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法理学(第四版)(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書城自編碼: 259546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法律理論法學
作者: 葛洪义
國際書號(ISBN): 9787300215662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8-01
版次: 4 印次: 1
頁數/字數: 400页/538 千字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售價:NT$ 295.0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售價:NT$ 760.0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掌故家的心事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家、金钱和孩子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18
《 刑法学(第七版) 》
+

NT$ 304
《 民法总论(第四版) 》
+

NT$ 405
《 知识产权法(第五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
+

NT$ 288
《 宪法(第五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
內容簡介:
法理学是法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学科,也是法学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法学体系 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教科书由导论和5编构成,即法的本体、法的结构、法的运行、法律方法、法 治国家。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法学,特别是法理学的基本知识; 第一编法的本体,以法律的性质和定义为中心,阐述法律的“元”问题或根本问题; 第二编法的结构,主要讨论法的现象及其技术性构成; 第三编法的运行,主要讨论现实法律的制定与实施的机制和原理; 第四编法律方法,着重分析介绍法律职业者思考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思维方式; 第五编法治国家,主要介绍法律制度的演进和发展过程中的一 般规律,特别是与我国法治建设相关的制度变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这本教科书的结构安排,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法理学教科书的实用性,使学生能够通过法理学的学习,提高自己从事法律职业的能力;另一方面,则试图强调理论问题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和实践意义。
關於作者:
葛洪义,浙江宁海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光华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 学中国地方治理与法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 《探索与对话:法理学导论》《法律与理性》《法与实践理性》《法律方法讲义》《我国地 方法制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等。
目錄
目录
第一章 导 论 3
第一节 法学及其体系 4
第二节 法理学的对象 11
第三节 法理学的意义 17
第四节 法理学的方法 19
第一编 法的本体
第二章 法的性质 27
第一节 法的定义 28
第二节 法的本质 35
第三节 法的特征 45
第三章 法的价值 50
第一节 法的价值概述 51
第二节 法的主要价值 55
第三节 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 58
第四章 法的作用 63
第一节 法的作用概述 64
第二节 法的规范作用 67
第三节 法的社会作用 71
第四节 法的局限性 74
第五章 法的社会 78
第一节 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 79
第二节 法与经济 82
第三节 法与政治 89
第四节 法与道德 93
第五节 法与科学技术 95
第二编 法的结构
第六章 法的分类 107
第一节 法的分类概述 108
第二节 法的一般分类 109
第三节 法的特殊分类 113
第七章 法的要素 116
第一节 法律概念 117
第二节 法律规则 119
第三节 法律原则 122
第八章 法律体系 128
第一节 法律部门 129
第二节 法律体系 132
第九章 法律程序 139
第一节 法律程序概述 140
第二节 法律程序的类别 141
第三节 正当法律程序 145
第三编 法的运行
第十章 法的创制 153
第一节 立法与立法权 154
第二节 立法原则 158
第三节 立法程序与立法技术 160
第十一章 法的实施 166
第一节 法的生成 167
第二节 法的实效 170
第三节 法的实现 175
第十二章 法律关系 179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种类 180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183
第三节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186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188
第十三章 法的执行 191
第一节 法的执行的概念与特点 192
第二节 法的执行的种类 194
第三节 法的执行的原则 196
第四节 法的执行的体系 199
第十四章 法的适用 203
第一节 法的适用的特征 204
第二节 法的适用的原则 208
第三节 法的适用的地位 211
第十五章 守法与违法 214
第一节 守 法 215
第二节 违 法 217
第三节 法律责任 221
第十六章 法律监督 227
第一节 法律监督的概念 228
第二节 法律监督的构成和分类 229
第三节 法律监督的体系 232
第四编 法律方法
第十七章 法律方法与法的渊源 241
第一节 法律方法概说 242
第二节 法的渊源 247
第十八章 法律推理 264
第一节 法律推理概说 265
第二节 法律推理的形式 266
第十九章 法律解释 273
第一节 法律解释概说 274
第二节 法律解释的目标和原则 278
第三节 法律解释的方法 283
第二十章 法的演进 289
第一节 法的演进的历史 290
第二节 法的演进动因 293
第三节 法的未来 295
第五编 法治国家
第二十一章 法的起源 301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 302
第二节 法起源的原因和标志 305
第三节 法起源的形式和规律 308
第二十二章 法的发展 311
第一节 前资本主义的法 312
第二节 资本主义法 31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 318
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 321
第二十三章 法的传统 324
第一节 法与文化 325
第二节 法律意识 329
第三节 法系 333
第二十四章 法的现代化 339
第一节 法的现代化的含义 340
第二节 法的现代化的类型 344
第三节 法的现代化的条件 349
第二十五章 法治国家 355
第一节 法治的概念 356
第二节 近代法治国家的形成 35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治与民主 362
第四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66
主要参考文献 372
精彩章节
內容試閱
