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西方中产阶级:理论与实践(国外社会建设理论比较研究丛书;“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書城自編碼: 268697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者: 周晓虹 王浩斌 陆远 张戌凡
國際書號(ISBN): 9787300219288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12页/454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1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74
《 我们香港这些年 》
+

NT$ 656
《 社会蓝皮书: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
+

NT$ 612
《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睿文馆) 》
+

NT$ 621
《 昨日之前的世界(让我们打破西方、东方的界线,回归人类本身,值得全人类去读,去反思!) 》
+

NT$ 602
《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
內容簡介:
中产阶级是20世纪全球学术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西方社会学中有着长久和持续影响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在世界学术史上,亚里士多德、马克思、伯恩斯坦、米尔斯、贝尔和古尔德纳等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都在这一领域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巨著。本书以和谐社会的建构为背景,聚焦于西方中产阶级的理论与实践两个基本维度,在导言中对西方中产阶级的历史脉络与理论演进做了梳理;分上、中、下三篇分别讨论了西方古典资本主义时期、现代资本主义时期和当代全球资本主义时期与中产阶级相关的主要理论及培育中产阶级的实践策略;最后在结语中将中产阶级的成长纳入中国视野,讨论了社会转型与中国中产阶级的再造、路径及中产阶级的培育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作者指出,扩大中产阶级即中等收入者群体在中国社会中的比重既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国梦”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關於作者:
周晓虹,男,1957年生于杭州。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先后出版《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经典贡献)》《现代社会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史》等著译作二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历史研究》等杂志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九十余篇。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09年当选为“国家级教学名师”。
王浩斌,男,1972年生,2006年获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6—2009年在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陆远,男,1981年生,2010年获南京大学社会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张旭凡,女,1981年生,2010年获南京大学社会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副教授。
目錄
导言:西方中产阶级的历史脉络与理论演进 00 1
一、中产阶级:现代工业社会的结构性产儿 00 1
二、西方中产阶级的历史脉络 00 6
三、新老中产阶级:理论争论与阶级归属 0 10
四、全球化与中产阶级的世界性成长 0 14
上篇 古典中产阶级
第一章 前现代中产阶级的理论与历史 0 24
一、古代中产阶级理论 0 24
二、近代中间等级的崛起 0 33
三、从市民等级到资产阶级 0 46
四、从中间等级到中产阶级 0 50
第二章 古典中产阶级理论的两种范式 0 57
一、马克思:中产阶级的“阶级结构”与“阶级构成” 0 57
二、阶级结构的理论范式与老中产阶级 0 60
三、“阶级构成”的理论范式与新中产阶级 0 71
四、资本的形态与中产阶级的类型学 0 80
第三章 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探索 0 84
一、现代化道路与新中产阶级的成长 0 84
二、德国的理论传统与制度保障 0 94
三、社会民主党对中产阶级理论的发展 109
四、伯恩施坦的中产阶级理论 116
中篇 现代新中产阶级
第四章 从古典到现代:新中产阶级的特征界定与理论经纬 131
一、从“镀金时代”到“爵士时代”:新中产阶级产生的社会背景 131 西方中产阶级:理论与实践
二、“管理革命”理论与新中产阶级的形塑 134
三、共产主义世界:官僚体系与“新阶级” 147
四、三次浪潮与三条脉络:“新阶级”的理论经纬 150
第五章 新中产阶级的历史实践 159
一、一次大战与大萧条:新中产阶级的顿挫与踯躅 159
二、大战阴霾散去与白领阶层扩张:社会结构的根本改变 172
三、革命的1968年与中产阶级青年的“反动” 187
四、拆散福利国家与新中产阶级的未来 192
第六章 新中产阶级的主要理论 197
一、西方新马克思主义 197
二、新韦伯主义 209
三、知识分子与“新阶级” 221
下篇 全球中产阶级
第七章 全球中产阶级产生的动力机制 237
一、技术中轴、服务业经济与后工业社会 237
二、弹性生产、新产业空间与后福特主义 246
三、跨界生产、新国际分工与全球生产网络 253
四、内城更新、住房阶级与中产阶层化 259
五、全球城市、生产者服务业和两极化的世界 269
第八章 全球中产阶级的群体构成 276
一、消失的资本家:管理阶层 276
二、崛起的创造者:创意阶层 282
三、新型的知本家:知识阶层 288
四、复活的小企业:业主阶层 295
第九章 全球中产阶级的未来走向 301
一、萎缩的中产:欧美中产阶级的困境 301
二、虚无的阶级:新兴中产阶级的脆弱 318
三、由西迈向东:全球中产阶级的未来 327
四、有关中产阶级成长历程的简要表述 337目 录
结语:中产阶级成长的中国视野 342
