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內容簡介: |
《向外生长:崔巍的舞语汇》由艾贝编著。
《向外生长:崔巍的舞语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了杭州歌舞剧院院长崔巍的舞蹈生涯。
崔巍的成长史,犹如一支《向外生长》的舞蹈。
她像一棵不知疲倦的小树,汲取着周遭生活赋予的阳光空气水分,在广阔的云朵与土地之间,努力生长,向外,向外,向外。
在生长的时间历程中,舞蹈是她区别与他人最独特的外衣。仿佛她的身体里早就隐藏了一只小小的精灵,时常冒冒失失地冲出来,却是在提醒,一种美妙的存在。
|
目錄:
|
引子 梦,和有关舞蹈的遇到
第一章 舞蹈的初心
一 一个舞者的小时代
二 说吧,年轻的舞蹈
三 《阿姐鼓》,叩动初心
四 一路向西,西藏的启示
五 舞动在雷峰塔与西湖上
六 舞蹈合伙人
第二章 与民生对视
一 向外,最初的一瞥
二 无数的理念奔涌而来
三 起舞的公众欲望
四 是什么扣动了灵感
五 连绵的意象
六 现场,让舞蹈倔强生长
七 一场舞蹈的文化辐射波
附 《与外乡人一起跳舞》创作全记录
第三章 见证奥运
一 是什么来敲门
二 让家成为自己的背影
三 走人奥运的N个初次印象
四 她眼中的奥运同事们
五 挺住,每一次“被毙”
六 一个画面的一千种创意
七 坚持和坚持的结果
八 鸟巢,夜,某些静思
第四章 生长没有结束
一 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二 MOMO唤醒了沉睡的剧场
三 快闪,公益的另一种方式
四 寻找晚会的关键词
五 墨舞之时,艺术家的凝视
六 多重体悟,从舞者到人大代表
七 大运河,汇聚生长的方向
结语 向外生长
|
內容試閱:
|
三 《阿姐鼓》,叩动初心 1994年,崔巍从北京舞蹈学院学习结束,回到杭州歌舞团工作。
她编排些舞蹈节目,也参加一些晚会做编导。
她陆续认识各式各样的人,虽然籍籍无名,却有很好的人缘。她善于学习,别人也愿意与她交流。
回到杭州,她很有热情地工作,省市电视台里有她很多的合作者,包括编导、摄像、舞台美术设计师、服装师、化妆师。在与她同时分配到团里的同学渐渐挑起大梁时,她以另一种方式与大家同步成长。
1.舞之钟情,最初的萌动 《阿姐鼓》的源起,要说到一个人,萧加。
这位杭州电视台的编导对崔巍说,一个舞蹈编导,如果没有自己创编的舞剧,不能算成熟。那是在1994年,崔巍在当年杭州市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排练中初识萧加,他是电视导演,她是舞蹈编导。
那时候的崔巍从北京舞蹈学院捎了一肚子新知识回来,有一点自己的想法,他们的交流便这样开始了。崔巍记在心里:要有自己的舞剧。不过,她还没有成熟的设想,有时,甚至编排一个 5分钟的舞蹈也还编不好。舞剧自然是距离她很远的。
1995年初,同事朱晓波给崔巍推荐了一盒音乐专辑,他说:“崔巍,它是属于你的!”专辑的名字叫《阿姐鼓》。
崔巍记得,她整整听了三遍,她的眼前,浮现出很多画面和动作,她触到了。于是,她对萧加说,我听了一个碟,觉得很好,想做成一个舞剧。他也听了,果然不错。他建议,这样一个西藏题材,你必须去西藏。1995年3月,一个4人采风小组出发了。这是崔巍第一次西藏行。
在拉萨附近呆了一周时间,崔巍已经打定主意,要排舞剧《阿姐鼓》。
这位年轻的编导向团里正式提出创排计划是在1995年10月,当时并没有如愿。一直到1996年上半年,浙江省要在当年10月份举行中小舞剧调演,要求各团报名参加,这时候,崔巍的想法有了实现的机会。
期间,为了创作,崔巍先后又两进西藏,深入到了珠峰与阿里地区。
那里不一样的山川地貌、感人肺腑的淳朴民风、一张张令人难忘的脸庞……铭刻在崔巍的灵魂中。
但面对舞蹈界舒巧等老前辈审核题材时,崔巍觉得自己不太讲得清楚,这是她第一次正式阐述一出舞剧的创排思路。当时省文化厅艺术处顾天高老师与评审们听罢,频频点头微笑,使想表达生命意义的崔巍如愿进入了创作序列。
崔巍的合作者,都是年轻人。这得说到她在做电视以及综艺晚会时交友的收获,舞台美术设计孙云,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不久;李锐丁,从日本留学归来的服装设计师;曹路生,美国留学、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的青年编剧;萧丽河,从美国回来的灯光设计师……一些年轻而眼界开阔的青年艺术家,与崔巍进入了合作的开始。崔巍身上确实有一种特殊的亲和力,让她可以与不同领域、个性的人,有火花地共存。他们的共性是,都年轻,有冲劲,想做点与众不同的尝试。
几个年轻人时常在崔巍那间50多平方的宿舍里探讨,累了,直接躺倒就睡地上,房间里没有床。“有些事情,只有年轻的时候才会做。”崔巍想起当年的日夜,禁不住感叹了。后来,这些青年,都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家,而他们与崔巍的交情,一直持续至今。
排《阿姐鼓》的钱,共10万元,来自时任杭州电视台负责人之一的李小华。李小华是崔巍事业线上伯乐一般的人,他思想开放,支持创新尝试。尽管歌舞不是他的专长,但当他听萧加和崔巍介绍了创作设想后,当即决定支持她。
1996年9月开排,崔巍用了惊人的20天时间,快速完成了排练。当年10月,舞剧《阿姐鼓》首次亮相浙江省中小舞剧调演,一举成功。大家认为,这出剧音乐好听、服装好看,就是编排有点 “奇怪”,不像传统意义上的舞剧。好在,它得到了坐在台下的舞蹈界老师专业上的认可,这出剧得以顺利进入第二年年终在沈阳举行的全国舞剧比赛。
P39-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