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老子的帮助(平装)(王蒙经典著作最新修订插图本,与老王一起侃天下大道。)

書城自編碼: 223539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王蒙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21099839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09/327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7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多卖三倍
《 多卖三倍 》

售價:NT$ 252.0
哲学思维:清晰思考的12条关键原则
《 哲学思维:清晰思考的12条关键原则 》

售價:NT$ 386.0
海盗之书
《 海盗之书 》

售價:NT$ 381.0
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 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

售價:NT$ 325.0
亲爱的安吉维拉:或一份包含15条建议的女性主义宣言
《 亲爱的安吉维拉:或一份包含15条建议的女性主义宣言 》

售價:NT$ 274.0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售價:NT$ 571.0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售價:NT$ 717.0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售價:NT$ 51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83
《 滚蛋吧!肿瘤君:我与癌症斗争的一年里 》
+

NT$ 585
《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
+

NT$ 324
《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 》
+

NT$ 324
《 牛人是做出来的:摆脱糟糕生活的智慧(混出来,你才是社会的主人——亿万读者翘首以盼的成功学圣经,由凡人到牛人的不二之选,摆脱糟糕生活的智慧!) 》
+

NT$ 277
《 驾驭负能量--全球2000万人都在使用的负能量驾驭书,一次性排除愤怒、自卑、失落、痛苦等负面情绪。姚晨、陈坤、伊能静微博热议话题 》
編輯推薦:
以王解老,王蒙对老子“无为”的阐发给“与时俱进”“有为”的当代人的精神困顿提供了一剂解药。
內容簡介:
本书是《王道》系列丛书中关于《老子》的犀利而有道理的意译与证词。王蒙以亲见、亲闻、亲历与认真的推敲思忖为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理论提供一个当代中国的人证、见证、事证、论证,也许还有反证;用自己的人生,用他的历史体验、社会体验、政治经验、文学经验、思考历程去为老子的学说“出庭作证”,证明老子帮助今天的人智慧、从容、镇定、抗逆、深刻、宽广、耐心,宏远、自信、有大气量、有静气与定力。
王蒙,生于1934年,曾任国家文化部部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14岁入党,19岁发表处女作《青春万岁》,至今一版再版,经久耐读。22岁发表《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后因该小说而被错划为右派。其《活动变人形》《我的人生哲学》《红楼启示录》《青狐》《老子的帮助》《庄子的享受》《庄子的快活》《庄子的奔腾》《中国天机》等作品深受好评,长销不衰。
目錄
老子的帮助(前言)
第一章 众妙之门 
第二章 知美即恶 
第三章 虚心实腹 
第四章 和光同尘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谷神玄牝 
第七章 无私成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功遂身退 
第十章 如婴儿乎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目盲 
第十三章 宠辱无惊
第十四章 夷希微混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 
第十七章 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第二十章 我独昏昏 
第二十一章 惟恍惟惚 
第二十二章 曲全枉直 
第二十三章 飘风骤雨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 
第二十八章 知白守黑 
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
第三十章 必有凶年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
第三十二章 名有知止 
第三十三章 自胜者强 
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兮 
第三十五章 淡乎无味
第三十六章 欲取固予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第三十八章 失道而后德
第三十九章 天得一以清 
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明道若昧
第四十二章 一生二、三 
第四十三章 无有入无间 
第四十四章 知止不殆 
第四十五章 大直若屈 
第四十六章 却走马以粪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第四十九章 以百姓心为心 
第五十章 善摄生者
第五十一章 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塞兑闭门
第五十三章 盗夸非道 
第五十四章 以身观身 
第五十五章 比于赤子 
第五十六章 是谓玄同 
第五十七章 以奇用兵 
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所倚 
第五十九章 莫若啬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六十一章 大国下小国 
