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65.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編輯推薦: |
社会及组织的变革速度越来越快,没有一个组织能够承担起知识型员工个人发展的全部责任,知识型员工越来越需要自我管理,才能承担起贡献社会、个人成长、生活幸福的责任。
本书从实际出发,通过剖析知识型员工学习、交往、工作和成长四个维度的修炼过程及方法:
帮助刚入职的新员工迅速成长为合格的职业人;
帮助知识型员工化解出现的职业倦怠、职业高原;
帮助那些每天被琐事缠身、业绩平平、价值感降低的知识型员工,突破职场瓶颈;
让知识型员工从四平八稳的职场大象变成迅捷灵动的职场猎豹,轻松完成卓越转型。
|
內容簡介: |
知识社会给知识型员工的成长、发展创造了机会。知识型员工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类组织的重视和青睐。如何让知识型员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非凡的价值成为各类组织的努力方向。
社会向知识型员工提出了挑战,他们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修炼:
学习的转变:从掌握知识到增长智慧。
交往的转变:从讲究人情到感受人文。
工作的转变:从专业化到职业化。
成长的转变:从谋求生计到创造价值。
本书旨在帮助知识型员工把工作当成一种创造价值的生活方式,通过确定职业理想与现实目标、有效管理时间、及时调整心态、养成良好习惯、掌握科学方法、发挥影响力,充分发挥潜力,提高素质,承担责任,实现自我,创造价值。
|
關於作者: |
王振林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历任机械科学研究院可靠性技术中心助理工程师、机械技术公司技术开发部经理、包装机械研究所所长助理、人事教育处副处长,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人力资源部部长,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现任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类认证专家、专业认证机械分委员会委员。
先后从事机械技术及产品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发表论文40余篇;合作出版《项目管理导论》、《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建设研究》等专著4部,2010年出版专著《激发心灵的自我管理:知识型员工价值整合的八大攻略》。
|
目錄:
|
自序
第1章知识社会与知识型员工
1.1知识社会2
1.2知识型员工及其特点5
1.2.1知识型员工5
1.2.2知识型员工的个性特点6
1.2.3知识型员工在价值方面的特点7
1.3知识型员工的挑战9
第2章学习:从知识到智慧
2.1学习的现实困境12
2.2智慧学习15
2.2.1知识与智慧15
2.2.2智慧学习的特征16
2.2.3智慧学习的基本要求17
2.3智慧学习的方法与途径26
2.3.1会阅读、善阅读26
2.3.2会写作、善写作33
2.3.3会思考、善思考38
2.3.4 回归学习本质43
第3章交往:从人情到人文
3.1人情交往的烦恼49
3.2交往的本质53
3.2.1人情交往的本质54
3.2.2人文交往的本质56
3.3人文交往的方法与途径58
3.3.1认知角色59
3.3.2寻求平衡65
3.3.3提升境界76
3.3.4清理净化81
第4章工作:从专业到职业
4.1专业化中的问题87
4.1.1专业选择的盲目性87
4.1.2专业学习的不确定性91
4.1.3就业与所学专业的不相关性95
4.2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化97
4.2.1职业化的概念97
4.2.2知识型员工职业化的特点100
4.3知识型员工职业化建设方法103
4.3.1 强化职业认知104
4.3.2承担职业责任112
4.3.3提升职业能力124
4.3.4融入职业团队132
4.3.5规避职业风险137
第5章成长:从谋生到价值
5.1谋生的压力148
5.2知识型员工的价值154
5.2.1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154
5.2.2人本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对价值的研究156
5.3知识型员工的价值认知和定位157
5.3.1知识型员工价值认知和定位的影响因素157
5.3.2知识型员工职业价值定位165
5.4知识型员工价值整合方法167
5.4.1确定职业理想与现实目标167
5.4.2有效管理时间177
5.4.3及时调整心态186
5.4.4养成良好习惯196
5.4.5掌握科学方法203
5.4.6发挥影响力213
第6章社会贡献度和个人幸福度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