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

書城自編碼: 251461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家教方法
作者: 李克富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55214625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536/500千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软精装

售價:NT$ 56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5.0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 》

售價:NT$ 551.0
清洁
《 清洁 》

售價:NT$ 296.0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NT$ 352.0
第十三位陪审员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NT$ 245.0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78
《 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和孩子一同幸福成长的心理魔法 》
+

NT$ 268
《 对话的秘密: 影响孩子内心,让孩子自动改变(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新浪博客、父母网百万粉丝拥趸!推荐给中国的每一位妈妈和老师!) 》
+

NT$ 231
《 亲吻那只青蛙:激活正能量,从此变幸福(博恩?崔西父女传授正向思维12招,帮你释放负面情绪、开创积极人生) 》
+

NT$ 569
《 我的课外观察日记·第二季(最有趣的学习体验,给孩子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观察世界五彩斑斓的美)(全三册《欢迎来池塘玩儿》《欢迎来野生动物医院》《豹猫特工队》) 》
+

NT$ 190
《 成长中的私密问答:我心里充满了愤怒(粗野世界的生存指南。怎么做,才能在这个已经丧失安全感的世界上保护自己?国内首部关注少年成长问题丛书之学生生存指南,连续畅销法国十年) 》
+

NT$ 238
《 5分钟玩出专注力 》
編輯推薦:
★这是一本值得每位家长珍藏、反复研读、馈赠亲友的家庭教育和心灵成长书。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的作者是著名心理专家李克富老师,李克富老师是多家高校客座教授,是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职业心理培训师,专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以及职场阳光心态培训。李克富老师每年为各大院校、企事业单位讲座数百场,精彩的培训讲座获得大众的广泛好评和喜爱。同时常年在电视台、电台、网络、各企业单位进行亲子教育讲座,2015年开始进行全国巡回讲座。
內容簡介:
青岛出版社与心理专家李克富老师从2014年6月20日开始,联合开展《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的家庭教育心理课题研究,从40位妈妈中筛选出8位妈妈,8位妈妈坚持三个月每天记录孩子的阳光日记,每天的日记都交由心理专家李克富老师点评,三个月便让8位妈妈变得内心强大和阳光积极,同时也感染着9位宝贝,让宝贝也阳光坚强,积极乐观伴随终生。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这本书收录了课题组8位妈妈三个月共计736篇日记,每篇日记都有李老师的精彩点评和睿智点拨,8位妈妈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难忘宝贵的修行。
關於作者:
李克富,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医学硕士,医生,心理咨询师,青岛新阳光心理研究所法人代表,宁夏医科大学等多家高校客座教授。
自1991年起,工作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0年后独立执业,从事与性暨生殖健康相关的知识普及和临床治疗;2003年创立青岛新阳光心理研究所,并获取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职业心理培训师资质,专职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以及企事业单位与心理相关的职场减压、阳光心态培养、积极思维、心理服务等培训。目前已经累加个案咨询数万小时,并有千余小时的培训经历。