第六十二章 道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味无味 
第六十四章 未兆易谋 
第六十五章 将以愚之 
第六十六章 善下能王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第六十八章 善战不怒 
第六十九章 哀兵必胜
第七十章 知我者希 
第七十一章 病病不病 
第七十二章 是以不厌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难治轻死 
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道与人道
第七十八章 受国之垢 
第七十九章 天道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內容試閱
老子的帮助(前言)
年轻时已经迷上了《老子》(又名《道德经》),那时看的是任继愈教授的注译本。一个天地不仁、一个宠辱无惊、一个上善若水、一个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一个无为、一个治大国若烹小鲜、一个生也柔弱死也坚强,就把我惊呆了。我觉得老子深不见底,我觉得他的论述虽然迷迷瞪瞪,却是耳目一新,让人大开眼界,一下子深刻从容了许多。
青春作赋,皓首穷经,这是当年黄秋耘对我说过的话。从首次接触到《老子》到现在已经历经了六十年的沧桑。而接受出版人刘景琳先生的建议做这件事,也经过了五年的考虑斟酌。我决定将《老子的帮助》一书献给读者。
老子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有什么帮助呢?
第一,他带来了大部分哲学思辨、小部分宗教情怀的对于大道的追求与皈依。他的道是概念之巅、概念之母、概念之神,是世界的共同性,是世界的本原、本源、本质、本体,是世界的归宿与主干。读之心旷神怡,胸有成竹,有大依托,有大根据。
第二,他带来了一种逆向思维、另类思维乃至颠覆性思维的方法。一般人认为有为、教化、仁义、孝慈、美善、坚强、勇敢、智谋是好的,他偏偏从中看出了值得探讨的东西。一般人认为无为、讷于言、不智、愚朴、柔弱、卑下是不好的,他偏偏认为是可取的。他应属振聋发聩、语出惊人之人。你可以不认同他,却不能不思考他。
第三,他带来了“无为”这样一个命题、这样一个法宝。他提倡的是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法自然,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他的辩证法出神入化,令人惊叹。他的透视性眼光入木三分,明察秋毫。
第四,他带来的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是感悟与思辨的结合,是认识与信仰的结合,是玄妙抽象与生活经验的结合;是大智慧的无所不在,不拘一格,浑然一体,模糊恍惚。
第五,他带来了真正的处世奇术、做人奇境,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以无胜有,以亏胜盈,宠辱无惊,百挠不折。
第六,他带来的是汉字所特有的表述的方法、修辞的方法、论辩的方法、取喻的方法、绕口令而又含蓄着深刻内容的为文方法。他将汉字的灵活性多义性多信息性弹性与概括性简练性发挥到了极致,他贡献给读者与后人的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句句格言、段段警世、页页动心、处处奇葩、自由驰骋、文如神龙巨鲸。这是汉字的真正经典,是汉字古文的天才名篇。
他帮助我们智慧、从容、镇定、抗逆、深刻、宽广、耐心、宏远、自信、有大气量、有静气与定力。
以及其他。老子能够帮助我们。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老子》八十一章的意译与证词。意译好说,我缺少训诂方面的基本功,只能知难而退,绕难而踽踽独行。我在释义上尽量借鉴专家前贤们的成果,我用得最多的是任继愈的《老子新译》、陈鼓应的《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版),我感谢他们的赠书,相信这是对我的提携与帮助。任本简明稳妥可靠;陈本集注甚全面,解释意在发掘弘扬,它解读得相当“进步”。我也读了傅佩荣的《解读老子》(线装书局版)和《诸子集成》(中华书局版)中的有关老子部分。我还学习过钱鍾书在《管锥编》中的有关著述。傅本清晰明洁;钱著绰约冷峭,旁敲侧击,都对我颇有教益。此外我也参考了孟祥才评注的《老子》(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版),他更注意将老子的经典推广普及,并及时对老子的不宜于现如今的论点进行“消毒”批判。我用的版本也是从以上各家得来,遇有几家不一时,则自行选择。
我在本书中所做的与前面诸老师不同。我是追求其大意、其整体含意,追求其前后文句中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或有郢书燕说之讥,当无见树忘林之虞。
至于李书王说,我则全不避讳,然也。干的就是这个活计。我不是老子专家,不是国学家,不是历史学家,不是文化史哲学史专家,这些都不是我的长项。稍稍长一点的是经历、阅历、风云变幻中的思考与体悟。老子提倡的是无为,我的经历是“拼命为”与“无可为”、“无奈为”的结合。我能做的是用自己的人生,用我的历史体验、社会体验、政治经验、文学经验、思考历程去为老子的学说“出庭作证”。
我以我的亲见、亲闻、亲历与认真的推敲思忖为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理论提供一个当代中国的人证、见证、事证、论证,也许还有反证。
证词一说使我满意至极。我曾想说是理解、是心得、是发挥、是体会,都太一般化了。我七十余年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悟所泣所笑所思所感,不是可以拿出来与老子对证查证掰扯一番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悟君一句话,回首七十载。老子是原告,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军事个人生活尤其是当时的主流观念孔孟之道则是被告。我是法庭所找的而不是原告或被告所找的证人之一,读者是法官,请判定我的证词的价值。
本书还收录了我近年来写过的一些谈老子的单篇论文与杂文散文,从道性方面、从老子与宗教、老子与数学、老子与审美、老子的方法论等多方面作庭外的多方作证。
我多次说过,读书的最乐在于从中发现了生活,发现了生命的体验;生活的最乐在于从中发现了类书本,发现了迄今书本上尚无的或语焉不详乃至语焉有误的新道理、新说法、新见识。
写作《老子的帮助》一书,我是何等的快乐呀!
诗曰:

