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海云继梦讲人生 非常金刚经

書城自編碼: 285626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宗教
作者: 海云继梦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4331319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7-01

頁數/字數: 403页
書度/開本: 128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35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花外集斠箋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有兽焉.8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实用对联大全
《 实用对联大全 》

售價:NT$ 225.0
想象欧洲丛书(7册)欧洲史
《 想象欧洲丛书(7册)欧洲史 》

售價:NT$ 1880.0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

售價:NT$ 149.0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教育文集版)
《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教育文集版) 》

售價:NT$ 23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65
《 海云继梦讲人生 非常心经 》
+

NT$ 240
《 禅是什么 》
+

NT$ 510
《 19世纪的大旅行家 》
+

NT$ 299
《 梅森瓶里的沙拉时光 》
+

NT$ 510
《 海云继梦讲人生 非常坛经 》
+

NT$ 1185
《 瑜伽之书:穿越千年的瑜伽历史、文化、哲学与实践 》
編輯推薦:
以华严精义阐释禅宗经典
要懂《心经》,先懂《金刚经》;要懂《金刚经》,先懂《坛经》。实修与经典相印证,听海云继梦法师指导实修的明心法门、见性关窍
內容簡介:
这是一代高僧对金刚经实修实证的感悟,作者在书中强调修行需要的不是概念,也非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直观体验和生命感受,画饼好看不能充饥,所以修行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经文中的义理真真切切地灌注到自己的生命中去
關於作者:
海云继梦法师,1951年出生于台湾省宜兰县,俗姓陈,名鹤山。法名昌一,号继梦。矢志宏扬华严精神,故取海云以为自勉。
目錄
目录



总序 解空丛书是实践学的代表作
前言 证得般若空性只是起步
学佛人证得般若空性就可算是开悟、了生死,免除轮回了。但佛法至此只能算是起步,转凡成圣后一样得在人间行事,然作为已大不相同

第一部分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一章 活在无惧的生命里
空性,一旦得证,并非会飞天钻地,而是对生命体认、了解后,智慧充盈,不再有恐惧。人生过程中,经常迟迟无法决断,试试看,这表示你没信心,不了解真实的状况

善现启请分第二

第二章 自性会教你怎么走!
如来就是自性!人一旦有所觉醒,自性会自己去找寻,会培养出善根,它自然会教导你该怎么走、怎么做,于是你会全方位地转变,这叫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护念这种觉醒的人。

第三章 觉醒!学佛最大、最重要的福报
没修行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在造业或造福,所以会六道轮回。若能觉醒,则一定往人天道或出三界的方向。真正的觉醒,是这辈子,同时也是过去、未来学佛最大、最重要的福报。

大乘正宗分第三

第四章 放下──生处转熟──安住
既已觉醒,觉今是而昨非,那就要放下,放在对的这边就好。问题是,不对的那边你比较熟,你常常被它拉回去,如何让生处转熟,而且安住,不再被牵引回去,便是修行重点。

第五章 影子太多,迷惑颠倒!
头脑里不可能有实相,只有影子,都是一堆符号、记忆,那都是假的!《金刚经》说不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相就是影子。人为何迷惑颠倒?就是影子太多!

妙行无住分第四

第六章 参透经典的语言模式和思维模式
书本里的称为知识,其特色就是直说,但经文讲的是生命,它不直接说,当然也无法直接说。因此,若无法参透经典的语言模式和思维模式,会看不懂它在讲什么。

第七章 动机纯正就能放下!
很多同修会把家里的宝贝拿来布施、义卖,这是一种不住相的表相,充其量只是很好的善事而已。其关键在于布施当下的动机如何,动机纯正清净,就能看破、放下。

如理实现分第五

第八章 以身相见如来?由相入体!
世尊为何问:可以身相或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呢?如来本身即是自性。自性,自性乃无形无相,这样解释就不对了。它无形无相,而是本体,本体虽无法捉摸,然本体显相后,仍旧可以看得到。

正信希有分第六

第九章 先接受,再深参!
你现在并非真的了解,只是接受,然后形塑自己的想法,这既非须菩提,也非世尊的想法你接受后把疑情带着,慢慢地深参,总有一天,你会有惊天动地的开悟。