临床咨询尤擅长于亲子关系、恋爱、婚姻、性心理问题,以及各类神经症。培训始终秉持好听、实用的风格,获得受众的广泛好评。常年被聘为中科美塑等多家知名品牌推广暨企业员工援助计划(EAP)顾问,每年为各学校、企事业单位讲座数百场。曾在国内数家媒体开辟心理专栏。
目錄
第一章 孩子的改变始自父母90 天的重复…………13
第二章 琪琪妈妈日记…………………………………19
编者导语 享受拥有的快乐………………………20
92 篇琪琪妈妈日记………………………………21
琪琪妈妈感言 爱和陪伴…………………………80
李老师点评 把快乐和幸福植入孩子心里………81
第三章 东爸东妈日记…………………………………83
编者导语 现实版的“神勇奶爸”………………84
92 篇东爸东妈日记………………………………85
东爸东妈感言……………………………………144
李老师点评 全职奶爸的“智”与“慧”………145
第四章 仔仔妈妈日记…………………………………147
编者导语 给予爱,接受爱………………………148
92 篇仔仔妈妈日记………………………………149
仔仔妈妈感言 谢谢你的爱………………………214
李老师点评 “做到”比“做好”更重要………214
第五章 蹦蹦跳跳妈妈日记……………………………217
编者导语 妈妈等你………………………………218
92 篇蹦蹦跳跳妈妈日记…………………………219
蹦蹦跳跳妈妈感言 发现平和的自己……………272
李老师点评 孩子是母亲内心的风景……………272
第六章 大澍妈妈日记…………………………………275
编者导语 母女之间的爱恨情仇…………………276
92 篇大澍妈妈日记………………………………277
大澍妈妈感言…………………………………… 334
李老师点评 为了孩子,父母须做出改变………335
第七章 轶凡妈妈日记…………………………………337
编者导语 妈妈是我的大玩伴……………………338
92 篇轶凡妈妈日记………………………………339
轶凡妈妈感言…………………………………… 392
李老师点评 爱孩子的妈妈,是对孩子最好的爱…393
第八章 希希妈妈日记…………………………………395
编者导语 拥有发现美的眼睛……………………396
92 篇希希妈妈日记………………………………397
希希妈妈感言…………………………………… 452
李老师点评 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452
第九章 雨琪妈妈日记…………………………………455
编者导语 爱要说,爱要做………………………456
92 篇雨琪妈妈日记………………………………457
雨琪妈妈感言 三个月的修行……………………514
李老师点评 “好妈妈”才能看到“好孩子”…515
第十章 孩子的成长和心理的帮助……………………517
內容試閱
第一章 孩子的改变始自父母90天的重复
亲爱的读者,当翻开这本书时,会发现它和您的期待非常不一样:既不传授具体的育儿知识,也不讲解详细的亲子技巧。当然,它和您读过的众多的书籍也完全不同。但它能从根本上让你和孩子做出改变,其方法并非书中所言,但简单而直接:只要您能像书中的8 位爸妈那样坚持每天记录90 天——而先不要管写了些什么,也不要管到底写得是好是坏、是对是错。这就是《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课题的设计思想。
这个课题的设计与指导者,是由我和几位心理医生组成的团队。我们既不是教育工作者,也不是亲子关系专家。我们这些心理医生,每天所面对的,主要是那些在心理或行为上出现了问题的求助者,如果用专业术语来描述这个群体,他们的心理虽属“正常”,但是已经“不健康”了。
尽管我毕业于医学院的儿科系,但我并没有做过儿科医生,更没有任何想做针对孩子的心理咨询的打算。因此,在2003 年正式注册做心理医生之初,对于孩子问题的处理,并非我之所长,也不是我之所愿。完全是被众多父母的需求所裹挟,我的关注点开始在孩子问题上聚焦,但在心理学的视野下,我很快就发现,在所谓的孩子问题的背后,都或明或暗地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亲子关系问题。于是,我把工作重心倾向于亲子关系——当然是那些不健康甚至是病态的亲子关系,以便更有效地满足于临床咨询之需。
问题在于,前来心理门诊的父母们,至今对此都鲜有认识。在他们看来,孩子的问题根源于孩子,需要治疗的也只能是孩子。做父母的,都是为寻求解决孩子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来——
“到底该怎么办啊?”
◇ 心理医生提供的方法不是教育助人,而是心理助人
面对前来求助的父母,心理医生不是老师,我们肩负的不是“传道、授业、解惑”重任,也就不直接回答诸如“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Question),而是对求助者“从旁协助”,发现并解决问题背后的“问题”(Problem),进而达到“助人自助”、自我成长的目的。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通过启发、引导、支持、鼓励,克服阻碍其成长的因素,实现双方商定好的目标。
