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編輯推薦: |
(1)身边的文物,未知的历史细节。
(2)国之重器,史之明鉴。揭开文物的另一面相,展现抗战留下的另一道伤疤。
(3)你不可不知的国宝文物,你不可不读的抗战“史诗”
系列书图书链接如下:
北平抗战实录丛书:永远的丰碑——北平抗战英雄谱
北平抗战实录丛书:文物背后的抗战故事
北平抗战实录丛书:家风的传承——我们家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
|
內容簡介: |
《文物背后的抗战故事》首次用遗世文物,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展示北平抗战历史的风云。通过走访多家文物收藏单位和抗战文保单位,我们发现众多文物、甚至是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文物背后有不少鲜为人知的抗战细节。从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枪的卢沟桥事变,到抗战胜利结束,每一个阶段都有无数文物默默记录着,成为控诉日军侵华的见证人。
《文物背后的抗战故事》以文物为线索,让文物发声,用文物背后的故事,还原北平抗战的种种面相——抗战爆发的危急,侵华日军的残暴罪行,百姓的怒火,以及共产党、国民党、民众等全民族缩影的反抗和胜利。本书用注满沧桑的文物让你感受战争挥之不去的伤痛,以悲壮的抗战历史为文物添一枚特别的军功章。
|
關於作者: |
北京市文物局
负责北京市文物和博物馆事业管理工作的市政府直属机构。其主要职责为落实和贯彻国家关于文博和博物馆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负责本市世界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工作;负责本市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负责管理本市民间收藏文物及其流通活动;培育、引导和扶持文物和博物馆领域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等。
|
目錄:
|
第一篇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侵略与抵抗
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了东三省后,又觊觎关内,引发了古 北口长城抗战。1937 年 7 月 7 日,全面侵华战争在卢沟桥 打响了第一枪,自此给北平乃至全国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与创伤。面对外敌侵犯,中国共产党、中国守军将士、爱国民 众奋起杀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白杯烈酒誓师声 3
赵登禹墓前追思英烈 7
青山有幸埋忠骨——古北口人民合力修建肉丘坟 12
宛平城头忆烽火 卢沟桥上闻狮吼 16
警示战火的守护神——回龙庙鸱吻的如炬目光 19
歌咏其义 以长其言——重唱《卢沟桥歌》 23
闻名遐迩的二十九军大刀与大刀队 27
烽火一文字山 31
黑山扈战斗纪念碑 34
第二篇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日军的暴行
北平沦陷之后,日军全面控制了北平的政治、文化、经 济各领域,对北平的社会生活造成极大的破坏。在日军的残 暴统治下,大量的无辜平民和爱国志士惨遭荼毒,家破人亡。 高压统治惨绝人寰,经济秩序崩塌致使民不聊生,对北平这 座古都的文化破坏,更是让人痛心疾首。
故宫铜缸见证侵略 39
硝烟下的文物大迁徙 44
抗战时期遗失的“北京人”头骨 50
捍卫中华民族文化之根——与日寇智争居延汉简 56
郑振铎抢救稀世孤本 60
货币背后的抗战故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与“联银券” 65
在日军铁蹄下涅槃的“北大红楼” 69
人性的光辉永远闪耀——房山教堂惨案再回首 73
长辛店侵华日军吃人狼狗队——加藤部队 77
天坛与日本 1855 细菌部队 81
镌刻在铜板上的自供状——日本“支那事变记念章牌” 87
第三篇章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人民的怒火
沦陷下的北平人民,并没有就此沉沦,面对日军的兽行,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政策的影响下,在爱国热忱的鼓舞下,涌 现出了众多慷慨悲歌之士,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他们与日军斗智斗勇,为守护北平,打击侵略者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个人”的抗战——白塔寺罗德俊手书 95
叶恭绰瞒天过海护宝记 100
战火中的青春——北平学生移动剧团的故事 107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爱国师生的抗日救亡运动 112
国之兴亡,匹夫有责—— 一代大师的抗战轶事 116
奔马——抗战时期徐悲鸿先生的真实写照 120
白石老人与《七鸡图》 125
绝世名伶梅兰芳 129
凄美青衣泪 铁血赤子心——程砚秋故居 134
西四北报子胡同 8 号—— 一处鲜为人知的抗战见证地 138
石景山铁厂抗战事琐记 141
正阳门箭楼为抗日救亡打开了一扇窗 145
北平抗战中的“满铁”秤砣 150
