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面向太平洋的中国沿海区域,有优秀的海洋文化传统,不同区域又有各自的特色,在现实中仍发挥积极的作用。著名文化学家罗迈德威廉姆斯说过:文化研究*精彩的片段,将不再是回溯古老洞穴的火把,而是照亮未来选择的光柱。研究璀璨的海洋文化,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过去,而应该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让海洋文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深入挖掘我国海洋文化中的亮点,梳理我国海洋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把构建海洋强国与弘扬海洋文化结合起来,把增强全民海洋意识与爱护生态环境、拓展发展空间结合起来,对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为进一步开展海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基础。
中华民族是人类海洋文明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踏波听涛、扬帆牧海的中华先民,创造了悠久的、凝注民族血脉精神的中国海洋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段内,对整个人类社会
海洋文明的示范与引领意义都是巨大的。
本套丛书既考虑到了目前中国沿海省市地区的现行行政区划,也考虑到了不同地区在历史文化进程与地理关系上形成的联系与差异。希望丛书的出版,能唤起更多读者对中国海洋文化的关注与研究。
|
內容簡介: |
本书通过地名掌故、海洋渔业、造船业、海事与港口、海洋航运与贸易、海洋民俗、海洋移民、海洋名人、海洋宗教、海洋文学艺术、海洋城市风情诸章目,综合展示了澳门海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彰显了澳门的海洋气质和人文特色。本书尤其比较深入地体现了澳门较长时间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海洋文化特质,也对澳门的博彩业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全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比较全面深入地展现了澳门的海洋文化特色。
|
目錄:
|
第一章 濠镜渔猎文化之村
渔猎文化与澳门地名
占岛渔村
渔业经济
渔业技术
第二章 规矩准绳 成船在胸
昌隆一时的造船业
造船工艺
葡国船式对造船业的影响
船业社会
传统造船业走向衰落
第三章 近现代海洋风云中的澳门
萄人居澳
帝国列强在澳门的博弈
澳门回归祖国
第四章 中西海洋贸易门户
贸易全球化的桥梁
海上丝绸之路重镇
鸦片于拐掠华工贸易
第五章 海事与水上交通
海事史略
澳门港的历史变迁
港区结构和功能
海上桥景
第六章 多元重叠的民俗文化
渔家民俗万花筒
节庆文化习俗
中葡婚俗
上生葡人习尚
第七章 澳门名人
政界文化名流
商界名流
第八章 文华诗章
开埠期之海洋诗歌代表作
中西文化交汇期之海洋诗词
独具面貌的访客诗作
辞书编纂及方言
碑记及庙宇文学
近代澳门报刊
第九章 中西汇聚的宗教信仰
传教士聚集之地
澳门天主教和基督新教
澳门佛教与观音崇拜
澳门道教与妈祖崇拜
其他信仰
第十章 风格独具的商业都市
传统经济体系的兴衰
特种行业的兴旺
特色金融业
第十一章 开放多元的城市气质
澳门城市的生活空间
建筑诉说的历史
荟萃中西之饮食文化
华洋共处的城市品格
旅游与文化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城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1498年,葡萄牙人瓦斯科达伽玛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沟通了东西方贸易之航路。这次远征,历时两年多,行程37500千米,葡萄牙与东方的联系正式建立。科雷亚(14961563年)《印度传奇》载,瓦斯科达伽玛从印度带回给葡萄牙王室大量的礼物,其中多件是在印度古里购买的中国瓷器,深得王后赏识,这更刺激了曼努埃尔一世国王从海路发现中国的强大愿望。
十年后,葡人又把贸易航线扩展到中国南海地区。15171553年,葡人曾分别在粤闽浙沿海的屯门、浪白、上川、月港、浯屿、走马溪、双屿港等地居留贸易,但这些都只是短暂居留,而且...