必须把求助者带到问题的起点上,促使其看清问题的本质。就像那个叫《咕咚来了》的童话故事所喻示的:那只拼命奔跑不止,而且还在传播恐惧信息的小兔子,得首先止住步伐,然后回到发出声响的地点去看看,它就会明白,可怕的“咕咚”不过源自于树上掉落到水中的果子!
◇ 父母是亲子问题的源头
我们曾经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办法,试图让求助者止住惊慌的步伐,实现对问题本身的回归。
在这个世界上,孩子不可能独立存在,因为孩子不可能离开父母(或其抚养人)而独立生存。看到孩子也就找到了父母,看到什么样的孩子,也就看到了什么样的父母。父母就是孩子成长的背景和底色,孩子的一生可能会因父母的作为而改变,甚至被决定。也就是说,课题所要研究的不是孩子,不是如何教育孩子,而是父母。因为父母是教育的主体,为了孩子,父母须做出改变。
要解决亲子问题,先要找到问题的源头——父母,要先解决父母的问题。
◇ 写观察日记能解决亲子问题
最后比较发现,效果最好且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就是坚持每天写观察日记。一开始,是要求求助者把日记本定期拿给我们看,后来电子邮件实现了当天的传输,再后来的短信或微信就近乎与对话同步了——“即时性”这一维度的加入,大大提升了观察的客观性。
近10 年来,我读过的日记逾万篇!作为认知- 行为学派的推崇与实践者,我认可理性在维护和修复心理健康中的力量,并坚信理性的表达方式之一是语言,而能最高级别表达理性的则是文字!
由于和这些求助者都有过不少于50 分钟的深层次交流,每次复习这些日记,面谈时的场景总能在脑海里清晰浮现:他们对我毕恭毕敬,他们对写观察日记的建议言听计从,他们对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一笑置之,他们信誓旦旦,好像热血已经沸腾……每当此时,我都会反复而委婉地提醒他们:别被自己的热情蒙蔽,从而低估了这个过程的困难。因为我知道,热情不能替代认知,短暂的热情和持久的坚信是两回事;热情可以启动行为,但坚持恰恰在热情消退后才能体现出来。
很多人,很多父母,就这样在我面前展示了他的惊鸿艳影之后杳如黄鹤而去,从此与我相忘于江湖。而很多人则坚持了下来,结果就是,他们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当然程度有所不同。
既然写观察日记可以有效地帮助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同样的方法能否给那些心理健康或还没有发现问题的人助一臂之力呢?通过一项人数近百,时间跨度为半年的“试验”,我们发现,所有坚持下来的都成就感满满、收益多多:有人声称改变了自己,有人坦言磨炼了意志,有人说改善了各种关系……那些坚持不下来的,除了给自己找到各种理由予以搪塞外,他们都不愿意接受我们的跟踪和随访,因此更深入的研究无法继续。
◇ 坚持写日记和心理医生的回复正相关
数据统计让我们有了新的发现:坚持下来的人数,竟然和我们对其日记的回复次数和认真程度成正比!就是说,我们的回复越及时、越认真,他们就越能够坚持。对那些坚持下来的个别访谈,得到的比较一致的答复是:日记一发出去,就急切地盼望得到专家的回复,一旦受到一点指导和鼓励,就更愿意写下一篇日记……
我们为此发现而惊喜。这意味着,我们找到了一种在临床上可操纵并可控制的方法——用我们的努力和意志,就可以提升对方的意志力,并进而达到双方设定的目的。再后来,这个发现被不断验证,确定无疑。
◇ 把“皮格马利翁效应”作为理论依据
那么,写日记的理论依据在哪里呢?
年轻英俊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Pygmalion),对一座少女的雕像产生了深深的爱慕之情。于是,他每天含情脉脉地倾心注视,每天满怀热情地坦诚赞美,每天充满期待地献上玫瑰花……终于有一天,雕像复活了!
多少年之后的1966 年,美国心理学家罗逊塔尔(Robert Rosenthal)及其合作伙伴,通过科学实验证实了这个古希腊神话的寓意非虚:长久的期待能够创造奇迹——不但能改变现在,还能决定未来!这就是著名的“罗逊塔尔效应”,或称“皮格马利翁效应”。
但科学不能只是浪漫的情怀和真理般的结论,大众所呼唤和需要的是可操作的实实在在:“长久”到底是多长?“期待”应该是行动还是守望?“奇迹”又“奇”在何时、“迹”显何处?
◇ 记录日记的三个阶段
有不少研究显示,只要对个体的行为进行自我记录,就能够改善个体的行为表现。当该个体试图记录自己行为发生的频率以及行为的强度时,行为就会发生一些改变,而且可能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1.自我监控或者自我观察阶段:个体会很仔细地注意自己的行为。
2.自我评价阶段:个体将所观察到的行为信息与行为标准或者已有的某个特殊的行为标准进行比较,这样个体就能知道自己正在发生的行为与应该发生的行为之间所存在的差距,这种对行为的自我评价为个体提供了行为改变的动力。
3.自我强化阶段:个体相信强化应该建立在个体所表现出的行为与标准之间的差距上。如果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之后认为已经达到标准,就可以对自己实施强化。自我实施强化可以促使理想行为得到不断改善,并继续保持。
