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NT$
454.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NT$
806.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NT$
281.0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NT$
1010.0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NT$
199.0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04.0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NT$
301.0
編輯推薦:
◆ 一部全面介绍世界面食文化的专著。◆ 没有谁能离开面食,它们或许比不上大鱼大肉,也没有高大上的亮丽的卖相,却是小老百姓每天赖以为生的主食,更是远行游子无法忘怀的乡愁。◆ 克里斯多夫?纳哈特的访谈,不是书斋中的高头讲章,每一道面食的呈现都有作者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再配以君特?马太(Günter Mattei)精美的插图,这让本书读来丰富有趣。◆ 中文简体字版国内首译。国外已出版此书多种版本,中文繁体字版亦在港澳台地区发行,但尚无中文简体字版问世。
內容簡介:
本书主要介绍世界各地的面食文化,夹杂历史考证、个人经历、民俗风情、趣闻轶事等,从西安、东京、乌克兰、越南、罗马、莫斯科到首尔,作者走访世界各地的大街小巷,寻找朴实又精彩的地方面食文化。这些面食或许比不上大鱼大肉,也没有亮丽的卖相,却是小老百姓每天赖以为生的主食,更是远行游子无法忘怀的乡愁。
關於作者:
克里斯多夫?纳哈特(Christoph Neidhart),先后任职于《世界周刊》《南德日报》及《苏黎世日报》,曾赢得许多新闻奖项。目前,他和家人定居于日本。《面食之书》之外,代表作品还有——《波罗的海:我们中间的海》(Ostsee: Das Meer in unserer Mitte)《俄罗斯的嘉年华》(Russia''s Carnival:The Smells,Sights and Sounds of Transition)《孔子的后代》(Die Kinder des Konfuzius)等。
目錄 :
目 录导 论四千年的全球化——飞机上的面食 3第一章 面食文化的九个现场餐盘上的自我认同——“意大利人离谱的宗教” 21现在来品尝一下——西安的拉面 33中亚的多元文化——杜尚别的拉格曼 49菜单就叫思乡病——首尔的冷面 59俄式面食——莫斯科桑拿浴里的培米尼 69对女公爵的中伤——乌拉赫的毛尔塔申 79早餐的成见——越南的河粉 91儿童餐点、安慰食品——罐装意大利面 103面食使人快乐?——日本的年越面 115第二章 没有小麦就没有面食文明的发芽——种青草的学问和历史 127小米和小麦——中国的农业 141肉类及小麦——自然与文化 147第三章 欧 洲那不勒斯的面干——巴洛克时期的快餐 159揉面棒和制面机——波斯基亚沃的精益求精 177面条、教皇与贵族——热那亚的面食 187鸡蛋面与面肠子——阿尔萨斯和德国人的贡献 203帕尔玛的百味来——面干的全球优势 217第四章 亚洲江户时期的荞麦面——日本都市兴起时的面条 231丝绸之路和小麦路——面条路和筷子路 243猫耳朵与剔尖——山西上千种面 257面点的记忆——北京狗不理包子 269拉面热——新日本之新面类 281第五章 更上一层楼的面食工艺我们全是都市来的——广州的点心 297致 谢 307
內容試閱 :
中国的农业发端得晚,很可能是从中东传到东亚来的1。从外界进入中国的东西,几乎都是经过丝绸之路而来的,中亚干燥的沙漠一直都是连通和过滤的管道。驯化的小麦和大麦,便循着这条管道进入中国。早期中国的文献并没有区分这两者,如果照方块字来翻译的话,分别是“小麦”、“大麦”和“燕麦”。丝绸之路也算是小麦道,这在时间上比丝绸来到欧洲还更早。所以,小麦输入中国不必设想成是种子的国际贸易。经过这条古老通道的民族,是一步步把种子和知识给带进来,有时是经过上百年的世代,有时虽是从较远的地方却是以较快的速度输入。阿富汗专家路易? 杜普雷指出,这条路线早在中石器时代(公元前1 万年- 前6000 年)就存在了。而小亚细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可能还出现得更早。这种贸易在青铜器时代首度达到高峰。当时,这条路线完全可以称作小麦道。由于中亚气候的关系,这里的小麦如果没有灌溉就长得不好,所以也相当晚才来到中国。因此,对小麦来讲,中亚起初是筛子,后来才成为通道。中国人的祖先早在栽种小米之前就开始食用它了。根据在喇家村的考据结果,当时大家(尤其在北方)吃的是小米,而不是大米(即稻米)。所以,小米应该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中国北方一般都没有大米。耶鲁大学史学家尤金? 安德森在他《中国的食物》(1988年)一书中指出,从采集到耕种而过渡到农业,在中国可能不是一项发现——也不是由于人口压力太大而不得不然的步骤——而是刻意的决定。早期的中国人大概是从丝绸之路获取了来自中东的农业知识,并在某个时间点决定加以尝试。由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农业是以小麦为基础,所以即使小麦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并不重要,但还是和这里的农业起源相关联。农业方面最古老的考古证据,是在中国文化的摇篮——黄河和淮河流域发现的,时间可以回溯到公元前6000 年。这批最早的农人种植两种小米(即粟),并畜养猪、狗和鸡。其实,黄河流域石器时代洞穴的考古结论告诉我们,中国早在公元前3000 年就已栽种小麦了。不过,根据推测,小麦在当时还很稀有,算是一种奢侈品。根据考证,我们知道早在商代(公元前1600 年- 前1300 年)就有轮种,不过只针对小米。当时的主食是两种小米,此外还有稻米、小麦和大麦。为了吃肉,商朝人畜养狗、猪、绵羊、山羊、黄牛、水牛、马和鸡。而根据喇家村的发现,当时已经有面食了。材料当然是某种或好几种小米(在公元前后的汉朝,小米是中国最重要的谷类),接着才是稻米、豆类、小麦和大麦。小麦和大麦在当时并不重要,而小米在当时是煮成粥来吃的。根据有关面食的最早的文献记载,在汉代末年,朝廷开始推广小麦而开始和小米竞争。从此以后,小麦在中国人眼中用途广泛,容易储存。久而久之,小米便失去了地位。公元1 世纪的汉代,中国农业专家氾胜之在他的著作《氾胜之书》(至今保留了一部分)中列举了九种基本食材:小麦、大麦、三种小米、大豆、大米、麻(榨油用)和豇豆。他还描述了和小麦有关的轮种——夏天种小米,冬天种大麦或小麦。他更建议,把种子浸泡在营养液里,当中有熬过的骨头、肥料和废丝带。此外,他也讲述了灌溉、排水以及使用粪坑的办法。他对各种土壤的知识,并不逊于当今的知识水平。当时,中国只有南方人吃稻米,北方人至今还是爱吃小麦。有别于小米和大米的是,中国人吃小麦并没有连同麸皮一起食用,而面包也不曾在中国流行过。不只是小麦,连碾磨技术也很可能是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此外,还有制面技术。所以,日本专家奥山认为,丝绸之路也可说是碾磨道,甚至可能是面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