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道德经》归元真经

書城自編碼: 289775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普朗光
國際書號(ISBN): 9787506091626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9-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68/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8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85
《 易经与老子 》
+

NT$ 293
《 隐藏的易经 》
+

NT$ 270
《 大众哲学 》
+

NT$ 210
《 再塑意识形态 》
+

NT$ 291
《 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学课 》
+

NT$ 298
《 华学科学与哲学(胡兰成绝版20多年的巅峰之作首度独家面世) 》
編輯推薦:
采用归元的方式,将《道德经》进行了重新整编,更加便于读者对中国经典文化《道德经》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內容簡介:
2500年来,《道德经》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传。期间,研究和注释此经的仁人智士,仙真大德不计其数。有从哲学角度的,又从治国治民角度的,有从养生角度的,有从修行角度的。这些研究,使《道德经》的思想渗透到各家思想中,爱诸子百家的著作中,都可以看到此经的影响。作者重新解读《道德经》,发现了被遮掩的禅宗思想的渊薮:《道德经》以五千言的篇幅,以简练的语言揭示大道真相,教导简单而直入的上上乘修行大法。
關於作者:
普朗光,原名王春辉,男,1965年生,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后进入浙江大学企业管理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7年赴菲律宾经商,2011年回国,从事企业管理。在工作之余,默默修行二十余年,对中国文化经典颇有心得。
目錄
上篇道经 (第一章至第三十二章)

下篇德经 (第三十三章至第六十四章)

附录《道德经》
內容試閱
第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25)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25)
反者道之动。(40)
【释义】
有物其实非物!浑然而成。先于天地而生。寂静而虚旷如虚空。独立而不增不减。圆满而周遍法界,运行不息。可以为天地之母,天地从它而生。
我不知其名字,勉强安个字叫作道。道生出一切大种,并使一切大种充实而光辉,名为大大;一切流逝的有为法幻生幻灭,而道不生不灭,名为逝逝;万物不论远近,一切平等,与道不曾有距离,名为远远;一切运动都是循环往复,都是轮回,都在返回原点似的,可名道为反故。
轮回是道的运动特性。
【点评】
一、本章作为《〈道德经〉归元真经》的开篇是很自然的。因为老子先安名字为道,并指出了道的四个名或特性大大,第一个大指充实之而有光辉,是动词;第二个大指天、地、人、空域四大种,是名词。逝逝,第一个逝指消失,是动词;第二个逝指有为法之无常,是名词。远远,第一个远,指远离,是动词;第二个远指远的概念,是名词。反通返,故即本来。返回本来,反故,所以是轮回。
二、天地未生之前,道就存在,道本来无生,这是道的第一特性;寂兮寥兮,道本来就空寂,这是道的第二特性;独立,道不依附,也不被依附,无所依,这是道的第三特性;不改,虽有万千世界,道还是天地未生前的那个道,道不增不减,这是道的第四特性;周遍法界,无处不在,这是道的第五特性;运行不息,道无灭,这是道的第六特性;可以为天地母,天地从道而生,这一特性即道的大大,这是道的第七特性;加上道的逝逝,即道的真常性;远远,即道的平等性;反故,即道的轮回性,共十大特性。第一章用极简的语言,列出道的十大特性。而每一个特性都是不可思议、超越意识思维的。从这些特性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道与上乘佛法的共性。
