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人居环境的地理学研究:从实证主义到人本主义》可供城市规划与管理?房地产开发?城市地理等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学习与参考, 也可供高等院校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城市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
內容簡介: |
《人居环境的地理学研究:从实证主义到人本主义》系统地阐述了地理学视角的人居环境, 分别梳理了实证主义地理学以及人本主义地理学的人居环境研究, 并以大连市为例, 剖析了人居环境游憩系统的认知?意识?能动和创造四阶段的地方感, 提示了人居环境的意象解构?自明性以及人居环境意象的媒介化生存———人居拟态环境,最后探索了人居环境空间归属感等的非物质化空间?
|
目錄:
|
目录
1地理学与人居环境1
1.1地理学视角的人居环境1
1.1.1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人居环境1
1.1.2地理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的关系2
1.1.3地理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的结点2
1.1.4地理学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作用3
1.2人居环境的地理尺度研究4
1.2.1人居环境的地理尺度划分5
1.2.2行政地理尺度人居环境研究7
1.2.3地理网格尺度人居环境研究11
1.3自然地理学的文化转向12
1.3.1自然地理学文化转向的研究背景12
1.3.2自然地理学文化转向的研究线索14
1.3.3文化自然地理学日趋“整体论”的研究视角———人居环境15
1.3.4自然地理学文化转向的研究课题15
1.4人居环境的心理认知17
1.4.1人居环境的动态性及其广义内涵18
1.4.2人居环境的人学背景18
1.4.3公众对人居环境概念的解读19
1.4.4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建设22
1.4.5人居环境心理认知的特征23
1.5地理学开展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未来展望23
2实证主义下的人居环境研究26
2.1实证主义与人居环境学科26
2.1.1实证主义26
2.1.2人居环境学科28
2.2实证主义研究人居环境的领域30
人居环境的地理学研究———从实证主义到人本主义
2.2.1成功的领域介绍30
2.2.2实证主义对人居环境中“人”的研究33
2.3人居环境实证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34
2.3.1主要理论介绍34
2.3.2方法模型35
2.4小结与展望38
2.4.1实证主义研究人居环境的优缺点38
2.4.2实证主义研究人居环境展望38
3人本主义地理学与人居环境研究40
3.1实证主义批判中形成的人本主义地理学40
3.2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43
3.3人居环境科学的“以人为本”思想形成与发展48
3.4城市发展理论的“以人为本”思想形成与发展49
3.5人居环境学科体系中“空间”?“地方”的反思50
3.6人居环境的人本主义地理学应用研究52
4人居环境的人文关怀:城市游憩55
4.1城市的游憩功能与人居环境55
4.2城市游憩系统的组成56
4.3游憩系统的感知过程58
4.4游憩系统认知阶段的“空间感知”?“地方感知”62
4.5游憩系统意识阶段的“地方感”65
4.6游憩系统能动性阶段的“改造”?“适应”?“逃避”66
4.7游憩系统创造性阶段的“规划”?“管理”?“文化”68
5城市游憩系统地方感的形成过程73
5.1基于地方感理论的城市游憩感知网络模式73
5.2基于人类认知过程的地方感形成和演变框架75
5.3游憩系统认知过程的地方感研究78
5.3.1游憩地方感的地方认知和空间交互研究框架78
5.3.2游憩地方感认知的研究群体划分78
5.3.3游憩地方感认知研究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79
5.3.4智能信息和通信技术在认知研究中的应用探索82
5.3.5直接的地方认知结果分析85
5.3.6间接的地方认知结果分析88
5.4游憩系统意识阶段的地方感研究90
5.4.1地方认同的过程研究方法91
5.4.2地方依赖的过程研究方法92
5.4.3地方依恋的两个维度:认同和依赖93
5.4.4地方抵触以及反感的过程研究方法94
5.4.5地方厌恶的过程研究探索95
5.5游憩系统能动性阶段的地方感研究96
5.5.1地方依恋的强化和扩展推广96
5.5.2地方厌恶的适应?转变和改造97
5.6游憩系统创造性阶段的地方感研究98
5.7游憩系统地方感形成阶段小结99
6城市人居环境意象概论100
6.1“意象”的相关研究100
6.1.1环境意象100
6.1.2城市意象101
6.1.3空间意象101
6.2人居环境意象解读102
6.2.1人居环境意象的基本内涵102
6.2.2人居环境意象的“生存观”103
6.3人居环境意象主要研究方法103
7城市人居环境意象的解构106
7.1空间范围解构106
7.2意象要素解构109
7.3意象时间序列解构109
7.4基于意象主体属性解构110
7.5意象在人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114
7.5.1意象在人居环境设计中的兴起114
7.5.2意象在人居环境设计中的价值114
7.5.3城市人居环境中意象细节的表达115
7.5.4居住意象细节表达案例———以旧金山唐人街为例115
7.6人居环境的意象化建设模式探讨118
8意象解构的案例研究———以大连市为例121
8.1人居环境意象空间范围层次解构分析121
8.1.1大连市人居环境意象空间范围层次判定121
8.1.2大连市人居环境感觉品质分析122
8.1.3结论与建议125
8.2人居环境意象要素解构127
8.2.1大连市人居环境意象物质要素解构127
8.2.2大连市人居环境意象非物质要素解构129
9人居环境自明性研究133