老来读《老子》,
其乐正无涯。
无为无挂碍,
有趣有生发。
歪打或正中,
深思自开花。
作证心先正,
纵横非卖瓜。(谚云,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也。)
古今有大道,
中外皆明察。
妙门需妙悟,
玄德要玄遐。
远在九天上,
近在你我他。
行道常喜悦,
持德利万家。
知止乃厚朴,
通畅便绝佳。

王蒙书于戊子春初

意译与证词
第一章?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大道是不好讲述的,讲解出来的都不是那个最根本、最本质、最至上、最主导、最永恒、最深刻却也是最抽象的道,而是现象的、一时的、表面的与廉价的一般见识。
同样,那种至上的本质,也是不好称谓、不好命名即找不到最适宜的概括的。真正最高的本质概念,难以言说。我们一般可以述说、命名的东西,都是现象的、一时的、表面的与廉价的一般概念。
无或者无名——无概念、无称谓、未命名,是世界的始初状态。有或有概念、有称谓,是世界的发生状态。
所以我们要常常从无、从无概念与无称谓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世界的深远、广大、神秘与奥妙。同时可以从有、从有概念与有称谓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世界的生生不已、丰富多彩、变化万千。
无与有都来自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过程与变化,来自对于世界与过程的同样的观察与同样的思考。它们都是极抽象的终极概念,它们最接近那个最深远广大的本质概括——道,深而又深,远而又远,大而又大,变化多端,千姿百态,令人赞叹!