◇ 习惯形成的三个阶段
行为主义从来就以具体、可行、能量化、可评估而著称。行为心理学明确指出: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连续90 天的重复!习惯的形成大致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1 ~ 7 天。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第8 ~ 21 天。只要不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而继续重复,便会跨入第二阶段,从时间的跨度上是第8 ~ 21 天。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且自然”,就是说,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一不留意,你还会恢复到从前,因此,需要刻意提醒自己坚持努力去改变,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第三阶段:第22 ~ 90 天。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却自然”,其实已经算是养成习惯了,被称为“习惯的稳定期”。一旦跨过此阶段,你就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会成为你生命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自然而然地为你“效劳”。
◇ 父母变带动孩子变
以上所言,就是《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这一课题的启动背景和理论支撑。我们以《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作为书名,没有主语,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我们承诺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并不是说三个月就“决定”了孩子的一生,改变不意味着决定。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其人生发展的轨迹,不可能也不能由他人来决定。
从客观层面上,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三个月不可能有多么大的变化。但如果父母的心态变了,看孩子的角度变了,父母所看到的孩子也会随之改变。通过90 天日记,读者所读到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描述,其实那是父母内心的真实写照——三个月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每个父母都是通过对孩子的描述来展示着自己内心的风景。
心中有什么,眼中就能看到什么,笔下就能写出什么。
◇ 倡导坚持记录孩子的阳光日记
只有进入水中才能学会游泳,这个常识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观察甚至检查一下那些想学却至今不会游泳的人,会发现他们的身体素质并不差,只是他们从来就没有下过水,或者浅尝辄止在水中扑腾几下就上岸了。
“学会游泳可真难啊!”慨叹和抱怨就成了他们的专利。
正是基于这样的慨叹和抱怨,我们才启动了这个课题研究;这本书,就是整个项目文字记录——整整90 天,也是对那些慨叹和抱怨的正向回应。
“像我们一样,先到水中来吧。”这是8 位妈妈的呼唤和经验:“我们在水中来探讨如何学会游泳!”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是一本适合在水中阅读的游泳教材:与其说是在教你学游泳,倒不如说是“引诱”着你先下到水中。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身体力行,像这8 位妈妈一样开始去做,你就会反复地翻阅这本书:不是补充欠缺的知识,而是寻找体验层面的共鸣。这8 位妈妈,又一次用行动验证了我们的结论。
课题组的8 位妈妈坚守了自己的承诺,坚信每天为儿女写日记的价值并最终坚持了下来。90 天的日记,本身就能够回应甚至回答那些声称爱孩子却不知如何去爱的妈妈们几乎所有的疑问。课题组的8 位妈妈都明白,成功经验是成功者在成功之后的总结,带有强烈的人格烙印,只属于成功者本人而不能复制。在这本书中,8 位妈妈也只是想告诉你,她们曾经走过了一段怎样的路,她们所记录下的风景,或多或少地还有那“如鱼吞水、甘苦自知”的体验。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只是8 位妈妈在某个时空下的留影,任何一个想了解其价值的父母,都可以和这些妈妈们交流,听她们说说酸甜苦辣,说说她们的坚信与坚持——那才是她们真正走过并走着的路。