9.1关于自明性的理论探讨133
9.1.1不同学科领域对自明性的探讨133
9.1.2林奇关于自明性的论述134
9.1.3诺伯舒兹的场所理论134
9.2意象与自明性的关系135
9.3城市人居环境自明性的内涵及影响因子136
9.3.1城市人居环境自明性的内涵136
9.3.2城市人居环境自明性的影响因子136
9.4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自明性影响因子研究137
9.5大连市人居环境景观偏好分析141
9.5.1景观散点图分析142
9.5.2市民偏好图144
10人居环境意象的网络化研究146
10.1人居环境网络结构147
10.1.1人居实践环境147
10.1.2人居意象环境148
10.1.3人居实践———新陈代谢148
10.2人居环境网络功能149
10.2.1促进人居环境改善149
10.2.2缩小人居环境差异150
10.2.3丰富人居环境景观150
10.3人居环境网络元素的确定150
10.3.1人居环境网络的形态学识别151
10.3.2人居环境网络元素的生理学指标检验155
11人居拟态环境研究160
11.1拟态环境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60
11.1.1拟态环境的概念161
11.1.2拟态环境的构成161
11.1.3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关系163
11.1.4主观环境的作用164
11.1.5拟态环境研究展望165
11.2人居拟态环境的形成166
11.2.1人居拟态环境形成的关键———心理环境166
11.2.2人居拟态环境形成的主体———传播者和受众168
11.3人居拟态环境的构成169
11.4城市人居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170
11.5人居拟态环境中的失真现象与整体优化171
11.6人居拟态环境的心理学研究171
11.6.1拟态环境的心理学研究综述172
11.6.2拟态环境信息呈现方式和数量对现实环境辨认的影响173
11.6.3拟态环境信息对居住意向的影响———城市人居环境的眼动证据183
12人居拟态环境空间格局的案例研究193
12.1研究对象及指标体系193
12.1.1研究对象193
12.1.2研究区域及研究数据195
12.1.3大连市城市人居拟态环境指标体系原则195
12.1.4指标体系196
12.2大连市人居拟态环境各要素特征198
12.2.1人居拟态环境建筑特征198
12.2.2人居拟态环境区域特征202
12.2.3人居拟态环境文化特征203
12.3大连市人居拟态环境空间格局205
12.3.1大连市人居拟态环境空间格局现状205
12.3.2大连市人居拟态环境空间格局特征207
12.3.3大连市人居拟态环境空间格局形成机制208
12.4结论与讨论209
13人居环境空间的非物质化210
13.1空间认知210
13.2空间比喻212
13.3空间想象213
13.4人居环境的场所精神214
13.4.1人居环境的场所及其形成215
13.4.2人居环境场所精神解读217
13.4.3人居环境场所精神的营造218
13.5地方—人居环境的社会构造220
13.5.1地方与空间的差异220
13.5.2地方的社会结构221
13.5.3地方—人居环境的社会构造222
13.5.4人居环境的时空相关性223
13.6人9境居环境归属感224
13.6.1人类与居住环境情感研究224
13.6.2人居环境归属感的内涵226
13.6.3人居环境归属感的空间尺度230
参考文献235__
|
內容試閱:
|
1.地理学与人居环境
1.1地理学视角的人居环境
1.1.1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人居环境
从地理学视角开展人居环境研究具有迫切性与重要性。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既是人类利用自然的物质基础,又是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基地吴良镛,2001。
中国城镇化已经渡过平稳发展的起步阶段,目前正处在国家政策?社会结构?经济形势重大变迁的快速城镇化的拐点上,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已经成为拓展就业渠道?实现市场繁荣?缓解“三农”问题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大规模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由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社会政策?经济要素等的差异,很多城市人居环境出现了“空间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矛盾,城市住房“刚性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耕地?矿产?水等重要资源消耗与存量的矛盾,工业化进程与区域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等,所有这些矛盾迫切地需要加强人居环境的研究来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质量李雪铭等,2014a。
人类应如何营造自己的生存?生产以及发展环境,谋求人与环境?人地关系和谐,加强人居环境的研究,既是政府的重要行为决策,也是地理学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1.2地理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的关系
人居环境科学起源于建筑学,研究对象是建筑空间,其研究内容是人类建筑场所,但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且中国的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同时也存在错综复杂的问题,显然需要多学科?多尺度?多视角协调攻克。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开放的学科体系,涉及人类?自然?居住?社会?支撑五大系统,涵盖全球?区域?社区村镇?建筑等学科范围,由地理学?建筑学?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学科相互协调?渗透?耦合而成,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吴良镛,2001图1-1。
