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編輯推薦: |
写给父母的“爱的辅导”,让孩子懂得自主学习。
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近在咫尺的情景。
将教育说服过程简单化,唤起沉睡于孩子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
|
內容簡介: |
成功的父母需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因为父母的想法决定孩子的未来,只重视结果的父母会让孩子从“天才”变成“蠢材”。比起指示、命令子女,父母帮助子女自主决定、果断行动的对话方法,才能真正唤起沉睡于孩子内心深处的自主学习力。
如果父母能够有效刺激孩子的感知能力,每一天都给子女灌输灵感,激发他们的欲望和自信心,唤起沉睡于孩子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找回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欲望,那么这样的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棒的导师。
|
關於作者: |
毕业于首尔大学社会学系,曾任《事件论述》咨询委员,大峙洞快乐学院(论述专业)副院长,韩国《中央日报》认证的自我主导学习教师养成课程审查委员以及代表讲师,曾任幸福学习公司理事。并在韩国《中央日报》“开启学习之门”板块开辟‘崔诚焕的幸福学习’专栏。
现任亚洲辅导中心专业指导老师,学习指导专家课程代表讲师及辅导青少年学习的专业指导老师。
|
目錄:
|
第一章 父母请检讨一下自己——父母是子女成功的引路人
01 父母错误的言语与举止耽误孩子的学习
让孩子受到挫折的父母
喜欢学习,学习成绩才会好
唠叨让孩子讨厌学习
02 只重视结果的父母会让孩子变成蠢材
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学习习惯与态度
结果指向性的“评价目标”和行动指向性的“学习目标”
表扬努力的过程,不要表扬结果
奖赏也要以过程为主
03 孩子遵循父母的夙愿成龙成凤
自尊感越强,学习欲望越高
父母要先幸福起来
父母的心态创造奇迹
04 理智的父母会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改变思想就能改变言行举止
调整情绪的技巧
心里感到不舒服,那么那个想法就是不真实的
要想把孩子抚养成才,父母要先调整自己的情绪
第二章 培养积极乐观的孩子——唤醒沉睡的学习动机的积极力量
01 积极的语言习惯会引导孩子爱上学习
感觉不到幸福的孩子
提高孩子自尊感的话——“我爱你!谢谢你!”
02 想要提高孩子的自尊感,请你洗耳恭听
表扬能唤醒沉睡的动机
感同身受吧,不要评判与说服
倾听来自孩子内心的声音吧
03 孩子要越过的心灵之墙
为什么要学习 51 看来我什么也不是
即使学习了,也没有用
04 学习成绩不优秀的孩子抱有的危险错觉
我不可能成为学习成绩优秀的人
无法得到90分以上的分数
我的头脑不够聪明
学习成绩优秀才是优秀的人吗
你的选择决定幸福与不幸
第三章 尊重孩子的行为倾向性——孩子的行为倾向性不同,动机诱发方式会有所不同
01 人类的四种行为类型
人类的四种行为类型
D主导型:进步的领导者或非人性化的独裁者
I社交型:有魅力的喜剧家或爱说话的牛皮王
S稳定型:一贯的专家或令人窒息的人
C慎重型:有道德的学者或犹豫的厌世主义者
02 知道孩子的行为类型,家庭就会和睦
知道彼此的欲望,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主导型VS社交型:能力最重要还是人气最重要
稳定型VS慎重型:你希望自己安逸,还是希望自己完美
不要把孩子关在父母的笼子里
了解行为类型,就能顺藤摸瓜
主导型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社交型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稳定型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03 知道孩子的行为类型,就能激发其学习动机
主导型孩子的学习动机
社交型孩子的学习动机
稳定型孩子的学习动机
慎重型孩子的学习动机
父母和孩子共创双赢
慎重型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第四章 发现孩子内在的力量——引出内心的热情及价值才能发挥潜力
01 找出隐藏在孩子身上的宝石
改变朴智星的一句话
以为自己是丑小鸭的白天鹅
寻找“纯真的我”
吸引我的词
承认内心的黑暗
遇见“最纯真的我”
02 引出火山般的热情
天才也比不上会享受的人
徐熙和朴振英的热情是什么
每个人喜欢足球的理由都不一样
热情是成功的苗子
03 让孩子自己认识到最重视的价值是什么
热情与能力要用在哪里
展示内在价值的经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
第五章 让孩子胸怀大志——伟大的梦想与明确的目标会唤起成功的能量
01 拥有使命感的孩子会梦想未来
找职业还是找使命感
要为谁作出贡献
使命感改变学习态度
知识分子和知识专家
重视目的意识胜过重视目标意识
02 请记录梦想!记录会变成现实
为达到目的而产生的梦想和目标
像孩子那样相信梦想的人
只有相信梦想,梦想才会变成现实
记录梦想是无意识间发生的
03 确立梦想和目标
写下梦想,才能实现梦想
可视化你的目标
把梦想变为SMART目标
梦想是不断成长的
附录 唤醒孩子沉睡的学习动机的对话方法
对话的技巧1 发现孩子内心沉睡的真正欲望
对话的技巧2 能帮助孩子找到实践方法的对话方法
对话的技巧3 “20年后的采访”使你领悟自己的优势
对话的技巧4 强化目标意识的对话方法
对话的技巧5 寻找学习目标的对话技巧
|
內容試閱:
|
03 确立梦想和目标
写下梦想,才能实现梦想