一、社会转型与中国中产阶级的再造 343
二、中国中产阶级的建构路径 346
三、中国中产阶级的两重特性 350
四、中产阶级的培育与中国社会建设之路 352
参考文献 359
外国人名表 381
內容試閱
导言:西方中产阶级的历史脉络与理论演进
最近十余年来,关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研究一直是中国社会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其中有关中国中产阶级的讨论更吸引了众多社会学家的关注(陆学艺,2002;周晓虹,2002b,2005a;李春玲,2005;李路路、王宇,2009;陆学艺,2010)。从现实生活的变动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狂飙突进式的持续发展、GDP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房地产市场的开放、消费政策的改变以及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自20世纪最后20年开始出现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分化,进入21世纪以来,1949年后已经消失的中产阶级开始出现并迅速崛起,连同城市化一起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最壮观的历史景象。
中产阶级的出现和崛起引发了一系列的相关讨论,其中包括中产阶级的基本特征和阶级属性、中产阶级兴起的社会意义、中产阶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产阶级对消费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拉动作用、中产阶级与中国社会的稳定,以及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考虑到在今天这个全球经济乃至文化一体化的时代,对包括中产阶级在内的任何议题的讨论仅仅限于某一个国家已经变得不切实际,我们有必要认真审视西方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历史脉络和理论演进,这对我们理解中国中产阶级的发展和命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切实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不远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中产阶级或中等收入者,将是最实在也最易为人所理解的“中国梦”。
一、中产阶级:现代工业社会的结构性产儿
尽管“中产阶级”概念十分流行,但由于中产阶级本身的历史流变复杂,不同的学者在使用“中产阶级”一词时的理论背景和理解各异,因此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有关中产阶级的界定。在已有的社会学文献中,罗列于“中产阶级”标签之下的相关内容不仅繁杂,有时甚至互相矛盾、大相径庭。尽管我们在本书第一章中将会论述,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世界的圣哲亚里士多德就使用过“中产阶级”的概念,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中产阶级则是工业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的产儿。正是近代以来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摧毁了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带来了阶级结构的变化和都市化的推进,进而促成了西方市民社会的形成,才最终导致了中产阶级这一特定的人群共同体或阶级共同体的形成(周晓虹,2002a:21 22)。
按19世纪英国法学家亨利?萨姆纳?曼恩的看法,从农业社会及前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一种“从身份迈向契约的运动”(转引自Tonnies,1988:182)。尽管按马克思的观点,阶级现象古已有之,但在前工业社会,社会分层地位常常是由先赋因素决定的,此即曼恩所说的“身份”(status);直到在工业社会,那由后天的经济社会和自致因素决定的社会分层地位,才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阶级”(class)。事实也是这样,在18世纪中叶欧洲重农主义者使用“阶级”(class)一词之前,人们通常使用的是“status”、“estate”或“order”:前者强调的是各个不同群体的经济功能,以及与此相关的职业因素,而后者强调的则是身份的差异(Pilbeam,1990:3)。可以说,正是现代工业社会或资本主义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也改变了决定人们的社会分层地位的那些决定性因素。从这时起,阶级成为社会分析的重要单位,而与此相关的中产阶级及其概念也开始在现代意义上被广泛使用。
严格意义上说,对社会结构的变化怀有高度的敏感,并且最早注意到中产阶级出现的人还是马克思。马克思不仅提出了现在仍然广为使用的阶级分析方法,而且也是最早论述阶级及社会分层的经典社会学家之一。尽管马克思在单纯论战性的文章中大多持二元化或极化的资本主义分层模式,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1995a:273),但他在其他许多文章中也使用过更复杂的包括其他阶级在内的分层模式。尤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不但使用过现代意义的“中产阶级”的概念,而且可以认为他本人就是这一概念的最早创用者之一。在有关中产阶级的历史文献中,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用德文写成的《共产党宣言》。在描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社会流动时,马克思、恩格斯写道:“以前的中间等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所有这些阶级都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了……”(马克思、恩格斯,1995a:280)。马克思的多种著作的中文版中那个被称为“中等阶级”或“中间阶级”的群体在德文版中为“mittel klasse”,在英文版中被译作“middle class”。因此,可以认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的中文版中使用的“中等阶级”、“中间阶级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