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影像叙事的力量

書城自編碼: 300520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摄影
作者: 斯蒂芬· 阿普康
國際書號(ISBN): 9787213079818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35/203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3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算法图解(第2版)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科学的奇幻之旅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90
《 米歇尔·福柯传 》
+

NT$ 431
《 如何学习 》
+

NT$ 431
《 高价值创造者的5个思维习惯 》
+

NT$ 432
《 月亮:从神话诗歌到奇幻科学的人类探索史 》
+

NT$ 281
《 头版:《纽约时报》内部解密与新闻业的未来 》
+

NT$ 575
《 世界因何美妙而优雅地运行 》
編輯推薦:
作者斯蒂芬阿普康是世界著名的视觉素养教育专家,他在美国率先创设了数字影像技术培训项目,每年成千上万的成年人和青少年都能从中获益。
我们已身处动态影像时代:微电影、微动漫、短视频、自拍秀、动态图片、阅后即焚这本精致的路线图和行动指南,将告诉你如何用影像讲故事。
国际*导演斯皮尔伯格、马丁斯科塞斯、乔纳森戴米倾情推荐!其中,《沉默的羔羊》的导演乔纳森戴米在2017年初去世,作者谨将本书中文版献给这位导师、同事兼好友。
这是一本在多屏世界重塑视觉素养的启蒙书,作者关注了有关视觉世界的一切!从文化史的高度鸟瞰人类视觉想象的演化,用神经科学的方法证明影像叙事的力量,并通过大量实例讲解没有文字的说服艺术,手把手地传授用影像讲故事的基本技巧。
湛庐文化出品
內容簡介:
《影像叙事的力量》是一本有关影像叙事技艺的百科全书,它将引领你在动态影像时代重塑自己的视觉素养,使你在人际交往和职业生活中成为领跑者。
作者博古通今,从石洞壁画开始,经由古登堡、爱迪生再到希区柯克,追溯了文字与图像在思想表达和人际沟通上的发展演化史;作者还饶有趣味地探索了电影神经学这一前沿科学领域,将影像叙事的力量信服地展在读者面前。
基于十几年的影像教育经验,作者向我们坦承,影像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揣摩和实践,影像技术才能*终转化成我们的视觉素养。
《影像叙事的力量》还是一本实用指南和教战手册,它不仅列举了多媒体影像在现代商业生活中的成功后案例,还手把手地指导初学者如何进行案头准备、脚本创作、影像拍摄和后期制作,是你遨游多屏世界不可或缺的入门书。
關於作者:
斯蒂芬阿普康
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美国佩斯大学人文学荣誉博士,世界著名的电影制作人和视觉素养教育专家。热心公益事业,倡导面向21世纪的视觉素养,并身体力行地进行影像教育实践近20年。
创建了著名的非营利性机构雅各伯恩斯电影中心,发展至今已成为享誉世界的电影传播和影像教育机构,联合纽约州教育部门共同制定了媒体素养教育标准。机构的常任理事有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罗恩霍华德等电影界泰斗。
作为电影制片人和纪录片导演,阿普康还创建了名为Reconsider的影视制作公司,其作品曾荣获罗杰艾伯特人道主义奖、特拉弗斯城电影节*外国纪录片和观众票选大奖,以及柏林国际电影节和平电影奖(Cinema for Peace)*纪录片等多项大奖。
目錄
推荐序
I
中文版序
V
引 言
001
01 整个世界是块大荧幕 011
新媒体影像成功的秘诀
新媒体影像的崛起是一场革命
图像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
视觉素养概念的重塑
02什么是新时代的素养 031
素养的三重含义
从口头故事到影像语言
人类书写的历史就是一部权力斗争史
影像科技的发展将人类带入新时代
读懂电影语言是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
03大脑最先看到影像 067
我们主要通过视觉感知世界
人类85% 的神经元与视觉系统有关
影像信息的输入与镜像神经元的激活
希区柯克是一位神经科学家吗
神经电影学究竟有多神
04观众的进化 093
