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斯大林格勒:为了正义的事业(格罗斯曼“战争二部曲”的第一部,《生活与命运》前传)
》
售價:NT$
84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NT$
640.0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NT$
440.0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NT$
560.0
《
你当我好骗吗?
》
售價:NT$
550.0
編輯推薦:
1.被访谈者在经济学领域都是重量级的。
罗伯特席勒、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蒙代尔是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伯南克是美联储主席、皮凯蒂是当红经济学新人。
2.关怀本土。
对话双方都是世界水平的经济学家,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经济学的中西对话。在对谈过程中,访谈者也有相对比较自觉的中国立场,提出了与中国经济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些受访的顶尖经济学者多少都就中国经济状况、面临的挑战、前景等等做出了分析。
3.去学科化。
这些对话并没有充斥着专业术语,相反,是平易近人的。因为对话的契机,大部分是作者利用参加国际会议等契机,以闲谈方式完成的,通过对话的方式以增进相互理解为目的。
4.经济学家创造世界。
经济学的特殊性在于,通过政策,能够由理论直接导向实践。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当代世界的样貌,很大程度上,是这些经济学家的思想推动的。这些对话以经济学的眼光,为理解变化中的世界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內容簡介:
《*对话理解变化中的经济世界》精选了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军与世界一流经济学家的对话。这些谈话既涉及经济学的基础层面,如货币、世界经济体系,也涉及经济学家对未来经济趋势的预测。在这些平等的谈话中,映射着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的侧影。
關於作者:
张军,经济学家,在当代中国经济研究领域成果卓著。在包括China Economic Review、The World Economy、Comparative Economic Studies、Economic Systems、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以及《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上百篇研究中国经济的论文。近年来出版了《改革、转型与增长:观察与解释》(当代中国经济学家文库张军卷)(2010)、《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2010)、《张军自选集》(2013)、Unfinished Reforms in the Chinese Economy(2013)、《中国经济再廿年》(2014)、《登顶比赛: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2016)、End of Hyper-Growth in China (2016)等著作。2015年10月因在中国过渡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贡献荣获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目錄 :
前言
张军对话
皮萨里德斯在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你们也能够获得成功
伯南克大萧条和货币政策
斯科尔斯互联网、金融市场和期权定价模型的发现
皮凯蒂21世纪的资本
里夫金解释我们的大时代
席勒经济学与我们的未来
斯泰尔70 年前,系统设定时已埋下瓦解的种子
格里纳韦自由贸易的前途
蒙代尔全球货币与汇率
诺顿中国经济超高速增长的终结
诺思制度是重要的
附录
外一篇诺思的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验
內容試閱 :
出版这样一本对话集于我还是第一次,这要归因于世纪文景的创意。从最初有这个选题意向的袁晓琳编辑自己动手收集整理我已经发表的各类对话文字,到章颖莹编辑接手后续工作,筛选出11 篇有代表性的对话稿,并以出版人的名义将书名拟定为《顶级对话:理解变化中的经济世界》(我对这一书名至今仍有些诚惶诚恐),前后大概已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现在世纪文景决定于2017 年夏出版这本对话集,我倍感欣慰。
本书收录的这11 篇对话,除了与诺思教授的对话是2002 年进行的之外,其余的都是最近几年在上海和北京展开的其中有七篇对话是最近两三年进行的。而这当中,我与席勒、皮凯蒂、伯南克、斯科尔斯和里夫金的对话不仅篇幅比较长,而且对话稿完全是根据现场录音翻译成中文的,几乎保留了对话双方的每一句话,具有很好的现场感。感谢已经停刊的《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在过去几年为我提供了全文照刊这几篇对话的机会,并且每一次都作为特稿,配上封面的画像发表出来。这几篇在《东方早报上海书评》上发表的对话,弥足珍贵,自然成了我的收藏品。另外入选的几篇对话稿,除了与皮萨里德斯教授的对话是最近完成的之外,其他都是《文汇报》方面的记者在我们结束对话之后根据录音编辑整理出来的。由于报纸版面有限,再加上记者们更关注对话中的观点,因而在专业记者整理出来的对话稿中,反而丧失了我与对话嘉宾的聊天细节和那些很有现场感的语言。对于今天要编辑出版一本对话集而言,这多少是一个遗憾。为了对这个遗憾稍有弥补,我特别在经记者整理过的这几篇对话文稿中增补了按语,回忆了一些与对话有关的故事,也谈到了我与对话嘉宾的个人关系以及对他们的印象等感性的东西。对于读者来说,不仅本书所收录的对话谈到了一些当下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阅读这些按语的文字也应该是愉悦的。