图1-1地理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的共轭关系
1.1.3地理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的结点
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其中“地”是“人”得以生存的空间基础,具有一定的容量与承载力,“人”居于主动地位,是“地”的改造者,且“人”不是个体而是群体。地理学研究的人地关系应是变化的,进入信息时代?全球化时代,地理学研究的问题集中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上,从学科发展的意义而言,人居环境是地理学与人居环境科学一个基本的结点,因此从地理学视角出发,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人居环境科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人居环境系统的整体性与区域性
整体性是指人居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如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区域性是指人居环境整体特性在地理空间分布中所表现出的区域分异差异,不同区域的人居环境有不同的整体性,如人居环境的区域?空间分异。
2人居环境系统的变化性与相对稳定性
变化性是指在自然界与人类本身行为等共同作用或影响下,人居环境系统的各个要素或内部结构及所表现出的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或演化过程呈现的阶段性。相对稳定性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当环境结构与状态所发生的变化不超过一定的限度时,环境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调节功能来恢复固有的结构和状态,如人居环境的协调性?失配性崔凤军,1995;唐剑武等,1997。
3人居环境系统的宜居性与高度人工性
宜居性是指人们居住和生活环境的适宜程度。主要包括居住的安全性?生活的方便性?环境的舒适性?出行的便利性和环境的健康性5个方面的内容谌丽等,2008。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性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频繁性决定了城市是人类对其所居住的区域环境影响作用最为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高度人工性使得城市人居环境的自我调节净化作用变差,环境结构单一?脆弱,一旦出现人类不合理的居住活动就极易造成对人居环境的污染王如松,2001,如我国北方城市日益严重的雾霾问题。
1.1.4地理学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地理学理论是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的理论依托
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前沿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区域及其分异规律,地理地带性?分异性以及区域综合划分;②地表过程及自然现象的研究,自然地表过程?土地利用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等的研究;③人地系统的研究,区位论?自然环境与人类环境的综合集成?人地关系的研究;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与实践的研究郑度和陈述彭,2001;④地理学尺度问题的研究李双成和蔡运龙,2005。然而,当今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给人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思考,所有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将地理学的理论引入到人居环境科学中,使所有人居环境在满足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的基础上持续健康发展刘颂和刘滨谊,1999。
2地理学的实证研究是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基础
近年来,地理实证研究发生了重大变化:①由宏观的静态?类型和结构的研究转变为动态?过程和机制的研究以及动态监测?优化调控?预测等研究,地理学服务对象与应用领域的多元化?多样化;②地理学研究手段的综合化?现代化,数量化方法揭示地理现象的关系与规律,空间方法揭示的是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地域特征,二者揭示的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突破与前瞻趋势;③地理学思维范式的转变,传统思维范式是从观察地理现象入手,进而阐释规律?概括理论?归纳经验,现代地理学思维范式更加注重过程?格局以及机理等郑度和陈述彭,2001。人居环境科学虽涉及规划?地理?经济?社会等多个学科,是一个交叉的学科群组,但人居环境科学所关心的则是将地理学的前瞻趋势与优势引入人居环境科学,并与人居环境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结合起来,用以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形成宜人?宜居的人居环境吴良镛,2001。