看的权力:从精英到大众
镜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取景和剪辑的主观性
影像往往以情感而非理性影响观众
05影像是一桩大生意 123
广告世界是影像实验的图书馆
没有文字的说服艺术
荧幕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
打官司的新技艺
用影像讲故事
06影像时代的语法、节奏和韵律 145
用影像讲故事的手段
视觉素养的核心:前期准备
画面:展示你的故事
声音:你的秘密武器(或滑铁卢)
剪辑:必不可少的组装
技术提示:不必恐惧
迈出第一步:用影像讲述你的故事
07青少年教育离不开视觉素养 191
视觉素养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视觉素养的表演性
在影像时代,怎样弥合数字鸿沟
雅各伯恩斯电影中心的教育实验
另一个范例:霍夫曼和他的学生们
08影像时代的生存指南 221
新媒体影像改变了传统的视频传播模式
影像时代信息传播的规律
用影像讲故事源于人类的文化基因
致谢 231
尾 声 235
內容試閱
[推荐序]
在我小时候,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差距就像大洋的此岸与彼岸。只要是图画,无论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无论是手绘的还是拍摄的,都只是供人观看的事物,仅此而已。而文字则只是供人阅读的。
但从某一个时刻,我开始意识到,影像也是一种语言。我必须承认,我是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到这一点的。我无法具体告诉你特写镜头与推拉镜头的区别,我也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存在镜头剪辑这么一回事。但我还是会感受到不同层次的情感张力、色调变化,以及画面比例、景深、光影、节奏、色彩、动作和肢体语言等细枝末节的变化和调整,这些都能在观众进入剧情时对其视觉起到引导的作用。换而言之,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电影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意义非凡。持这种观点的人可不只我一个。
随着渐渐成长,我开始对电影和电影制作产生了兴趣,也阅读了一些关于电影史的书籍。我发现,人们还是在苦苦地探索电影的奥秘,毕竟电影的诞生不过是几十年前的事情。电影史讲述的无非是影视明星和好莱坞的传奇故事,还有一系列重要的里程碑式的电影,比如《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贪婪》(Greed)、《爵士歌手》和《公民凯恩》等。电影制作本身存在着诸多限制,搭建场景规模较大、花费不菲且困难重重,超出了我们普通人的能力范围。如今市面上介绍如何自制电影的图书还是围绕着特写、广角、表现灯光等枯燥无趣的概念展开讨论,其观点也通常墨守成规,说起特写就是代表了情绪化、交叉剪接是为了营造紧张气氛、推拉镜头则代表神秘,对此我感到很遗憾,而且还有一点儿悲哀。
种种问题之上萦绕着的是文学与电影之间奇怪的对立现象。在一些人眼中,电影总是被排除在高雅艺术之外,被看作低级的艺术形式,而话剧和小说则被看作相对高级的艺术形式。对他们来说,电影不过是玩具,是没有任何想象价值的消遣对象;电影是轻浮的,而其他艺术则是严肃的。甚至有人认为电影根本称不上是艺术,因为它是合作的成果。他们认为,影像转瞬即逝,而文字则能传承久远。我知道,旧的偏见很难消除,但我也惊讶地发现,这种特定偏见仍然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没想到这么久它还未消失殆尽。
接下来就是电视。如果电影算是庸俗和逃避现实的消遣对象,那么电视则更加缺乏实质性内容,也更是令人沉迷的娱乐工具和消遣对象了。无须多言,电视不是需要阅读的事物,你只需要打开电视,坐下观看便好。
20 世纪60 年代初期,随着16 毫米电影机和便携式声音设备的发明,有关电影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卡索维茨的《影子》(Shadows)、让 吕克 戈达尔(Jean-Luc Godard)的《断了气》(Breathless), 还有安格的《天蝎星升起》(Scorpio Rising)以及布鲁斯 康纳(Bruce
Conner)的《宇宙射线》(Cosmic