第三章现实版的“神勇奶爸”

编者导语现实版的“神勇奶爸”


读完东爸东妈的日记,浮现在我眼前的分明是一部现实版的《神勇奶爸》。所不同的就是东爸虽不是电影中威猛神勇的特战队员,但也是一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了异常,带得了萌娃,玩得了摄影,只要宝贝一声“爸爸”即刻变身的神勇“全职奶爸”。而东东则是那个调皮的,爱哭的,懂事的,天真的,可爱的,令东爸抓狂的小萌娃。

日记中出场数次的小黄被、大沙皮狗笨笨,还有玩具大铲车,这些被东东视为珍宝的东西也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令我无数次在脑海中勾勒出东东骑着他心爱的大铲车去挖土的画面。这画面也让我无限感慨,童年的时光是那般的快乐美好,即便是重复千万次的挖土,也会让自己乐此不疲,小孩的快乐来得如此简单。

就像再平静的水面也会泛起涟漪,再晴朗的天空也会阴云密布,东爸在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回归家庭,面对三岁的东东时,有时也会抓狂,情绪失控。东爸在语言威慑不成的情况下,也会在东东的屁股上留下红红的手掌印,从中让我看到了东爸严父的一面。我想这种痛打在东爸手上,定会疼在东爸的心里。而接下来,冬冬头上红肿的大包,摔伤的小嘴,又让我看到了严父面孔下那颗真切的爱子之心,那种深深的疼惜也让我为之动容。真是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养儿才知其中艰辛。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正是东爸东妈完美的结合培养了东东的淡定、从容、坚毅和勇敢。正是基于此,东东才会在东妈排队等待产生焦躁情绪时,那句“妈妈,你别急,很快就会到我们了”,让我看到了东东的淡定;也会在东爸在柜台点餐时,不惧周围人的驱逐,安静地坐在餐桌前;更会在小朋友欺负妈妈时,勇敢地挡在东妈面前,高喊“妈妈,我来保护你”,让我看到了东东的坚毅和勇敢。

日记结束了,东东骑着他那辆大铲车慢慢地驶出我的视线,而东东一家手牵手,数着天上繁星点点的画面却永远地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东爸东妈日记三个月日记



东东第一次来开会6月20日周五

今天东东跟爸爸妈妈一起到妈妈单位开课题组启动会。开会时,东东能基本安静地待上10多分钟,这对于第一次出现在严肃的会场上东东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十几分钟后,东爸怕东东影响会议秩序,带东东离开会场后,东东剧烈痛哭,要求妈妈陪伴,这说明只要东东在妈妈旁边,对妈妈的依赖性过大,也表现得比较任性。

以上内容这样似乎更好:

十几分钟后,东爸怕东东影响会议秩序,带东东离开会场后,东东剧烈痛哭,要求妈妈陪伴,这说明孩子想让妈妈多陪一会儿,也能用如此强烈的方式(方式可以慢慢引导)表达自己的不满。表达不满和愤怒的能力还是很重要的。

爸爸用巧克力和糖转移东东的注意力,当东西吃完以后,继续哭着要妈妈,而且哭个不停。同事阿姨送来贴纸,玩了一小会儿,又继续哭闹。没有办法,妈妈只好把东东送到电梯门口,爸爸带东东强行离开,东东剧烈哭闹5分钟左右,出了大楼,离妈妈远了,依赖性就少了,也停止哭闹,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这说明东东离妈妈越近,依赖性越强。只要东爸果断带东东离开,虽然东东剧烈痛哭,在东爸的坚持下,东东几分钟后情绪就恢复正常。

以上内容这样似乎更好:

爸爸用巧克力和糖转移东东的注意力,当东西吃完以后,继续哭着要妈妈,而且哭个不停。同事阿姨送来贴纸,玩了一小会儿,又继续哭闹。没有办法,妈妈只好把东东送到电梯门口,爸爸带东东强行离开,东东剧烈哭闹5分钟左右,出了大楼,离妈妈远了,依赖性就少了,也停止哭闹,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这说明东东适应能力还是挺强。

然后去了超市,买玩具时,想给东东买“红色警报”大型导弹发射车玩具,因为服务员不在所以没有买,东东能够在爸爸诱导下没有剧烈痛哭,基本能够控制住情绪,没有过度地执着于买这个玩具,而是去看别的东西,虽然东东很喜欢这个玩具。要换作妈妈,如果不买的话估计是回不了家了。

以上内容这样表达似乎更好:

然后去了超市,买玩具时,想给东东买“红色警报”大型导弹发射车玩具,因为服务员不在所以没有买,东东能够在爸爸诱导下没有剧烈痛哭,基本能够控制住情绪,没有过度地执着于买这个玩具,而是去看别的东西,虽然东东很喜欢这个玩具。

今天东东的问题是:东东对妈妈的依赖性太强,只要妈妈在身边,东东基本不听爸爸管教。这是因为妈妈没有树立起管教的规则,爸爸妈妈管教东东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如何克服也是很头疼的问题。最近东东也对爸爸的依赖程度加深,担心几个月以后进入幼儿园,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东东能否顺利适应。因为东东从来没有离开过爸爸或妈妈。