三、完整地理解本章的内容,对于理解整本《道德经》是很重要的。然而目前通行的断句却是这样的: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是把道混同于一般之物了,矮化道而成有为法了。逝者,如江河之流水,为无常生灭之有为法,所以不能用逝来说明道;无常幻灭,真常现而不生不灭,即逝逝,正是道的本意。逝逝即道的真常性,或常住之性。远或近是用来描述万物与观察者的距离的。然而不论远近之物,包括观察者人类本身,都是道的产物,都平等地呈现于道中,不曾远离过道,这才是道的特性,即远远。远远即道的平等性。《中庸》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不可须臾离即是远远。现代量子理论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一对量子,如果把其中一个放在太阳系以外,一个放在地球,这一对量子可以同步运动,好像没有离开一样。这或许可以说明道的远远。
四、
《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这与我断句的大大所指的道生出四大种性天、地、人、空域,并使每一种性充实而有光辉是一个意思。万千世界离不开道的这一特性。
五、反者道之动。其意为,轮回是道的运动特性。所以花开花落,所以人出生入死,所以有为法成住坏空而循环,所以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系绕更大的星系转等等。
六、《庄子知北游》中说: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其意为:生成万物的道与万物没有分际,没有距离,而物与物之间有分际,即所谓物的分际。因此没有分际的分际,其实就是没有分际。故道者,远远也。
第二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
【释义】
道,有条条道路或途径可以通达,而其途径奇妙不可思议;名,可以用来表达道之种种特性,而其意义往往超越常义,且在不同场合往往有不同的名字。
无,用来表示天地之始,所以天地无始;有,用来表示万物之母,所以万物有生。有生而无始,所以有生于无。
因此,常处于无中,以观察无之妙;常处于有中,以观察有与无的边际。性空缘起,缘起性空。有与无两者,同时出于道。名字虽异,其实相同。有即是无,无即是有。其中道理,太深奥,太奥妙了,是一切众妙之门。
【点评】
一、反复地理解和咀嚼第一章关于道的特性后,你渐渐地会与下面的声音产生共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方面,承接第一章,指出其中道的含义深刻,名字奇特,不可思议,超越常理;另一方面,提醒读者,本书中进一步揭示的关于道的真义,将有种种不可思议。本句中的非常,有非平常和非恒常两重含义。
二、老子在此提出了有和无的概念,并指出有无同时出于道,名异实同。这实际上指出了万法的实相和修行者的皈依。如果把修行比成登高山,那等于一来即展示了峰顶的风光。禅宗三祖僧璨的《信心铭》: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也是和本章一样的道理。若达此理,则各种经中妙义自然能解,所以说是众妙之门。
三、有即一切存在,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无即无一物,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四、精明中之精明称为徼,徼中之徼称为微,微中之微称为妙。可见,妙几近于无,而徼几近于有。于无中观其妙,无非真无;于有中观其徼,有非真有。这里所说的重点是观的法门,深观直到照见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与《心经》观的法门无二。
第三章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25)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
【释义】
道,生出天、地、人及空域四大种性。道,使天、地、人、空域充实而有光辉!天、地、人、空域四大种性中,人居其中之一。
人中有地性,人中有天性,人中有道性!人,本来具足!所以,人应该生活得自然而然,自在无碍。
【点评】
一、本章说明道的至大,更指出人本具有一切道性!这正是人人可以修道得道的基础。《华严经》卷五十一中说: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说的正是众生皆有佛性,亦即人,法道道!
二、天地本来为一,因为人的存在,我们把人类最亲近的生存环境称为地,地可以是故乡,可以是国家,可以是地球,可以是太阳系,随人类的认识而扩大,地中有地;与地距离遥远的天体或星系就是天,天外有天。天地之间还有无边广阔的空域。天、地、人、空域就是道所生的四大类。人立天地之间,人是地的一部分,也是天的一部分,天地人本来合一!这就是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的句义。