Ray)等先锋电影就是最佳的例证。全世界的电影人都在以全新且革命性的方式讲述故事,我已经多次提过电影史上的这一时刻,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对我的影响力也变得愈发强大。那个时代最有趣也最激动人心的一点是,能够接触电影的人和无法接触电影的人之间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与追求时髦无关。相信我,像我们这样整天泡在电影院里的人离时尚还差得远着呢。
我们知道,在灯光亮起时,电影不是供人消费后便遗忘的事物,而是需要人们专注而感情充沛地反复观赏和研究的对象。事实上,观看电影与阅读小说、欣赏戏剧的方式毫无二致。我们会一起关注帕索里尼的最新电影,研究伯格曼的作品,然后走进黑泽明的世界中。要知道,对一部电影的记忆会启发并充实我们观看其他电影时的体验。这些电影为安东尼奥尼和萨蒂亚吉特 雷伊(Satyajit
Ray)创作新电影奠定了基础。同时,已故影评家安德鲁 萨里斯(Andrew
Sarris)也向我们展示了好莱坞电影的辉煌成就。他们不仅告诉我们,喜爱约翰 福特(John Ford)和阿尔弗雷德 希区柯克这些电影巨匠没有问题,同时也告诉我们,应该学习法国人,并对他们的电影摄制法表示认可。许多过去的大师级电影人目前仍在制作电影,所以福特的《双虎屠龙》(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和希区柯克的《鸟》(The Birds)永远都会在关于电影的伟大交流中被提及,且每部电影都会成为人们谈论的对象。
时至今日,我们对这种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了,但半个世纪以前的人们对这些是闻所未闻,更不必说对那些无法接触电影的人造成极大的威胁了。电影作为一种新奇事物是易于为人们接受的,但将电影视作艺术形式呢?这不可想象。一些电影和电影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我想举三个例子予以说明:安迪 沃霍尔、 萨姆 富勒(Sam Fuller)和让 吕克 戈达尔。一位摇滚乐评论家曾说过,如果你不喜欢滚石乐队,那就谈不上喜欢摇滚乐。我们也许可以说,如果你观赏了这三位大师的作品,却没有发现蕴含其中的美好、神秘感,体会到故事的流畅性,那么你根本就不是真正喜欢电影。现在,我想以另一种不同的方式解读:如果你坚持认为动态影像是被消费和遗忘的对象,那么一般的电影你都无法欣赏,更不要说欣赏沃霍尔、富勒和戈达尔的作品了。
同时你也无法注意到电视和广告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在1960 年,通过电视直播的总统选举辩论中,著名的尼克松 五点钟阴影案例出现后,政治家和演员都开始更加注意自己在电视上的形象。电视广告经过精心设计后,以最出其不意的方式打动着人心,这意味着广告业一直在变化,适应着文化的每一次起伏,将人们对视觉的理解重新定义到了毫秒。我还记得以前人们对电视怀抱忧虑,担心它会对文化产生不好的影响,但此时文化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做好准备。我们需要停止忧虑,并开始细细品味电影的魅力。
在2012 年,动态影像无处不在:电影、电视、视频游戏、Youtube、流媒体、出租车的电子屏、地铁广告、电子广告牌等。对我们这代人来说,这种发展最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图像是由非专业人士创作,由不同形状、尺寸和价格的智能手机及照相机拍摄的。人们对视觉素养的需求愈加迫切。事实上,这种视觉素养对现代人来说已经必不可少,《影像叙事的力量》这本书从一个电影爱好者和教育热心者的独特角度出发,帮助我们将这种需求梳理成具体的观点。阿普康从石洞壁画开始,带领我们一路探索到Youtube 及其他媒介形式,从古登堡到爱迪生再到希区柯克,通过这种方式,他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到,文字与影像之间联系紧密,而非天差地别。在整个过程中,他重新定义了素养(literacy)一词,使之涵盖了当今世界上所有的传播方式。
在2001 年,为了宣传《纽约黑帮》(Gangs of New York),我来到了雅各伯恩斯电影中心(Jacob Burns Film
Center and the Media Arts Lab),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阿普康。十几年以来,电影中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令人激动、欣欣向荣的独立剧院,同时也是一个创新性教育中心。在那里,阿普康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五花八门的课程,以视觉故事为中心,将批判性观赏、制作电影联系起来。
