种宿命,而是一种违反科学理性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改革与开放正是我国恢复集体理性的开始,使中国的发展重新回到了理性的常态。我国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迫切需要科学理性和批判精神来给予回答。科学的理性思维就是不懒惰、不空谈口号,不唯本、不唯上,用经验事实来说明问题,研究论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实证科学和经验理性正是社会学为政府、为公众所能提供的各种新视野。
社会学新视野也迫切需要以中国社会为题材来建设和发展社会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发展与变化,吸引着各种学科理论对中国的关注。不同的理论兴趣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用已有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发展;二是如何从中国的经验中产生不同于已有的理论发现。前者重在印证,后者则致力于创新,社会学理论的创新视野就是希望从中国社会研究中寻求和发现对人类社会发展更全面、更新颖的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学的本土化,或者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离开国际学术之间的对话将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科学本无国界,知识贵在积累,就像数理化知识不会有国别差异一样,中西各国之间的社会文化虽然各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会有差异,但是人性是一样的,世道人心的差别其实很小。社会是人性的体现,社会学实际上研究的是世道人心的规律。中国社会学尤其需要体现从个人出发来看社会的视野。由于中国文化历来具有集体本位的特点,人以群(即社会严复)分,个人被规置于一定的社会关系框架里,从而被淹没。中国社会正式系统(国家和政府)对人们日常生活系统的渗透又无孔不入,从而个人自身的组织化程度很低,如同散沙。这些往往使人们产生中国人没有社会的感叹,学界甚至将它作为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有根本不同的理由。其实这是因为西方社会学更多是从个人主义的视野来看社会,而中国的社会观则是站在社会本位的立场,难免就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问题。这种可称之为中国社会的早熟现象,更是需要我们呼唤社会学的新视野。这些年中国社会的许多现象都已显示,个人主义文化正在勃起,现代化发展已经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化和地球村已成为无法改变的现实,社会发展的根本尺度就是人性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在同样的概念体系和普遍认可的方法来提供创新视野的成果,既为发展中的国家与社会自我服务,也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知识。
社会学新视野还需要强调多学科之间的交融贯通,合作创新。社会学专注现实问题,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十分庞杂,社会学也曾被人或自嘲为剩余学科,意思是社会学自持太高,对象不明确,要科学地研究社会其实很难做到,它只能专门去研究别人不研究或没人研究的领域内容。社会学的剩余性恰恰正是说明了社会学视野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也要求社会学博采众长,集成创新。面对后工业社会,新产业革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学研究本身也需要拓展眼界,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也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如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知识,新兴媒体和大数据分析之类的现代技术手段,组成各种三棱镜,看万花筒中的精彩世界。
我相信本丛书的编撰和发行能得到学界的支持,会受到读者公众的欢迎和喜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