法理学是一个运用哲学方法研究法律基本问题的学术门类,实质上就是法律哲学或法哲学。法理学就是法哲学,法哲学也就是法理学,尽管法理学原出于英美国家的经验主义经学,法哲学则出于欧洲大陆国家的唯理主义哲学,但是,它们都是运用哲学方法研究法律问题的学术门类 ② ,不同之处仅在于它们的哲学观念不同。狭义的法理学仅指英美国家的分析法学,而我国的法理学则是从“法学基础理论”发展而来的一个学科,其含义远不同于以实在法为研究对象的奥斯丁的法理学,而属于广义的法理学。从这个角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掌握法理学的定义。
首先,法学都是以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法理学也是一个以研究法律问题为宗旨的学术门类。习惯上,我们往往将法学分为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这种划分固然标志着法学研究中的分工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法学研究的进步,但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一种误导,使人误以为这种或者那种分工是绝对的,是不可避免的,是必然的。这样,学术分工又被人为地转化为学科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我们可以说法律职业需要一种解决法律问题的技能和技术,而法学所承担的任务则是传授这种技能。但是技术本身并不构成学问,或者说,法律技术是由法律问题决定的。不将法律“问题”置于考察的重点,而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则”取而代之,如此,可能有些本末倒置。法律技术都是用于解决法律问题的,法学只有在下述意义上才成立:能够对法律“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法律的实践理性决定了法学的实践性,也决定了法学研究的问题性。法学研究在任何意义上和任何学科范围内都是以解决相应的法律问题为宗旨的。法律问题之为问题,则在于它的疑难性。哈特曾经提出,法律语词与一般词汇一样,所揭示的仅仅是对象的典型情况,例如秃子,我们很容易地可以将头上没有一根头发的人归为秃子一类,而问题是在特殊情况,也是大多数情况下,许多人头顶上光彩照人,周边却稀稀拉拉布着头发,这种情况我们如何归类呢?能叫他们秃子吗? ③ 正是诸如此类的边际情况构成了我们所面对的问题的复杂性,而对 13 法律领域这些复杂问题的研究则构成了法学。所以,法学都是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的区别仅仅在于它们思考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即“问题”是一般的还是特殊的,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任何法律领域的“真问题”都是从实践中产生的,都需要从理论角度予以回答,只是在回答的方式上,我们可能根据法律,也可能根据某个更具有一般性的原理来加以讨论。
其次,法理学研究的是法律的基本问题或者说更具有一般性的法律问题。法律问题有具体问题和抽象问题,个别的、特殊的问题与一般的问题之分,具体、个别的问题如某个案件、某类纠纷应该如何解决,抽象、一般的问题如法律为什么如此解决问题,这种解决方案是否正当等。法理学正是解决这些一般性问题的,所以,法理学可能并不关心,至少不是像部门法学那样关心某个具体案件的处理是否妥当,而是更为关心解决这些问题的“理”是否成立、是否有效、是否能够说服人或者是否选择了能够说服人的方式去说理。法律思维是一种理论思维,比较之下,法理学的理论思维可能需要一种更加自觉的角色意识,需要对解决纠纷过程中的一般性法律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和分析,如法律的性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等等。法理学所面对的问题总是具有一种“总体化”特征,是从许许多多具体法律问题中抽象而来的,它试图为个别的具体的法律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有效的说理模式和论证程序。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一般而言,法律问题都必须通过理智的、说理的、理性的方式解决,必须能够说服人; 而说理过程中,有效的论证又是不可缺少的,即说理者必须运用某种特定的逻辑思维形式,根据一般通行的规则,论证某个行为的正当与否;而有效的、有说服力的论证往往需要超越法律的一般规定,例如,甲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而甲实施杀人行为之前已经存在某个“禁止故意杀人”的法律规则(乙),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形式逻辑将甲和乙联系起来,推导出丙:甲应该受到惩罚。显然,在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即从表面上看,我们是根据乙谴责甲的行为,实际上,乙规定本身也存在一个正当化的问题,如它必须是根据宪法规则(乙1)制定的。然而宪法本身的正当性又如何论 呢?有两种可能的办法:一种是从宪法规定的立宪程序推导出宪法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乙2),这被称为循环论证;一种是通过建立法律之外的某个一般性规则(乙3),如自然法、道德、情理、民俗、常规等,来论证乙1的正当性。如果我们不想陷入循环论证或者武断地终止论证,这个时候就必然地进入了一个抽象思维的领域,必须借助一些更具有一般性的规则和原理来正当化法律和法律行为。 ① 当然,我们从法律的具体问题进入法律的一般问题的渠道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可以说,这些都需要一个作为研究法律的一般问题的学术门类的法理学的存在和发展,法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学门类的原因也在于此。
最后,法理学是哲学方法在法律领域的运用。这是由法理学所面临问题的特殊14所决定的,即法理学面对的是法律的一般的普遍的问题,而一般的普遍的法律问题是不可能通过经验直接呈现在我们的感官中的,必须运用逻辑思维和理性推理的方式才能够予以把握。我们可以奥斯丁法理学为例,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奥斯丁认为,法理学是研究实在法的,是以感官中可以经验的法律现象为对象的。这个观点建立在理性与经验相对立的基础上。实际上,理性与实证主义者所说的经验在方法论上是一致的,即都是以达到客观确定的认识为目的,而且,都是建立在一种知识论思想传统的基础上的 ① ,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重要的内在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正是以形而上学为特征的自然法理论导致了实证主义法律理论的出现。 ② 它们的区别则在于前者试图为法律提供一个绝对的支点,后者则认为这是对法律的非科学的态度,进而主张相对主义。所以,发源于英美经验思维传统的法理学与导源于欧洲大陆唯理主义的自然法理论的根本性差异,还是建立在对立的哲学观念上的。还特别应该注意的是,法律实证主义本身就是实证主义哲学的副产品,是通过对传统的本体论法哲学的批判起家的。如果离开了两者之间的对立和比较,实证主义法律理论或者经验分析的法律理论是不可能得到透彻说明的,也是不可能成立的。它们虽然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却用同一种方式把握一个相同问题,所以,哲学与法理学是相互包容的,对法理学范围的界定必须立足于哲学在法律领域中运用的历史过程来把握。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所发生的变化来源于相关哲学观念的变化,所以,也就必然因哲学领域发生的各种变革而继续变化,如当前后现代哲学思潮对理性的批判,就不仅指向各种形而上学的法律理论,而且冲击了实证主义法律理论;对传统理性的捍卫,也是对所有传统法治理论的支持。可见,离开了哲学,法理学就失去了自己的“根”,成为缺乏生命力的东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