《影像叙事的力量》罗列出了我们需要哪些工具来培养我们的意识、对每条信息及每个动作的注意力,而不去管这些信息和动作是艺术性的还是投机性的,无论是印在纸上的还是出现在屏幕上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对素养的呼吁,更是一幅精巧的路线图和指南,指导着我们如何传授并培养自己的素养。
马丁 斯科塞斯
国际著名导演,电影社会学家


青少年教育离不开视觉素养
丹尼斯 马伊卡(Dennis Maika)在纽约州芒特基斯科的一所学校教授美国历史课已有36 年了,随着标准化测试和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席卷校园,他发现学生们的论文质量几乎每年都在下降。孩子们不再努力去参与,似乎上下求索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不再受人重视了,他觉得必须找到其他的方式让美国的高中生重新对历史课感兴趣。
十几个公共学校的老师也对我说过类似的问题:他们被当地教育机构强制推行的2B
铅笔填涂测试束住了手脚。尽管他们知道学生们天资聪慧,也准备好了全力投身于自己向往的项目之中,然而公共学校环境却不利于学生创意的迸发。和许多老师一样,我认为不是他们让学校失望了,而是学校让他们失望了。
我们帮助马伊卡解决了这一问题。他用8 个月密集的视频拍摄任务代替了原来的期末论文,这一任务和纸质作业一样都具有学术上的严谨性。
作业没有什么变化记录某一个总统决策产生的效果,但是学生们必须以视觉媒体的方式完成。学生们必须调研、写作、修改、剪辑,然后制作一段10 分钟长的视频,这比听起来要困难得多。他们必须寻找原始史料,创作自己的作品。这需要一定的文献搜索水平,比我们在20 世纪60 年代利用的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的要求更高。
马伊卡见证了一代学术潮流的兴起和消亡。但谈到这种方法所带来的影响时,他的双眼亮起来了。这是我在教学生涯中做过的最激动人心的项目了,
他后来告诉我说,学生们以前所未有的严肃态度和深度探索了这些话题。因为他们一直考虑着观众最终对此会有什么看法,而不只是提交一篇期末论文,所以他们的作业都经过了多次修改。
有一名学生制作的视频主题是美国前总统杜鲁门对日本广岛投放原子弹的决策。在视频结尾处,他们创作了一首说唱诗歌,将美国历史的这一瞬间和现今的世界联系起来,针对现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一些尖锐问题进行发问。另一组同学创作了一段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式的广播,他们用播音腔完成了作业。这些项目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他们都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完成作业。其中一名学生告诉马伊卡,这是他在学习生活中第一次查找图书馆藏书之外的书籍。马伊卡之前从来没见过学生对自己的努力和课堂作业如此骄傲。
这种教学形式正在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学区越来越频繁地为人们所采用,它也启发我们应该在全美范围内普遍推行。在视觉素养发展的时代,我们有两种选择:第一是,公共学校顺应21 世纪信息传播发展趋势的潮流,运用主流的媒介形式开设课程,不止教授学生读写,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听、说。第二是,他们也可以让势不可当的媒介影响力从大家眼前飘过,当课程显然落后到跟不上时代潮流时,再试着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我知道这种以布置任务的方式推广视觉素养显得很强硬,但我相信这会成为教育部门在未来10 年内最关键的决策之一。过去10
年中我一直在研究公立学校的常规教学方式,同时也在开发自己的教学项目,但我遗憾地看到教育体系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其中最大的缺陷之一是我们对学生的评测方式,我们应该评价孩子是否真正学到了东西,还是浪费时间整日坐在教室中无聊地学着一些不会对他们的生活起到任何作用,也无助于职业发展的内容。我们人类不只是喜欢故事的动物,我们也是会因受奖励而驱动的动物,这可以追溯到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假如有人为我们展示一只鹦鹉,我们便会努力朝着鹦鹉的方向发展。因此,人们自然认为我们测评什么以及如何测评将会指导着我们的关注点和行事的方式。