第十章 检视内心学佛的动机
常有人讲:修了那么久怎么还这样?因为没有正信!很多人一窝蜂跟进佛门,发心和动机未必纯正,各位现在检视一下内心,看看是否真正为了了生死,出三界而来。

第十一章 如何不被境转?
当息、念、身三位一体时,是否一切唯心造?息是客观存在,心念是主宰,色身则是运用的媒介。操纵主动权的是这个心,但心被无明盖住了,不会起作用,因此受着顺、逆境而喜怒哀乐于其中。佛为何不被境转?因为他息、念、身一体一切唯心造。

第十二章 怎么踏实修,便怎么风光成就
若净是坐在那儿想:哪天我开悟了,就不可能!修行只有死功夫,第一阶段功夫踏实了,才能持续下去。否则最后就鱼目混珠。修行啊,怎么踏实修,便怎么风光成就。

无得无说分第七

第十三章 高峰成高原──停在那个境界上
佛陀到达那个境界,是永远就存在那里,不会消失。我们也经验过,但曙光乍现就不见了。修行就是要一直停在那个境界上,让高峰变成高原。所谓停,并非要你高高在上不下来,而是碰到任何境界都可以转到这美丽的境界上来。

第十四章 有为、无为的关键,抓到了吗?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是很重要的关键。无为法是本体,有为法则是本体显现出来的相及作用,贤圣即是抓到了无为法的本体,因此对于法的认知和作用与我们不同。

第二部分
依法出生分第八

第一章 全是大脑的祸?
以前我们到河里去玩,起来时会发现裤子里怎么有东西?一看,哎哟!一尾毛蟹啦!现在即使在河里泡上十天半个月,一条鱼也不会瞧见;稻田里本来有蚯蚓、嘟嘟娘仔、青蛙现在全都被农药杀死了。为什么?整个环境和生态,全都在我们大脑单一思维的运作下,被破坏殆尽了。

一相无相分第九

第二章 你上道吗?
我们说这个人太不上道了,即是说他在菩提道上根本尚未进入状况,也就是不入流。因为只要一入流,到人天七次往返,就证阿罗汉了,那种不用修自己就会的,其实是已经上道了嘛!就像车子上了高速公路一样,一上道就不后退了,一入流你就不会后退了。

第三章 修行!先找到正确的起跑点
在菩提道上只要确认方法正确,接下来一直做就对了,不要老是想,现在到了哪里?问那么多干吗?只要方法正确就一直做,即使证阿罗汉,方法还是得持续啊!成佛了,依旧不离此法,行菩萨道是永无止境的!菩萨道就是永远永远地走下去

庄严净土分第十

第四章 觉悟者说,即是佛说?
经,是不是由悉达多太子所讲的,事实上是有区别的,但这并不是很重要,为什么呢?其中有两层重要的意义:第一,所谓佛乃指觉悟者,所以佛说乃指觉悟者说,这个觉悟者不一定就是悉达多太子,要记得这一点。第二,只要符合佛陀的根本教义,通通叫做佛法

第五章 识透,能重组因缘
这辈子富有也是因缘合和,能识透这一点才有可能因缘重组。一旦执着,就不可能重组,因而业随身了。譬如九二一赈灾,懂得因缘重组的人,会把财富转出去,帮助灾民重建家园,这不是很有意义吗?那个意义就是功德啊!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第六章 福德?功德?
布施有很多是修福德,而非修功德,修功德一定得从定中修。虽说修布施也可以修到功德,但禅定一定要修,禅定才能改造我们的生命、增长真正的功德。生命改造、生命品质的提升,这才叫做功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第七章 龙天护法常相左右
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将这部经的任何一段,随着因缘告诉人家,当下在讲的这个地方,便为天龙八部所恭敬、所供养只要那个地方是在谈论佛法,谈的是追求人生至尊等正觉的部分,那天龙八部就会来。你要是常常三、五好友聚在那边打麻将、喝酒谈一些五四三,那便夜叉、罗刹常相左右喔!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第八章 破!
佛法其实有一定的语言模式和思维模式,《金刚经》的语言模式是破的语言模式;它的思维方式,也是破的思维模式。它破传统、破旧有、破错误的思维方法,所以被称为空宗。

