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NT$
454.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NT$
806.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NT$
281.0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NT$
1010.0
|
編輯推薦: |
视角新颖、论证深刻,是研究和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简明但又最系统的读本
|
內容簡介: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回答,这些重大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
|
關於作者: |
王骏飞,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兼任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组织管理工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文艺评论,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
郭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科学研究》杂志总编,研究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人大制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人大制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出版专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发展》、《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等6部(含合著),发表论文20余篇。
|
目錄:
|
前言
序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和历史进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辛亥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零星式传播
二、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式传播
三、共产党成立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结合式传播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由来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根据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途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和民族化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时代化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二、第一次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飞跃的准备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客观选择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三、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一、萌芽阶段: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到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
二、形成阶段:从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到1935年遵义会议前。
三、成熟阶段: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时期。
四、发展阶段:从抗日战争结束至1949年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以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
三、党的建设理论
四、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五、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第四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初步实现时期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三、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特别是苏联模式兴衰成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邓小平理论的准备和初步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前夕
二、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
三、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
四、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党的十五大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三、改革开放理论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四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源
三、邓小平理论是世界社会主义模式多样化的成功探索
第四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进展时期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建理论的新发展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时代内涵
二、“三个代表”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和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最新阶段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
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
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三、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依据
第二节、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一、科学发展观是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有效整合我国新时期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遵循继承坚持与发展创新互为条件
一、对马克思主义要坚信但不迷信
二、把马克思主义看作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
三、坚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把握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遵循“时代潮流”与“中国国情”融为一体
一、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土壤
二、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坐标
第三节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和世界眼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二、 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具备世界眼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第四节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党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不是晦涩难懂的阳春白雪,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回答,这些重大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发展的历史。科学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可以变成巨大的力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深刻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就可以使之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逐渐深入。新世纪以来,时代的变迁带来了很多新问题、新矛盾,不仅远远超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年的预想,也给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终结人类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党要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就必须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立足于新的发展实践,把握住新的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和回答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并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来宣传新的理论成果。
将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实践、利益和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但要向人民群众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根本立场、基本观点、科学方法上的一脉相承性,还要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关注人民群众的实践,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解答人民群众的困惑,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方法、立场变得具体化、通俗化、普及化,成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缘由,了解党和国家对上述问题的方针、政策,才能使党的理论和政策得到人民群众的真诚信仰、普遍认同,并激发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要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传播的有效性,必须提高理论的通俗化水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简明读本》一书,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晰明确的概念、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的内容和简单具体的案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提高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大众化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有把党的理论创新的深刻性和通俗性有机结合起来,使理论化抽象为具体、变死板为生动,才能实现党的理论创新与广大人民群众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相协调,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