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編輯推薦: |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许多癌症现代医学技术仍无法有效治疗。祖国传统医学在防治癌症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少偏方验方对癌症治疗有着神奇的效果。该书收集了从古代到现代,从医学著作到民间流传验方等大量资料,取其“实用灵效”者,编撰成书,方便读者查阅和使用。
|
內容簡介: |
《古今治癌偏方精选(第二版)》整理了常见35种肿瘤的中医治疗方,约1240种,包括偏方、验方、单方。每种肿瘤方按照【名称】【组成】【功效】【适应证】【用法】【方源】的体例编写,个别选方还介绍了选方的加减、临床疗效等内容。
|
關於作者: |
赖祥林,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广西名老中医,广西玉林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广西玉林中草药研究会副会长,广西中西医结合活血化淤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
|
目錄:
|
一、脑瘤用方
二、鼻咽癌用方
三、唇癌用方
四、舌癌用方
五、喉癌用方
六、扁桃体癌用方
七、甲状腺癌用方
八、乳腺癌用方
九、肺癌用方
十、胸膜肿瘤用方
十一、纵膈瘤用方
十二、食管癌用方
十三、胃癌用方
十四、肝癌用方
十五、胆道肿瘤用方
十六、胰腺癌用方
十七、大肠癌用方
十八、肾癌用方
十九、膀胱癌用方
二十、前列腺癌用方
二十一、阴茎癌用方
二十二、睾丸癌用方
二十三、子宫肿瘤用方
二十四、卵巢肿瘤用方
二十五、阴道肿瘤用方
二十六、骨软组织肿瘤用方
二十七、多发性骨髓瘤用方
二十八、皮肤癌用方
二十九、黑色素瘤用方
三十、恶性淋巴瘤用方
三十一、白血病用方
三十二、眼部肿瘤用方
三十三、腮腺癌用方
三十四、滋养叶细胞癌用方
三十五、肛门癌用方
|
內容試閱:
|
十三、胃癌用方
胃癌是世界上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年发患者数约68万。我国胃癌发病率也较高,据卫生行政部门资料,我国每年死于胃癌者约16万人,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3.2%,居全部恶性肿瘤的首位。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胃部疾患、饮食习惯、遗传及其他环境因素有关。早期胃癌70%以上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进食后症状往往加重。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加剧,发作频繁,伴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嗳气泛酸,胃部灼热,消瘦。晚期可见恶病质,发热,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上腹部可触及肿块,出现腹水。位于贲门或幽门部的癌肿可较早地出现梗阻症状,如打嗝、咽下困难、呕吐等。常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如呕血、便血等。一般属中医“胃脘痛”“反胃”“膈”“积聚”“癥瘕”等疾病范畴,常因忧思伤脾,恼伤肝,气机不畅,久而成积或因饮酒太过,嗜食辛辣,胃有积热,津枯血燥,瘀热渐成;或因素体气血亏虚,复因情志及饮食因素,而致痰气瘀热互结,发为本病。因而中医治疗本病主要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化痰祛湿等为法。
选方1:皂角煎
【组成】大皂角1条。
【功效】消积止痛,止呕通便。
【适应证】胃癌。
【用法】火炮,煎水200~250mL,分1~2次服。体虚者宜炙用,体实者可生熟混用,同时运用中要注意与其他扶正健脾方配合,如气虚者加红参15g,白术30g,半夏10g,煎水并兑入适量蜂蜜分2次服。
【方源】四川中医,1988;(2):22.
选方2:养阴解毒汤
【组成】霍石斛30g,鲜生地黄30g,麦冬30g,太子参30g,藤梨根30g,重楼30g,蜣螂10g,鸡内金10g,干蟾皮10g,生白术10g,八月札15g。
【功效】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适应证】胃癌。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正复邪却时增加清热抗癌药白花蛇舌草30g。
【方源】浙中医杂志,1981,(12):542.
选方3:三宝功德丹
【组成】半枝莲100g,白花蛇舌草100g,金石斛50g,黄芪100g,木香60g,威灵仙100g,大黄10g,羚羊骨100g,砂仁50g,炮穿山甲50g,山豆根50g,露蜂房50g,马鞭草50g,地骨皮50g,核桃树枝50g。(编者按:穿山甲已禁用,酌情使用替代品。)
【功效】开郁散结,补气益血。
【适应证】胃癌。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备用,或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蜜丸备用。每次10g,每日3次,用地骨皮、枸杞子各10g煎汤冲服。可连续服用,直到临床症状缓解为止。
【方源】湖南中医杂志,1992,(3):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