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时尚箱包及配饰 [英]达拉-简·吉尔罗伊
》
售價:NT$
770.0
《
当代历史学新趋势:理论、方法与实践(论世衡史丛书,当下历史学在研究什么?未来历史学的趋势是什么?)
》
售價:NT$
510.0
《
晋国600年(全四册)
》
售價:NT$
1134.0
《
深中通道 穿越千年文明 迈向中国式现代化
》
售價:NT$
458.0
《
礼不远人:走近明清京师礼制文化
》
售價:NT$
494.0
《
杯中风土:日本酒的文化史
》
售價:NT$
411.0
《
简读中国史(全四册)
》
售價:NT$
1277.0
《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3)
》
售價:NT$
1550.0
|
編輯推薦: |
《自我的界限:1600-1900年的中国肖像画》是一本研究中国肖像画的名作。作者文以诚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艺术史系教授,著名的中国画研究专家。
|
內容簡介: |
《自我的界限:1600-1900年的中国肖像画》聚焦于多样化的中国肖像画中的一些具体面貌,重点在于17—19世纪末的肖像。在这一时间段中,非正式肖像得到**程度的关注,这些作品出自业余画家之手—相对于那些绘制祖先像与宫廷肖像的无名职业画师而言,这是他们在现成艺术史中的身份。艺术家的肖像与自画像则是本书进一步的关注点。自始至终,本书关注肖像画的基本观念,并与自我及身份的问题密切相关,这些观念和问题显示于具体图像之中。*后,这一研究还涉及作为事件的肖像:一种艺术家与像主相遇的活跃情境,有时这些反响与效果可见于肖像图像以及相关文本之中,与之媲美的则是当时及后来的观者对肖像的积极探索。
|
關於作者: |
文以诚(Richard Vinograd),美国斯坦福大学艺术史系主任、教授,著名的中国画研究专家,主攻方向为明代艺术史。博士论文主要论述王蒙的《青卞隐居图》及其绘画风格的演变。与人合著《中国艺术和文化》。
译者郭伟其,现任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史系系主任,曾任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代表作有《停云模楷:关于文徵明与十六世纪吴门风格规范的一种假设》。
|
目錄:
|
图版目录 i
致谢 viii
汉语发音注解 xii
**章导论:中国肖像画中的模拟、象征与事件 1
观念、类别与习俗 5
模拟、象征与事件 18
形影:中国文献中的肖像神话 27
早期中国肖像画概述 38
第二章自我的界限:17世纪中国肖像画中的画家形象 53
陈洪绶的借古论今 59
项圣谟(1597—1658)艺术中的自我投射 72
肖像职业:曾鲸(1564—1647)及其追随者 80
禹之鼎(1647—1716以后)与轶事肖像画 93
自我的心理与神话:清初个人主义者的肖像 102
第三章18世纪肖像画中的角色与表现 123
巧技的负担与虚构的幻灭 126
18世纪早期艺术家肖像中的人物与虚构 137
失踪者:肖像情境 152
身份:罗聘肖像画中的在场与化身 166
辈分:文本与图像中的金农自画像 195
精神上的模仿:罗聘晚期生涯中的自画像与人物画 214
第四章19世纪上海的肖像与位置 229
任熊(1823—1857)及其自画像 233
三友:任伯年(1840—1895)以及
艺术家在帝国末期的形象 239
中文与日文词汇表 277
主要参考书目 284
索引 298
|
內容試閱:
|
前 言
肖像画的绘制植根于社会实践,难免要应对各种极其公开的纪念礼仪与身份或地位诉求。肖像制作的文化内涵触及通俗知识与文学神话的各个层次,不但牵涉明确的画像与表现理论,还与关于自我的含蓄观念密切相关。在艺术传统与技术水平的标准上,作为艺术的肖像制作显现于各种社会与文化语境间,并且成为画家与像主相遇这一具体情境下的结果。即便同时考虑到中国与西方肖像画的传统,所有这些因素也都广泛存在,这个课题中的一部分兴趣点为跨文化视野的研究提供了显见的机会。肖像的基本观念,如可识别的具体人物的形似,对于两种文化同样有效不管这种形似是被捕获的[captured]、构建的[constructed]、想象的[imagined],还是被投射的[projected]。 作为艺术类型的肖像制作状态以及相伴随的专业知识和理论,通常还与专业画师密切相关,这种情形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文化之中。在中国和西方,肖像制作都与政治权力及社会地位的投射联系在一起,与对名望的追逐以及其他诸如文学和传记的纪念模式密不可分。
然而,这将会误导我们漠视中西差异,不管是对跨文化还是文化内部而言,这种差异体现于自我与个性的不同观念,以及可供选择的不同肖像功能。为了防止臆断其相似性,以及避免将西方价值与先入之见加诸中国个案,有必要指出相对于中国文化而言,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价值与自主性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中国,家庭关系就如同身份的来源与社会角色的执行,是自我的履行,相对西方而言,个人受到更多的限制。同样重要的是要时刻谨记,关于自我的中国观念以及文化表述具有变动不居的特性。对于中国思想与文献的最新研究,已经揭示出始于16世纪中叶的晚明,是一个注重个人主义价值,痴迷于自我表现与自主价值的新时代。 这一时期也正是本书所关注时段的开始,此时中国的肖像画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表现范围上都有显著的发展。以图画程式表现身份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富于想法,越来越错综复杂,这种图画程式将如同那些社会参与者所期待的那样,成为自我建构过程中的一部分。传记写作与虚构文字中所变换的重点也以同样方式暗示了角色与行为中有价值的多种面貌;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当将肖像画视为仅仅是其他社会发展的被动而滞后的反映。
我们还应该注意晚期中国肖像画中实际存在的多样性,这又增加了这一比较课题的复杂性。以大致同一时期的中国肖像画为例,一是被视为某种国家圣像的皇家肖像(图42,43a),一是很可能由弟子暗中描绘的老师的睡相,这增加了有关规矩、意识和身份的争议性(彩图13),两者间的差异很大,以至我们必须合理地谈及若干种肖像画,而非仅仅是就其一种艺术或一种传统而论。中国肖像画中所发展起来的一系列表现方式反映了其多样性。 一幅肖像画往往被笼罩于制作、展示与回应的情境之中,画者与模特 的角色、建立文化类型所依据的文献来源共同促成了深刻复杂的变化。
本书聚焦于更加多样化的中国肖像画中的一些具体面貌。重点在于晚期的肖像,即1719世纪末的肖像画。在这一时间段中,非正式的肖像画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这些作品出自业余画家之手相对于那些绘制祖先像与宫廷肖像的无名职业画师而言,这是他们在现成艺术史中的身份。艺术家的肖像与自画像则是本书更进一步的关注点。自始至终,本书关注与肖像画有关的基本观念,并与自我和身份的问题密切关联,这些观念和问题显示于具体图像之中。最后,这一研究还涉及作为事件的肖像:一种艺术家与像主相遇的活跃情境,有时这些反响与效果可见于肖像图像以及相关文本之中,与之媲美的是当时及后来观者对肖像的积极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