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石述思继二十万册畅销书《石述思说中国》后又一全新力作。
本书记述着作者对一些社会热点现象、时代敏感痛点的观察和思考,观点犀利,笔锋有力,文字理智,情感炙热。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评论社会热点、探寻时代痛点的犀利作品。主要围绕当下中国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论述,从国家政策、教育问题、贫富差距、经济形势、全民潮流、文化现象等方面揭示中国当下之现状。本书观点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部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關於作者: |
石述思
河南郑州人,资深媒体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曾担任《工人日报》社会周刊编辑部主任,工人日报社会周刊编辑部主任,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七获中国新闻奖,数十次获省部级各类新闻奖项,发表各类新闻作品200万字。
其作品有《石述思说中国》、《实话石说》、《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
目錄:
|
目录:
一、社会的不能承受之重
人贩子该判死刑吗?
乡村中老年人性侵女童的精神之殇
三个辅警和一个失足女
没有一寸土地可以沦为贪官避险天堂
一对公务员夫妇和16名交警的对抗
一个监督公车者之困
二、教育的沉痛现象
弃北大读技校背后的真正危机
当北大学生会主席成为飞贼
大学毕业生留京比出国难?
农村孩子上大学难就业更难?
摇滚藏獒
富家子弟最大的敌人
中国孩子的土豪梦
三、弥足珍贵的财富
总理如何破解中国最大民生难题?
养老金并轨与公务员加薪
公务员的金饭碗一去不复返?
中国楼市靠农民工拯救
以房养老的头号敌人
保定房价因何亢奋?
房价为何难以下跌?
中国房价降价潮能持续多久?
延长春节假期难在哪?
宰死人与无所畏惧
四、构筑尊严的一砖一瓦
中国改革最难点在哪?
富人该怎样帮穷人
无颜回乡与老无所依
一枚八旬老太发射的诈弹
一个老太与三个孩子的PK
透过灰暗人性的你的眼
谁制造了郭美美?
医护人员被谁逼至墙角?
5%钉子户为深圳蒙羞
94个百亿富豪和31个农民工
农民工告别二等公民难在哪?
?中国农民面对的最大不公
延迟退休缘何争议多
外国退休老干部的身价
一个80后公务员的弃暗投明
央企高管因钱纷纷离职?
五、经济大潮下的困境
大数据中的股灾前兆和股民心理
股市暴跌在教会年轻股民什么?
疯狂的牛市还能跑多远?
瘸腿中产抛弃国货
洋品牌逆袭中国市场的底气
中国败家娘们掀起的网购泡沫
苹果不如工商银行赚钱之忧
世界上竟有两个麦当劳
中国商业为何缺诚信?
企业家为何对着总理赞政府?
六、全民关注潮流背后
一个大国总理的情感与理智
一句总理辛苦了引发的攻击
发证的,别再烦总理成吗?
央视羊年春晚像联欢会
冯小刚和春晚的一场交易
谁能挽救春晚
谣言将名企逼成窦娥
一种叫最美的十字架
国人抢购iphone6是犯病?
一个月90块钱的幸福
坚硬外壳下的爱情
七、矛盾下的深层诱因
名人冰水浇头能否浇醒制度?
宋仲基因何入中国
粗鄙的消费者和辩护者
每个遇难者都应该有姓名
邵逸夫最大的遗产
中国大款爱上巴菲特的午餐?
中国游客为何在泰国密集违反交规?
组织为何盯着李娜不放?
马云狩猎纯属富豪找乐
一个最奇葩政府机构之死
舌尖上的狗?
八、闲言碎语
亚洲首富为何炮轰互联网思维?
首富王健林融资血泪史剑指金融垄断
王健林的电商大梦
全民消费王思聪
中国民营企业最怕什么?
