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
編輯推薦: |
这部讨论史学理论(而非历史理论)提纲挈领的新文章汇编,是一本科学的手册(一种可敬的但近来已经因商业化而被大大降格了的学术体裁)应该有的样子这部书是给人印象深刻,其脚注中肯、全面、信息量大,参考文献涵盖广泛。整本书被打上了其两位主编帕特纳教授和富特教授的学术风格烙印。任何了解她们学术成就的人,都只会认为她们的研究水准处于*层次。这些文章以某种方式构成了一个整体,从历史研究领域拓展至包括了在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方面所有其他学科它们把过去而非仅仅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我对那种方式印象*为深刻。对于任何一位对过去之研究有着某种职业的乃至业余的兴趣的人,本书都是一部不可或缺的著作。海登怀特(Hayden White),加利福尼亚大学意识史荣休教授
编者们汇集了大批杰出的历史学家和其他从各个角度来审查并提出历史知识理论的理论家们。这部集体作品涵盖面广、学术性强,并且处处呈现新洞见。大卫卡尔(David Carr),美国埃默里大学荣休教授
在本书中,理论在历史学中应用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各种意味深长的和激动人心的方式被分析并被质问。在汲取一流学者们的见解基础上,这部不可或缺的著作拓宽了我们关于过去的研
|
內容簡介: |
本书介绍了现代史学理论的基础以及将如何这些理论运用于历史研究中的几乎所有次领域。通过展现各种学术论争和当下理论的发展,尽可能将*前沿的研究成果呈送给读者。全书分为以下三部分:根基:了解过去的理论依据应用:史学中理论密集的领域结语:后后现代主义:方向与质疑。在当下这个史学研究步入后后现代主义的时期,历史学科正在不断演化,本书通过较大的篇幅,探讨了史学研究中的现代主义、经验主义(形而上学)、解构主义、叙述和后现代主义。各章节由史学领域的*学者撰写,内容覆盖该学科各专门领域,包括社会史、思想史、性别研究、历史记忆研究、心理分析、文化史。另外,还讨论了诸如德里达、福柯、海登怀特等重要思想家的历史影响。本书对于历史学家、历史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资源,也能引起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相关研究领域学者的共鸣。因为本书能够为他们提供深入理解史学理论基础的途径。
|
關於作者: |
南希帕特纳: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历史学教授。她的研究兴趣是中世纪历史书写、精神分析在历史学中的应用,以及以叙事理论和认识论为重心的史学理论,编有《研究中世纪妇女:性、性别、女性主义》(1993)和《书写中世纪史》(2005)。现在她正致力于演技叙事构造与欧洲认同这一主题。
萨拉富特:英国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教会史荣休教授。她精研盎格鲁-撒克逊修道院、妇女与宗教、英国人发明,以及历史编纂学和史学理论。著有《戴面纱的妇女: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格兰修女的消失》(2002)和《艾赛斯坦:第一位英国君主》(2011。
|
目錄:
|
第一部 根基:关于过去知识的理论框架 南希帕特纳
现代性与历史学:职业化的学科
第一章 科学转向:发布非理论化真理的历史学家们 迈克尔本特利
第二章 经验主义对历史学的多重意涵 卢茨拉斐尔
第三章 为历史想象辩护:捍卫人的因素与叙事 杨范德杜森
第四章 年鉴学派:实在论、方法与时间的各种变数 约瑟夫滕德勒
第五章 思想史:从观念到意义 唐纳德R.凯利
第六章 社会史:一种新型的历史 布赖恩刘易斯
后现代主义:语言学转向与历史知识
第七章 海登怀特的工作(一):摹仿、比喻和历史书写 罗伯特多兰
第八章 海登怀特的工作(二):陌生化叙事 卡勒皮赫莱宁
第九章 德里达与解构:挑战语言透明性 罗伯特M.斯特恩
第十章 修辞的复归 汉斯凯尔纳
第十一章 米歇尔福柯:历史和文化的无意识 克拉雷奥法雷尔
第十二章 作为文本的历史:叙事理论与历史 安里格尼
第十三章 历史与虚构的边界 安柯托伊斯、约翰多克尔
第二部 应用:历史学的理论密集区南希帕特纳
第十四章 最新社会史:危机与复兴 布赖恩刘易斯
第十五章 妇女史女性主义史学 朱迪思P.津瑟
第十六章 性别(一):从妇女史到性别史 邦妮G.史密斯
第十七章 性别(二):男性要求一部历史 卡伦哈维
第十八章 性态与历史 艾米里克林
第十九章 精神分析与历史制作 迈克尔罗珀
第二十章 新民族叙事 凯文福斯特
第二十一章 文化研究与历史 吉尔伯特B.罗德曼
第二十二章 记忆:见证、经验、集体记忆 帕特里克H.赫顿
第二十三章 后殖民理论与历史 本杰明扎卡利亚
第三部 尾声: 后-后现代主义:方向与质疑 南希帕特纳
第二十四章 后-实证主义实在论:表现之再奠基 约翰H.扎米托
第二十五章 历史经验:超越语言学转向 弗兰克安克斯密特
第二十六章 照片:解读历史意象 尤迪特凯尔巴赫
第二十七章 数字信息:让一百朵花儿盛开数字是一场文化革命吗? 瓦莱丽约翰逊、大卫托马斯
第二十八章 复原自我:解构之后的能动性 大卫加里肖
第二十九章 应用基础:亚里士多德的叙事理论和后现代史学的古典源头 南希帕特纳
索引
译后记
|
內容試閱:
|
史学理论,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在20世纪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进入21世纪,西方历史学界对一个多世纪的史学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本书即为其中最新出版的一本。
本书原名The SAGE Handbook of Historical Theory,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南希帕特纳(Nancy Partner)和英国牛津大学的萨拉富特(Sarah Foot)共同主编,作者队伍中包括了范德杜森、唐纳德凯利、汉斯凯尔纳、弗兰克安克斯密特等国内较为熟悉的理论名家,也有着迈克尔本特利、迈克尔罗珀等多年来兼顾史学理论及实践的历史学家们,当然更多的是专攻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不同分支的史学理论家们。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有相当多的女性历史学家参与编纂,且两位主编均为女性。他们她们所撰写的文章得到了海登怀特等西方史学理论代表人物的高度赞赏。全书译成中文近80万字,分列根基、应用与近况三部分,计有29篇文章,南希帕特纳还为每一部分分别撰述了导论。