第九章 索解的关键──体和相
《金刚经》不难啊,不懂的人会搞得一头雾水:奇怪!怎会这样?如来有所说法不?怎么又说如来无所说?许多地方你难以索解,其实就是体、相的问题。如来是自性,自性怎么会说法呢?本体是不动的,外相是本体的作用,所以有说法。

第十章 如何发菩提心?
进入道场,要将心安住在三个愿力上:第一,为佛发心,将心安住在觉悟上;第二,为正法的存续而发心;第三,为苦难众生而发心。但若以这三个愿力发菩提心,尽未来际绝不退心!下辈子一定比这辈子更好,永远都是向上提升,直达止于至善的目的,直到成佛!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第十一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人很麻烦,他会假想很多,信心不清净,无法如实了知。师父叫他做事,他说:可以,不过要保证不能变!我说保证会变,他就拒绝做。他会在那儿一直等,然后就没事做了。而憨憨傻傻的人就一直做,最后反而到达目的地。聪明的,反而总是卡在那儿。

第十二章 境界来时,为何总是翘翘倒?
很多事情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桩小事,但为何境界来时,我们总是翘翘倒?家里小孩不听话,你为何老是按捺不住?因为没有智慧,不懂得反省,所以找不到根源。你口口声声说人生该如何,但所说的都只是人生假相,而非人生真实义

第十三章 光说不练难入道
解行并重才能定慧等持,要了生死、得究竟乐,才有可能,不然光听根本没用。若能持续修行,即便懂得不多,也只是进步缓慢而已,但至少善根具足。最令人担心的莫过于光听而不行。听很多而没有实修的人,讲话就会傲气凌人。说他不懂,又头头是道,一旦要他做,却没半撇。

第三部分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第一章 信行人?法行人?
你的法门不一定从经典来,经典的修法称修多罗藏,能从经典看得出怎么修的人,都是诸佛菩萨再来的,是法行人,而我们一般修行人皆属信行人,因此就得依止善知识,善知识从各种经法中整理出一套修行方法,称修法藏。

第二章 没有那种南无人格不健全菩萨摩诃萨!
为人处事、人格都有缺陷了,怎么修习大乘经典?没有那种南无人格不健全菩萨摩诃萨,也绝无那种人生观不健全的菩萨。所以一开始就得注意,人格、人生观及人性的具足与完美,乃是成就阿罗汉的基础。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第三章 珍惜、欣赏──一种生命思维的运用
人生旅途中,倘若无法珍惜每个存在的因素,那对于生命显然也无法有欣赏的心境。其实生命没有目标,你来我往,大家珍惜这份因缘,但不执着,这就是生命中的欣赏能力,然而一旦用上了记忆,便落入了执着

第四章 功德无量?
来道场吃素、包红包给师父,真的就叫功德无量?功德究竟是什么?其实,人生旅途中,你对生命所能体验到的那个意义与价值,即是功德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第五章 世事随缘,心安道上
人生旅次的一个标准是认真、用心地生活,这样就好了,凡经过你手的事,都能很认真地做好,至于成败则不必管,做过就算了。事实上,认真做事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在成长

第六章 苦,逼迫得了你吗?
心在稳定、寂静的境中,身仍运作如常,依然四处教化众生,即便毁谤加身,亦不受逼迫。苦会降临化身,但法身境界恒住不动,故不受苦的逼迫。

第七章 被定型的盆栽
生命中有很多挫折感你往往体会不到,它既无伤害,也无失败的苦痛感,你甚至还觉得很好,于是便停滞了,生命宛如被定型的盆栽,再也长不大

第八章 双破的语言模式
无实就该是虚,无虚就该是实,怎么无实又无虚呢?这里最重要的是实、虚二字,这是《金刚经》的标准语言模式──双破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第九章 肯定、肯定、再肯定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它为何不一句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五眼否?一句话就解决了,岂不干净利落?原来,这正是经典的深意,它一再反复,其实是肯定、肯定、再肯定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第十章 福德有实?先学会不抱怨!
福德无实无虚,我们如何训练进入那种状况?就是尽心尽力去做,做完之后不执着便是了。若一直抱怨、计较,那人性已经扭曲了,还有何福德可言?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第十一章 还是破
不应以具足色身见,这是单破。前面法界通化分是个引言,乃单立,所以经文此处须菩提用单破否认,他是解空第一,所以他也立刻解释何以故?他举用破除的方法,自己双破了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第十二章 到底有没有说法?
如来到底有没有说法?明明就讲了,可是经文却强调如来没有说法,否则即是谤佛。其实这是提醒我们不要用色身的想法,而是要用法身去思维。所讲的法出自于法身,而色身只是个媒介。那么,法身又是什么呢?