联合国竟成骗中国牛人的利器
尼泊尔撤侨的中国速度
APEC的蓝天
中国人的世界杯
|
內容試閱:
|
我心光明
这是一本我相当犹豫的书。
一拖再拖。
无奈磨铁的编辑倾注了令人感动的热情,并冒着赔钱的风险不屈不挠地催逼我。
这不是能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是爱。
在一个互联网崛起,新媒体潮流惊涛拍岸的时代,平面媒体出身的我与出版机构的编辑总有抱团取暖的感觉。
这个时代充满繁华,却无力沉淀真正的价值。
女为悦己者容已发展到男女都为悦己者疯狂。
再高的颜值也经不起岁月的摧残,韩国大夫更帮不了那些厌倦自己长相去重新装修自己脸庞的名利客。万一遇到个兽医临时改行的,你就惨了。
有钱没钱的都娱乐至死,不同的,或许只是有人抱着林志玲一起踏着红地毯被万千聚光灯萦绕;有人寒风中抱着破吉他站在街头卖唱,倔强地等待中国好声音导演的突然降临。
从小受着重如泰山的教育,成年后却活得轻如鸿毛。
人世间的悲剧莫过于此。
自古以来,中国不缺乏道德家,但往往缺少道德。很多连道德家都无法遵守的教条更是超出了大众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孔子被困陈国所说的君子固穷是感人肺腑的,他的践行也是前无古人后未必有来者的。
孔孟最初主要怀着朴素的济世情怀去劝不自觉的君王们从良,后来竟被确定为管理社会的首要准则,并成为以后道德绑架的祸端。
传统文化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用其管理公共事务,而在于去帮助物欲横流、价值迷失的名利客去遏制内心贪欲,完成自省和升华。
然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忠实信徒们往往拿高标准的道德约束别人,正所谓希望别人成雷锋,自己安心当雷人。
更有颇多的慈善家把公益当成沽名钓誉、获得利益的工具,旁人议论两句便抡起道德大棒反击,并赢得媒体广泛认同,相当荒诞。
在学校学过最多道理的学生,走上社会竟有许多人扶不起一个街头跌倒的大爷。
有句调侃:坏老人领着熊孩子赶路,绝配。
拼爹的流行,将爹这个明事理、有担当的正面词汇沦为获得私利的工具。亲爹不行的就拼干爹。
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准则是基于诚信的契约和彰显公平正义的法治。
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道德更多地用于自我约束,而法治担负起管理公共空间的重任。
私德的低下和法治的缺失共同阻遏着经济快速奔跑的中国优雅地崛起。
告别了乡土文明的田园牧歌,故乡已成美丽的追忆,陌生的社区成为新的命运停泊地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演进,加上贫富分化和阶层撕裂,相对于国家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显得更加急迫。
世界是平的,同时,世界又平又热又挤。
全球化、互联网在完成一次线上的全民链接以后,线下的情感链接、价值链接正在发生。
不管多少有责任感的文人如何怨愤地批评大学里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着急地想唤醒每一个装睡的人,用尽平生才学去嘲讽那些用爱国获得利益的鸡贼们,都显得像与风车作战的堂吉诃德。
或许传统说教的方式已经落伍,但人类共同的情感价值永不过时。
在利益催化下隆起的个体孤岛,最终必须试着以公民的名义连成大陆。总有一天,人类的理智一定会强健到能够支配财富,公共的利益绝对地高于个人利益。
这取决于我们今天怎么对待自己和别人。
愿此岸我心光明。望彼岸公正长存。
房价为何难以下跌?
