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NT$
454.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NT$
806.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NT$
281.0
|
編輯推薦: |
一部民主观念简史,不乏深刻、尖锐的观点以及对当下热门政治事件和政治生活的观照。法国知名哲学家雅克.朗西埃首部谈论民主的著作,理解民主历史必备书!
|
內容簡介: |
从柏拉图时代到法国大革命,再到20世纪的诸多理论家,雅克·朗西埃在《对民主之恨》中简述了民主观念史。在此基础上,朗西埃为我们指出了民主的实质:民主不同于政治,它不是一种制度类型,也不是一种社会形式,而是那些既无权统治也无权服从的人们所特有的权力,其目的在于支持善的统治。他进而指出,民主通过全面打击一切建立在精英特权之上的权力形式来进行治理,由此对民主的恐惧乃至憎恨就植根于新的统治阶级之中。
在这个左派失去了方向的时代,朗西埃的著作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少见的持续不断的关于如何继续抗争的概念。
继福柯和德勒兹之后*引人注目的思想家之一、雅克·朗西埃重新思考民主的颠覆性力量!
一、 法国知名哲学家雅克·朗西埃首部谈论民主的著作,理解民主历史必备书。
二、 一部民主观念简史,不乏深刻、尖锐的观点以及对当下热门政治事件和政治生活的观照。
三、 特邀同济大学哲学系陆兴华教授撰写三万字导读,详细介绍和梳理了朗西埃的学术成就、理论观点及其在西方学术谱系中的地位。
1、本书属于“左翼前沿思想译丛”,该译丛在理论层面上介绍左翼思想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进展,收录了巴迪欧、阿甘本、齐泽克等一批卓越的欧陆思想家在过去二十年间的经典著作,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吴冠军、蓝江 任丛书主编,他们是国内研究西方左翼思想的青年领军人物,其多年来的研究工作积累了创新性和前沿性的丰富成果。
2、本译丛特别收录两大部分:*部分,选取了当代著名的左翼思想家,包括阿甘本、齐泽克、巴迪欧等人(还有一些他们老师辈的,比如德勒兹、伽塔利)的代表性著作;第二部分,选取分析欧陆左翼思想跟中国思想互动的研究,包括借助左翼理论视角来研究中国思想的著作,与当下中国社会结合更紧密。
3、作者雅克·朗西埃是当今*有影响力的欧陆思想家之一。近几年,其著作在中国大陆多有译介,拥有较大的固定读者群,有评论将之誉为继米歇尔·福柯和吉尔·德勒兹(两位均为世界闻名的法国哲学家)之后*引人瞩目的思想家之一。
4、对“民主”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学界的热门,近几年与此类话题相关的《民主的阴暗面》《好民主,坏民主》《民主崩溃的政治学》等在业界收获了销量和口碑的双重好评。在本书中,朗西埃以精炼的语言阐述了民主的观念史,从柏拉图时代到法国大革命,一直谈到20世纪的诸多理论家关于民主的思想和理念。他在本书中提出的观点新颖而深刻,如:“民主通过全面的打击任何建立在精英特权之上的权力形式而进行治理”,民主可理解为“在现代大众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个体的无限欲求”等,可视为对现有民主研究的有力补充。
|
關於作者: |
雅克朗西埃(1940 ) 法国哲学家,欧洲研究生院哲学教授,巴黎第八大学哲学荣誉教授。1968年,他与自己的导师路易阿尔都塞等人合著《读资本论》,并由此声名鹊起,但之后两人因对五月风暴态度迥然而公开决裂。朗西埃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作品,主要探究那些建构起我们理解政治话语的关键概念,如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等。近年来,朗西埃的写作内容主要集中于人权议题以及文艺作品中的政治。代表作另有《图像的命运》《政治的边缘》《文学的政治》《词语的肉身》《哲学家和他的穷人们》等。
【编译者简介】
