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NT$
349.0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NT$
295.0
《
第二人生:找到重新定义人生的智慧
》
售價:NT$
440.0
《
唐朝三百年
》
售價:NT$
490.0
《
反操纵心理学:夺回人生主导权 拒绝被操纵
》
售價:NT$
249.0
《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师承钱锺书先生,比较文学入门,体量小但内容丰,案例文笔皆精彩)
》
售價:NT$
199.0
《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
》
售價:NT$
1630.0
《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售價:NT$
290.0
|
內容簡介: |
收入分配改革被称为关键时期的关键改革,难度与重要性可想而知。本书立足于金融法立场审视收入分配改革,探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金融法诱因,提炼收入分配改革的法理分析框架,推进金融公平、金融民主、金融包容的体系化研究,构建民生金融法的知识论范畴,从金融资金的公平分享、金融机构的优化布局、金融工具的组合配置、金融市场的功能优化四个维度求解收入分配改革的金融法进路,彰显金融法制变革与收入分配改革互动的制度逻辑。
|
關於作者: |
冯果,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资本市场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商法学研究会会长,荣获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主要从事公司法、金融法研究。现挂职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著作近十部。李安安,武汉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公司法、金融法研究。在《现代法学》、《法律科学》、《法制与社会发展》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研究成果曾获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
目錄:
|
前言1
导论
一、收入分配差距的现实镜像:断裂与失衡
二、收入分配关系的法律调整:基于经济法的视角
三、收入分配难题求解的金融法路径:命题与挑战
第一章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金融法诱因
一、观念诱因
(一)金融法功能认识的偏差
(二)金融法价值追求的片面
(三)金融法性质定位的谬误
二、制度诱因
(一)压制型立法与金融抑制
(二)选择性执法与金融排斥
(三)依附式司法与金融分割
第二章收入分配改革困局的金融法根源
一、金融权力的异化与滥用
(一)金融权力与收入分配: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二)政府权力与金融资本的联姻:以地方政府竞争为观察
视角
二、金融权利的贫困与金融能力的孱弱
(一)权利贫困、能力剥夺与收入分配不公
(二)通过金融法赋权与赋能改善收入分配的必要性
三、金融利益表达与博弈机制的扭曲
第三章金融资源公平配置: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议题
一、金融资源配置的法理基础
(一)金融资源的界定及其特殊性
(二)金融资源观的法律意义
(三)金融资源配置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二、金融资源公平配置的规范解释
(一)金融资源公平配置的多维面向
(二)金融资源公平配置的原则立场
(三)金融资源公平配置的实现路径
三、中国现行金融资源配置模式对公平的背离及其影响
(一)现行金融资源配置模式的三重偏向
(二)现行金融资源配置模式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农村系统性负投资
为例
第四章面向收入分配改革的金融法理念调适
一、金融公平
(一)金融公平的内涵厘定
(二)金融公平对金融法价值体系的重塑
(三)金融公平的法律实现:以金融福利法的建构为中心
二、金融民主
(一)金融民主的提出
(二)金融民主的内涵
(三)金融民主的法律保障机制
三、金融包容
(一)金融包容的概念解构
(二)金融包容的体系化诉求普惠金融体系
(三)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
(四)促进金融包容的具体制度安排
第五章收入分配改革与金融资金的公平分享
一、金融资金利益分享的制度逻辑
(一)股权资金
(二)外汇储备
(三)养老保险基金
二、金融资金公平分享的法律迷思:以民间资本为中心的透视
(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制度供给述评
(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规则的内在局限
(三)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规则实施中的现实困境
(四)走出法律迷局的尝试温州金改
三、金融资金公平分享的路径选择
(一)规范股利分配
(二)拓展债券融资
(三)发展大众理财
(四)推进农地金融
(五)放开民间资本
第六章收入分配改革与金融机构的合理布局
一、金融机构布局的现实观照:以农村为场域的检讨
(一)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嫌贫爱富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形同虚设
(三)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名不副实
二、优化金融机构布局的制度安排:培育、引导与规制变革
(一)培育普惠性金融机构
(二)引导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
(三)新型金融机构的规制变革
第七章收入分配改革与金融工具的组合配置
一、金融工具收入分配功能的展开及其在中国的异化
(一)利率的收入分配功能及其异化
(二)汇率的收入分配功能及其异化
(三)信贷的收入分配功能及其异化
(四)资本市场定价机制的收入分配功能及其异化
二、金融工具的法律配置:方法与制度的二元展开
(一)金融政策工具法律配置的方法选择
(二)金融工具法律配置的制度设计
第八章收入分配改革与金融市场的结构优化
一、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失衡
(一)间接融资市场与直接融资市场之间的比例失衡
(二)直接融资市场内部各市场层次之间的发展失衡
(三)二元金融结构视角下的区域金融市场结构失衡
二、优化金融市场结构的路径选择与法律保障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
(二)区域金融的合作与协调
(三)民族金融的培育与发掘:以伊斯兰金融为例
第九章收入分配改革与金融法知识谱系的转型
一、背景与问题:金融法知识谱系转型的语境
二、民生金融法:金融法知识谱系转型的方向
(一)融资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民生金融的制度驱动机制