种种迹象表明,发轫于2009年的史上最严厉房产调控已到关键拐点。
临近年关,为了应对考核,各地纷纷出台更严格的限购令,无论深八条、京七条、沪七条都接近将行政力量发挥到极致。
这些剑指高房价的政令带来的结果却是房价继续高企。
1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1个,上涨的城市69个;最高涨幅为21.4%,最低为下降1.5%。
三中全会公报对房产调控只字未提,更加重了市场对房价持续上涨的预期,结合全球量化宽松持续,从严的信贷政策无法真正切断中国房产丰沛的资金来源。
按照三中全会确定的基本原则,政府的主要职能全面转向建设保障房,而商品房则有望交给市场主导。这意味着,伴随着新一轮城镇化的浪潮,中国大中城市房价短期快速下降的可能微乎其微。从长远看,至少到2020年前,有三种力量可能会打破中国大中城市房价只涨不跌的怪圈。
首当其冲是房产税的征收。三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在重庆、上海2011年率先试点以后,目前试点城市扩容在即。在上海市,以上海居民新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上海居民新购房将征房产税,税率暂定为0.6%和0.4%;在重庆,对主城九区内存量增量独栋别墅、高档房、外地炒房客购第二套房将被征收房产税,税率为0.5%-1.2%。据上海财税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2012年房产税收入约为92.5亿元,约占税收收入总额的0.8%。
沪渝两地的试点对抑制房价和增加地方收入作用都不显著。最大的挑战可能是因为它是直接税,在目前的立法不完善,信息不透明、执法缺主体的环境下难以全面推动。于是两地基本上采取了缴税靠自觉的态度,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
随着房产税立法纳入议事日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这意味着中国许多房产的主人有望结束长期的潜伏状态,有望在将来大白于天下。部分房主势必会引起纪检监察部门的浓厚兴趣。
不过,这也预示着房产税全面征收一定充满复杂而尖锐的利益博弈,难度超乎想象。
此外,在大中城市中产阶层甚至普通百姓都拥有房产,又缺乏真正意义的产权,加上地方财税使用不够透明公开,如果征收尺度时机掌握不当,势必会引起民意剧烈反弹,造成严重社会问题;另外,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形成统一的征收标准不现实,而如果任由各地征收,又为中央出台统一法规、进行监管造成障碍。更重要的是,在地方债务如此沉重的情况下,即使中央在1994年分税制的基础上予以完善,进一步理顺与地方的事权财权关系,如果房产税的收入过低,难以遏制和矫正其长期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一个地方民众、政府都不支持的法规是注定行而不远的。
当下中央决策者对房产税采取先进行房源摸底、推动立法、加大试点,是符合实际的。但也为未来三到五年大中城市房价持续上扬预留了更多空间。
第二个力量来自政府保障房的建设。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刚需,大中城市由于占有无以伦比的机会资源,未来对人口的虹吸效应还会持续,而他们无论买房租房都会助推房价居高不下,如果政府能主动承担责任,提供足够的保障房源,势必对房价起到极大冲抵作用,但这会导致政府丰厚的土地出让金收入锐减,加之相关监督问责机制不健全,其积极性普遍不高。比如推出严厉限购令的深圳,目前廉租房建设到位率不足三成。放眼未来,靠行政力量支撑的保障房建设依旧不容乐观,除非财税体制改革取得预期成效而这也需要时间。二是投资。如果收入分配制度不改革、社会保障不完善,面对人民币内贬外升、缺乏财产保值增值渠道的百姓从事房产投资的冲动很难遏制,成为助推房价上扬的另一强大助推器。
第三个力量如果释放,则可完成对城市高房价的釜底抽薪。那就是房市中的天量黑户小产权房转正。三中全会改革方案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一时间,建设在农村集体土地上的小产权房转正入市呼声强烈。但事实没这么简单。在现行法律体系和房产开发制度下,一块土地要变成楼盘,不仅政府需要拿走高额土地出让金,一百多个公章后面都潜伏着各种名目的税费,势必都会最终演化成小产权房转正的高额成本,更遑论在缺乏足够监管的情况下建设的这些住房还存在巨大质量隐患住建部曾称,有监管的商品房平均寿命也只有平均30年,有些人活着,房塌了的意味,何况野蛮生长的小产权房呢,一旦出了问题,谁来负责呢?
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楼市。但中国房价要真正进入理性轨道,却有赖于随着改革的深化,彻底理顺整个房产开发的体制,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甚至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财权关系,这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短期难以取得预期成效,房价持续坚挺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