第十三章 你相信吗?有没有信心?
须菩提问题的重点在于往后听闻的人能产生信心吗?但佛不是针对能否产生信心而答,却是把重点放在以后听闻的,是个怎么样的人。佛不针对信心、接不接受的问题作答,而谈人的问题。他根器够吗?因缘成熟了没

第四部分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第一章 记忆与欣赏──两种不同的生命体系
记忆和欣赏是两种不同的生命体系。知识少的人,前庭后院随便栽几棵树,也许乱七八糟,却很有生命感。反而知识分子会觉得那样很紊乱。其实乱也是一种生命现象,明白吗?生命本身本来就带点矛盾的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第二章 人性的淬炼
人性加以淬炼,把复杂的部分除掉后,去芜存菁,所剩的菁华部分就叫佛性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第三章 色身布施再多,都不如法身的体验
以色身而言,即使布施再多的财宝,所得到的福德,都不如在法身上的体验,也就是对生命真相、人生目的、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体验。你将这体验拿来为人宣说,所得福德,比用色身的任何布施都要大得多。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第四章 是谁在看、在听、在念佛?
是谁透过这个色身之眼在看?是谁透过这色身之耳在听?是谁透过这色身之口在讲?是谁透过这色身在念佛?是谁啊?能说吗?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第五章 求得到吗?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以三十二相见我,那是见色身我、化身我,而法身我无法用色尘境界来求,所以难就难在法身啊!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第六章 不说断灭相
般若经典谈空性,如此不免触及断灭相、不断灭相的问题。这里为何不说断灭相?如果你把华严法界无尽缘起的观念带进来,比较容易理解。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第七章 不受苦的逼迫,积极散发性德
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忍是智慧,不是忍耐;菩萨若能知一切法皆从智慧中成就,那功德无可比拟菩萨不受福德,并非他拒绝福德,而是他不受苦的逼迫,积极散发性德,对于福德的大小根本不在意。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第八章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如来是什么?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但如此,更是尽虚空、遍法界。你说:有啊!悉达多太子成佛了呀!那是显相的部分,但这个相的本体绝对寂静,无有所求,一切随缘。这个本体,简单来讲,就是自性。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第九章 事相与理体之间的关系
佛说微尘众是指事相,即非微尘众是讲本体,本体显相时,才叫是名微尘众。当般若经典用到这类语言模式时,都在于说明事相与理体之间的关系。

第十章 因果律?因缘法?
因聚集外,还得加上缘才会现前,而且缘力必须足够,才有可能成就这个果。譬如有个人身体很弱,得个感冒就死了。病是因,感冒是缘,看来似乎很简单,但因缘其实不是这样看的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第十一章 我执我见先培养,然后才能破
我执、我见没培养起来,怎么破呢?很多学佛人一学了佛,知道执着不好,嘴里便常常挂着我不执着,见到一个不执着,却又执着在不执着上,怎会是不执着呢?

第十二章 不要发错了心!
你有个定见,以为极乐世界必然是某个样子,有七宝池、八功德水、迦陵频伽鸟其实那是法相,是意识形态,而非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发错乱心。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第十三章 进入永恒的生命境界
无常和无我乃针对相而言,尤其般若空性在于破相,目的是让我们进入本体。本体是永恒的,故曰寂灭涅槃。三法印说得很清楚,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先破了相以后,证入本体,才是寂灭涅槃,而这就是永恒的生命境界。

第十四章 慈悲的展现
了解自心,乃是智慧,了解他人的心,乃是慈悲。以他人的立场为出发点来关怀,才能明白他心的状况,而慈悲也就现前了。所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四句偈,不只是智慧、般若性空的一种表达,同时也是慈悲的一种展现。

附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