本书书名直译应为世哲历史理论手册。世哲系本书原出版社名称。history一词,兼有历史与历史学的双重意思。史学理论,顾名思义侧重研究历史学本身,通常英语表达为theory of history,与之相对应的,注重对历史本身研究的则为历史理论(historical theory)。本书原书名采用了后者,所谈论的却是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学,正如主编所明确表示的,historical theory并非意指着一种关于历史的原理,而是提供一套可供我们探究历史知识的框架。有鉴于此,本书译名定为《史学理论手册》。这凸显了本书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趣味,也表明了后现代主义在当今西方史学理论界中的统治地位。
本书将西方史学理论的历史变迁与专题性的理论分析相结合,结构严谨、论点集中,对于我国深入了解西方史学理论发展,颇有益处。在译者看来,本书点面结合,系统阐述了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核心要点。南希帕特纳的各篇导论,清晰地勾勒出相关的变化。以往我国对西方史学理论的研究,多按照从思辨到批判、分析和叙事的模式来进行研究。而在作者看来,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的兴起,历史长期面临着科学与艺术之争,在现代学科体系中处境颇为尴尬。20世纪之前的史学理论,多注重方法论,以经验主义为基础构建理论,力求为历史学谋得一块地盘,确立学科地位。而在20世纪,想象等因素再度被肯定,历史文本逐步得到重视,时间、精神状态成为关注焦点之一,社会也从研究对象转为视角与路径,历史学的面貌发生了极大改变。柯林武德作为西方史学理论风格转变的重要代表,在20世纪上半叶几乎讨论了史学理论的所有问题,他侧重证据,关心历史知识的探究。名声显赫的年鉴派则在史学实践中探索着恰当的历史理解逻辑。思想史与社会史,在我们的时代十分流行。而到了20世纪下半叶,在后现代主义的冲击下,史学理论迎来了自己的语言学转向,全力探讨历史学的话语与修辞,形成所谓叙事主义的史学理论。与此同时,历史与政治的关联,因了我们时代的紧张局面,而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本书专门讨论了3位影响深远的史学理论家:海登怀特、德里达、米歇尔福柯。他们每一位都对原有史学概念进行了解构,凸显了历史作为人工语言制品的特质。史学理论还通过进入到各种新研究领域,发展出了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专门理论:社会、性别、民族、文化、记忆、后殖民等。近期,数字时代来临,统治史学理论多年的后现代主义也向后-后现代主义快速迈进,表现、经验等核心概念被重新思考,但主编意味深长地把一切变化归之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让人回味再三。此外,在此总体框架下,本书尽可能地深入发掘了相关重要史学理论主题,提出了很多重要见解。比如,作者提出叙事在历史学中是独立起源的,并非借鉴文学理论研究;海登怀特与南希帕特纳关于叙事与探究阶段的对立观点等等。当然,本书也并非面面俱到,象国内这些年热议的世界体系、全球史等就没有专门讨论。而对于国内来说,史学理论与政治的密切关系,目前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本书对之的探索或可为国内下一步研究提供相关路径。
2013年10月,通过格致出版社的协助,两位译者获得SAGE新加坡分公司邮递过来的《手册》英文版原书,随即开始合作翻译此书。在部分论文中,英语语句较长,上下文照应较多,逻辑极其严密,表述非常精准,译者采用直译及对译方式,即便是出现术语较为复杂、语句略显繁复、文辞略有拗口的特殊情况,仍以全面、准确、完整表达英文原意为旨归,祈请读者阅读过程中见谅。且由于此书集前沿性、创新性、学术性、综合性于一身,译者虽广泛查阅各类研究成果,力求译文准确可靠、质量可信,但限于能力,囿于见识,当存在表达不甚清晰、术语不够精确、理解略有偏差等方面的情况,相关责任当在译者本人,希大方之家不吝正之,期《手册》有机会再版或修订之时,能够重加梳理,更正讹误。我们的联系电邮为:117949203@qq.com
译稿出版之时,回首过去三年时光,译者不禁心生诸多感慨。《手册》翻译伊始,译者之一的余伟,就辞去复旦大学的工作,来到同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而今稿成,博士后出站,又离沪赴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任教。另一位译者何立民,在复旦大学从事繁忙工作之余,先后进行着《手册》及迪波伦斯蒂文森《全球视野下的文化城市》书稿的译介工作,后又罹患疾病,身体状态不理想,体力精力受限,难以承受。无论如何,我们两人互信互助,认真完成了本书的翻译工作。
在本书翻译过程中,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金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黄艳红研究员帮助我们解决了部分法语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学院的林谦老师,贺婧慧、姜妮伶、魏建武等学友,或指正讹误,或提供线索,或审阅部分书稿,帮助本书提升翻译质量。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的同事们也始终关心着本书的翻译出版。在此一并谨致谢忱!
本书得以翻译出版,还要感谢格致出版社的信任与支持,委托译者进行《手册》的翻译工作;感谢顾悦、贺俊逸两位编辑老师的辛苦而负责的工作!
余 伟 何立民
2017年4月1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