李磊 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现从事教育相关工作。研究方向为伦理学、政治哲学。
|
目錄:
|
总序
导读
导言
第一章 从胜利的民主到罪恶的民主
第二章 政治,或失落的牧羊人
第三章 民主、共和与代议制
第四章 一种憎恨的合理性
|
內容試閱:
|
序言
一名年轻女子利用她捏造的袭击事件让法国陷入了焦虑;一群青少年拒绝在学校取下他们的头巾;社会保障不断出现赤字;在大学课本中,孟德斯鸠、伏尔泰和波德莱尔取代了拉辛和高乃依;工薪族们举行示威游行以捍卫自己的退休保障计划;某所精英学府创立了一个不寻常的学生录取计划;电视真人秀、同性婚姻和人工受精日益流行。想找出让这些性质截然不同的事件集中起来的原因是毫无意义的。一本又一本的书,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一个接一个的方案,数以百计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以及记者和作家们已经给我们作出了回答。他们认为所有这些症状都是同一疾患的表现,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只有一个,这一原因叫作民主,或者说是在现代大众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个体的无限欲求。
我们有必要搞清楚这一指控的独特性是如何建构的。对民主的憎恨显然不是什么新鲜事。事实上它和民主本身一样古老,原因很简单:民主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对憎恨的表达。在古希腊,这个词最初被人使用时就带有某种侮辱性,在这些人看来,无名的民众治理是对所有合法秩序的破坏。对于某些人来说,民主依旧是憎恶(abomination)的同义词,而权力是属于那些生而注定有权利或因其能力而有权利掌控权力的人。对那些在今日还将神圣法则的启示解读为组成人类社群的唯 一合法性基础的人们而言,情况依然如此。憎恨所带来的暴力当然也在当代议题之中。不过,暴力并非本书所要论述的对象,原因很简单:我的观点与那些散布暴力的人毫无共同之处,所以也就没什么可与他们讨论的。
与这一憎恨相伴的历史从一开始就见证了它的诸多批判形式。这类批判承认某些事物是存在的,但这是为了限制管控它们。批判民主的历史形式有两种,首先是试图与民主达成一种妥协的贵族立法者和专家的技艺,民主被其视为无法忽视的事实。美国宪法的拟定是这种调和各种力量和平衡制度设置以最大限度地摆脱民主(这一事实)的工作所缔造的经典范例,并且一直以来,宪法都是为了保护两个被视为同义的事物而严格地限定着民主,即最优秀者的统治和对财产秩序的维护。这一批判行为的成功也自然而然地促成了其对立面的成功。青年马克思毫不费力地揭示了财产的统治权是建立在共和国宪法的基础上。共和国的立法者也毫不隐瞒这一点。但至此马克思的思想资源还未枯竭,他继而又提出一套思考范式:形式民主的法律和制度只是一种表象,在其之下并将其作为工具的,是由资产阶级所行使的权力。于是反抗表象的斗争就成了通向“真正”民主的路径,自由和平等将不再被国家与法律机构所代表,而是体现在具体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之中。
对民主新的憎恨,亦即本书的主题,严格来说并不能归入这两种模式之中,尽管它结合了一些从此二者借鉴来的要素。它的代 言人都宣称自己所生活的国家不仅是民主国家而且是完全民主的。他们没有一个人要求一种更加真实的民主。正相反,他们拥有的民主太多了,虽然他们并不抱怨那些承诺要兑现人民权力的制度,也不提出任何措施来限制这种权力。在孟德斯鸠、麦迪逊和托克维尔那个时代曾激起人们热情的制度结构不是他们的兴趣。他们的兴趣在于人民及其风俗,与人民的权力机构无关。对他们而言,民主并不只是一种堕落的治理形式,它还是一种困扰社会乃至国家的文明危机。由此,一些反复无常的动作乍一看可能会让人吃惊。的确,这些批评者无休止地谴责民主的美国给我们带来的所有罪恶都与尊重差异、少数派权利和平权法案有关,但同时它又对(法兰西)共和国的普世主义造成了侵害。而在美国承诺要以武力将其民主传遍世界的时候,也同样是这些批评者首先拍手叫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