1498年,葡萄牙人瓦斯科达伽玛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沟通了东西方贸易之航路。这次远征,历时两年多,行程37500千米,葡萄牙与东方的联系正式建立。科雷亚(14961563年)《印度传奇》载,瓦斯科达伽玛从印度带回给葡萄牙王室大量的礼物,其中多件是在印度古里购买的中国瓷器,深得王后赏识,这更刺激了曼努埃尔一世国王从海路发现中国的强大愿望。
十年后,葡人又把贸易航线扩展到中国南海地区。15171553年,葡人曾分别在粤闽浙沿海的屯门、浪白、上川、月港、浯屿、走马溪、双屿港等地居留贸易,但这些都只是短暂居留,而且由于没有得到清朝政府的允许,最终都被赶走了。1553年,葡人贿赂广东海道副使汪柏,获准进入澳门贸易,其后又交地租纳商税,遂得以在澳门长期居留下去。于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澳门成为中国古代第一个对外开放的贸易特区。与此同时,澳门在葡萄牙人的经营下,成为举世闻名的国际贸易港口。
明万历初年(1573年),葡萄牙人完全入据澳门,并垄断了澳门海外贸易,对中国传统海外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以传统贡舶贸易为重心的、以物易物为主要形式的对外贸易急剧衰落,为新崛起的、具有全球性的欧洲殖民商业贸易所替代,揭开了中国对外贸易转向受西方支配的具有垄断性的商业资本的一页。16世纪80年代,澳门进入迅速繁荣的黄金时期,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国际商埠,建立了澳门一果阿一里斯本澳门一长崎和
澳门一马尼拉一墨西哥三条充满活力的贸易航线。
葡萄牙人使用载重600~1600吨的远洋帆船,每年将中国的生丝、绸缎、棉布、织品、黄金、矿产、瓷器、药材等运往世界各地,又将香料、象牙等运到澳门转入中国内地。
据记载,到17世纪初,澳门已成为当时中华帝国最强盛的港口,葡萄牙人每年于此购得3000箱的丝织品,3300块的金条(每块重12盎司)以及7担的香料、珍珠,和大量的砂糖、陶瓷器。葡萄牙人在澳门将中国的货物运至日本出售换取白银,可得到其投下资本的二三倍利润。以1600年中国有色丝线的行情为例,葡萄牙人在广州购进的价格是每担140两银,运至日本长崎后则以每担370~400两银的高价出售。
从澳门开埠到香港崛起的300年间,澳门一直是远东最繁盛的商港之一,曾经一度垄断了中国同西方的海路贸易,成为广州对外贸易的外港、中西方贸易的第一个中继港,掌握着中国同日本及南洋各地的通商往来。中美间的贸易交往,初期亦经澳门沟通。美国第一艘开进中国的商船中国皇后号,也是经澳门进入广州的。与此同时澳门亦大力拓展同欧洲、美洲的贸易,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这种经济繁荣维持了半个世纪。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葡王阿尔丰索六世派使者白勒拉到清廷交涉,要求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
清政府遂于十九年(1680年)开放从香山到关闸的陆路贸易。吴渔山《岙中杂咏》第十八首即反映了当时贸易的情景:小西船到客先闻,就买胡椒闹夕曛。
十日纵横拥沙路,担夫黑白一群群。诗中小西
,即小西洋,指当时印度西海岸的葡萄牙殖民地果阿、第乌一带,澳门的葡船常到这一带贸易。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五月,钦差大臣石柱在两广总督吴兴祚的陪同下巡视澳门,吴兴祚留下《抵香山舍舟从陆经翠微村、前山寨、关闸口至濠镜岙遍观炮台及诸形胜薄暮留宿》长诗一首。其中有岭外云深抹翠微,翠微村外落花飞。负贩纷纷多估客,辛苦言从澳里归的诗句。反映当时澳门贸易繁荣之景象。
明末澳门的海外贸易渐趋衰落,清初海禁时期,与内地的贸易被视为非法,只能维持小规模的走私贸易。
澳门对外贸易虽然多属转口性质,但也有满足本地所需的一定数量的生活及生产资料的进出口贸易,有出口商行。例如17世纪初,澳门制造的优质钢炮,大部分经过澳门万奴洋行运销到中国内地和出口到日本、菲律宾、印度及欧洲各国。
除了一般商品之外,葡商还通过从事非法的人口贩运和鸦片走私贸易获取丰厚利润。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开始,葡人就在澳门拐卖人口,清朝期间,葡人以招公馆的商号,在中国内地招工
,然后集中到澳门转手贩运到海外各地。此外,葡萄牙人最初亦几乎是唯一向中国输出鸦片的出口商。
P61-62
收起全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