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往事和近事(增订本)》(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代表作,新增修订、全新推出。跨越三十多年的写作,多角度讲述中华文明)
》
售價:NT$
349.0
《
往事和近事:历史地理学泰斗、百家讲坛主讲葛剑雄经典文集
》
售價:NT$
349.0
《
父母的关键认知
》
售價:NT$
225.0
《
第三帝国:一部新的历史(纳粹主义具有何种魔力?纳粹运动会卷土重来吗?一部全面揭示希特勒及其罪恶帝国黑暗的历史)
》
售價:NT$
490.0
《
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德国历史上的反犹文化源自哪里?如何演化为战争对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德国历史研究专家克劳斯·费舍尔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极端形态的典范之作)
》
售價:NT$
440.0
《
粤港澳大湾区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精品案例:基于媒介化治理的思考
》
售價:NT$
445.0
《
大地的勇士
》
售價:NT$
340.0
《
中华老学·第十一辑
》
售價:NT$
380.0
|
內容簡介: |
后人所辑的诸葛亮《便宜十六策》,集中反映了诸葛亮的治国施政方略和军事思想。殷雄继解读了诸葛亮《心书》之后,又对《便宜十六策》译评,结合中外历史案例,详细阐述了诸葛亮的政治和军事思想。
|
關於作者: |
殷雄,男,1965年生,内蒙古武川人,理学硕士,法国工商管理博士(DBA),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曾经在研究机构、国有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任职,已出版专著和译著16部。
|
目錄:
|
目 录
序……………………………………………………………………………Ⅰ
前言:治国没有偏方……………………………………………………………Ⅱ
治国第一……………………………………………………………………………1
君权神授:独裁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2
家国一体:天下观念衍生的朝廷意识………………………………………15
政治圣人:华盛顿成就不朽的几分钟………………………………………20
君臣第二…………………………………………………………………………32
君臣格局:封建皇权专制独裁的核心………………………………………33
知己难逢:臣子鞠躬尽瘁的报恩心态………………………………………41
保障民主:上下合作共事的制度基础………………………………………44
视听第三…………………………………………………………………………51
广开言路:当政者达到多闻的大环境………………………………………52
众口铄金:当政者关注沉默的少数人………………………………………58
见微知著:当政者未雨绸缪的真功夫………………………………………62
纳言第四…………………………………………………………………………69
虚心纳谏:太宗的大度是对魏征的褒奖……………………………………70
推心置腹:刘秀的诚意获得降将的信赖……………………………………80
不耻下问:礼贤下士是通向圣明的坦途……………………………………84
察疑第五…………………………………………………………………………88
现象与本质:鉴别真伪的基本功夫…………………………………………89
原则与权变:成就事业的不二法门…………………………………………98
优秀与成功:内因主导与外因驱动…………………………………………103
治人第六……………………………………………………………………………109
礼义教化:官员率先垂范的导向功能………………………………………111
克俭于家:成由俭败由奢的古今铁律………………………………………116
控制欲望:惟恪守本分方能感知幸福………………………………………123
举措第七…………………………………………………………………………129
硕辅之士:栋梁之才对事业的独特贡献……………………………………130
木秀于林:耿介之士被贬谪的历史现象……………………………………136
伯乐相马: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旷世通则……………………………………148
考黜第八…………………………………………………………………………152
知政在野:尊重专业人士的尚贤精神……………………………………153
绩效导向:衡量官员优劣的阳光法则……………………………………157
权为民赋:确立民主法治的监督体制……………………………………164
治军第九…………………………………………………………………………167
文治武功:传统国家战略的两大基石……………………………………169
攻守兼备:大国军队建设的客观要求……………………………………171
精兵之道:提高军队素质的根本途径……………………………………183
赏罚第十…………………………………………………………………………190
赏罚分明:是非对错的判别准则…………………………………………192
抑强扶弱:执法维权的道义准则…………………………………………196
悲天悯人:促进和谐的良心准则…………………………………………200
喜怒第十一………………………………………………………………………205
意气用事:用权理事的最大忌讳…………………………………………206