(二)民生的疆域厘定:民生金融的制度调适机制
(三)弱势领域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民生金融的制度评判机制
(四)权利倾斜性配置:民生金融的制度实现机制
三、观念变革与本土融合:民生金融法的未来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民生金融观
(二)本土化的反思:民生金融与民族文化的冲突与整合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历史时期,充满机遇和挑战。就挑战而言,在经济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大量结构性矛盾集中爆发,收入分配就是其中一个涉及制度变革、利益调整与结构变化的重大问题。关于收入分配,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相比较而言,法学对收入分配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其实,收入分配不仅涉及经济层面的诸多问题,还涉及法律层面的分配权利、分配能力、分配公平、分配规范、分配秩序、分配正义等,从法律规制的角度来防范和化解分配危机非常必要。因此,各国在解决分配问题的法律实践中,都愈发注重加强法律规制,特别是经济法规制,并注意提升经济法治的水平,这已成为各国的普遍共识和共通做法。近年来,经济法学界开始注重对收入分配的研究,产生了一批颇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但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财税法领域,金融法视域下的研究成果较为少见,有深度的力作可谓凤毛麟角。鉴于此,我们于2011年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收入分配调整与金融法制变革以金融资源的公平配置为中心并获得立项(项目批准号:11YJA820017),本书即为该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收入分配改革被称为关键时期的关键改革,其重要性与难度可想而知。本书置于金融法的立场来检讨与审思收入分配改革,试图在文献与话语缺失的境遇下填补学术研究的一块空白,彰显金融法制变革对收入分配的重大意义。具体而言,本书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深化和推动金融法基础理论的研究。当前的金融法基础理论研究呈现出空洞化与碎片化的特点,亟待进行系统化的整体主义研究。本书对金融法的价值追求、功能定位与学科性质进行了辩证审视和理性反思,对压制型立法与金融抑制、选择性执法与金融排斥、依附式司法与金融分割三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金融法制度诱因进行了理论抽象和提炼,从权力权利能力利益的法理范式为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推进了对金融公平、金融民主、金融包容的理论研究,构建了民生金融法的知识论范畴体系,这些学术研究将有助于推动金融法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第二,推动金融法制的现代转型。本书直面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选择被法学界忽略的金融资源公平配置这一重要切入点来求解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的时代难题,从金融资金的公平分享、金融机构的合理布局、金融工具的组合配置、金融市场的结构优化四个维度论证了收入分配改革的金融法进路,对政府投融资、农村金融、民间金融、互联网金融、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等法律制度的变革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国金融法制的变革与完善指明了方向。除去导论外,本书分九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从观念与制度两个层面厘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金融法诱因,其中观念层面的诱因包括功能认识的偏差、价值追求的片面和性质定位的谬误,制度层面的诱因包括压制型立法与金融抑制、选择性执法与金融排斥、依附式司法与金融分割。第二章从权力、权利、能力与利益等关键词出发阐释收入分配改革困局的金融法根源,指出金融权力的异化与滥用、金融权利的贫困与金融能力的孱弱、金融利益表达与博弈机制的扭曲是收入分配改革难以取得进展的关键原因。第三章提出金融资源公平配置这一概念,对其进行了规范解释,指出现行金融资源配置模式的结构性缺陷并揭示由此给收入分配格局造成的消极影响。第四章从金融公平、金融民主、金融包容三个层面论证金融法面向收入分配改革的理念转型,试图以此作为金融法制度变革的思想指引。第五章至第八章分别从金融资金、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角度论证金融法面向收入分配改革的制度变革,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培育社区银行、利率与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制度梳理和展开。第九章是在总结全书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升华,提炼出民生金融法的理论范式,以此作为金融法回应收入分配改革的归宿。在论证逻辑上,本书遵循从法理到制度、从理念到规则的思维分析范式,突出问题意识导向,关注金融市场运行背后的潜规则,综合运用法律金融学、金融社会学、金融地理学、规范分析法学、法律解释学等交叉知识体系解构收入分配改革中的金融法问题。在求解收入分配改革的金融法进路上,本书将金融资源类型化为金融资金、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将金融制度资源有机穿插在其他三种金融资源的分析框架中,并将落脚点放在金融市场的功能优化上。面向收入分配改革的金融法,涉及根本性的理念调整与制度变革,理想的金融法是一部以金融公平为价值基础、以民生诉求为制度导向、以普惠金融为目标定位的良法,本书所力图建构的民生金融法范式正是构建理想金融法的学术尝试。本书是武汉大学资本市场法治研究中心集体智慧的结晶,凝结着不少人的心血与汗水。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生袁康、张东昌、杨为程、段丙华等均为本书作出了贡献,研究中心的硕士研究生张阳、闫维博、杨博闻、黄伟娜参与了本书的校对工作,他们的严谨与认真值得赞许。本书的部分内容已经发表在《现代法学》、《法商研究》、《法学》、《政治与法律》、《江淮论坛》、《经济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刊物,在此向这些刊物及其编辑致以深深的敬意,同时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的资助表示由衷感谢。我们期待本书的出版能够引起金融法学界对收入分配问题的关注,同时期待读者对于本书的错谬进行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