三、本章原来的断句是这样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错谬!首先,按此理解,则四大为道、天、地、人。而实际上,我在第一章中就明确指出了,道先于天地而生,可以为天地母,即天地人都是道所生。因此,道不可能和此三者并列而成四大。真正的四大是天、地、人、空域。其次,天与地即乾坤。乾表纯阳,坤表纯阴。不存在乾法坤,或坤法乾的关系。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则人处低阶,地比人高,天比地高。真实的道义是,天、地、人、空域平等地呈现于道中。再次,道生出大自然。道的独立而不改之性,决定了道不可能因为生出了天、地、人、空域之大自然后,于道性上有丝毫增减!无论外显之万法如何变化无常,道就在那里,道还是道!不是道法自然,而是人法自然。既然人中有天地、有道性,就该自由自在、自然而然地生活。
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前三个法,是效法。直译即是人,即类似于地之地,类似于天之天,类似于道之道。最后的法自然,是前面三个效法的结果,其意是生活自在,自然而然。其中的法,是活法,不是效法。
五、比较佛经中常提到的四大:地、水、火、风。有时也说成地、水、火、风、空五大。《楞严经》中说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本章之四大,与此七大,其趣同,其意略,意在说明人立天地之间,与天地同属于道。
六、唐朝陆希声的《道德真经传》对这一句是这样解释的:故为人之主者,必法地之静,以为体能静矣;然后法天之动,以为用能动矣;然后法道之无为无不为。既能无为无不为矣,然后能法自然而然,而天下莫之所以然也。可见,在唐朝时,此句话就是以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来理解的。
第四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42)是谓玄德(10)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10)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17)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55)
【释义】
道,生一阴一阳,生二阴二阳,生三阴三阳生万阴万阳。阴阳调和称为德。道生万德。德者,负阴而抱阳,中间是空性,以气来调和阴阳。
道德合,生万物,畜万物。生而不主有,不拥有,不为实有;造作施为却无有作者,无可依恃;生长万物而不主宰。
道德,成天下万物之功,遂一切事。而百姓不觉,皆认为色身自然而然就是我。
体悟天下万物皆是道德之功,即天下万物皆是阴阳调和而生,或因缘和合而生,这就称得常,得常了可称为明,即破无明。
【点评】
一、道之生物,并非由道直接生出一个个具体之物,而是道生出一对对阴阳,阴阳调和而生万物。而阴阳调和之机制就叫作德。所以,道生万德。句中万物,即指万德,而阴阳即指一一、二二、三三。道生德,道德合而生万物。这是很重要的结论。如果没有德的介入,就不可能理解下面各章中关于道的特性,如清静、无作无为、无见无闻、空而妙明等。万物之生,离不开道,也离不开德。可以说,这一章为《道德经》点题,《道德经》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二、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德的基本定义。阴阳调和或因缘和合,称为德。佛经中有因缘和合所以有生的说法;本经说:阴阳调和而万物生,这是同一个道理。佛经中有心生则万法生,万物由心而现的说法;而本经说道德合而生万物,万物离不开道德。所以,道德即心。有时心是道,有时心是德。引入德的概念,使《道德经》妙处生花,既可以直入道地,又可以一乘化三乘。上根者,从道而入;中根者,从德而入。
三、不说道负阴而抱阳,因为道本解脱,无有抱负;也不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因为是德负阴而抱阳。一个负字,一个抱字,说明阴阳之间,心物之间没有距离,不论此物多大多远。这就是道的远远。修行真到了这个境界,对于《华严经》中的四句偈: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就能更好领悟了。
四、对阴阳这一概念的理解,很多人会想到日为阳,月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这些常被用于《易经》中对卦象的分析,但是却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必须以更大格局的阴阳观来理解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德性。实际上,我们所见的男男女女、天地、日月等都属于一阳,而一阴是道化在我们身上,和眼根相连的眼见;我们所听到的水流声、鸟叫声,种种声音都属于一阳,而一阴是和耳根相连的闻性等等。万物为阳,而心为阴。物不自物,因心显物;心不自心,由境生心。心物不可离,而中间是空性,如竹如芦。这些涵盖了本章所揭示的道生德而生万物的绝妙含义,修行者才可能证悟妙空之性,因为负阴而抱阳,心物不离。如果理解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德就没什么作用了,而且物成实了,怎么修道?怎么达到本来无一物的境界?等于把上上乘经典降格为哲学著作。