首先,开宗明义,老子讲的是大道。我们中国的先哲,不是致力于创造一个人格神(例如上帝耶和华)或神格人(耶稣、圣母玛丽亚、释迦牟尼),不是膜拜一个物象的图腾,而是思考万物、人生、世界的根本(本质、本原、规律、道理、法则、格局、过程、道路、同一性)。
汉语与汉字的特点是重概括,重联系,重寻找同一性。既然人与人之间有共同的本质,人与天(世界)有共同的本质,如淮南子认定,天圆地方,所以头圆足方;天有日月,所以人有二目……那么,你应该想到,你应该相信,万物万象众生众灭,就总会有一个包罗万物万象众生众灭万代万世万有的同一的本质、规律、道理、法则、过程、道路、同一性。这个本质就是道。为了与一般的各种具体的道相区分,我们有时称之为大道。
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却又是规定一切主导一切决定一切的。它是本源也是归宿,它是物质也是精神,它是变化多端又是恒久如一的。它具有超越经验乃至超越一般哲学思维的、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却又极合情理的哲思——神学品格。这样的概括令人叹服感动,虽然不无混沌模糊之处。
这样的道,是模糊推理的产物,是抽象思辨的产物,更是想象力的产物,也有信仰的果实的成分。它是中国式的概念崇拜、概念精神、概念神祇。它是神性的哲学,是哲性的神学,是神奇的概念,是概念之神。
中国人有一种聪明,他不致力于创造或者寻找人格神或神格人,因为这样的人—神,具有二律悖反的麻烦。《达?芬奇密码》中提出了耶稣的妻子抹大拉的问题。《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提出了圣徒是否大便的问题。中国神学不把精力放在这样未免可笑的烦琐问题上,而是对于人—神采取存而不论、敬神如神在的态度。老子等致力的是寻找世界的本质、起源与归宿。这些无法用科学实验的方法统计学的方法见习实习解剖切片的方法获得的本质属性,是通过天才的思辨得到的。尤其是老子,他断定说,这个本质与起源归宿就是大道。
更正确地说,道就是本质与起源、归宿。你只要有本质的观念、起源与归宿的观念,你就已经有了道的观念。你怎样称呼它,称之为道或德或罗各斯(理念、理性或基督教所认定的与神同一的道)都没有关系。
而寻找本质、起源与归宿的冲动是非常平常与自然的。一个人想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回事、从哪里来的、到哪里去,一块石头、一粒种子、一颗天上的星星或者陨落的流星,都会引起人们追问本质、起源与归宿的兴趣。最后呢?就出现了终极关怀或者终极追寻了。
而按照老子的思路,只要有终极追寻就有道。如果你是拜火教,火就是你心目中的道;如果你是生殖器崇拜,生殖器就是你的道。
大道的魅力不在于传播它的人即老子的神灵奇迹,而在于它的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无所不载的性质。它导致的不是对于人格神或神格人(圣徒、上帝的儿子或者佛陀等)或神格物(如上面所说的火、生殖器等)的崇拜,而是对于神性概念大道的崇拜与探求。这样,道这一概念的神性,就与完全的宗教区别开来了。而它的至上性、终极性、主导性、本源性与归结性,又在无限的远方趋向于宗教。它与宗教是两条通向无限的平行线,而根据微积分的原理,两条平行线趋向于相交在无限远处。
在老子提出道的问题的同时,又用同样的句式、同样的说法提出了名的问题,一个是道可道,非常道;一个是名可名,非常名,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老子的寻道是遵循着名的系统、概念的系统、命名的系统与方式来最后体悟到、找到了大道的。他没有在异人或者圣人中寻找神祇,没有在传教者、苦行者、善行者、劝善者、灵异者或自行宣布自身已经成神成佛或至少已经与上帝通了话的人中寻找神祇,寻找世界的本源与主宰。他也没有在奇迹或者奇物中寻找神祇。他是顺名——概念、概括之藤,摸道即本源与主宰之瓜。他硬是摸出道——命名出道来了。
可以理解这样的思路,这样的思路对于国人来说,顺理成章:请看,人的命名是人。人与牛马羊猴等合起来命名为动物,再与树木花草等一起命名为生物。生物与金木水火土等无生物合起来命名为万物。与怪力乱神梦幻,与人的心、意、爱、怨,与种种人文存在等合起来命名为万有或众有。再概括一步便是有,而有的反面与有的发展结局或有的产生以前是无,是死亡、寂灭、消失、空虚……然后万物万象的有与无的相悖相通相生相克,综合起来就是大道。大道是至上的概念,是顺名摸终极的果实。这是一个思索推理概括体悟的过程,是一个智慧与想象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相当合理的与有说服力的过程,是一个基本上防止了牵强附会与群体起哄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缺憾是比较模糊抽象,不像找到一个能成为佛的王子,或者一个本是上帝的儿子背起十字架的献身者、牺牲者那样生动直观感人。
而与这个概念道最靠近的、最最能体现这个本质概念的是另外两个同出而异名的概念:无与有。一切的有都来自无。一切的有都会变成无。一切的无都可能产生有,一切的无都会接纳有。一个人生了,他从无的王国进入了有的王国。一个人死了,他从有的王国进入了无的王国。无就是天国,无就是永恒,无就是万物的归宿。无又是有的摇篮,无是有的前期作业。一个人年岁渐老了,他从幼小与年轻的过程进入了无幼小与无青春的过程了,也就是进入了有成熟、有老迈的过程了。
无是有的无。有是无的有。绝对的无的情况下,什么都没有了吗?什么都没有了,谁来判定这个无呢?既无主体也无客体的情况下,还有什么无的观感与解说乃至想象呢?
所以我始终不赞成对于高鹗续作《红楼梦》的批评,说他没有写出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如果干净到所有贾府的人、有关的人死光灭绝的程度,还有什么悲剧感呢?
无可以是有,至少有一种对于空无的感受与慨叹、思考与判断。如说一个生命个体的疾病已经无药可医,无法挽救,那就说明此人的病已经有了重要的结论、根本的判断,已经有了料理后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这是抽象的思辨。这也是智慧的享受。这需要思辨力、想象力,也需要感悟、感觉、神性的追求与信仰。
在《老子》的开头,老子还提出了一个极其超前的大问题:关于语言表达的局限性,关于语言的力不从心,关于语言的大众化、适用化、通俗化与浅薄化。用语言小打小闹可以,用语言描述深刻与超出常人理解范畴的大道、大名、玄想、众妙,就不行了。说出来的都一般。不说就更难被人理解。只能够是意在言外,只能够是尽在不言中,只能够是心照不宣,只能是得意忘言,只能依靠你的悟性、你的灵气、你的智慧、你的澄明通透的心胸、你的默默的微笑、你的缓缓摇着头的喟叹。啊,你已经靠拢于大道了。
第二章?知美即恶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都知道什么是美,就丑恶了,因为知道了美也就等于知道了美与丑的区别,就有扬美贬丑的事情出现,就造成了纷争、夸大或缩小、伪与饰各种美的其实非美丽的弱点。
都知道什么是善,就不善了。同样,就有了善与恶以及中间无数细微的等级差别,就有扬善抑恶、隐恶扬善或隐善(对对手)扬恶,就要纷争、夸大或缩小、伪、饰这个善。而这是不善的。
所以说,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都是相反相成、相克相生、相比较而存在,谁也离不了谁的概念。要一个不要另一个,根本不可能。
所以有道行的人、得道之人,不做那些虚妄的事情,不说那些无用的蠢话空话假话。不硬较劲而使事情自然做成,不声嘶力竭而使教化润物细无声。让万物自然发展运作,不越俎代庖。有了创造和成绩,并不据为己有。有了作为,并不依仗之端起架子。有了功劳,也不因而自傲膨胀。越是不争夺不膨胀,你就越有威望。越有公认的成就,越是否定不了,抹杀不了,歪曲不了,遮蔽不了。