视觉素养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我们需要在新的素养世界中重新考虑如何评测素养及由此取得的进步。教育一直专注于为人们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培养出能够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公民。当今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所需的技巧甚至与几十年前都大不相同,但我们的学校还是陷在过去的旧思维之中。
麻省理工学院称学校的使命应是:让学生准备做还未存在的工作。著名的教育家肯 罗宾逊领导着英国国家创新、教育和经济委员会,他也是《让思维自由》一书的作者,他表示我们需要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技巧以解决未来无法预料的问题。麻省理工学院和罗宾逊的观点都围绕着创意、创新、问题解决、跨文化沟通和交流展开。事实上,无论对于哪种学科,在教育的历史中,沟通一直都是课程教学的中心。我们不能学习(或教授)自己不能传播的事物而今传播在越来越多地通过视觉媒体来实现。
当今世界中,我们的孩子需要的技巧不仅是那些用标准化测试来衡量的死记硬背的信息,还应是批判性地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这些信息并有效表达自我的能力。
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抛弃公立教育体系的一切,但我们需要通过视觉传播的角度来审视现行的教育体系。在仔细留心媒体制作的艺术时,我们看到了媒体制作已经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完善生活技能,而这些技能在职场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我们能将对变革素养的关注与高深复杂的数学、科学、社会研究、语言艺术和其他技能结合起来,就能达到教育的目标。
当然,我必须先承认一个问题,如何评测和评测什么内容同样重要。因为评测决定了课程的制定,这也应是评测本来的作用。
当代教育体制的局限性和公立学校教学质量控制的难题,使得我们沉迷于量化的概念之中。如果我们不能用数字对一项事物进行测量评估,那么这个事物就相当于不存在。2001 年开始施行的不让一个孩子落下(No Child Left Behind)项目的最终结果是,我们的校园更加坚定地贯彻了科学管理的原则,该原则是1911 年由弗雷德里克 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提出的,他将工厂里的工作分成了能够精准评测的重复性动作,从而实现最大产量化。科学管理法的确提升了美国的生产力据说约瑟夫 斯大林也很欣赏泰勒的主意,这种方法虽然提升了工人的地位,却削弱了工艺大师的地位,而工艺大师与作品之间建立的联系是有机而充满情感的。
奥巴马和前教育部部长阿恩 邓肯(Arne Duncan)试图摆脱前几届政府采用的低效教育政策,推出了力争上游(Race
to the Top)计划,该项目为美国各州提供了近几十亿美元用于启动创新性教育战略。然而,他们忽视了用来评估的标准已经过时了。
我们仍然使用着与过去相同的标准,但现在的教师为了实现这些标准面对着更大的压力。这无疑会为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和表达自我留下越来越小的创意空间,而且我们很可能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落后不前:批判性思考、有效沟通、创新性分析和解决问题、协同合作的能力。
托尼 瓦格纳(Tony Wagner)在《教育大未来》(The Global Achievement Gap)一书中,深入剖析了那些阻碍教学方式变革的混乱观点和行政壁垒。作为哈佛大学教育改革领导小组计划的负责人,他直白地说道:无尽的州立标准测试对于让学生独自负起责任来说,既缺乏效果又缺乏效率,他们既破坏了学生的士气,也打击了老师的热情。据称,有些老师每年要为学生组织的标准测试多达15 场,许多测试完全是出于行政展示的目的,或者是为真正的州立测试进行演练。这对学生来说简直是折磨,他们既看不到作用也看不到回报。说实话,我并不会将责任怪罪到他们身上。