五、冲,即中空之意。德之调和阴阳而生显万物,还靠中空和气。因为中空,小可以大,大可以小。因为中空,才有本书第六章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至于气,可以是呼吸的空气,可以是充电的电子,可以是电磁波或声波等。德之作用,以中空为其本,以阴阳或心物为其用其果。所以,本书第二十九章把这一现象比喻为风箱。既然万物由德而生,虽显现生,却找不到生的主体和自性,所以说生而不有;虽显现有为造作,也是各种因缘的和合,找不到造作的主体和自性,所以说为而不恃;同样的,长而不宰。生而不有即是无生,为而不恃即是无为,长而不宰即是无主。这就是德生万物的本质:有即妙空,妙空即有。
六、《楞严经》卷二中说: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其意为:一切山河大地,世界虚空,你的身心,都是妙明真心所现物。妙明真心即是本章所说的道德。一切全是道德之功啊!本章中功成事遂后面略去了皆由道德,其意如是。而百姓皆曰我自然,即指无明。百姓无明,认为色身自然而然就是自我,而从来不觉这是道德所化,或妙明真心所现物。这里的我自然与上一章的法自然中的自然二字,均指自然而然,而非天地大自然。所谓修行,就是破除色身自然是我的身见,进而破除我执,体悟万物由道生德,由德之因缘和合或阴阳调和而生。这就是常,就是明。
第五章
道隐无名。(41)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35)湛兮似或存。(4)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35)是谓配天古之极!(68)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14)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14)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14)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4)
【释义】
道隐而不现,无名无知。道之出口,平淡无奇,无识无分别;清净而如如不动的样子,若存若无。
视之不足以得见,听之不足以得闻,见闻所不能及,而其作用却无穷尽。(奇妙啊!)天地未生之前的时空之极就在这里!
视之不见称为夷,听之不闻称为希,取之不得称为微。这三者不可思议,其实为一体。
其上不明,其下不暗,无明无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无前无后。像水波一般却不可名状,究其根本却无有一物!这就是无形状之状,无物之相,称为惚恍。
我不知惚恍是谁所生,而一切物相最初成相就是这样。
【点评】
一、道之出口,见闻所不能及,知也不能及。所以《金刚经》中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无明无暗,所以见不能及;无前无后,所以闻所不及;复归于无物,所以取之不得。
二、我不知谁所生,为什么圣人也不知呢?因为根本是妄!妄则无因而不知。不知其实是真知。恍惚之间,无相而成相,无物而成物。而究其根本,归于无物!绳绳兮,抖动绳子产生的形状,像水波,像声波,像数学上的正弦波。本书第五章与第六章的道理与《楞严经》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六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21)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4)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14)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21)
【释义】
针孔般大小的微尘,其所具之德,与大道所具之德没有差别。道生成物,唯在于恍惚。惚而恍之,从无相之状忽而成有相之觉;恍而惚之,从无物之状忽而生有物之觉。道,深奥而似无明,其中却有妙明真精。此妙明真精甚为真切,其精光中含有信息信使。
从古至今,这些信息信使不曾丢失。从这里能知道远古的情景。这就是道的规律。
以古之道,来把握今天的万象,来观察事物的缘起。我怎么知道事物缘起时的情景呢?就是这样来的。
【点评】