《老子》的第二章从对于价值问题的探讨,旁及一切概念的相对性,然后进入到无为与不言(后面称为讷于言)的伟大命题的提出,一直发展到提倡一种不始、不有、不恃、不居的精神境界,并从而达到“是以不去”的圆满成功结果。
都知道,价值的判定与追求是个人、集团、社会、国家、民族、人类文明的一个支点,一个主要的驱动力、凝聚力。真善美与假恶丑,前进与倒退,进步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繁荣与凋敝,德行与罪恶,成功与失败,健康与病态,幸福与失意,这一切都有一个价值观、价值标准、价值判断在那里起着决定方向和决定起止的作用。价值就是理想,价值就是灵魂,价值就是主心骨,价值高于生命。所谓春秋大义,所谓崇高理念,所谓文明进步,所谓普世价值,所谓意识形态,无不是以价值为核心而构建、而运转的。
而老子的神奇在于,他在那么古老的年代里就看出了事物有另一面。价值意味着差别,差别挑战着整体性与平等的理想。价值会制造分歧,叫做价值歧义。价值会制造偏执,叫做价值偏执——例如中国封建社会的名节观念、节烈观念、忠孝观念——有所谓名教杀人一说,例如妇女为了守节而自杀,就是价值杀人。有价值就有价值膨胀、价值夸张,例如中国“文革”中的唯意志论、继续革命论与个人迷信。价值还会制造价值霸权,我认定的价值你也必须接受,否则就强制你。价值还会制造价值疯狂,如恐怖主义。
有价值就有反价值。你认为财富是一种价值。我认为财富是一种罪恶,赤贫才是价值,三代贫农最光荣。你认为求美是人的天性,美是追求与梦想。我认为美是小、大资产阶级的穷极无聊与奢侈浪费,是剥削阶级穷奢极欲、压迫无产阶级的借口。你认为民主自由是绝无疑义的普世价值,为此不惜一战。我认为你是以此为借口追求霸权与石油能源,对我进行西化分化,使我陷入四分五裂、万劫不复的次等国家的地步。
有价值就有伪价值,就有对于价值的炫耀,使价值成为广告、成为招牌,成为吓人或欺人之术。有虚报成绩,有大言欺世,有作状作秀,有伪君子,有伪善,有投合俗人价值需要的假冒伪劣,有假大空。
有价值就有价值纷争,还有人群分化、价值竞争,有名次,有奖项,有人工制造、人为培养的假典型假榜样。而且有不服气,有嫉妒,有抄袭剽窃,有装腔作势,有走门路跑关系欺上瞒下,有为符合某种价值需要而做的手脚——不正之风。例如评奖评级评职称,都是好事,也都有阴暗面,有秘闻丑闻。
有价值就有战争,例如宗教战争,因不同信仰、不同意识形态而发生的战争,因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直至纳粹主义的肆虐而发生的民族战争。
如此这般,老子的见解是超前的,然而也是不无某些徒劳之处的,因为人类不可能退回到无知无欲无价值观念的原始类人猿社会上去。
老子的见解对于客观地审视价值观念,在可能范围内避免价值偏执、价值霸权、价值疯狂、价值纷争,至少是一个提醒。
从对于价值的思考进展到万物万象的相对性上来了。这也是一个提醒。有光明就有黑暗,有科学就有迷信,有革命就有反革命,有前进就有倒退,有幸福就有不幸,有有神论就有无神论。怎么办呢?世界上永远没有单一的胜利、成功、快乐、光明,老子开的药方便是无为与不言。这个药方未免也太单一了,因为有无为便有有为,有不言便有立言。连《红楼梦》都知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个药方也由于过分彻底、乃至彻底过分而无法操作。
当然在那个春秋无义战的时代,在那个你争我夺、你杀我戮、你阴谋我诡计的年代,老子更多地强调无为、不言、不始、不有、不恃、不居,这是一个匡正时弊的理想,这是一个思想家的乌托邦式的良药与凉药。
其实老子也不能不向现实俯就,他在此章归结于“夫惟弗居,是以不去”。就是说,你只有不居功自傲,你的功劳才能被众人长期承认。这样的说法客观上接近放长线钓大鱼,接近吃小亏占大便宜,接近大智若愚,接近曲线为己。它在某些人眼中,似乎在劝告世人,你不要自吹自擂,越自吹自擂越没有人买账;你要谦虚一点,然后就什么都有了。什么都有了,这是至今人们对于自己不甚服气的所谓成功者的酸溜溜的反应。
他的此言似乎在投合那些怕自己的功业被忽略、自己的追求不能达到目的的人。以老子之伟大智慧与境界高超,却要投合人们的为私的“是以不去”的考虑,这也算是鹰有时飞得和鸡一样低吧?如鲁迅所说。
有什么办法呢?你有权利追求成功,老子有权利追求他议论的说服力。他也要成功,他要告诉你,按他的办法、他的智慧,能棋看早许多步,事看深许多尺。用沉稳和谦逊去追求长远的成功,至少不像那种死乞白赖地表白自身、吹嘘自身、膨胀自身而又打击旁人的人可爱可亲许多。
老子有权考虑自己的与他的跟随者的成败,他考虑得更深远也更智慧。这里用得上我喜欢讲的一句话:智慧也是一种美,而愚笨是缺少美感的。
第三章?虚心实腹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不崇尚能人贤士,使人们不去争权夺利沽名钓誉。不珍爱难得的物品,使百姓不思偷盗与占有。不接触不宣扬那些适足引起欲望煽起物欲的东西,使百姓的心思不致混乱骚动。
这样,有道行的圣人执政,让老百姓思想单纯明净,温饱的需要得到满足,削弱他们的雄图大略壮志凌云,强健他们的筋骨体魄。经常让老百姓没有那么多知识信息计谋,使有计谋的人也不敢去做什么非分之事。用无为的方针治国,就不会有治不好的情况发生了。