第四篇章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反击与曙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之后,中华各族儿女同仇敌忾,对抗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更是与日军展 开了殊死决战。数不清的正面交锋,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 战场上的针锋相对,战场下的暗自较量,倾诉着军队誓死守卫家国领土的决心。八年抗战,满腔血与泪,艰难困阻多, 但北平终于迎来了曙光。
巧除日军——马家堡火车站事件 157
刺杀日军军官事件 161
石碑之殇——清代墓碑上的抗战印记 165
霞云岭飞出不朽的歌 168
忆马灯背后的抗日英雄陆平 172
青史先烈写 红旗后人擎——记昌延联合县第一任县长胡瑛 176
“小白龙”白乙化 179
北京的“奥斯维辛”——炮局监狱 184
人民第一堡垒——焦庄户地道 188
抗战中的军民鱼水情——记萧克将军的碗 193
见证抗战历史军民鱼水情的挎包 197
八年终挫不义师——太和殿日军投降 202
民族号筒音长响 军民浴血复家园——由一幅“解放区形势图”说起 206
后 记 210
守护老兵 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为抗战老兵售书捐赠活动 213
|
內容試閱:
|
青山有幸埋忠骨——古北口人民合力修建肉丘坟
白守中李善文
白守中,原籍古北口,年轻时在原籍上学读书,他的四舅杨柏如亲自参加了修建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肉丘坟的工作。守中由于受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熏陶,对1933年古北口长城抗战中英勇杀敌的将士十分敬仰,所以经常请四舅讲当年战争中的情景。四舅最爱讲的就是修建肉丘坟的经过。
1933年春,长城抗战之后,古北口漫山遍野是成百上千的将士尸骨,有的开始腐烂。到了夜间狗吠狼嗥,使古北口陷入阴森恐怖之中。古北口人人心中揪成了疙瘩,很多人对将士们为国捐躯后曝尸荒野而默泣,实在不忍心眼睁睁地看下去,便自发地行动起来。有的是个人单独行动,有的是约仨俩同伙,挖个坑,把将士们的尸骨掩埋了。一个坑有埋一个人的,也有埋两三个人的,但这仅能把各人家附近的尸体掩埋。
古北口令公庙有位道士叫王乐如,是河北省滦平县古城川乡四达沟村人氏。少年出家为道士,此人乐善好施,崇尚杨家将爱国精神。看到将士尸骨丢散山野,便一面联系当地官、商,一面发动民众上山收殓。在古北口无论尊卑几乎人人出动。在南关,先在山洞口西侧挖了大坑,把敛回的尸骨放进去。一层尸骨、一层芦苇相隔。因为有了集中的地方,原来个人先掩埋起来的,这次又都起了坟,把遗体送到南关大坟来。守中家住东关,四舅还帮他家从小西院起出一具尸体呢。古北口这次行动是有影响的,四舅知道有石盆峪、八大楼子、南天门、潮关、五里坨、北甸子等村,此外还有河北滦平县的青石梁、花楼沟等地,都由人背或驴驮送来尸骨。
这次活动,场面极其感人。为了使所有牺牲的将士遗骨得到安置,古北口及附近村庄许多人都是全家出动,一连几天不休息。汤河村一王姓老人,70多岁了,四舅告诉守中,论庄亲应称其为九爷。王九爷在南天门山上捡到一个头骨,老人家脱下上衣就包了起来。王九爷光着上身,把遗骨送到了墓地。当时的季节,在古北口光膀子还不行呢,何况还有山风吹着,差点儿没把王九爷冻坏了。东关菜园子的李太,在山上拾到一具白骨,已经背到了山下,不放心,又查了一遍,发现少了一根腿骨,又返回山上去找。这一上一下耗去了半天时间。
肉丘坟坟坑里原来都是乱石渣子,表面土不过半尺深,填坟时大家都不同意用石渣子。起坟头时,大家都说三四百人的一个坟里,坟头得填大些。附近的土不够用,古北口上上下下许多人就用口袋从远处背土填坟。有的老人孩子背不动,就用篮子挎土撒在坟头上。送土填坟的人比敛尸骨时还广泛。古北口河东、河西、北甸子、汤河、潮关、蔡家甸等村都有人送土,连河北滦平县巴克什营的百姓也有进口送土的人。
坟修好后立碑,正面碑文原来打算写“古北口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但在《塘沽协定》之后,古北口实际上已被日本侵略者所控制,王乐如提出,如果直接写“抗日”两字,担心不但碑文不能保存长久,怕连坟头也保不住。起草碑文的人,传说是河西姓关的,也有传说是河西马举人,经过反复斟酌,把“抗日”两字改为“战役”两字。这样就不担心日本人嫌碍眼了。
背面碑文,则简要写了修建此墓的经过:
“呜呼!癸酉之春,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甚夥,东南两关街巷尸横遍地,山谷无处无之。当失陷期间,街巷之尸,运埋民家菜窖;四野山谷,由道人王乐如不辞辛劳,专事临地掩埋。迨至事定后,除中央起运白骨五百余具,赴蚌埠立墓合葬外,尚遗民户菜窖肉尸,并三四十里浮厝者为数尚巨,嗣经东南关互助社社长郝子仪等,以阵亡将士乃为国捐躯,应立公墓,以慰忠魂,志表英烈,启劝在生,领衔建议呈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采纳,咨行北平分会出员携款来口建筑此墓。计葬肉体尸身三百十具,白骨二百十具,聊赘数语,以志颠末,用感后之官民随时培修保存云。”
坟址当时选择的也是背静地方。当时古北口还没修铁路,通铁门关公路是东边的山上。公墓距铁门关有1.5公里远,没有铁路可通,只有一条雨季才有水的干河沟可行。后来日本修通承德铁路,这座坟就在铁路边上了。再后来,原铁路路基改为公路,这座墓又在公路边上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只有经历了那些黑暗的过去,才会更加明白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惨烈的战役,让这么多的将士永远地留在了这块土地上。而他们拼命守护的土地与人民,也决不会让他们死后仍饱受折磨,不得安生,古北口的人民,将会世世代代守护着英灵的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