一、在《道德经》第十四和第二十一两章中,老子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画卷,类似于《心经》中所说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幅画照揭示了从无物无状到有相的过程,唯在恍惚。告诉我们其中有精,其中有信。原来圣人如如不动而能知天下事,就是这样来的。万物本以来,本来无一物!密中至密,禅中至禅。正因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复归于无物,所以一切上乘佛法,道法都以有为法如幻。如《楞伽经》中说:大慧!以一切法不实,速灭如电,故说如幻。速灭如电,或电光石火即是恍惚。
二、信心是入道的根本。因为道中有精,精中有信。如果能从内心深处发出至真至诚的道心,菩提心,必定能与道中之信相通,而早成正果。否则,没有信号,难啊。并非道无情,只是汝无信。
三、孔德之容:针孔般大小,其所具之德。惟道是从:道是什么,它就有什么。合起来就是微孔之德与大道之德无别。这一句话揭示了极小同大的道理,即微尘里转大法轮,微尘里坐百亿佛。这样的境界,当然是不可思议的得道者的境界。
四、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即信息信使从远古至今都不曾消失。有趣的是,量子信息理论中也有信息永远不会丢失的说法。
第七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4)绵绵若存,用之不勤。(6)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6)渊兮,似万物之宗。(4)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34)
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34)
【释义】
道,虚而中空,用之不仅没有减少,也没有增加,不增不减。绵绵相续不断,若存若无,其作用却无需劳作,大道无作。
道,空如谷,而妙觉明,不生不灭,似玄妙生门,是天地之根。其根深广,似万物的渊源。
万物依靠道生而道不推辞,道成一切功而不以为有,衣被养护万物而道不为主,道常住而无欲求,因此可名道为小;万物归依于道,万物无自性不为主,因此可名道为大。
道,终不自大,所以能成就其大。
【点评】
一、谷即空,神即灵明不昧,即妙觉明。道冲,即道是空性。本章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那就是道的空性。何为空?道之生物,无作无为,如无生一样,道无欲求,不作主;德调和阴阳,有调和之名,无调和之为,因为阴阳本为一体,德亦不为主;万物更无自性,也不为主。这就是空性。
二、一切物,用了之后一定会有所减损,而道非物,道作用之后,不仅没有减损,也没有增加,不增不减,这就是其中用之或不盈的真义;道之作用无需劳作,大道无作,这是其中用之不勤的真义。
三、为什么万物侍道以生而不辞?因为道无作。为什么生而不有?因为道无欲求。为什么道无欲求?欲求就是劳作。道,清静无为。
四、奇妙的是,老子对于道之大与道之小所下的定义,其实大就是小,小就是大。区别在于从什么角度看待,如果从万物恃之以生功成衣被万物万物归焉看,道为大;如果从不辞不有不为主常无欲看,道为小。而两者毕竟是一。
第八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32)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32)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37)
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37)
清静为天下正。(45)
【释义】
大道常住,清净而无为无作,而万物皆依恃于道而生,所以道无不为。修行者若能效法道之无为无不为,就能转物而不为物所转,就能得自在。
道常,隐而无名无知、无欲求,不作主。修行者如此,就叫作朴。朴就是道之小。虽小,天下从此而出。大修行者能朴,万物即能感知的各种心念,以及所感知的对境,将自然生起、变化、化解,而自行解脱,万物不成为障碍。
如果欲望发作,自我膨胀,就以朴来加以调伏。以朴来调伏虚妄自我,欲望就会消停。达到心无所住而宁静,修行就自然上道了。
清静是修行者的正道。
【点评】
前面七章层层递进地讲了道与德的特性,到了本章,老子提出了指导大道修行的核心法门清静无为。清静无为是道的本来面目。无为无不为从道之大而来,而清静从道之小或朴而来。
朴是《道德经》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用于指导修行的大秘密法门。朴,就是无知、无欲、无求,不作主。真正践行朴,很难!多思多虑,多知多求,与朴则不能相应。长期践行朴,各种心念以及各种对境将自行化解解脱,这就是万物将自化化。能坚持朴,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修行。朴就是道心,就是禅宗修行者孜孜以求的平常心。平常心就是道!