这一章似乎比较“反动”,虽然我极喜爱老子,也无法不对它有所反弹反拨。用不着遮盖。这里边有愚民政策的公然宣扬。
首先这完全是从治理的角度提出问题的,而不怎么过多考虑民的利益与权利。用弱民愚民的方法统治,有可能取得内部的暂时平稳,但是其结果只能是国家民族种群的孱弱化。用孱弱求生存与用自强来求生存,哪个更有效呢?这是不需要回答的。
在中国,某些有政权的人其实早就接受了老子的这一套,只是他们不像接受孔子那样大肆宣扬——它不像孔子的讲说那样堂皇端正漂亮。例如闭关锁国的政策,就有这样的愚民弱民的考虑。封闭式的管理方式,也从中得到了参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某些特殊情况下封闭管理是必要的,如对于戒毒病人,如某些寄宿学校、某些军事单位,甚至某些境外的VIP的俱乐部,都是封闭式管理。我并非一般地攻击封闭。
我还知道民国时期某军阀的治军理论:不能让士兵闲着,没有别的事就跑步,不能让你有工夫闹思想问题。在南非罗本岛曼德拉坐过的监狱中,我也看到了曼德拉运过来再运过去的石块。运送这些石块是毫无意义的,目的只有一个:强其骨,弱其志,实其腹,虚其心。当然,这样的监狱比让你饥饿与伤骨的囚禁地要好得多。
对于距今两三千年的古代中国的政治理论进行臧否未必是有根据的。我们也许可以将老子的这一章论述视为价值中立的理论性思辨性探讨。它是愚民政策的公然宣示,却也是愚民政策的警钟。就看你怎么读《老子》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老子的这一章论述,具有后现代的文化批判主义色彩。知识、计谋、欲望、追求、心思、志向,所有这些被文化的发展所充实、发育起来,大大地扩充延伸起来的东西,果真就是那么美好吗?知识高的人幸福指数一定比知识少的人高吗?计谋多的人成就一定比计谋少的人大吗?为什么情况多半是相反呢?甚至于,智商到底高到什么程度对于自身与他人最合适?一个智商超高的政治家,一个能将全体人民玩弄于股掌之上的超人;一个智商超高的艺术家,一个基本上无法令同时代人理解接受的天才,能够给人民与自己带来足够的福祉吗?
再看,现代社会的许多悲剧、许多麻烦,诸如犯罪、吸毒、忧郁症、种族与宗教冲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分裂主义、专制与霸权政治、传媒控制、精神产品的批量生产与看不见的手、金钱主义与市场化……究竟是文化的发达所造成的还是不够发达所造成的呢?在欲望驱动下大大地发展文化,尤其是发展生产力,其后果到底有多少进步与收益,有多少自戕与损害,要不要作全方位的考虑呢?
老子的类似愚民政治的论述(后面还有许多)貌似冷酷,仍然值得面对、正视与深思。
至于虚其心,实其腹之论,有它的明显务实性。即是说你不能老是搞政治挂帅,不能老是搞意识形态挂帅,要首先关注民生。这已经被许多地方的许多事件证实了。
第四章?和光同尘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虽然空无所有,却怎么用也用不完。它的深远如同万物的起源与归宿,万物的根本与依据。

