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
亚马逊六页纸 如何高效开会、写作、完成工作
》
售價:NT$
349.0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NT$
290.0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
內容簡介: |
秉承转型心理学的研究路径,文集《挣扎:转型社会的行动逻辑》直面尖锐的本真性转型心理难题,如社会心态、认同挣扎、歧视审计、教育不平等、污名标定和政策过程。文集为社会心态研究与群际关系研究建构了一种理论模型即心态地图;为中文学界引介了歧视研究的新方法即审计研究;揭示了教育不平等的身心机制,并尝试设计提升处境不利儿童学业成就的干预策略;还深入探究了污名内化动力学和污名社会心理后效。文集最后构造了政策制定者-政策实施者--政策目标群体作为动态的互依三角来理解、解释和预测社会政策过程,期许增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洞察力和想象力,提升学科的文化自觉,助益中国民众的心灵福祉和可持续自由。
|
關於作者: |
方文,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心理学方向和宗教社会学方向博士生导师,教育部2008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2010-2014,2014-2018)。主要研究领域: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群体过程和群际过程以及宗教群体。主持或完成多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8,2011)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0,2003,2008,2014)。主要作品有《转型心理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中国社会转型:转型心理学的路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转型心理学:以群体资格为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和《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等。专著《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目錄:
|
第一章 暴戾雾霾
一、暴戾之社会根源
二、暴戾之阶层模式
三、暴戾之化解之道
第二章 心态地图
一、问题的缘起
二、文献评论:从偏差地图到心态地图
三、实验一:非信徒大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心态地图
四、实验二:基督新教徒大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心态地图
五、非信徒基督徒心态地图比较
六、总结和讨论
第三章 认同挣扎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评述与研究程序
三、型塑移民白领动态认同的社会力量
四、跨界中的移民白领
五、认同挣扎
六、结语与讨论
第四章 《偏见的本质》60年
一、奥氏学术思想的社会理论意涵
二、偏见的认知过程
三、偏见的动机过程
四、偏见的社会文化过程
五、偏见本质的当代探索
六、结语
第五章 歧视审计
一、引言
二、就业审计研究:概观
三、对审计研究的批评和反思
四、改进了的就业审计研究
五、中国的实践
六、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自证预言效应
一、自证预言的实现过程
二、本研究的背景及方法
三、父母期望自证预言效应的量化研究
四、父母期望自证预言效应的质性研究
五、结语
第七章 教育不平等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二、教育不平等的心理机制
三、教育不平等的身体机制
四、提升学业成就的干预策略
五、对相关研究的意义
第八章 污名内化
一、核心概念与研究方法
二、他人眼中的建筑装饰工人劣势地位与社会污名
三、建筑装饰工人的自我地位感知
四、合法化的底层群体农民工
第九章 污名后效
一、引言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与总结
第十章 政策三角
一、导论:一种政策社会心理学的路径
二、内隐在场的国家:分类霸权
三、乡镇村干部联盟:经营基层精英地位
四、村民:能动的政治策略家
五、未竟的结语:从消极互依迈向积极互依
附录1 村庄生态
附录2 访谈对象统计表
后记
|
內容試閱:
|
微观层面上,个体放弃旧群体资格、跨越群体边界、争取新群体资格的过程,在宏观层面上则表现为社会流动。本研究所发现的移民白领的社会流动主要呈现出以下四种特征:
主动性的流动。移民白领因为旧群体或社会环境难以满足实现个人生涯规划的条件,难以满足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或所创造的价值难以受到自身或他人的认同,而主动寻求新群体、新环境。如公司发展进入瓶颈期、工作未受到肯定、缺乏成就感、岗位前景惨淡、工资低等。
被动性的流动。移民白领被旧群体取消群体资格,如裁员、市场管制导致的失业;另一种被动性流动,则是因为要跟随伴侣(或其他家庭关系)的流动而不得不寻求新群体资格。
机缘性的流动。移民白领并未主动地或有目的性地寻求新的群体资格,而是偶然遇到了流动机会,对新的群体持有开放态度而进行尝试,或理性对比后放弃旧群体资格。机缘性的流动过程映射出在社会转型期间,个体的矛盾与漂浮状态周旋于各类不确定性中,所知晓的风险越来越多,却难以对风险大小做出理性评估。
群体资格的嵌套。一个人的所有历史都书写在此刻的他她身上。即使群体资格的激活是领域特异的,个体也可能会在某一群体的语境下呈现另一群体的成员特征。当个体不再是某一群体的成员时,也并不一定意味着相应群体资格荡然无存,群体的特征会被部分地经认同化过程而内化为个体特征,由个体携带至其他群体。也就是说,旧群体资格虽然丧失权重,但却持续在新群体中发挥作用,实际上形成了群体资格的一种嵌套关系。这种嵌套对新群体认同的建构有时产生积极的促进效果,有时则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