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书院文学教育研究

書城自編碼: 250411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程嫩生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144367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2-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68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內容簡介:
中国书院是代表着儒家思想的重要教育机构,道德教育是书院教育网络中的一根主线,为文学教育紧紧把持着方向。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之间的纠葛问题一直出现在书院文学教育中,成为书院文学教育的重要问题。南宋理学家们要求书院重视道德教育,不要惟科举文教育是从,他们的思想在后代书院薪火相传。以古文为时文习见于清代书院文学教育中,有助于提升生徒的时文写作水准。清代书院在八股文教育时尊奉清真雅正的准则,实现了为文与为人的统一。中国书院文学教育有利于促进生徒文学素养的形成、推动地方文学的发展、促进文派思想的传播以及泽溉当今学校的文学教育。
關於作者:
程嫩生,男,1974年生,安徽桐城人,文学博士后。现为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西省高校第七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第二批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学术骨干,主要从事中国书院、《诗经》学以及清代学术研究。主持国家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发表论文30余篇,合作出版著作3部。
目錄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述评与研究构思
一 研究现状述评
二 研究构思
第二节 研究内容界定
一 书院界定
二 文学教育界定
第二章 道德教化与中国书院文学教育
第一节 书院崇道德的教育理念
一 学规与道德教化
二 祭祀、藏书与道德教化
三 命名与道德教化
第二节 书院文学教育的道德烙印
一 书院崇道德抑文学的思想意识
二 书院文学教育的道德体现
三 文学教育的道德烙印在书院楹联中的凸显
第三节 由文道关系观书院文学教育
一 文学的道德功用
二 文道关系的复杂性
第三章 中国书院科举文教育
第一节 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的纠葛
一 书院科举文教育中的批判意识
二 义利之辨与书院科举文教育
三 书院科举文教育中的有关问题探讨
第二节 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
一 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盛况
二 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矫枉
三 经史之学与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
第四章 中国书院活动与文学教育
第一节 藏书活动
一 书院集部著作的收藏特点
二 由图书著录分类观书院施教者的文学认识
三 社会捐助图书对书院文学教育的重要贡献
第二节 刻书活动
一 宋元书院集部著作刊刻
二 明代书院集部著作刊刻
三 清代书院集部著作刊刻
四 结语
第三节 雅集创作活动
一 岳麓书院雅集创作活动
二 石鼓书院雅集创作活动
三 朱阳书院雅集创作活动
四 信江书院雅集创作活动
五 结语
第四节 歌诗活动
一 书院歌谱与歌声透视
二 书院歌诗内容剖析
三 书院歌诗中的布道思想探究
四 书院歌诗活动溯源
第五节 课试活动
一 课试概况
二 课试禁忌
三 奖惩措施
四 课艺评点——以钟山书院与经古精舍的课艺评点比较为例
五 结语
第五章 清代书院文学教育探微
第一节 清代书院诗赋教育
一 科举背景下的诗赋教育
二 汉学书院诗赋教育
三 学海堂论诗绝句
第二节 清代书院古文教育
一 以古文为时文教育
二 学海堂论古文绝句
第三节 清代书院八股文教育
一 清真雅正与八股文教育
二 章学诚与八股文教育
第四节 清代书院词曲教育
一 词曲教育中的抑曲倾向
二 学海堂论词绝句
三 词曲教育与道德教化
第六章 中国书院文学教育影响
第一节 促进生徒文学素养的形成
一 白鹿洞书院生徒文学素养的形成
二 嵩阳书院生徒文学素养的形成
三 结语
第二节 推动地方文学的发展
一 虞山书院与江苏地区文学发展
二 学海堂与广东地区文学发展
第三节 助长文派思想的传播——以清代书院文学教育与桐城派古文思想的传播为例
一 姚鼐主讲书院期间的古文思想传播
二 《古文辞类纂》的编纂与流布
三 桐城派后学主讲书院期间的古文思想传播
四 顺应天命的科举观与桐城派古文的发展
第四节 惠泽当今一些学校的文学教育
一 素质培养融入当今一些学校的文学教育
二 当今一些学校的文学教育方法多元化
参考文献
后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