要磨掉它的锋芒,解除它的排他性,调整它的亮度使之柔和一些,与尘世、世俗的东西靠近。它似有似无。
我们不知道大道是由什么产生出来的,反正它的出现比上帝的出现还要靠前。

第四章讲大道的品格。尤其是强调它的两方面的特性:既是空无的、虚静的,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既是神妙的比上帝更本源、更抽象与更本质的,又是此岸的、人间性的、生活化的与世俗的。
大道是亲和的,是并不怎么刺激人逼迫人吓唬人的。
空、虚、冲、盅(有一说冲应为盅)都是言其虚空。正因为虚空,才用不完。一切实在的、具体的、具象的、坚硬的物件、生命、用具都是用得完或者完得很快的。例如王朝政权,是实有的、具体的与坚硬的,但是都有它的开头与结尾,都有满盈以后衰亡毁灭的过程。对于王朝政权的记忆、讨论、感叹,要抽象得多,空洞得多,也长久得多。比如金钱,是实有的、清晰的、可以计量可以触摸的,也是三用两用、三花两花就会穷尽的。但是对于财富与欲望的思考、规律与原理,就比具体的金钱抽象得多空洞得多也深远得多。
大道的特点是虚空,小道的特点是充实,大道的特点是或怎么样、似怎么样、也许怎么样与相近怎么样,都是模糊的大概的。而小道的特点是明确与肯定,是没有多少讨论的空间的。
保持虚空状态,保持冲的无限容积,保持大道的涵盖能力,保持抽象概念即“名”与“字”的优越性主动性裕足性,留有余地,绝不动辄动老本、拼老命、倾巢出动或倾囊花费,这是老子的理想。虽然不能够绝对化,但是这样努力,这样争取总是可以的。
大道之冲之虚空,是一种伟大也是一种功用。大道是万物万象的概括与本质,是一切的起源,甚至是上帝的起源,上帝也是大道的作用的结果,这样一种想象力概括力是无与伦比的。
请想想看,既然每件具体的事物都有个根源,有个本质,有个出生与灭亡,有个变化过程,那么万物万象岂能没有一个总的根源、总的概括、总的归宿?称之为道,岂不正好?道的特点是实而虚之,似有而似无之,它是道路、道行、自然、有与无的存在表象,是混沌的存在;又是道理、法则、能力与主导,是玄而又玄,怎么概括也够不着它,因为它就是无限大,无限远,无限深,无限早,无限后。一句话,它就是终极。
它又虚空(冲或盅)又渊深,它似乎是万物之宗——万物的起源与归宿。这是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的。因为人类是有大的概念的,有深的概念的,有总括与综合的概念的。那么大到终极,大到无限,深到终极,深到无限,总括到综合到终极,总括并综合到无限,我们得到的是什么呢?有没有一个概括一切、主导一切、包容一切、恒久、奥妙无穷的东西在那里接着呢?有的,它就是道。
这其实比把这个最后的终极的概念说成是某个神祇更难以质疑,难以驳倒。因为如果是神祇,你可以用A神祇否定B神祇,用C神祇或无神祇替代A与B神祇,你却无法否定与替代无限大无限深无限远无限久的概念。要知道,连数学也承认这样的关于无限的概念。道就是无限、无量与无等(后二者是佛学的概念,但我们可以以老子的理论帮助我们去理解它),道是一切。正像无限大乘上零趋向于一切、趋向于任何数一样。
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的意义在于道也是生活,是与自然而然的生活密切结合的。大道并不是凌驾于生活之上的压迫者、裁判者,更不是惩罚者。和光同尘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人众(那时候还没有大众或人民一说)、面向俗世。小有见识的人往往自以为是凌驾于众人之上,其实精英意识如果脱离了生活意识,就会自命不凡地成为形而上意识,自以为大如天宇,自视重如泰山,而视生活视百姓如草芥,也就变成凌空蹈虚,变成断线的风筝了。
真正的精英,那个时候叫做圣人,却应该是密切联系生活的:大洋若土,大雅若俗,大智若愚,大思想家若平常人即你我。自称思想者的人整天演练思想的肌肉块、思想的健美操,而真正的学问真正的见地却普普通通,真理比谬论一般来说要朴素得多实在得多。
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美是生活(而不是凌驾于生活);也如四明天童无际了泒和尚所讲:

佛法在你日用处。在你着衣吃饭处。在你语言酬酢处。在你行住坐卧处。在你屙屎送尿处。拟心思量便不是了也。咄,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

真正的大道也是这样,它是生活,它是自然,它是朴素和真诚。
中国的佛学显然也受到了道家道教的影响,反对造作与夸张,反对高高在上,反对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反对捶胸顿足,哭天抢地,反对摆出动辄一个人与整个地球开战的架势,主张自自然然,平平淡淡。
这是因为,不论你对思辨与感悟有多么伟大神奇奥妙、超凡入圣的激情与骄傲,你的一切认知仍然来自生活,来自尘世,来自此岸。一切的形而上的伟大,都离不开形而下的基础。彼岸的信息再神圣,只有下载到此岸以后,才能讨论解悟。大道似有或有,这一章中用了似与或两个字两次:“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老子在此章中流露了他的唯道论的似或性、模糊性、揣度性,叫做“好像”、“或许”,这样的词并不执著坚硬,并不盛气凌人,这也是必须和光同尘的依据与表现。你能够掌握的也只是大概其,你能不和光同尘,反而自我运转、自给自足而且不可一世吗?
大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大道又是表现出来的、下载出来的、显示出来的。大道演化出来就是生活、是日常、是着衣吃饭、是言语酬酢、是行住坐卧、是屙屎送尿,当然也是有为与有言、有治与有欲,是尖锐与纷争,是社会与人群的熙熙攘攘。
老子的伟大与贡献,甚至还有他的幽默感,恰恰在于他从尖锐中看出了挫其锐的必要与道行,从纷争中看到解除纷争的必要与道行,从有为有欲中看出无为而治无欲而幸福的必要与道行,从熙熙攘攘中看出了冲、虚、盅的必要与道行,从泰山压顶的威权中看到了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的结局。
在这里,你要挫隐的光可能是大道之光,你要认同的尘世是非道无道对道缺乏自觉的尘世,思想家的贡献恰恰在于从道的光辉中体认到不使这种光芒太刺眼的必要与道行。从尘世的非道、少道、道甚稀缺中认识到大道的无疑存在,大道正是在非道、无道、缺失大道中作用着与主导着,我们要善于从非道无道中学会体认大道的必要、道行、学问。
就这样,老子超越了或者是含糊了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含糊了无神论与有神论之争,含糊了此岸与彼岸即人界与神界、这一辈子与死后之争。
大道是精神,也是生活。大道是物质,也是精神的最高级最深邃最辽阔的终极。既然到了终极,既然到了无限远处两条平行线都相交了,既然到了无限大处零都能够变成任何数,既然那时的零与任何数与无限大的区别都消失了,精神与物质等还有什么区别?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