修持朴的结果就是清静。不欲以静,就是清静,就是心无所住而安宁。奇妙啊!古人深知朴和清静的重要性并持守之,难怪那时得道之人众多。而朴和清静在道人心中扎根,修大乘或上上乘才有可能。因为朴就是正道,清静就是正道,两者其实是道的别名。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九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16)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16)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16)
不知常,妄作凶。(16)
见小曰明。(52)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52)是谓袭明。(27)
【释义】
要深深体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要谨守内心深厚笃定的寂静。在寂静且如虚空般的心中,觉察动从中起,犹如雷动于地之中。
仔细观察各种心念和对境并起,往来消息。所谓万物,无非就是各种心念和各种对境。芸芸万物,终各归其根。意思是,各种心念和对境,终将归于寂静。寂静才能恢复本来面目,见到本来面目才能见到道的常性,见到道的常性才叫破无明,才能称为明。
见到道的常性,心量才能极大而宽容;心量极大而宽容,才能无自他,即公而无私;公而无私才能周遍而无漏;周遍无漏才能无作无为;无作无为才能入道,入道才能明白须臾不离,无失无断,故能长久。
不见道的常住之性,而妄加造作,盲目修炼,是凶险的。
见到道小或朴的道理,就是见到道的常性,无主无欲无为之性,所以也称为明。修行者在日常之行中,要体会一切用是道用,是道之光,而当下复归平常心,复归于无见无知。这样修行不会给色身带来灾殃。这就是日用中练习常道或明道的大法。
【点评】
一、道之出口,无名无识,见闻所不能及,因此一般的造作施为是很难达到的。本章文字不多,但所说的都是修行大法。致虚极即禅那的法门,守静笃即止,观其复即观。止观禅那都有。不论什么法门,都要先达到寂静的境界,才能体会无常幻灭而真常现。见到道的常性,无明自破而明现。而所谓见到道的常性,就是体悟到道的如如不动,万千世界只不过是道所生之德的妙用,即阴阳调和而生。此所谓第四章的知和曰常。见道之小或朴也称为明,因为得平常心。得平常心之后,日用中就可大修行。反之,不见常性而妄加修炼,可能给色身带来灾殃,这是老子对修行者的忠告。
二、本章指出,明心见性或破无明有两个表现,其一是见到道之常住之性,即第四章的知和曰常,上一章中的道之无为而无不为,也即第七章的道之至大之性;其二是见道之小,即上一章的道隐无名,朴,即第七章的道之至小之性。至大即是至小。这又是第六章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所揭示的道理。可见,这三章就是对道性的层层递进的说明。
三、《庄子知北游》中说: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意即:道使万物有盈虚变化,有衰杀之象,而道无盈虚,无衰杀;道使万物有本末之别,有积聚和离散之象,而道无本末,无积散。庄子在文中议论的,正是道的常性。
第十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2)
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2)
【释义】
天地万物皆是妙觉明体,皆是知体。此知,本性美!若人为造作施舍美,这就恶了。
天地万物皆是妙觉明体,皆是知体。此知,本性善!若人为造作施舍善,就成不善了。
【点评】
一、知是道生出的第一道光!而德只能算是第二道光。正因为天地万物皆是知体,大道才能清净无作,德才能起作用。没有天下皆知,《道德经》就不能成立!所以老子说:不知知,病也。《道德经》中的知,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大智、妙智,佛经中的妙觉明。
二、《楞严经》卷二中佛说: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意即,天下皆为妙觉明体,或天下皆知。
三、《庄子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里的大美明法成理即是天地之知、四时之知、万物之知。只不过,与人类之知相比,天地之知而不言,四时之知而不议,万物之知而不说。
四、天地为什么有知?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中,老子说: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在道的妙明真精大光中,有无量的信息信使,这些信息的自然运用,足以使天地有知,也足以使任何前因后果丝毫无爽。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道理也在于此。因此,恭敬天地人,善待环境,是有道者的品德。
五、此知本性善而美,人们自然而为,返朴就合于道了。不必刻意地人为造作施舍善和美,那样做,反而不对头。人为造作的善美,不可能像原本一样自然,必定有大假和大伪,是在善和美的名义下,实施恶和丑,所以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
第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71)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70)