下面让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明确建立梦想和目标的具体的5个步骤。首先,第一个步骤就是列出梦想清单。
列梦想清单就是指不考虑实现可能性的高低,列出自己所希望实现的所有事情。例如,写出考上首尔大学、购买PMP、宇宙旅行、玩一天游戏、成为总统等超乎想象和水准的所有自
己想尝试的、想要做的事或想成为的人。
不要只让孩子写,父母也参与进来一起写效果会更好。这作为一个游戏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父母的想象力不再丰富,已经衰退,所以无法一时想出一个清单。不过只要给孩子15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轻而易举地列出50余种。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列出清单,那么很可能是无意识间的自我检验。他们是在用实现可能性这把尺子,从自己想到的清单中挑出无法实现的项目。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我经常会给他们讲一些制订梦想清单后惊人地实现梦想的人的故事。
美式足球的代表性教练兼著名动机赋予者赫兹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28岁时被自己所在的大学美式足球队解雇了,失去了该队助教的职位。那时候他的妻子怀有8个月的身孕,这是
他们的第三个孩子。
妻子给他买了一本名叫《你能想象到多少,就能实现多少(The Magic of Thinking
Big)》的书。通宵达旦读完这本书的赫兹在纸上写下了108种梦想。这些梦想中有在白宫和总统共进晚餐,与教皇见面,成为圣母院大学美式足球队的主教练,带领自己的足球队获得冠军,荣获本年度最佳教练奖,出演CBS
?tonight
?show,一夜成名等,所有梦想都不简单。但他真的与里根总统共进了晚餐,教皇亲自会见了他,1988年当选为本年度最佳教练,他实现了自己当年所记录下的108个梦想当中的102个!他也成为动机赋予专家,且是美国体育特播ESPN的解说员。
接下来讲一位探险家的故事。他叫约翰?格达德(John?Goddard)。1944年,在他15岁的时候曾听祖母和姑母谈到她们如何为失去的机会而后悔,以及所有希望能成功的事都没有
做成。听完这番话后,约翰?格达德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列举了127项人生的宏伟志愿。包括要环球航行,自己开飞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降落,探寻深海秘密,教授大学课程,写一本书,
在船上当一回水手,作曲,用钢琴演奏Clair,为教堂传道,学习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等。
1972年,美国《生活》杂志把约翰?格达德的故事刊登出来,并称他为“实现梦想的美国人”。当时他已经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4个,到现在为止,他一共完成了111个目标。把已有的目标和后来新增加的目标加起来的话,他所实现的梦想已超过500个。
我所列出的都是约翰?格达德已经实现的梦想。这样看来,他不仅是一位探险家、飞机驾驶员、大学教授、船员、业余作曲家和演奏家,还是一名传教士。一个人能活得这么丰富多彩,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让孩子有“我也能成为像约翰?格达德、赫兹一样的人”
的信念,并写下在生命结束前,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如果写的目标超过100个,那已经非常成功了。
可视化你的目标
第二阶段是在目标中挑出自己一定要实现的10个梦想。这时候你要考虑一些问题。首先,这个目标要与你的目的和使命有较大的联系,要反映出真实的你,并且是最能体现你的热情
和价值的。这样,当你实现你的梦想时,你才能享受到最真正的喜悦、满足感和成就感。另外,无论你遇到多大的灾难,这个目标要帮助你克服困难才行。要注意的是,这个目标必须是切实可行,不能天马行空。
第三个阶段是在你已挑选的10个梦想当中再选出一个。你所选的这个梦想特别珍贵,别的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它,仅凭想象它也能让你心潮澎湃。它在实现你的使命当中占据最重要的意义。你很可能选择一个可能耗费你二三十年的比较长远的梦想,不是仅仅局限在短期能够实现的。这样,也会更利于你的选择。
第四阶段是用文字来描写出实现梦想的那一天,并想象未来的自己。这是具体的把目标和梦想可视化。在前面我们谈到,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应该要把自己的习惯随时调整好,并把无意识也投向我们的梦想当中。为了使我们的无意识更加能够投向于梦想,把梦想和目标更加清晰化是最好的方法。就像我们一想起柠檬就会不知不觉地咽唾沫,甚至会颤抖一样,当我们想象我们的梦想变成现实时,我们也同样能体会到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当我们能把梦想具体的可视化以至能体会到这种喜悦时,无意识的习惯和表面上的目标意识就很有可能融为一体。
视觉化和运动员的感观训练非常相似。在一项研究中,意大利的心理学家艾伦?理查森进行了一项实验,与篮球运动员做环行投篮。他把球员分成3组。第一组是在篮球场上练习投篮;第二组不做任何投篮;第三组不去篮球场在宿舍想象精彩投篮的一系列动作,每天练习30分钟。一个月后,在研究结束时第一组的投篮能力提高了24%。第二组,按预期,根本没有任何改善。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他们没有触碰篮球,第三组提升了24%,相当于第一组的成绩。
|
|