瓦格纳建议,应该采用一种真正的测试来衡量学生的各种技能,而这些技能是学生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分析和创意性表达。他和教育大师罗伯特 斯滕伯格(Robert
Sternberg)持相同的观点,即认为我们现行的多种计算训练,包括大受追捧的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都很难真正衡量学生在某一个领域的分析能力。
而我们也知道,能够进入常春藤盟校学习的那些在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中分数耀眼的孩子,不一定获得了恰当的教育。即使某个学区能够教出考试分数尚可的孩子,这也仍然很难看出孩子们是否准备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了。这就像是用温度计测量降雨量一样。
在影像时代,怎样弥合数字鸿沟
当下的学校课程设置并不能让我们获得这样的体验,这么看来,它们称不上现代化的教育,并且显然有被时代抛弃的危险。学校课程要求的能力数学、语言和科技都很好也很有必要,但交流这些知识的方式却严重滞后。
我总是想着,教育理论家海蒂 雅各布(Heidi Hayes Jacob)写道,许多学生在每天早晨迈进校门时,会不会觉得自己在穿越时空。随着他们跨过门槛,是否会觉得回到了20 世纪80 年代的生活场景?放学之后,他们是否感觉又回到了21 世纪?
存在缺陷的衡量素养的标准,会让我们的教学甚至停留在里根总统以前的时代(卡尔文 柯立芝总统可能会更喜欢)。升级课程来培养新素养、制定一套衡量学生能力的新标准已迫在眉睫。
目前我们学校设置的基础课程,比如英语、数学、历史、生物、化学和物理也是不久之前教育制度改革的成果。我们习以为常的学科划分原则实际上是1892 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年会上提出的前沿性改革成果。那时,人们认为学科划分遥不可及,农村校舍经常教授当地老师认为合适的科目,可能会教授莎士比亚戏剧,也可能会教授亚历山大 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的生物观察报告。不同城镇和州际的标准迥然不同,当时的出版商就像现在这样为孩子们提供着各种教科书和读物。
美国国家教育协会组建了一个叫作十人委员会的团体,听起来像是宗教法庭或中层经理的超级英雄联盟。委员会由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 艾略特(Charles
Eliot)担任主席,目的是解决当时教育者之间的理念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应该接受更多希腊经典和拉丁语语言文学教育,而那些高中毕业后就工作的学生应该接受职业培训,成为更有用的工匠和工人。这会强化学校内不成熟的分班制度,给一些人贴上愚蠢的愣头青的标签,而给另一些人贴上如西塞罗般的审美家的标签。
十人委员会采取了折中的方法,建议采取8 年制的基础教育,然后是4 年的中学教育,并开设英语、数学、生物、公民教育和外语这样的通用课程。因此,我们在公立学校中学到的课程并非是从戴安娜神庙时代原原本本地继承下来的,而是进步的教育者在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过程中更新教育系统、推行国家改革的结果。
这些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今天我们的教育制度同样需要进行相似的转变,改变我们评测学生素养和竞争力的方式。我的建议是,我们现在应该摒弃所有一百多年前美国国家教育协会(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倡导的通用课程。这些曾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体系的坚实支柱,它们推动了亨利 卢斯(Henry Luce)所说的,象征着国家成就和声望的美国世纪的到来。为此,我建议进行一场以提升现有价值观为基础的教育改革。
在21 世纪,公立高中的每个学生只有掌握了如下技能才能准许毕业:
(1)能够为视频短片撰写剧本;
(2)能够利用正确的表达元素拍摄连贯的视频;
(3)能够从原素材中剪辑视频,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能够掌握传播渠道,包括互联网;
(5)能够批判性地理解和解构视觉媒体。