【释义】
既然知道了天地万物皆是知体,此知则无有穷尽,此知则无常,所以不应取,这就叫知不知。这样的修行是上道。而如果不知天地万物皆是知体,那就是修行上的缺陷或有病了。圣人没有这样的病,因为确实明了不知知是修行上的病态;只有确实认识到不知知是修行上的病,才能不病。
病了就要用药,药就是知。病好了,药就不用了,这就叫无知。只有达到无知,不病不药了,这样才不至于又生出我知的病来。
【点评】
不知知是病,直到真切体会不知知是病时,这个病已经好了。就不用再吃药了,不用再守住那个知了,而应该归于无知。如果坚持我有知这样的见解,那就是药吃多了。
第十二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28)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28)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28)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28)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58)
【释义】
溪水长流。以水喻万法、喻知,而溪为心;以水喻无常,而溪为常;以水之动为雄,以溪之静为雌。不应取无常之水,应守心、守静;知其雄,守其雌,修心如溪。如此,则常德不离,就像复归于婴儿一般,各种心念及对境过而不留。
程式长久。比如电脑播放影像,必须先安装一套程式。具体的影像称为白,因为一播放,是什么,就清清楚楚了;知就是白。称程式为黑,是因为看不见。知的背后有不可知,看不见的无知,那就是黑。所以,修行者知其白,守其黑,修心如程式。如此,则常德不会有差错,回归于无极,即万物未生之时。
谷常处下,中空能容一切难容,水携各种污垢从中而过,归于大海。知如水,其荣,而谷其辱。所以,修行者知其荣,守其辱,修心如谷。如谷谦虚而下,难容能容,如如不动,而无取舍,常德就具足了。这就回归于朴平常心了。
从朴或平常心流出一切器世间,一切山河大地。大修行人得朴,得平常心,即以此指导一切行为,整体作为道用,而不割裂雌雄、黑白、荣辱。
所以,圣人以事物为整体,方正如实而不分别对待;出污泥而不染,廉洁如初;直率而不放肆;内心明亮而不外耀其光。
【点评】
本章是对上一章知不知,尚矣的进一步说明。知其雄,不取,而守其雌;知其白,不取,而守其黑;知其荣,不取,而守其辱。
本章体现了四种修常德的大法:第一,如婴儿,万物过而不留心,第二,如无极,未见有生,第三,如朴,难容能容,无取无舍,第四,得朴,得平常心而整体作用。如何用?即第九章中所说的用其光,复归其明。这里阐述的,其实是见常性后的修为。从常德不离,到常德不忒,到常德乃足。常德足了,才能明了朴散则为器的道理,才能整体道用,任运自由。
方而不割是从文中大制不割引申的结论,直而不肆是为天下溪的引申,光而不耀是知其白,守其黑的引申,而廉而不刿是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的引申,其意是,圣人处于低谷之地,身边有各种污垢、泥石,却能出污泥而不染,不被恶劣环境所伤害。
第十三章
太上,不知有之!(17)
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17)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17)
【释义】
知天下皆知的道理,因万物万有而知,因知而有。不取知,归于无知。无知则无有,不见有一法为有。这是最上的妙法啊!
其次,亲近道,修行道,称赞道;再次,知有道,而敬畏道;再其次,不信道,侮辱道。
有人于道信心不足,但还心怀敬畏;有人侮辱道,根本不信道。
【点评】
一、《楞严经》卷五中说: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所以,不知有之,即是知见无见,即是涅槃无漏真净,当然太上了!不知有之,就是本来无一物。
二、《庄子齐物论》中说: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其意为:有认为从始至今未曾有一物是实存的,这是最高、最妙,无以复加了;其次认为有物,而物与物之间,不存在区分和界限;再次认为物与物有区分和界限,却没有是非。这一段妙论可以作为不知有之的进一步发挥。
第十四章
以无事取天下。(57)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29)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29)为者败之,执者失之。(64)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64)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56)
故为天下贵。(56)
【释义】
以无事于心,无心于事为大修行。
想以造作施为来达到明心见性或得道,我看是不可能的。
道,是天下的神器,不可以造作,也不可以执取。造作者反而失败,执取者反而得不到。
圣人无为不造作所以不败,不执取所以不失。
道不可以得而亲近,不可以得而疏远;不可以得而利益,不可以得而损害;不可以得而高贵,不可以得而卑贱。道,无亲疏,无损益,无贵贱。
所以修道至贵。
【点评】
一、孜孜追求,种种造作,种种苦行,踏破铁鞋,觅道求道,像西天取经一样,历经磨难。这是大多数修行人必经的过程。这些经历,都是为了调伏修行者的心猿意马,磨去尘心,直到老老实实,也为了积累修行者的福德与智慧资粮。真正与道相应的,还是清静无为之心。及至修行者无心造作,不欲求,放下,休歇了,此时反而接近于道,容易得到道的消息。
