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
內容簡介: |
农地制度?土地产权?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
目錄:
|
前言
第1章导论
1.1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1.2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1.2.1传统要素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
. iii .1.2.2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
1.2.3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
1.2.4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与农业经济增长
1.2.5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1.3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1.4本书的研究方法
1.5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2章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2.1分析的理论基础之一:新制度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
2.1.1制度与产权
2.1.2产权、交易费用与资源配置效率
2.1.3制度变迁分析与路径依赖
2.1.4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2.2分析的理论基础之二:奥地利学派的制度变迁思想
2.2.1门格尔的制度生成思想
2.2.2哈耶克的规则变迁思想
2.2.3拉赫曼的制度方向点论
2.2.4O’Driscoll和Rizzo的模式协调思想
2.3规范分析的工具:超边际分析方法
2.3.1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新兴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3.2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特征
2.3.3分工与分工经济
2.4实证分析的工具:随机边界分析
2.4.1随机边界分析的基本模型
2.4.2时间趋势模型
2.4.3带有z变量的时间趋势模型
2.5本章小结
第3章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过程
3.1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过程与效率评价方法概述
3.1.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概述
3.1.2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效率评价方法
3.2从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到“耕者有其田”的私有私用农地产权制度
3.2.1制度变迁过程
3.2.2制度变迁的效率评价
3.3合作化运动初期的私有共用农地产权制度
3.3.1制度变迁过程
3.3.2制度变迁的效率评价
3.4合作化运动后期和人民公社时期的共有共用农地产权制度
3.4.1制度变迁过程
3.4.2制度变迁的效率评价
3.5共有私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5.1制度变迁过程
3.5.2制度变迁的效率评价
3.6本章小结
第4章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4.1农业经济增长源泉的分解
4.1.1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
4.1.2农地产权制度与技术效率
4.2随机边界生产函数计量模型的建立
4.2.1随机边界分析模型的类型
4.2.2模型的设定
4.3实证分析
4.3.1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4.3.2计量结果
4.3.3计量结果的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5章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5.1产权与专业化生产
5.1.1奥地利学派的产权观
5.1.2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启示
5.2农地产权制度的内生交易费用与外生交易费用的两难
5.2.1基础模型
5.2.2模型的解释
5.3有效率的农地产权制度模糊程度及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 v .5.3.1最优产权模糊程度与最优潜在农地供给者数量
5.3.2区域性市场均衡规模
5.3.3比较静态分析
5.3.4对于模型的补充说明
5.4应用与证据:中国和越南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
比较
5.4.1越南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概述
5.4.2中国和越南在农地产权制度上的比较
5.4.3农地产权制度上的差异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5.5本章小结
第6章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因及演进机理
6.1制度试验与农地产权制度变迁
6.1.1奥地利学派的自发秩序思想与制度试验
6.1.2知识在农地产权制度试验中的作用
6.2农民的动态决策和农业分工结构知识的演进
6.2.1农民在初始阶段的动态规划问题
6.2.2农民在初始阶段的最优动态决策
6.3农地产权制度试验与制度变迁的发生
6.3.1农民在各阶段的最优动态决策
6.3.2瓦尔拉斯序贯均衡的超边际比较动态分析
6.4应用与证据:对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解释
6.4.11949~1952年的私有私用农地产权制度
6.4.21953~1955年的私有共用农地产权制度
6.4.31956~1978年的共有共用农地产权制度
6.4.41978年以后的共有私用农地产权制度
6.5本章小结
第7章中国农业经济长期增长中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路径
7.1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
7.1.1对市场经济的规律的违背
7.1.2导致了畸形的城市化
7.1.3中国人力资本比较优势难以发挥
7.1.4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7.1.5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
7.2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方案的比较分析
7.2.1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案与主张
7.2.2农地产权稳定性视角下的方案比较
7.2.3农地产权流动性视角下的方案比较
7.2.4不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方案对于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7.2.5不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方案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影响
7.3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7.3.1农地产权制度选择的主要依据
7.3.2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比较
7.3.3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
7.4本章小结
第8章结论与启示
8.1本书结论
8.2政策启示
8.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
內容試閱:
|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第1章导论第1章导论1?1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回顾这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见中国走过了一条渐进式市场化的改革道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在今后的若干年里如何实现并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的增长便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门问题。就目前而言,“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突出矛盾,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农民与土地之间复杂的经济关系,贯穿于中国几千年农业经济发展史的始终,构成促进或制约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成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此,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在“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农地产权制度。随着农地产权制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农地产权制度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对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感到制度,尤其是产权制度,对于经济发展(包括农业生产)的重要性[1]。Bauer等认为产权制度等非经济变量是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而在中国,一个最显著的证据就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其他主要因素而成为第一位的贡献因素[3]。因此,农地产权制度问题始终是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最基本的核心问题之一。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经历了几次大的变迁,不管这些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如何,也不管这些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动因如何,都给当时中国的农村甚至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4]。而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阻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度性障碍,由此导致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滞后以及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在农村,而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杨小凯认为:“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的最重要功能是确定有效率的合约安排而不是分配资源。如果中国能成功地发展一个有效地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则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体制和合约安排就会通过产权的自由贸易而自发地生长出来。而这有效率的经济体制和合约安排就会促进劳动分工和经济组织的进步,因而产生经济起飞。”[5]因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