以上内容这样表达似乎更好:

今天东东的问题是:只要妈妈在身边,东东基本不听爸爸管教。爸爸妈妈管教东东也许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如何克服需要爸爸妈妈多多沟通。最近东东也对爸爸的依赖程度加深,担心几个月以后进入幼儿园,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东东能否顺利适应?因为东东从来没有离开过爸爸或妈妈。相信他能适应。

今天东东的进步是:东东在会场表现很好,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都超过了3岁这个年龄段。东东今天晚上吃饭的表现有进步,能够很乖地跪坐在大人的椅子上,学着用筷子,比以往有进步。



李老师点评:

正向表达,体现的是积极关注,关注孩子的积极方面。

东东只有三岁!用成人的规则来要求他当然没错,但未必有效。当有效与正确间发生冲突而必须做出选择时,是追求有效,还是坚持正确?

无论如何,我们坚信东东的成长本身就是在进步,明天一定比今天更好!



被爸爸连续打屁屁6月21日周六

晚上,娜娜妹妹来家里玩。东东用塑料锯子模仿光头强锯电视柜,爸爸阻止,东东不听,东爸就走过来轻拍东东屁股。东东还继续锯,东爸抓起东东揪到卧室,噼里啪啦地打屁股,东东号啕大哭着出来来找妈妈。东爸跟出来指着东东鼻子说:“还锯不锯啦?”东东叛逆地指着爸爸,也很凶地“嗯嗯嗯”表示不服。

东爸又抓起东东揪到卧室,第二次噼里啪啦地打,东妈这次跟进去,让爸爸告诉东东第二次挨打的原因,东妈对东东说:“在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是爸爸,东东永远不可以对爸爸凶。”

东爸打骂东东时,娜娜妹妹和浩丽阿姨都在场。挨打之后,东东一声不吭地继续玩。过会儿,娜娜要玩汽车运输车。东东不让,娜娜继续抢,东东去掰娜娜手,东爸怕东东伤害到妹妹,一把夺过玩具,谁也不能玩。东东又开始剧烈痛哭,妈妈抱着东东安抚。

晚上洗漱,发现东东屁屁已被东爸打出血印了。东东在看《NO大卫》,要妈妈讲,东爸说已经很晚,直接关上了灯。东东又开始剧烈痛哭,东妈继续安抚。



李老师点评:

三四岁时,孩子进入“第一叛逆期”,出现诸如不听话、不认错、顶嘴等现象,实在正常。而“不正常”的是,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气血上涌,继之以教训、讲道理、打、关小黑屋……直到孩子服输、认错,或因哭闹精疲力竭,或家长经过打骂这一剧烈运动而自身筋疲力竭,或家长情绪宣泄致使理智得以恢复,才告一段落。

这现象极为普遍,多数人都曾有过儿时被惩罚、为人父母后惩罚孩子的经历。父母需思考的是:惩罚是为了教育孩子还是发泄自己的情绪?父母的答案当然是前者且理直气壮,但心理学的研究结论却恰恰相反——只是在情绪宣泄。其实,只要静下心来扪心自问,答案就会清晰。

教育、引导孩子,请在双方都心平气和的状态下进行。也只有在此种情绪状态下的教育,才能称得上是教育。

东妈在东爸教训孩子过程中与东爸保持一致,是对的,父母的一致性会让孩子形成对对错的统一认知。

孩子的做法真的错了吗?这是个问题,一个很大的问题。

一个人想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专职妈妈或专职爸爸也不例外。

整天守着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做着琐碎、繁杂、很难有成就感的事务,且成年累月,环境没有变化——上班还有下班的时候,可离开孩子的机会很少——情绪就难以得到疏解。

对爸爸而言,面对社会的世俗,做着“本该”妈妈做的工作,自己的事业被耽搁,内心的纠结以及负性情绪难免就更强烈,虽然嘴上可能不说。

我们爱孩子,这不需证明。

但孩子的到来,毕竟“扰乱”了我们生活,“分散”了我们的精力,让我们不得不做一些事情,“恨”就会油然而生,尽管我们不愿也不敢承认。

三岁,该是把孩子慢慢“推远”的时候,也该是回归二人世界的时候了。找回了二人世界(其实是独立的个体世界),夫妻感情好了,情绪就好了,孩子也就更“享福”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