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NT$
286.0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NT$
908.0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NT$
301.0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NT$
2030.0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NT$
1010.0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NT$
454.0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00.0
《
当你沉默时(悬疑推理 反PUA 反家暴 女性独立小说,揭秘情感PUA的真相,女性自我救赎的文学典范)
》
售價:NT$
255.0
編輯推薦:
这是一次记录,也是一次内省整理自己的一天。发现自己也从未认真对待过的某个物件,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审视自己的生活。我们停下来,聊一聊为什么你需要这些物件,聊一聊这复杂又简单的生活。那件小小的一直陪伴在身边的物件,承载了我们的感情,代表了某个时刻的心情,无法舍弃它也许只是无法放下心中的人。
內容簡介:
想象一下,假如你将一天中所触碰过的一切都记录下来,你这一天会是怎样的。从智能手机到肥皂,从香料到勺子假如你将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呢?它们会讲述一篇更宏大的叙事吗? 受到这一灵感的激励,保拉祖科蒂周游世界,找到了年龄、文化、职业和背景都迥然不同的一批人。她请他们将24小时内触碰过的每一个物件都记录下来。随后她将这些物件放在一起,将它们拍摄在一张照片上。从东京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到中国一个皮影戏老艺人,从伦敦的一个清洁工,到马德里的一个修道院修女,《我们所触碰的一切》通过呈现他们拥有、消耗、需求、选择、珍视和无法脱离的物件,向读者讲述他们的故事。
關於作者:
保拉祖科蒂是一位人种论研究者、工业设计师、潮流预测员,她还是 the overworld一个创意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她生于阿根廷,在获得英国文化协会的奖学金攻读设计战略和革新硕士课程后,她居住在英国。毕业后,她在设计和创新咨询公司西摩鲍威尔工作了12年,为NIKE、LG、STARBUCKS,硅谷创新实验室的设计咨询顾问。2015年在上海多伦美术馆参加时间胶囊现代艺术展览。
內容試閱 :
假如物件会说话
设想,从你一觉醒来到晚上入睡,你所触碰的一切都会被记录下来。再设想,如果将这些物件摆放在一起拍一张照片,那么有关你和你的这一天,从这张照片里会透露些什么呢?当陌生人看到这些按时间顺序摆放的物件,会对你的生活猜出个大概吗?他们会猜到些什么?又会遗漏些什么?
从家到工作场所,再到日常所使用的配件,我们被那些自以为对生存至关重要的物件包围着。而这些需求庞大而纷繁有的是生存所需,有的是装点门面,有的用来补偿,有的用来呵护,有的体现情感维系,有的体现自我表达。
本书记录了62个人在一天之内所触碰的物件。书中出现的人物来自六大洲,年龄跨越70个年头(四代人)。之所以会选择这些人,一是出于我自身的好奇,二是出于再现各类人经历的渴望。我也想将一些家人和朋友纳入其中,因为我十分想知道他们的一天能透露些什么信息。
人们所触碰的物件依靠自身因素上升到故事作者的地位,为我们讲述他们的工作、兴趣、度过这一天的寄托、信仰、恐惧,以及所关心和所要学习的内容。这些照片在视觉上有极强的冲击力,无论是人为策划的,还是浑然天成的,都展现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行事风格和色彩组合,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粒2015年时间胶囊。
考虑到这些照片在未来也可用作考古研究。我有一种冲动去记录下人们当下与物件的互动。我们对过往文明的许多了解都是从物件中受到启发的。人们的财产、工具、器皿、衣物、手稿和艺术告诉我们他们所从事的工作,还有猎捕、种植和食品,以及如何表达自身。我们使用的物件也将会起到同样作用吗?