情绪控制:心平气和的从政修养…………………………………………210
不怒自威:仁厚君子的人格魅力…………………………………………214
治乱第十二………………………………………………………………………219
拆庙移神:精简机构以淘汰冗员…………………………………………220
纲举目张:整顿纲纪以规范秩序…………………………………………226
德以润身:修心养性以引领风气…………………………………………231
教令第十三………………………………………………………………………244
率先垂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46
敬畏制度:以刑去刑,刑去事成…………………………………………250
令行禁止:执行到位,结果导向…………………………………………254
斩断第十四………………………………………………………………………260
杀一儆百:以具体事例维护法律尊严………………………………………261
法要责众:以霹雳手段显示菩萨心肠………………………………………266
规矩至上:以强制力量塑造良好习惯………………………………………270
思虑第十五………………………………………………………………………274
思不出位:在其位谋其政的职业精神………………………………………275
居安思危:深谙祸福相倚的辩证关系………………………………………279
避免二过:肤浅的经验与深刻的教训………………………………………284
阴察第十六………………………………………………………………………286
反思忏悔:自我解剖才是明智的表现………………………………………288
物腐虫生:内外因相互作用的辩证法………………………………………291
回归常识:理论的原则性必须生活化………………………………………295
后记:生活没有回程……………………………………………………………300
|
內容試閱:
|
治 国 第 一
君权神授:独裁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
家国一体:天下观念衍生的朝廷意识
政治圣人:华盛顿成就不朽的几分钟
【原文】
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夫本者,倡始也;末者,应和也。倡始者,天地也;应和者,万物也。万物之事,非天不生,非地不长,非人不成。故人君举措应天,若北辰为之主,台辅为之臣佐,列宿为之官属,众星为之人民。是以北辰不可变改,台辅不可失度,列宿不可错缪,此天之象也。故立台榭以观天文,郊祀、逆气以配神灵,所以务天之本也;耕农、社稷、山林、川泽,祀祠祈福,所以务地之本也。庠序之体,八佾之乐,明堂辟雍,高墙宗庙,所以务人之本也。故本者,经常之法,规矩之要。圆凿不可以方枘,铅刀不可以砍伐,此非常用之事不能成其功,非常用之器不可成其巧。故天失其常,则有逆气;地失其常,则有枯败;人失其常,则有患害。经曰“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此之谓也。
【译文】
治国与治家的道理是一样的。治家必须确立根本,根本确立了,其他细枝末节也就自然树立了。所谓本,就是事物的源头;所谓末,就是由源头所产生的结果。在自然界里,天地就是本,万物就是末。没有天,万物就不会产生;没有地,万物就不会成长;没有人,万物就不会发展。因此,治理国家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也要遵循天象:一国之君就像居于中间的北极星,辅佐大臣就像列于左右的台辅星,普通官员就像散布周围的二十八星宿,黎民百姓就像分布天宇的众星辰。因此,北极星不可以更改失中,台辅星不可以违法失度,二十八星宿不可以错乱失序,这是天象所表现出来的自然规律。有鉴于此,夯筑高台楼阁以观天象,举行郊祀大典以敬神灵,这是顺应天时的根本。在耕作时不忘祭祀主宰土地与五谷的神灵,根据山川地形而设立祈福的祀祠,这是彰显地利的根本。设置地方学校以施行礼乐教化,建立宫室宗庙以祭祀祖先神灵,这是调节人和的根本。因此,所谓本,是指永恒的法度和普遍的准则,正如圆形的榫眼不可以插入方形的把柄,铅制的钝刀不可以用作砍伐的工具。也就是说,使用不恰当的工具便不能够成功,采取不适当的方法便不足以生巧。因此,如果天失去法度,就会产生抵触的戾气;地违背法度,就会出现衰败的征兆;人不守法度,就会遭遇临头的祸害。《孝经》中说“如果不是根据先王的礼法而制作的服饰,就不敢随便穿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解读】
诸葛亮把“治国”作为这部《便宜十六策》的开篇,可谓抓住了治政的根本。“治国在齐其家”[1],这是中国古代比较早的将“国”与“家”联系在一起的论述。诸葛亮在本篇中表达了两个核心的治国理念:其一是“治国之政,其犹治家”,就是把“国”比作“家”,将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继承了《礼记》的精神;其二是君臣之间的礼法是“经常之法,规矩之要”,是治国的根本。治国是一个大课题,世界各国的历史传统不同、文化理念不同、民族特性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决定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2],不可能有一个什么统一的标准。本文循着诸葛亮在文中提出的治国理念,对这些理念的理论基础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一些探讨。
[1] 《礼记·大学》。
[2] 《商君书·更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