二、从第一章到此所揭示的道的种种特性,真是不可思议!所以说,道是天下神器。无论你怎么修,道也不增一分;你不怎么修,道也不减一分。悟了同未悟,平平常常,吃饭喝茶。
三、道,若空谷,无形无相,无中心,也无边际,取之不得;道,见也不离,闻也不离。行住坐卧都在那里,舍之不得。这就是,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怎么得?道,生出知与德。修行者能知的即是知,而知归于无知;能得的即是德,而得即不德。而对于道,知不到,德不到,无一法可知,无一法可得。所以,放下,休歇,无是无非即是大修行。
第十五章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48)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48)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47)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47)
【释义】
明心见性者,见道之常性,自然心无一事。若有少许是非于心,就不足于称明心见性了。
学习知识,日日增益才是进步;对于修道,日日减损才是进步。减损烦恼、忧虑、我执、我见,直到损无可损,而达到无所施为的境界。既然无为,为都没有,不为就更没有了。所以,无为而无不为。
不出户能知天下事,不开窗能见天道。其心出越远,其知越少。
所以圣人不远行而能知,不见而能明,不造作而能成就。
【点评】
一、前面两章中的取天下,不是管理天下,统治天下之意。老子已经见道得道,对于得道之人而言,天下自在其心中。参见本书第二十章,对于皇帝天子,老子都劝之不如修道为妙,可见贵在修道。这里谈论的是如何修道。取天下意为明心见性或得道,或大修行。而本书中常见的为天下也是修道之意。
二、本章指出,修行不能像学习知识一样求增益,求增加知识积累,相反,目的是减损烦恼,减损我执我见,要放下,要卸载,要松坦,要渐渐无为而无争,要从繁华到极简单而朴实。这是大修行的方向。当然,行者最初确实需要增加闻思,积累福德智慧资粮,到一定程度后,就要实修。《楞严经》卷四,佛陀说: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如此来看,实修更重要啊!如果在修行很长时间后,烦恼不见减少反而增加,我执不见减弱反而强化,就需要检讨了。
三、无为而无不为。加上无不为才更妙。无为与无不为同等,这样行者才能处中道而不偏颇,就像道不可得,也无不得。
四、无事,即无念无住,无修无证。常以无事,即是本来道心,即是一切时平,即是平常心。离此平常心或本来道心越远,就是离知和德越远。所以老子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第十六章
希言自然。(2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56)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43)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63)
圣人不积。(81)
【释义】
道,自然而然,超越一切言语。真正见道,道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言语所能表达的,不是真正的道本身。
无形的力量能入于无缝的空间。(就像无形的引力能驱使巨大的星球运转一样。)所以我知道无为是有妙益的。不须言语的传教教法,以及无为的妙益,天下修行人难以得到其妙。
所以圣人处事自然而然,闲静无为,而其传教,其教育、教诲不须言语表达。圣人为而不以为有所为,处事而无是非于心,无趣向,无分别而分别。
圣人六根清净,不积不藏。于一切有不积藏。
【点评】
一、老子认为,至道无言。无为之道,不须用言语传教。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以及圣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整个章节的内容其实即是千年以后在中国盛行一时的禅宗不立文字的法门。再看本书第二十四章开头,唯之与阿,相去若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这两个看似普通却难以思议的提问,在禅门宗人看来却是很熟悉的震耳欲聋的棒喝!因为这类棒喝般的提问,在后来的禅门五大宗被深入应用。然而,请注意!《道德经》这一经典,却比达摩祖师到东土传播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法门早了足足千年!到此,读者自然也能想到,为什么老子要把一本如日一般光辉的经典,巧装成晦涩难懂的矿石一般呢?答案是,无人能会啊!无奈。
二、圣人不积。除了指圣人于名利不积,更指圣人六根清净,不积不藏。不积,所以无所从来;不藏,所以无所从去。所以称如来。《庄子应帝王》中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即是指圣人不积。
三、无为本来就是大修行者破无明、大歇息的体现。就如同《大般涅槃经》所说:闲居静住,无所施为,究竟安置必不可得。圣人于六识无积,于六根无为,于六尘无事。法界自安。无事自然就无为,无事无为自然无积。道理平凡至极,简单至极,可践行起来至难。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