我认为,要求教授学生这些合适的技能可以将公立学校从其深陷的中庸之道里拯救出来我并不是唯一持这种观点的人。美国国家英语教师委员会有35 000 名教师成员,他们致力于提升国民的语言艺术、学习和文学素养。在2008 年,委员会通过了对素养一词核心定义的补充说明:
素养一直是在特定群体中,成员之间共享的文化和沟通实践的集合。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素养的定义及范围也在变化。因为科技已经增强了文化环境的强度和复杂度,21 世纪需要拥有各种能力和竞争力的人才,他们应具备很多素养。这些素养从在线报刊阅读到参加虚拟课堂,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着且具有可塑性。像过去一样,它们与特定历史、生活、个体和团体之间的社会轨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1 世纪的读者和作家需要具备以下素养:
(1)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熟练程度;
(2)与他人建立联系,共同跨文化解决问题;
(3)为全球社区设计和分享信息,从而实现各种各样的目标;
(4)管理、分析、综合不同的瞬时信息流;
(5)创造、批判、分析并评估多媒体文本;
(6)关注这些复杂环境需要的道德责任。
帕特里夏 爱德华兹(Patricia Edwards)是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系的教授,也是国际阅读协会的主席。国际阅读协会是全球最大的专业性素养协会,在成为协会主席后的第一次年度声明《素养概念重塑》中,爱德华兹列出了21 世纪在素养方面教育者必须重新考虑的关键问题:
也许扩大素养学习视野的第一步应该从视觉素养开始。视觉素养源于用来阅读的图像和符号。用图像传递含义比文字更易为人们所接受,这让视觉素养成了一种有力的教学工具。利用视觉和数字媒体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为瞬息万变的未来做好准备
因此,我们必须扩大素养的含义,使其不仅局限于阅读和写作,也需要包括解读视频和数字文本教师会帮学生利用必要的工具为自己争取权益,在丰富的媒体环境中大展宏图。
只将素养解释为对印刷媒体的掌握,这一理念已经过时了。新的定义不仅必须能够解释变化的人口情况,也能迎接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挑战。如果学生想要满足未来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对自身能力的需求,那么他们必须能够适应并彻底改造自己阅读和书写世界的方式。
虽然我们的老师知道未来社会的素养需求,但教育部门还需要聆听大众的声音。自从上一次美国教育制度出现重大变革以来,社会上就出现了许多批评之声。2001 年,不让一个孩子落下项目正式写进法案,得到了小布什总统和国会大多数成员的大力支持。该法案承诺,政府将会在教育方面投入更多资金,但要求学校采用各州制定的标准化测试,评测学生们是否取得了进步,如果测评结果不佳,那么执政者将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惩罚。该法案值得称道的目标是:它试图打破教师联合会和自以为是的行政人员们建起的密不透风的高墙,为衡量孩子们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设立起实实在在的评测数据,发现哪些学校运转不佳需要彻底的变革。
该法案最薄弱的部分在于人们对标准化测试的讨论,他们罗列了许多用来衡量教育成果但无效的方法。这样的测试容易耗尽学生在课堂之外的一切创造力和即兴创作兴趣,它们教给学生的更像是19 世纪时法国课堂上流行的死记硬背。那时的教育部长看看桌子上的钟表就能告诉访客全法国的学生正翻到了《维吉尔》(Virgil)的第几面。在不让一个孩子落下项目中,这样的测试却成了无价之宝。
老师们抱怨说,只有分数才能带来回报,依分施教成了课堂上不可避免的管理方式。有些地区甚至鼓励作弊,这样学校才不会失去联邦资金的支持。一些不适合测验的学科至少不适合用单项选择来计算分数的学科,比如艺术和音乐则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因为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了英语和数学上。这就好像知识色带上的光谱被压缩得只剩下红色和黄色。我们就只能做到这样吗?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