在过去的十五年间,我周游世界,涉猎过100个人种学和趋势绘图项目。这些项目研究人与物件之间的关系:那些被使用的物件和一些甚至还不为人所知的物件。作为一个工业设计师、人种学者和预言家,我所擅长的是预见人类将会置身的情景和他们将会使用和需要的物件。
在上流社会,上流社会,我的研究、设计和制造公司都致力于此类项目的运营,它同时也支持一些自创项目,比如,写本书之类的。在我创立自己的公司之前,我是西摩鲍威尔公司的未来部总监和研发部主任,那是一家有关产品设计和创新的顾问公司。
技术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来带了影响,我们的行为也随之改变,而我也有幸追随这些变化。上流社会的客户已不再要求我们对个别产品做研究;而我们也不再研究人们如何看电视,取而代之的是研究娱乐的未来(我们甚至曾研究过搜索的未来)。从对物件本身的专注转向对需求的专注,使我们看到一些产品是多么容易过时。有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手提电脑,我们就可以不再使用一大批物件,例如立体声音响、DVD播放机、书、地图、照相机、计算器、日记本、日历、闹钟、收音机、手电筒和现金。
这种替代也侵蚀了行为和物件间的联系,影响了我们理解事物的方式。假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拿着书,就知道他在阅读。但如果某个人拿着一台平板电脑,他可能在看电影,可能在预定酒店、机票,也有可能在购物或是录像。技术正越发嵌入我们的生活,这让我们的行为变得越来越隐蔽。它改变了我们外在接触物件的方式,有时使我们接触物件的频率大大减少,有时给以我们新的物件,供我们摆弄。
在这些急速的变化中,2015年似乎正是时候用镜头如实地捕捉我们所触碰的物件捕捉它们作为人们个性、偏好和情感叙述者的角色。
《我们所触碰的一切》一书的设计和基本准则十分简单。我去接触人,让他们将一天内所选择触碰的所有物体记录下来。这些物体不包括诸如门把手、水龙头和电灯开关之类的永久性物件和像汽车之类的大型物件。即使有的物件在一天之内被触碰了许多次(例如,手机),它们也只会被记录一次。我请人们将触碰过的任何火车票、收据或报纸都保存下来,而水果之类容易腐烂的物品则会在拍摄时用同一种物品替代,交易用的金钱也会用到替代品来表示。
在拍摄时,每个人都边向我讲述他们的一天,边递交这一天所中触碰过的物件。诚信是这一简短陈述的基石,而参与意味着将你触碰过的所有物件都和盘托出。
我每到一个城市都会租用一处工作室。拍摄这些照片需要恰到好处的室内光线和白色背景纸。背景纸用来按时间顺序(即物件被触碰的先后顺序)陈列物件。我总使用长4米、宽2.7米的帆布;每张照片都是我用佳能6D相机的单拍(而非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合成图)。我把相机挂在离帆布3米高的地方,并用苹果手机控制相机,这样我就可以远距离观看照片、更换背景并且拍摄。物件越多,拍摄的照片就显得越紧凑。
每一张照片在一开始都单独出现,没有附加信息,这样就能去推测这个人的一天,随后再翻过一页去发现更多,比如他们的年龄、性别、住所、职业、兴趣、长相一些照片可能很容易解码,而有些照片能向你更为细致地展现人们的一天,你可以想象人们使用照片中物件的时间和场所,是否跟同伴在一起,甚至是他们的感受。
我避免给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份额,因为不同年龄和背景的人会相同的地方。就我个人而言,我和东京的一些人穿着类似;与洛杉矶的一些人有相同的音乐品味;和上海的一些人有同样的灵感源泉。我之所以将自己的公司命名为上流社会,是因为其含义是将个体在特定时间按照其使用的镜头统一起来的通信线。
所以,当你看到这些相片时,应该问自己问题,发现规律,找出新的联系,突破人们的年龄、工作和地理位置去想问题。一位初为人母的伦敦女子和一名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退休员工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哪些物件更能体现人们的情感诉求,而非仅仅是派上某个用场?哪些物件是有价值的?按主题排序,看看哪些特征能支持你的分类(格式、颜色、材料、品牌)。哪些物件是你能看见而别人不能看到的?
你从一张照片中看出的名堂会是你自己的发现。请注意:这可不仅仅是洞察个别物件,而是去理解一个物件在一天中扮演的角色及它和其他物件之间的联系。出现在清晨的一杯咖啡同午夜摆放在一堆文案旁的咖啡可有着不同的内涵。厨房里的一个搅拌机可能意味着使用者正在烘培,但搅拌机旁的颜料壶则表明这是艺术家为了获得理想的混合色所采用的一种全新方式。不是每一个物件都仅有它表面的功用。
记录你的一天能使你变得警觉,留意你所触碰的物件能使你从中对自己有更多了解,许多本书中介绍的人物都对此表示肯定。我们普遍都太忙了,以至于无法停下反省自我:我们清晨触碰的第一个物件、我们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我们置身于所喜爱的书本中和为自己的孩子煮饭时是多么愉快。许多设备的发明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回忆一天中所做的事情消耗的卡路里、走的步数、压力程度但答案早已在我们眼前。
我们能从物件中看到自身。拍摄时,人们可以回想过往,甚至憧憬未来:五年后我不想再看到香烟我将不得不割舍我那些可爱的玩具我想在两年后看到婴儿用品。
每个人每天所触碰的物件数量平均约为140个,虽然数量是个武断的判断标准。一些人会觉得他们触碰了很多物件,而另一些人会说他们触碰物件的数量还不够。二十来岁的人想要更好的物件,而三十岁及以上的人希望自己的所属物品少些。
想象十年后我们再次运营这个项目。那时会有哪些新的物件,哪些现有的物件又会消失?
当我们想从这些照片中推断未来的物件时,可以聚焦到我们所使用的高新技术产品。而这些正是生命周期最短的物件,它们很快会过时。相对而言,我们的杯子、餐具、抹布和梳子大体上不会改变(美学价值除外)。但假如技术最终也会影响到这些物件,比如使它们更智能,成为更为广阔的网络的一部分,那我们与它们的接触就会改变,也会产生新的期望。更有趣的是,何种崭新的产品能横空问世呢?我们需要什么?我们如何做事?我们将学会何种新的技能?我们如何展现自我身份?
无论我们年龄多大、来自何方,触碰物件都是认知世界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依靠审视我们一天中触碰的每一个物件,希望能对我们的自我有一些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