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非对称创新:中国企业赶超战略 魏江 刘洋
》
售價:NT$
495.0
《
潜能觉醒
》
售價:NT$
395.0
《
初平:汉末群雄混战(190—195)
》
售價:NT$
245.0
《
建安:官渡大决战(196—200)
》
售價:NT$
245.0
《
中亚民族史
》
售價:NT$
840.0
《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概念与方法 [美]马苏德·索鲁什 [美]理查德·D.布拉茨
》
售價:NT$
640.0
《
中平:东汉王朝大崩溃(184—189)
》
售價:NT$
245.0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編輯推薦: |
《河流生态系统综合分类理论、方法与应用》涉及水利、环境和生态等多学科内容,可供从事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的工程技术和规划管理人员参考。
|
內容簡介: |
河流分类有助于认识河流形成、发育、演变与发展规律等自然特性,为河流系统健康诊断提供基础,并且为确定河流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提供依据,也是评估河流功能及其利用价值的前提。随着人们对河流系统认识的深入,新的历史时期亟需面向生态的河流分类方法。借鉴传统河流分类成果,基于对河流生态系统形成背景和结构特征的深入分析,提出河流综合分类方法。从多个层次探讨不同时空尺度上影响河流行为的环境因子及其生态效应,反映河流发育的地质历史、地理气候条件、河水补给来源、地貌过程、平面形态、生境特征及生物群落等在特定级别河流特征河段上的类型归属及其生态表现,系统阐述现有分类方法在综合分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试揭示传统分类方法之间的关系及其适用范围。
|
目錄:
|
总序
序
前言
第1章 河流生态系统综合分类的基础知识
1.1 河流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功能
1.1.1 河流生态系统的特征
1.1.2 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
1.2 河流生态系统构成基本要素
1.2.1 环境要素的构成
1.2.2 生物群落的构成
1.3 河流生态系统的研究尺度与分级
1.3.1 河流生态系统的研究尺度
1.3.2 河流生态系统分级
1.4 河流生态系统模型
1.4.1 河流连续统模型
1.4.2 过程等级模型
1.4.3 自然水流模型
第2章 河流生态系统综合分类的科学基础
2.1 河流生态系统的水文过程
2.1.1 河流水系
2.1.2 河流水循环
2.2 河流生态系统的地质地貌过程
2.2.1 水生态系统演化的地质年代
2.2.2 流水作用与地貌形态
2.2.3 流水地貌与河床
2.3 河流水环境与水生态
2.3.1 河流水环境
2.3.2 河流水生态
第3章 天然及近天然河流生态系统综合分类
3.1 河流生态系统的地质年代
3.1.1 地质年代与古生物群落演化
3.1.2 不同地质年代的生物条件分析
3.2 河流生态系统的地理气候和水源补给
3.2.1 气候类型
3.2.2 补给来源
3.2.3 不同地理气候和水源补给的水文情势
3.3 河流生态系统的地貌条件
3.3.1 流水地貌形成过程
3.3.2 依据地貌条件的分类
3.4 河流生态系统平面形态
3.4.1 河型成因各种理论
3.4.2 依据平面形态的分类
3.5 河流生态系统综合分类层次结构
3.6 河流系统编码方法
3.6.1 多尺度编码系统
3.6.2 简化四叉树编码
第4章 典型河流生态系统特征分析
4.1 河流水生生物群落的组成
4.1.1 浮游生物
4.1.2 水生植物
4.1.3 底栖生物
4.1.4 游泳动物
4.2 河流水生生物与环境要素
4.2.1 藻类与环境要素
4.2.2 水生植物与环境要素
4.2.3 底栖动物与环境要素
4.2.4 鱼类与环境要素
4.3 典型河流生态系统生境条件及生物群落组成
4.3.1 各地质年代河流生态系统的生境条件
4.3.2 各地理气候区河流生态系统的生境条件
4.3.3 各水源补给类型河流生态系统的生境条件
4.3.4 各地貌条件区河流生态系统的生境条件
4.3.5 各平面形态河流生态系统的生境条件
4.3.6 典型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组成
第5章 人类活动干扰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5.1 河流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发展关系
5.1.1 干扰与河流生态系统演变
5.1.2 河流治理与修复的阶段划分
5.2 人类活动干扰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
5.2.1 河川径流量减少
5.2.2 城市化水文效应
5.2.3 水文节律改变
5.3 人类活动干扰对河道形态的影响
5.3.1 河道窄弯取直
5.3.2 水域侵占
5.4 人类活动干扰对水环境条件的影响
5.4.1 本底化学特征值改变
5.4.2 污染负荷加重
5.5 人类活动干扰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5.5.1 生物资源量减少
5.5.2 生物多样性锐减
第6章 河流生态系统综合分类的应用
6.1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6.1.1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
6.1.2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6.2 河流生态系统可修复性分析
6.2.1 河流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
6.2.2 河流生态系统的可修复性评价
6.3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技术
6.3.1 物理修复技术
6.3.2 化学修复技术
6.3.3 生物一生态修复技术
第7章 深圳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可修复性分析
7.1 深圳河流域概况
7.1.1 自然地理及生态特征
7.1.2 社会经济特征
7.2 深圳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7.2.1 深圳河生态系统功能现状分析
7.2.2 深圳河生态系统功能表征
7.2.3 深圳河生态系统功能权重
7.2.4 深圳河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
7.2.5 深圳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敏感性分析
7.3 深圳河生态系统可修复性分析
7.3.1 深圳河生态系统修复目标
7.3.2 深圳河生态系统可修复性评价
7.4 深圳河生态系统主体功能修复
7.4.1 水质净化功能修复
7.4.2 输水泄洪功能保护
7.4.3 泥沙输移功能保护
7.4.4 景观娱乐功能修复
第8章 大汶河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8.1 大汶河生态系统特征
8.1.1 地理位置
8.1.2 地质年代
8.1.3 地形地貌
8.1.4 水文气象
8.1.5 水资源及水生生物资源状况
8.1.6 社会经济发展
8.2 大汶河生态系统综合分区
8.2.1 分区指标体系
8.2.2 综合分区结果
8.3 大汶河生态系统分区保护与修复
8.3.1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8.3.2 水功能重点保护区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8.3.3 生态景观建设区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8.3.4 河流廊道景观建设区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