所有这些对话嘉宾都是洋人,我们的对话用英语进行,之后再根据录音翻译成中文。从语言上来说,只有皮凯蒂是法国人,他讲的英文带有浓重的法国口音,给受邀的专业翻译带来很大的问题。我曾记得,因为专业译者无法听懂他的一些英语表达,在翻译稿子上留下了很多有待确认的盲点。为了确保翻译准确无误,我不得不把录音找来重听,个别地方甚至我也听了数遍才准确识别出他到底说了什么词儿。但我不得不说,与皮凯蒂的对话非常享受,他在对话中对自己研究工作的细节把握得很好,翻译出来的对话稿相当精彩。
美国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长期在普林斯顿大学教书。与其他人不同,我与他的对话不是私下进行的,而是在台上,作为上海论坛的前奏活动并面向数百名听众。因为在台上,我不太方便与他聊比较个人的话题,话题只能集中在国人感兴趣的金融危机和货币政策等方面。事实上,在筹备我与伯南克的对话过程中,我曾收到伯南克的经纪人发来的对话建议,其中列出了希望讨论的十多个问题的清单,并且特别关照不要请伯南克去评价他的前任和继任。当然,在我们的对话中,我实际上并没有被这个事先给出的题目清单束缚住,我只是从我感兴趣的话题开始,对话的内容完全是内生出来的。并且我忍不住还是请伯南克去评价了格老(格林斯潘)和耶伦女士,现场效果果然不错。
席勒、斯科尔斯和皮萨里德斯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学富五车。但我们之间的对话无须是学术型的,能聊聊研究领域之外的话题会更有趣。对话是在酒店安静的房间中私下进行的,没有公开,尽管现场有一些媒体记者围观,但对话过程依然非常轻松,我们可以海阔天空,笑声不断。读者从对话稿中应该可以感觉到这些轻松的细节。只有与里夫金在北京的对话经历了险情,但最终化险为夷。里夫金与我坐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摄影棚里聊了一个多小时,内容相当精彩。回想这一经历,颇有戏剧性。为此,我在对话稿发表时,以按语的形式特意记录下了这个险情的来龙去脉。与和皮凯蒂的那一次对话一样,我与里夫金的对话也是被录了像的,只是由于后来的变故,这些录像没有被剪辑出来作为视频传播。
与诺思、蒙代尔、斯泰尔和格里纳韦的对话都是《文汇报》负责安排进行的,对话稿也是他们的记者负责翻译整理的。我与这几位对谈者都比较熟悉,有几位还是我多年的朋友。其中,诺思和蒙代尔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伟大的经济学家。在我的印象中,只有与诺思的对话是在轻松的环境里进行的,与蒙代尔的对话是在行驶的轿车上,而与斯泰尔和格里纳韦的对话是在出席公开活动的现场临时安排的,受到的干扰比较大,时间也比较仓促。但不管怎么样,他们都非常耐心和配合,都非常认真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绝无搪塞草率之虞,着实令人敬佩。与诺顿的对话稍有不同。虽然是一个事先安排的公开对谈活动,但诺顿教授事先准备了PPT,并根据PPT 做了45 分钟的演讲,而我是没有准备稿子的,在他演讲之后,我就同一个话题即兴做了我的发言,并就他的演讲内容做了评论。所以,这个对话虽然内容相当好,但缺少了你来我往的互动内容。或者反过来说,我们的发言更像是整合起来的对话,而对话无非是拆分开来的发言。
能够享有与这么多国际经济学界的同行和朋友对话的机会,是和复旦大学的上海论坛、中信出版社、《文汇报》的支持分不开的。伯南克、蒙代尔、席勒、斯科尔斯都是作为上海论坛的演讲嘉宾被邀请到上海的,而皮凯蒂、里夫金、皮萨里德斯是作为中信出版社的作者应邀为其著作的中文版首发式而来的。《文汇报》则安排了我与诺思、蒙代尔、斯泰尔、格里纳韦等经济学家的对话并提供了发表的版面。
我要感谢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上海论坛办公室、中信出版社和《文汇报》多年来对我个人的支持和对编辑本对话集的支持。感谢《文汇报》的时任评论部主任季桂保先生和现任主任范兵先生的厚爱,也要感谢原《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的张明扬先生,以及曾在中信出版集团中信书院任职的仇勇先生在安排我与皮凯蒂和里夫金对话上给予的支持。明扬多年来是我与《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的联系人,他不仅多次专访过我,还为我提供了在《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发表书评和长篇对话的机会。《东方早报》如今已经停刊,让人为之惋惜。感谢《文汇报》和《东方早报上海书评》授权我将他们发表的我的那些对话收入本书。感谢文景的姚映然女士对出版本书的支持、章颖莹对编辑本书的巨大付出,也要感谢那些在把我们的对话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付出劳动的朋友们,他们的工作很重要,很多是默默贡献的人,有些我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最后要谢谢我的家人,他们给予了我幸福及坚持的力量。
2017 年2 月17 日于加州
2017 年6 月27 日补记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