3地理学研究面临的问题人居环境科学同样需要进一步探讨与论证环境变化的诱发者由自然地理要素转变为人文地理要素Messerlietal.,2000。这种变化的原因如下:全球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地区资源禀赋的变化;经济地理要素的差距拉大;政治地理要素的阶段性变迁。
人地关系的不协调态势愈演愈烈。“人”的剖析:①人口数量带来持续的资源与环境的压力;②非限制的人类活动造成地理环境越来越脆弱。“地”的剖析:①资源区域不均衡,跨流域调动只能解决阶段性?地区性问题;②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造成我国耕地面积数量上无明显变动,质量上受到巨大冲击;③常规矿产资源的消耗与浪费,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④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下降,并呈现出非公正等态势陆大道,2002。地理学核心与本质研究淡化。21世纪以来,地理学虽衍生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与应用领域,但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建树较少,核心内容?创新性的方法论长期以来鲜有问世杨勤业,1997。人居环境科学在地理学上衍生出来,在学科体系竞争与发展中,既要学习地理学的经典理论与实证研究范式,也要辩证地避免地理学面临的问题,同时认清本学科领域的本质内容与发展空间,谋求学科意
义上的提高与发展。
1.2人居环境的地理尺度研究
地理事物或属性在空间分布上互为相关,存在集聚?随机?规则分布,一个地理尺度内的信息与其周围地理尺度的信息具有相似性,同一地理尺度之间具有1地理学与人居环境连通性李小文等,2007。人居环境科学作为地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遵
循着地理学定律,从地理尺度视角开展人居环境研究逐渐成为人居环境学科领域的一种重要学术思潮。
人居环境地理尺度划分的理念孕育于城市地理学的思想之中:人居环境科学范围分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村镇?建筑五大地理尺度吴良镛,2001;张文忠等,2013;人居环境优化分为宏观?微观地理尺度宁越敏和查志强,1999;城市人居环境的地域层次分为微观住宅?邻里?中观社区?宏观城市等地理尺度李王鸣等,1999;人居环境包括城市?集镇和村庄等地理尺度刘颂和刘滨谊,1999;城市人居环境划分为城市内部市区?城市外围市区以及城市郊区等地理尺度李雪铭等,2010。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粗略勾勒出人居环境地理尺度研究的框架,为人居环境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个完整的地理尺度的系统归类,其主要原因如下:①不同地理尺度人居环境的区位特征与自然属性不同;②不同地理尺度人居环境的社会?经济?人文因素千差万别;③由于人居环境具有复杂的巨系统,学科体系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动态性,不同学科对其进行研究的切入点也不尽相同。本书基于地理尺度视角,在广泛搜集整理国内地理尺度研究的基础上吕一河和傅伯杰,2001;苏理宏等,2001;孟宝等,2005;孟斌和王劲峰,2005,尝试将人居环境研究的地理尺度进行划分,同时对不同地理尺度内部人居环境的含义?内容?视角?方向?方法与技术等进行探讨,旨在从地理学视角开展人居环境地理尺度研究的动向及前瞻趋势,以期对国内不同地理尺度人居环境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作出有益补充。
1.2.1人居环境的地理尺度划分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humansettlements生活的地方,是人类联系自然?作用自然的主要场所,是与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发展等密切相关的地理尺度吴良镛,2001。
1地理尺度划分
在国内人居环境地理尺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相关研究现状,对人居环境的地理尺度进行如下划分图1-2:行政地理尺度?地理网格尺度。行政地理尺度划分为国家和省级?城市?村镇等地理尺度。城市地理尺度包括市域?微观社区?城市边缘区?特殊功能区等地理尺度;村镇地理尺度包括城镇?乡村以及城乡综合地理尺度。人居环境所研究的地理网格尺度包括山地?人居环境的地理学研究———从实证主义到人本主义沙区?河流流域等。
图1-2国内人居环境的地理尺度划分
2地理尺度划分的科学依据
1社会依据:从社会?经济等条件出发,强调一种地理现象客观存在与周围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周围环境条件对该地理现象的影响。从科学?严谨?系统的角度出发,划分行政地理尺度,如运用熵值法对中国286个地级以上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特征与时空差异进行分析,所有的社会经济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等指标都是按照行政区划来进行统计数据的,为保证其系统性?严谨性,因此按照行政地理尺度进行分析研究。
2自然依据:由于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完整性与连续性,从一个尺度内地理现象的基本属性与特征出发,借以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划分地理网格尺度,如运用栅格地理尺度划分东北区?青藏区?西南区等,其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目的是为了揭示中国人居环境的自然格局与地域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